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萍  郑苏云 《山西临床医药》2009,(35):2284-2285
目的:观察奥曲肽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3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内镜套扎术加术后奥曲肽25ug/h持续3d;对照组:单用内镜套扎术。结果:奥曲肽组与对照组相比,再出血率和不良反应明显下降(P<0.05),食管静脉(EV)曲张减轻高于对照组。结论:奥曲肽联合内镜套扎术可以明显提高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套扎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疗效.方法:68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内镜套扎组(EVL组)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内镜套扎组(PR+EVL组)接受治疗.结果:PR+EVL组有5例(14.7%)再出血,EVL组有13例(38.2%)再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VL组有4例(11.8%)死亡,EVL组有6例(17.6%)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内镜套扎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与单用内镜套扎术比较,其能更有效地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再次出血,但对其生存期并无改善.  相似文献   

3.
李荣萍  贺龙君  王锦辉  崔毅 《新医学》2010,41(7):427-429
目的: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套扎术(EVL)后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近期再出血的有效性。方法:144例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予以内镜套扎术治疗后,56例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88例未使用生长抑素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近期再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初次止血成功率均为100%。144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EVL治疗后,观察组近期再出血率为23.2%,对照组近期再出血率为6.8%,观察组近期再出血率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L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对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近期再出血可能无优势,提示对轻症病例可不推荐使用生长抑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配合要点及效果。方法选取8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组织胶和硬化剂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加强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有效的护理配合后,术后疼痛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针对性护理配合可协助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顺利完成,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行多环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内镜下行多环套扎术,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做到密切配合,术后密切观察及做好饮食护理。结果:4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套扎术成功率为97.5%,术中无并发症发生。近期再出血率为2.5%。结论: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镜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7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药物+内镜(生长抑素+内镜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组34例,内科保守治疗(生长抑素+普洛奈尔)组39例,观察两组止血有效率和再出血率。结果药物+内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94.12%,再出血率5.88%;内科保守治疗止血有效率74.36%,再出血率27.27%。两组止血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内镜治疗组再出血率发生率明显低于内科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组织胶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联合生长抑素对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以及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联合生长抑素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6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并接受胃镜下套扎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套扎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给予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75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止血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取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治疗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再出血率,缩短止血时间,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联合内镜套扎术(EVL)与普萘洛尔联合EVL预防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再次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首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EVL治疗。其中,治疗组口服卡维地洛,对照组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卡维地洛平均使用剂量为(17.4±5.8)mg/d,普萘洛尔平均使用剂量为(96.6±19.8)mg/d,治疗组总出血率为20.0%;对照组总出血率为30.0%,两组总出血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死亡率为13.3%,与对照组死亡率(16.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共有35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58.3%),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内镜套扎术能较好降低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率和死亡率,且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内镜下套扎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内镜下套扎)和观察组(45例,内镜下套扎+卡维地洛).比较两组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 术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内镜下套扎(EVL)及硬化序贯治疗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并研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未进行内镜下治疗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共106例,研究组为内镜下治疗+药物治疗患者,入组共113例,研究组中又随机分为单纯套扎组(EVL组)和套扎硬化序贯组,观察治疗后曲张静脉消除率、再出血率、总治疗次数、死亡率和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并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不同评分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分析预后影响因素,评价其对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EVL组和套扎硬化序贯组再出血率分别为41.51%、10.53%和10.64%,对照组与套扎硬化序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5.09%、5.26%和2.13%,对照组与EVL组、对照组与序贯组、EVL与序贯组比较,分别为P0.05、P=0.001和P0.05;套扎硬化序贯治疗的半年内复发率44.68%,EVL组复发率73.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无论是对照组还是EVL组和序贯治疗组,肝功能CTP C级的再出血、死亡率明显高于A级;MELD模型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再出血率对照组、序贯组分别为0.944和0.851,死亡率两组分别为0.881和0.984,而复发率EVL组、序贯组分别为0.914和0.765,MELD评分对再出血和死亡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结论套扎硬化序贯治疗能明显降低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患者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且套扎硬化序贯治疗的复发率要低于单纯套扎。肝功能CTP评分评级和MELD评分对再出血和死亡的预测均具有重要价值,套扎硬化序贯治疗能明显降低CTP为B级和C级静脉曲张的再出血和死亡率,并提高再出血和死亡的MELD阈值。  相似文献   

13.
