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KI治疗前后外周血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及CD3+、CD4+、CD8+、CD4+/CD8+细胞的表达变化,探讨TKI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检测TKI组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KI治疗前、治疗一个月后外周血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及CD3+、CD4+、CD8+、CD4+/CD8+细胞表达水平,分析表达变化及与疗效的关系。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TKI组与对照组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水平基本正常,但CD4+细胞数量减低、CD4+/CD8+比值较低、CD8+细胞数量增高,两组相比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CD3+、CD4+、CD8+、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KI治疗一个月后,TKI组与对照组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而CD4+细胞数量增多、CD4+/CD8+较前增高,CD8+细胞数量较前减低,两组相比CD3+、IgG、IgM、IgA、C3、C4、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CD4+/CD8+、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KI治疗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体现在CD4+、CD8+细胞数量的变化上,且TKI治疗的疗效可通过比较外周血CD4+、CD4+/CD8+、CD8+细胞表达变化体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氯雷他定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aO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CD3~+、CD4~+、CD4~+/CD8~+、IgA、IgG及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PCT、CRP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儿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显著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缓解炎症反应,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朱媛 《生物技术通报》2018,24(10):55-5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免疫能力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选取的168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第5天开始给予肠内营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术后7天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情况。 结果:营养支持7天后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7天后观察组视黄醇结合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转铁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与治疗后相比没有出现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较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出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视黄醇结合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转铁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营养支持7天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α1-抗胰蛋白酶、转铁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黄醇结合蛋白差异不显著,P>0.05;营养支持7天后观察组CD3+、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没有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CD3+、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出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7天后观察组CD3+、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减少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力、营养状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浓度与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根据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轻度哮喘组(n=30)、中度哮喘组(n=38)和重度哮喘组(n=28),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25-(OH)D3浓度、第一秒最大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CD4~+、CD8~+、CD4~+/CD8~+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3与免疫功能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25-(OH)D3浓度、FEV1%pre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4~+、CD4~+/CD8~+、血清IgA、IgM、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哮喘组血清25-(OH)D3、IgA、IgM、IgG水平、FEV1%pred、CD4~+、CD4~+/CD8~+均低于中度哮喘组和轻度哮喘组,中度哮喘组又低于轻度哮喘组(P0.05),重度哮喘组CD8~+水平高于中度哮喘组和轻度哮喘组,中度哮喘组又高于轻度哮喘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25-(OH)D3与FEV1%pred、CD4~+、CD4~+/CD8~+、IgA、IgM、IgG均呈正相关(P0.05),与CD8~+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清25-(OH)D3浓度显著降低,且与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相关,25-(OH)D3浓度的检测可用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邓超  李英  谢斌  计超  侯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4):2755-2758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出血患者161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7)和观察组(n=84),观察组患者入院12h~24h内予以肠内营养乳剂支持,对照组患者予普通鼻饲流食。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GCS评估患者意识情况,检测血Alb、TP、PA、IgG、IgM、IgA、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水平,并观察治疗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b、TP、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M、IgA、CD4~+T细胞、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CD8~+T细胞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消化道症状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脑出血患者予以EEN治疗可明显改善其营养状况,有助于神经系统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左乙拉西坦对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癫痫患儿13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给予66例患者左乙拉西坦治疗,给予67例患者托吡酯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CD4~+/CD8~+)、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M、IgG),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左乙拉西坦组总有效率为93.94%,托吡酯组为8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左两组血清IgA、IgG、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左乙拉西坦组显著低于托吡酯组(P0.05),而两组CD3~+、CD4~+、D4~+/CD8~+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且左乙拉西坦组显著高于托吡酯组(P0.05)。