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张萌  周赳 《纺织学报》2022,43(3):83-88
针对附加纬接结双面提花织物双层结构复杂、织纹色彩简单和设计效率低的问题,在分层组合设计模式下,提出一种基于附加纬接结双层全显色结构的设计方法.通过在表里层组织结构上设置可遮盖组织、设计可遮盖全显色组织分别用于表层结构和里层结构、以及设计通用型附加纬接结组织,建立附加纬接结双面全显色提花织物结构设计方法,以单层提花织物形...  相似文献   

2.
《丝绸》2017,(8)
缂丝是采用平素织机手工缂织的丝织工艺品,其织物具有正反面纹理效果相同的特征。为了将传统缂丝效应应用到现代提花织物上,实现具有缂丝效应的提花织物产品的织造。文章在分析传统缂丝结构设计原理的基础上,保留缂丝织物正反面纹样相同和其组织均为平纹组织这两大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里换层双层组织结构的仿"缂丝"效果提花织物的织造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面料开发中。基于表里换层双层组织结构的仿"缂丝"提花工艺可以在织物的表面纹理上实现和传统缂丝织物纹理相似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电子提花技术成功地设计开发了一种具有缂丝图案、组织和层次特点的仿"缂丝"效果的提花织物。  相似文献   

3.
张爱丹  周赳 《纺织学报》2011,32(12):38-41
通过对数码双面异效提花织物结构设计原理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重纬结构的双面异效提花织物设计方法.将正反两面图案透叠设计,在结构上采用1组经纱和多组纬纱交织,经纱不分表里,与表里纬纱构成正反异效的织物结构.正反面图案的叠合处理,整合了织物正反面分别独立设计的工艺流程,无结接组织的重纬结构,降低了织物组织设计的难度.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纯羊绒纱线为原料,进行异面双层提花织物的设计与试织。根据花型需要分别设计了表里换层配色花纹织物、接结经接结法配色花纹织物以及里经纱接结法配色花纹织物,分析了几种双层实现方法的花型特点。并对织物的保温性和透气性进行了测试,不同双层结构对保暖性和透气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丰富织物的多样性,利用光致变色纱线,结合表里换层双层组织,设计与开发了“P”字图案表里换层光致变色面料;并进一步设计与开发了上、中层表里换层结构的“E”字图案三层组织光致变色面料,实现了织物在光线照射下单面变色,而反面不显变色的特殊效果。将光致变色纱线与表里换层结构的双层或多层织物相结合,可以形成新型光致变色功能面料,为此类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总结三种织物的设计方法。采用SU111型剑杆织机试织,选择C 18tex×2股线,介绍了三种不同组织织物的设计方法和试织要点,即表里换层组织与配色模纹结合织物、表里换层组织与小提花组织结合织物、表里换层组织与配色模纹及小提花组织结合织物。结果表明:通过巧妙配合各组织,可以顺利开发上述三种织物。认为:上述设计方法可以满足新纹路图案的设计要求,丰富织物外观。  相似文献   

7.
花窗是传统园林建筑中重要元素,将花窗图案转化为织物的纹样,经过表里换层组织结构和色纱设计、工艺设计并织造出双面的花窗包装织物,最后提出了织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两种表里换层织物的设计与试织方法。利用表里换层组织色纱具有表里交换的特性,设计了两例色彩丰富、结构独特、图案清晰、新颖的表里换层织物。设计了织物的花纹轮廓图案、绘制模纹,根据上机工艺参数确定了色纱排列循环、经纬纱根数,利用色纱与组织的配合确定合适的组织,绘制组织图,并对织物进行试织。结果表明:设计方法拓展了表里换层组织在织物设计中的应用。认为:通过巧妙设计,可以在多臂织机上织制具有多模纹、色彩变化的表里换层组织织物,用于各类棉织物、毛织物等的织物设计。  相似文献   

9.
主要探索以三层结构为基础的双面异花提花窗帘织物的设计与开发。三层结构中,表里两层分别体现窗帘织物两面的纹样,中间层引入黑色涤纶网络丝作表里层的接结,同时增强织物的遮光效果。研究从中国传统纹样中提取元素进行再设计,然后应用JCAD软件进行纹织工艺设计,使用叠加工具将两个纹样进行叠加处理,通过组织的合理配置和工艺参数的设定,织出遮光效果良好的双面异花提花窗帘织物。  相似文献   

10.
陈桂香 《上海纺织科技》2020,48(2):48-49,56
基于表里换层组织进行创新纹样设计,并通过电子小样机试织,成功设计出双面配色小花纹织物。织物的几何图案为"T"形,正反面花纹呈阴阳关系,大大丰富了表里换层织物的外观效果。介绍了织物的纹样设计、组织设计和工艺参数设计,并与常规配色模纹织物进行了对比分析。织物可以正反两面互用,用作两面穿外套面料。  相似文献   

11.
金诗怡  周赳 《纺织学报》2020,41(6):48-54
为给多重效果组合的织物提供创新设计思路,针对提花-印花织物效果单一,且现有的提花-印花织物设计方法无法适用于剪花、烂花等特殊工艺面料设计的问题,将双层效果提花织物、提花-印花织物与剪花织物的设计方法相结合,提出具有双层效果的提花-印花-剪花织物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将目标织物分为提花层、印花层和剪花层3个部分,从图案色彩和组织结构2个方面进行设计分析,提出可行性技术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提花-印花的基础上,可实现具有双层效果的提花-印花-剪花结合织物的设计,并可构建起提花-印花-剪花织物的设计体系,使织物集双层、织花、印花和剪花4种效果于一体,在织物表面呈现4种静态、3种动态的丰富组合效果。  相似文献   