晋琼玉  吴攀  徐泽燕  肖凌 《华西医学》2012,(8):1129-1132
目的观察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药物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0年8月56例确诊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胃镜下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治疗组行内镜下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泮托拉唑、普萘洛尔等药物治疗。观察所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1、3、6、12、18个月后随访,两组近期再出血率、食管曲张静脉消失率及复发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曲张静脉消失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近期再出血及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药物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密集多点结扎术(DEVL)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食管曲张静脉急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内镜下密集多点结扎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患者58例。急性出血控制后,每隔2周重复治疗,直至曲张静脉完全根治。结果50例完成全部结扎治疗,共完成146次、1141点结扎,平均每例结扎2.9次、22.8点。急诊止血率91.4%,近期再出血率20.7%,曲张静脉根治率为82%。结论内镜下密集结扎术能有效地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根治食管曲张静脉和预防再出血。DEVL治疗不受肝功能的影响,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内镜序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内镜序贯治疗的193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取规范的一级、二级预防,依据静脉曲张分型、分级采用不同内镜治疗方法,按时间节点定期随访序贯治疗,总结评估内镜治疗时机、方法合理性及短期、长期疗效。结果 193例患者胃镜下见食管静脉曲张186例,合并胃底静脉曲张103例,近贲门部胃底静脉曲张4例,IGV1型3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178例,贲门部套扎5例,胃底密集套扎(DEVL)9例,胃底组织胶注射96例,食管套扎点平均7.12环;胃底套扎7~14环,组织胶注射1.0~5.0 ml;平均治疗食管2.68次、胃底1.07次。第1次内镜治疗后静脉曲张消除51例(26.42%)、缓解140例(72.54%)、无效2例(1.04%),治疗有效率为98.96%;1个月后再行治疗,静脉曲张消除113例(58.55%),缓解28例(14.51%),无效1例(0.52%);3个月后再次内镜治疗,静脉曲张完全消除23例(11.92%),缓解6例(3.11%)。近期再出血8例,其中1例死亡。静脉曲张近期治疗总有效率96.89%,远期总有效率99.48%。结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序贯治疗效果明显,减少出血和再出血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胃镜结扎及硬化剂注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胃镜下结扎(EVL)后附加硬化剂注射(EIS)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患者106例,101例一个月内无出血,止血率为95.3%。经过1—2次胃镜结扎治疗后再用硬化剂治疗,88例食管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消失率达83.0%,余18例(17%)静脉曲张明显缩小。结果提示,采用EVL和EIS联合治疗重庆食管静脉曲张与单纯使用EVL或EIS治疗的止血效果和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两种方法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它具有方法简单、安全、能有效地控制急性出血及手术后再出血,降低死亡率,使肝功能差的患者度过出血期,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套扎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1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n=61)与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内镜套扎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曲肽治疗.[结果]①观察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止血时间、奥曲肽治疗天数、输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内镜套扎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Misra SP  Misra V  Dwivedi M 《Endoscopy》2002,34(3):195-198
BACKGROUND AND STUDY AIMS: Although it is known that obliteration of esophageal varices following endoscopic variceal band ligation results in an increase in the incidence of 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 the effect of variceal ligation on hemorrhoids, anorectal/colonic varices and portal hypertensive colopathy is not know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ndoscopic variceal band ligation on hemorrhoids, anorectal/colonic varices and portal hypertensive colopathy. PATIENTS AND METHODS: A total of 60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of the liver and portal hypertension were prospectively studie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and full-length colonoscopy were carried out before the patients underwent endoscopic variceal band ligation for esophageal varices and after obliteration of the varices following band ligation. RESULTS: Obliteration of esophageal varices by endoscopic variceal band ligation did not affect the incidence of hemorrhoids (37 % before and after), anorectal varices (40 % before and after), and portal hypertensive colopathy (57 % before and after). CONCLUS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esophageal variceal band ligation does not affect the incidence of hemorrhoids, anorectal varices or portal hypertensive colopathy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of the liv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