左乙拉西坦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1%,显著低于托吡酯组的17.91%(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能够有效控制癫痫患儿的临床症状,用药安全可靠,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共139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铁剂、叶酸等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营养状况(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以及免疫功能(CD4~+细胞、CD8~+细胞、CD4~+/CD8~+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营养状况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CD4~+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CD8~+细胞和CD4~+/CD8~+细胞比例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这三类细胞的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IgA、IgM和IgG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而对照组只有IgA和IgM浓度在治疗后有明显提高(P0.05),但仍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有效纠正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情况,改善其营养状况并提高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疫肠内营养对于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免疫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90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免疫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分别在方案实施前、实施后2天、9天测量患者血浆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8+,CD4+/CD8+)、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L-2和IL-6的浓度水平,通过实验组、对照组、正常值之间的比较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营养支持疗法前,以上数值无明显差异,实施后第2天,两组患者血浆蛋白含量、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L-2的浓度明显提升,但实验组患者的免疫相关数值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9天时,两组患者,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L-2在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仍低于正常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CD8+、IL-6出现明显下降,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肠内营养能够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合理准备对老年下肢骨折全麻手术患者营养状态、糖代谢、应激反应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准备及麻醉管理,观察组采取术前合理准备及麻醉管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反流误吸、恶心、呕吐、口渴、饥饿发生率,对比两组术前12小时 (T0)、术后即刻(T1)、术后24小时(T2) 的营养状态指标(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水平,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 (Cor)、肾素(Rn)、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T淋巴亚群(CD4+、CD8+、CD4+/ 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反流误吸、口渴、饥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点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较T0时点显著降低,观察组T1、T2时点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1、T2时点两组患者血清空腹血糖、IRI、Cor、Rn、ACTH水平均较T0时点显著升高,观察组T1、T2时点血清空腹血糖、IRI、Cor、Rn、ACT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2时点两组患者IgA、IgM、IgG、CD4+、CD4+/ CD8+水平均较T0时点显著降低,CD8+ 较T0时点显著升高,观察组IgA、IgM、IgG、CD4+、CD4+/ 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合理准备能够降低老年下肢骨折全麻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减少全麻手术对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糖代谢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DN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其分为A组(正常白蛋白尿,UAER20μg/min,n=28)、B组(微量白蛋白尿,UAER20~200μg/min,n=29)、C组(蛋白尿,UAER200μg/min,n=33),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微炎症、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等相关指标并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微炎症状态指标与营养状况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G(IgG)均低于对照组(P0.05)。B组、C组CRP、IL-6、IgA、IgM均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P0.05),B组、C组Alb、Hb、CD3~+、CD4~+、CD4~+/CD8~+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0.05),三组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RP、IL-6与Alb、Hb、CD3~+、CD4~+、CD4~+/CD8~+呈负相关(P0.05),与IgA、IgM呈正相关(P0.05),与IgG不相关(P0.05)。结论:DN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炎症、免疫功能下降以及营养不良状况,通过控制或消除促炎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可能对延缓DN的病情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肥大细胞羧肽酶(MC-CP)、1-磷酸鞘氨醇(S1P)水平,并分析与 T细胞免疫分子及气道基底膜厚度的关系。方法:选择 2016年 8月至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 86例,根据哮喘控制情况分为急性发作期组 48例和缓解期组 38例,选择同期医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 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 MC-CP、S1P水平、肺功能、T细胞免疫分子、支气管黏膜网状基底膜厚度(BMT),并分析血清 MC-CP、S1P水平与肺功能指标、T细胞免疫分子及BMT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组、缓解组患者血清 MC-CP、S1P水平及 BMT、CD8+均高于对照组,且急性发作组患者血清MC-CP、S1P、CD8+水平高于缓解期组(P<0.05)。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 FEV1%pred、CD4+、CD4+/ CD8+,血清免疫球蛋白 A(IgA)、免疫球蛋白 M(IgM)、免疫球蛋白 G(IgG)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急性发作期组上述指标低于缓解期组(P<0.05)。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 MC-CP、S1P与 CD8+、BMT呈正相关(P<0.05),与 FEV1%pred、CD4+、CD4+/CD8+、IgA、IgM、IgG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清 MC-CP、S1P水平显著升高,其水平与与肺功能、免疫功能和气道重塑相关,且血清MC-CP与 S1P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小剂量甲基强的松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因子以及血清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CD8~+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IgA明显高于治疗前,IgG和IgM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小剂量组CD3~+、CD4~+/CD8~+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CD8~+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IgA、IgG和IgM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炎性介质(IL-6,TNF-α,CRP)均明显降低,且小剂量组患者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在急性胰腺炎治疗早期应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浆中炎性介质的浓度,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添加乳清蛋白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乳清蛋白强化的早期肠内营养,两组均治疗28d。