12.
周赳  张萌 《纺织学报》2015,36(5):39-43
为使数码图像在设计双面花纹织物设计中有更多的颜色讯息保存下来,提出一种新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基于全显色结构双面花纹效果的织物设计原理和方法。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在分层组合设计模式下,通过先分离并单独设计织物的正面和背面结构,然后结合全显色组合织物结构和规则接续组织的运用进行分层组合设计而成。通过这种方法,组合的织物结构在织物正反面可以呈现独立的全显色效果,背面结构被表面结构所覆盖。另外,由于正反面组织和规则接结组织的应用,该织物满足一切平衡交织的要求,并且可以成功地进行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肖元元  叶莹洁  周赳 《丝绸》2020,57(1):116-120
为使提花面料具有仿蕾丝浮凸花纹效果,提取蕾丝的视觉风格特征要素(色彩、图案、肌理)作为设计元素,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和纱线配置来实现提花面料的创新设计。面料设计流程包括蕾丝图案设计和组织结构设计,蕾丝图案设计采用分层组合的图案设计方法;高花结构设计采用纬二重和双层结构相结合的组织结构。通过设计实践织出的仿蕾丝浮凸花纹效果提花面料的表面花纹不仅具有立体浮凸的效果,同时具有影光过渡的色彩效果。文章提出的仿蕾丝浮凸花纹效果提花面料的设计方法,不仅丰富了提花面料的外观效果,也为提花面料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刘志娟  周赳 《丝绸》2020,57(2):103-107
双层结构是提花织物结构设计常用的一种复杂织物结构,传统的双层织物表层和里层的基础组织大多选用原组织或变化组织,织物表面显色效果单一。文章在分层组合设计模式下,将双层结构和组合全显色结构有效结合,提出一种新的组织结构设计方法,即双纬组合渐变显色的双层提花织物结构设计方法,并应用于提花织物产品设计。该设计方法的提出,使双层织物实现了两组纬纱组合显色效果。设计实践表明:运用该方法生产的提花织物可呈现六种纬纱组合渐变显色效果,织物表面色彩过渡均匀,可用于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5.
无彩数码提花织物的创新设计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根据数码设计原理,数码提花织物的创新设计研究按设计方法可分为无彩和有彩两种类型。对无彩数码提花织物的创新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无彩灰度的计算机色彩设计原理以及对应的数码全息组织库的建立方法。以单层结构提花织物为基础,在设计方法上将织物结构设计与织物色彩设计有效分离,在CAD系统中根据不同亮度值将数码图像灰度与组织库中的组织进行配对替换,实现织物结构的自动设计,该设计原理和方法满足无彩提花织物人工智能设计的技术要求,同时也是彩色提花织物组织自动生成原理和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使提花织物在表现影光渐变效果的同时又能表现出凹凸立体的高花效果,提出一种以影光组织为基础的高花效果提花织物设计原理与方法。分析了传统高花织物的设计方法和织物特征,通过不同细度纬线的比例配合和相对应的组合全遮盖结构设计,实现影光效果与高花效果在提花织物上的完美结合,其中影光效果包括黑白渐变影光效果和单彩渐变影光效果。除此之外,通过设计实例详细介绍了以影光组织为基础的高花效果提花织物的设计实现过程,主要包括纹样设计和组织结构设计,并生产出兼具晕纹渐变视觉效果和高花触觉风格的提花织物,验证了该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从织物组织结构和表面效果方面进一步创新,基于分层组合设计模式和部分遮盖结构,提出一种"组合半遮盖"结构设计方法,包括基本组织的选择、半遮盖技术点的设置和半遮盖组织库的设计。首先对半遮盖组织的设计过程、半遮盖组织的组合效果验证和组合半遮盖结构在提花织物中的设计应用方法进行分析说明,然后进行具有半遮盖效果的提花织物设计实践。结果表明:织物表面独特的外观效果无法被仿制,从技术上保护了设计师的权益;组合半遮盖结构不仅可以满足不同题材的数码图案用于设计提花织物的需要,有效提高结构设计的效率,而且为数码提花织物的设计创新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vered and non, covered exist among juxtaposed yarns in half, covered structure and under layered combination design mode. Based on the above, application method of half, covered structure in digital jacquard design was presented. By analyzing different covering and coloration relationships among juxtaposed yarns, this paper exhibited digital jacquard fabric design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wefts, influence of single color gray layer order and weft order on fabric color, and weave method in half, covered jacquard fabric change design. The design practices have proven that the unique weft colo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alf, covered structure can make the surface color of digital jacquard fabric more abundant. Besides, appropriate adjustment of single color gray layer order and weft order for design of half, covered jacquard weave can gain innovative fabric effect like grid design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keeping parameters of weaving technology unchanged. © 2018 China Silk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9.
为丰富提花织物渐变显色的混色色彩效果,结合经纬共同显色的提花织物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提花织物的创新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双组经和双组纬的丝线配置,以提花织物的双层结构为基础,通过经纬丝线的相互配合来表达提花织物的渐变显色效果。文章分析了提花织物双层结构的变化特点和提花织物渐变显色的技术要求,在满足提花织物大批量生产的技术要求下将两者结合,提出了双经双纬渐变显色提花织物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针对提花织物渐变效果的显色色卡进行设计实践,构建起色卡组织模型和色卡组织库,实践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应用价值,采用该方法设计的织物结构可以用于开发具有渐变显色效果的提花织物新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