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国市售6~12月龄(2段)较大婴儿配方乳粉中不同糖原料的添加情况,测定和分析糖(单糖和双糖)含量分布情况,以期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修订中增加糖含量的要求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6—7月间,购买我国市场不同品牌不同配方的较大婴儿配方乳粉60例,收集整理产品标签信息,分析糖原料的添加种类和添加率;在此基础上,使用国标方法检测产品中乳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以及蔗糖等的含量,统计分析终产品糖含量的分布,并与我国标准的拟修订要求进行比较。结果:60例2段配方乳粉中添加的糖原料主要包括乳糖、麦芽糊精、白砂糖、玉米糖浆、葡萄糖浆、高麦芽糖浆、果葡糖浆以及淀粉8种,乳糖的添加率最高为95%,其他糖的添加率普遍较低。产品配料表中使用的糖原料与终产品中相应糖的含量呈对应关系,所有产品中的糖均以乳糖为主,其中76%的产品中乳糖含量达到了碳水化合物的80%以上,38%的产品达到了90%以上,而产品中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果糖的含量较低。结论:目前我国市售较大婴儿配方乳粉中虽然添加一些糖配料,但终产品中除乳糖外,其他糖含量较低。推动在国标中规定糖的含量,有助于进一步减少除乳糖外其他糖的使用。如在国标中以乳糖与碳水化合物的比进行规定,建议在充分保证较大婴儿安全和营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售产品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济南市7大类623种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强制标示情况,并对营养标签中钠含量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济南市36家超市和零售点的预包装食品信息,建立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强制性标示率为94.06%。钠和蛋白质在各类食品中的强制性标示规范率具有显著性差异。7大类食品的钠含量分布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鱼肉蛋制品属于高盐食品的比例高达99.01%。结论: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强制性标识情况较好,各类食品钠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教育监管,减少食品中钠的含量,以发挥营养标签在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离体条件下几种不同的因子对芦笋诱导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芦笋的茎尖为外植体,分别从糖、无机盐、激素等方面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影响芦笋生根的因素。结果分析表明:1/2 MS、20 g·L-1的糖有利于生根;10 g·L-1糖、1/4 MS培养基上预处理12 d后,生根率可达到100%,根的质量明显优于生长在含有激素培养基上的根;激素预处理并不能提高生根率。因此,低盐及低糖预处理是提高芦笋生根率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野生湖南山核桃的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野生湖南山核桃果仁的油脂及其组分、总糖、蛋白质及其氨基酸组成、维生素E、维生素B1、钙、铁、锌、铜、钼等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果仁中粗脂肪、总糖、粗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B1的含量分别为56.57%、3.51%、8.18%、3.06 mg/100 g和1.19 mg/100 g;钙、铁、锌、铜、钼元素含量的含量分别为114.6 mg/100 g、3.26 mg/100g、5.14 mg/100g、1.69 mg/100g和0.12 mg/100g.果仁的脂肪主要由软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组成,其含量分别为6.41%,71.80%,19.28%,1.82%和0.69%;果仁中蛋白质氨基酸有16种,其中9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都含有.  相似文献   

5.
罗汉果皂甙类成分代谢转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组织培养苗罗汉果皂甙类成分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代谢转化规律,为罗汉果甜甙代谢关键酶的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微波炉水煮法提取不同生长期罗汉果总甙,高相液相色谱(HPLC)分析各生长期罗汉果二糖甙(甙Ⅱ)、三糖甙(甙Ⅲ)和五糖甙(甙Ⅴ)的含量.结果:果龄10d的罗汉果中,能检测到甙Ⅱ(3 666.4/μg/100mg)及甙m(48.4ttg/100mg),甙Ⅴ检测不到;果龄50d时,能检测到甙Ⅴ(95.1μg/100mg)和高含量的甙Ⅲ(1213.8μg/100mg);随着果龄增长和果实逐渐成熟,低糖苦甙Ⅱ、甙Ⅲ含量逐渐减少,高糖甜甙Ⅴ含量逐渐升高.果龄70d时,苦甙Ⅱ、甙Ⅲ基本检测不到,而甜甙Ⅴ(1331.4μg/100mg)含量达到高水平.结论:罗汉果高糖甜甙可能是从低糖苦甙代谢转化而来.  相似文献   

6.