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肺部感染、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28d后体重、总蛋白、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等营养学指标水平分别为59.45±22.25kg、72.05±7.42g/dL、16.02±2.75g/dL和41.15±3.68g/dL,均高于对照组的45.42±13.95kg、56.73±6.98g/dL、8.24±2.63g/dL和29.34±2.75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d后IgA、IgG、IgM等免疫球蛋白以及CD4+、CD4+/CD8+等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水平上升,对照组治疗21d后免疫球蛋白及其T淋巴细胞和其亚群水平出现升高,且治疗14d、21d以及28d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及其T淋巴细胞和其亚群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骨折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67%(2=7.64,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添加乳清蛋白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应用ROC曲线评价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免疫球蛋白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68例老年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未并发肺部感染的4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CGRP、MMP-9和T细胞、NK细胞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1)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基础疾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2)感染组患者血清hs-CRP、PCT、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CD3+、CD4+、CD4+/CD8+、CD16++CD56++NK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均P<0.05),两组患者CD8+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IgG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两组患者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CGRP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MMP-9水平则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均P<0.05)。(3)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GRP、MMP-9、PCT和CD16++CD56++NK细胞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效能较高,4个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37,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92.5%和96.3%。结论 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清IL-6、PCT、hs-CRP、MMP-9水平升高,CGRP、T细胞、NK细胞及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血清PCT、CGRP、MMP-9和CD16++CD56++NK细胞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诊断效能较高,4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奥利司他联合维生素E对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代谢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进行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61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奥利司他联合维生素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排卵率、妊娠率、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LUFS) 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3个月后,FINS、FPG、TG代谢指标均有所变化,且变化规律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IgA、IgM、IgG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IgA、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 ,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LUFS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奥利司他联合维生素E治疗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代谢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降低LUFS率,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行营养支持联合免疫调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免疫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61,P<0.01),外周血管淋巴细胞(TLC)、IgA以及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等免疫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体重、TP、ALB等营养指标和PaO2、SaO2、PaCO2等血气分析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在营养支持基础上给予免疫调节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水平和免疫功能,增加肺通气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西他赛注射液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86.67%,对照组为60.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水平显著下降,CD8~+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水平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食欲、疼痛、乏力、呼吸困难、痰中带血、咳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和便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和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可显著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日至2015年3月25日在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26例肝癌患者和87名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A、IgG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肝癌组患者血清中IgA和IgG水平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显著降低(P0.05),CD8~+显著升高(P0.05)。结论:肝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对了解肝癌患者的病情、预后以及免疫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免疫营养在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9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并梗死侧颈动脉狭窄≥50%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给予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免疫营养支持。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免疫相关指标(CD3+、CD4+、CD8+、CD4+/CD8+)、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ALB、TP、PA及CD3+、CD4+、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血清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及研究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围手术期给予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免疫营养,可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维持免疫功能,并可促进神经功能改善,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对梅毒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56例未经驱梅治疗的梅毒患者纳入实验组,同时随机抽取56例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指标检测值。结果实验组IgG、IgA、IgM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一期梅毒患者各项检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梅毒与潜伏梅毒患者各项检测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CD3+、CD4+、CD4+/CD8+、NK细胞检测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8+细胞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指标变化以二期梅毒患者较为显著(P0.05)。结论梅毒患者存在体液免疫功能亢进、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特点,行免疫功能检测对梅毒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