实验以初重(6.20±0.01) g的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幼鱼为研究对象, 分别投喂高糖低脂(HCLL, 45%糖和2%脂)、中糖中脂(MCML, 30%糖和8%脂)和低糖高脂(LCHL, 15%糖和14%脂)的3种等氮饲料56d, 以探究饲料不同糖和脂水平对团头鲂生长性能、鱼体生化组成、营养沉积及血浆代谢物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 饲料糖和脂水平对团头鲂摄食率无显著性影响。随饲料糖水平降低和脂水平升高, 团头鲂幼鱼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提高。高糖低脂饲料未造成肝脏糖原或甘油三酯含量的显著沉积, 且各饲料组间肝体比、脏体比及肥满度均无显著性差异。饲料糖和脂水平对团头鲂鱼体生化组成无显著性影响, 但随饲料糖水平降低和脂水平增加, 团头鲂蛋白沉积率升高, 脂肪沉积率降低。另外, 血浆葡萄糖、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低糖高脂组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 表明肝脏将脂质转运至外周组织以维持肝脏脂稳态。研究结果表明, 团头鲂对饲料脂利用优于糖类, 且具有较好地应答饲料糖和脂水平的代谢机制, 研究结果可为团头鲂的饲料配方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呼和浩特市及近郊旗县儿童和青少年饮料消费现状,通过访谈和社交网络对消费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1 503份有效问卷。消费者对饮料的选择倾向为:乳及乳饮料41.7%、饮用水22.3%、果汁饮料14.7%、碳酸饮料8.3%、植物蛋白饮料6.1%、茶饮料4.4%;每周饮用量排序依次为1~3瓶/罐(占42.6%)、4~6瓶/罐次之(占25.9%)、少于1瓶/罐(占15.6%)和大于7瓶/罐(占16.0%);消费和购买最多的地点是大型超市,占63.9%,在肯德基、麦当劳等餐饮店消费占14.4%,而小超市和小卖店购买仅占14.0%;消费者最常购买正价饮料产品,占68.4%,表示买降价产品的占10.3%,促销等推送措施对饮料购买的影响似乎不大,仅占8.5%,说明大众消费饮料有常态化趋势。消费者对饮料卫生和生产日期的总关注率为37.7%,但直接认为饮料不安全的人则占18.8%;对营养价值和配料表的关注率分别为20.8%和8.8%;而品牌、口感、价格的关注度依次为13.4%、10.6%和7.5%。认为应该制定饮料相关标准的占68.5%,说明消费者对营养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较高。市区和近郊旗县饮料品种、档次与价格差距不明显。各文化层次人群对饮料普遍缺乏正确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择一种能准确测定天可力氨糖胶囊中氨基葡萄糖硫酸钾含量的方法。方法:参照GB/T 20365-2006硫酸软骨素和盐酸氨基葡萄糖含量的方法进行液相色谱法测定以及利用盐酸氨基葡萄糖Fdson—Morgan反应后在525 nm左右波长处有吸收峰,测定其吸收值与标准品比较进行比色定量。结果:液相色谱法测定时胶囊中的其它中药成分干扰很大,数据偏差太大;而比色法测定时,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含量在175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Y(μg/mL)=0.196X-O.004,R=0.997,平均回收率102.09%。结论:该比色法测定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可供天可力氨糖胶囊中氨基葡萄糖硫酸钾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
对组培苗鲜罗汉果与干罗汉果提取物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分别测定了蛋白质、脂肪、总糖、碳水化合物、灰分、矿质元素、维生素E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组培苗鲜罗汉果和干罗汉果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2.23%、19.8%,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2.51%、8.36%,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8.13%、36.36%,矿质元素含量分别为1081mg/100g、1089mg/100g,维生素E含量分别为0.183mg/100g、0.589mg/100g。组培苗鲜罗汉果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比组培苗干罗汉果分别高2.43%、4.15%,碳水化合物、维生素E含量组培苗干罗汉果比组培苗鲜罗汉果分别高2.44%、0.406mg/100g,矿质元素、粗脂肪、总糖、灰分等含量两者不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以北京市海淀区5所高中和1所大学的275名中学生和大学生为对象,调查青少年喜爱饮用的饮料的种类和频度。采用斐林比色法测定15种常见饮料的还原糖,推算含糖饮料相当于多少千卡(1kcal=4.184kJ)的热量。调查发现每天饮用3支饮料者占4.5%,饮用1~2支饮料者占18.6%。碳酸饮料含糖量普遍较高,果汁饮料和茶饮料次之,运动饮料和咖啡较低。建议青少年选择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尽量以洁净饮水代替含糖饮料,以免在正餐之外摄入额外的热量导致超重或肥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国市售添加食品用菌种的食品产品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产品种类、菌种信息的标签标识以及声称的使用等情况,为完善我国该类食品的管理模式,提高菌种标签标识管理的科学性提供参考。方法:在大中型超市、便利店进行采样和记录,同时通过登录我国主要网络购物平台进行检索和查询,收集添加食品用菌种产品的种类及标签等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采集符合要求的样品510份,样品种类主要包括饮料、发酵乳、婴幼儿配方食品、糖果、饼干等;菌种主要标示为种名称(67.6%);活菌型产品中有74.7%对菌种量进行了标示,标识方式主要为保质期内含量(35.4%)和添加量(33.6%),标识位置主要为配料表(35.8%)及独立标识(31.7%);部分样品使用了涉及肠道、消化、吸收、腹泻、便秘等的功效声称。结论:目前,国内市售添加食品用菌种食品产品的种类丰富,产品标签上对于菌种名称、菌种量的标示方式较为多样。部分产品未正确使用“活菌”“益生菌”等术语,类似功效声称的使用值得商榷。在标示了适用人群包括婴幼儿的样品中,存在未规范使用和标示菌株的情况。建议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菌种使用和标识的相关规定;监管部门应加强标签标识的监管力度;行业应严格遵守食品标签和声称的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12.
在含D-木糖培养基上培养Petromyces albertensis生产木糖醇和D—木酮糖,用高液相色谱鉴定其发酵产物.从含醋酸铵和酵母膏,初pH7.0的D-木糠培养基内获得了大量的木糖醇.木糖醇的大量产生及其酶相关的产物是在培养10天后进行观察的.D—木糖(100g/L)培养基中增补1%(V/V)甲醇,获得最高木糖醇产量为39.8g/L和D-木酮糖2.8g/L.  相似文献   

13.
“红雪茶”和“白雪茶”是滇西北少数民族传统饮用的地衣保健茶;其中,“红雪茶”混杂了梅衣科(Parmeliaceae)金丝属(Lethariella)中的4个地衣种:金丝绣球(Lethariellacashmeriana),金丝刷(L.cladonioides),柔金丝(L.sernanderi)和金丝带(L.zahlbruckneria);“白雪茶”包含了雪茶属(Thamnolia)中的两个种,即:雪茶和雪地茶(Thamnoliavermicularis&T.subuliforms)。利用常规方法测定了两种地衣茶的主要营养成分,并与常见饮茶进行比较,测定结果显示:红雪茶和白雪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红雪茶粗蛋白质含量为2.69g/100g·DW,粗脂肪3.42g/100g·DW,总糖、可溶性糖、灰分含量分别为5.04g/100g、0.35g/100g、1.74g/100g·DW;白雪茶的粗蛋白质含量为2.81g/100g·DW,粗脂肪2.91g/100g·DW,总糖、可溶性糖、灰分含量分别为0.99g/100g、0.27g/100g、4.18g/100g·DW;两种地衣茶均含有17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具有一定营养价值;而两种地衣营养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高效液色谱法对果蔬汁中苯甲酸、安赛蜜、脱氢乙酸、糖精钠以及山梨酸添加剂进行检测。方法:色谱柱:Kromasil 100-5 C18(250mm×4.6mm,5μg);流动相:甲醇∶0.02mol/L乙酰胺溶液=5∶95(V∶V);流速:1.0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30℃;波长:230nm。结果:苯甲酸、安赛蜜、脱氢乙酸、糖精钠以及山梨酸在0.00~0.1mg/mL浓度范围内,均表现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7、r=0.98、r=0.96、r=0.98、r=0.98)。山梨酸、安赛蜜、糖精钠、苯甲酸、脱氢乙酸RSD分别为1.13%、1.01%、1.51%、1.05%、1.1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结论:在液果蔬汁添加剂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准确,且灵敏度较高,可满足检查需要。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70%丙酮、水为苹果果实多酚和糖的提取溶剂,对全国范围内9个苹果特征产地的长富2号多酚、4种糖类物质含量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长富2号多酚和糖组分含量差异显著,多酚含量最低的为云南昭通0.093 mg/g;较高的为新疆伊犁、陕西洛川、甘肃天水,含量分别为0.146、0.140、0.130 mg/g;4种糖组分总含量较高的为新疆伊犁383.3664 mg/g、甘肃天水342.7450 mg/g、山西太谷324.6702 mg/g。此外,对不同产区的多酚进行了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四种栽培蓝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与山梨酸钾抑菌效果的比较,研究了蓝莓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B91093)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蓝莓中总酚酸和还原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蓝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四种蓝莓提取物中,Elliott和Darrow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显著,分别在300 mg/mL和350 mg/mL时可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450 mg/mL时能完全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蓝莓的抑菌能力与其酚酸含量正相关,与还原糖含量负相关。而山梨酸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00 mg/mL和200 mg/mL。  相似文献   

17.
以春兰×寒香梅杂交种(Cymbidium goeringii×Cymbidium ‘Han Xiang Mei’)为材料,MS+琼脂4 g·L-1+蔗糖20 g·L-1+椰汁100 mL·L-1为基础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细胞分裂素(TDZ/6-BA)和无机盐浓度(P、K)对其试管花诱导的影响,测定花芽诱导的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激素水平(IAA、ABA)。结果表明,添加0.2 mg·L-1 TDZ和2 mg·L-1 6-BA的花芽诱导率最高,分别为14.33%和14.00%;无机盐浓度3P/3K和3P/5K的培养基花芽诱导率较高,分别达16.67%和11.33%;花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3P, 3K)+TDZ 0.2 mg·L-1+椰汁100 mL·L-1+琼脂 4 g·L-1+蔗糖20 g·L-1,花芽诱导率可达34%左右。生理生化指标检测显示,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含量及SOD活性与花芽诱导率呈正相关;稳定的内源激素IAA和ABA含量对花芽诱导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含量过高对花芽诱导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粉虱蜜露是粉虱寄生性天敌搜索寄主的主要利它素源。应用离子色谱分别对甘蓝与黄瓜上B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 B-biotype)蜜露以及黄瓜上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蜜露的接触性利它素糖和氨基酸组分和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粉虱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蜜露均富含糖和氨基酸,其中糖含量占绝对优势,甘蓝上B型烟粉虱蜜露、黄瓜上B型烟粉虱蜜露和黄瓜上温室白粉虱蜜露中的糖含量分别是相应氨基酸含量的42.5、2.6和5.4倍,其中糖类物质中又以寡糖含量占绝对优势,分别占89.3%、81.7%和88.2%。不同寄主植物和粉虱种类显著影响蜜露中糖和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其中,甘蓝上B型烟粉虱蜜露中的寡糖以二糖占优势,占97.3%;二糖中又以蔗糖异构糖和松二糖占优势,分别占52.7%和35.4%。黄瓜上B型烟粉虱蜜露和温室白粉虱蜜露寡糖中以三糖和四糖占优势,分别占73.1%和85.4%;优势糖水苏(四)糖和松三糖分别占40.3%和 26.2%及49.9%和27.0%。甘蓝上B型烟粉虱蜜露中氨基酸以丙氨酸占优势,含量为66.5%;而黄瓜上B型烟粉虱及温室白粉虱蜜露中氨基酸以甘氨酸含量最高,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8.2%和51.7%。应用GC-MS对甘蓝上B型烟粉虱蜜露和黄瓜上温室白粉虱蜜露挥发物组分的鉴定结果显示,两种粉虱蜜露中共同含有的主要挥发物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相似文献   

19.
祁白术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多糖含量,以正交优选工艺条件进行验证提取并加样测定回收率,结果显示:水提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水浴100℃、恒温3 h,沉淀得率为48.41%,可溶性糖含量为43.83%,可溶性糖得率为21.22%;水提后醇沉条件为药液浓缩为1.5mL药液/g生药、醇沉浓度达到90%、4℃冰箱24h,醇沉得率为31.28%。水提法料液比、水提温度影响有显著性(P〈0.05)、醇沉法醇沉浓度影响有显著性(P〈0.05)。工艺验证实验平均得率31.55%,RSD=1.57%;加样回收率平均98.00%,以优选工艺方法提取、较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云南猕猴桃属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进一步发掘利用和保护野生种质资源,本研究对滇东北、滇东、滇东南、滇南和滇西北等5个野生猕猴桃资源主要分布区域开展实地调查和收集,对果实进行形态学鉴定评价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果实糖酸、VC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利用10对SSR引物对211份野生猕猴桃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云南野外分布有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京梨猕猴桃、紫果猕猴桃、贡山猕猴桃等多种猕猴桃属植物,表型性状丰富多样,其中滇东北昭通地区的野生资源类型分布最为丰富广泛。66份资源的总糖含量范围为0.08%~8.90%,其中含量0.08%~5%的资源占比为57.58%;45份资源的总酸含量范围为0.75%~2.90%,其中含量1%~2%的资源占比为71.11%;61份资源VC含量范围为4.74~523 mg/100 g,含量为0~100 mg/100 g的资源占比78.69%、含量为100~200 mg/100 g的资源占比19.67%、含量为200 mg/100 g以上的资源占比1.64%。所考察野生资源的果实总糖、总酸和VC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和多样性。1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421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21条,多态性比率为100%,对211份种质材料的区分率达1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77,Shannon′s信息指数为0.1246,从DNA层面印证了云南猕猴桃属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出6份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资源。本研究为加快云南猕猴桃属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