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何琰洁 《科技信息》2012,(2):352-353
本文评述了高性能水性涂料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涉及采用可聚合或大分子乳化剂及水溶性单体共聚的高固含量无皂乳液聚合技术,而此种技术基于Michael加成反应、活泼碳基与酰肼基反应以及乙酚基与多元胺反应的交联等室温交联方法,紫外光固化以及水性树脂的混合技术等关键技术。水性涂料代表着低污染、绿色涂料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面临的难题是在可接受的成本前提下如何提高产品的性能,使之达到与溶剂型涂料相同或接近的水平,并进一步降低有机挥发物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顺丁烯二酸酐改性带有立体端基结构的聚酯前驱体,然后用带有立体端基结构的前驱体对聚氨酯进行处理,将立体结构分子链段接枝到聚氨酯上,最终得到立体结构水性聚氨酯树脂.以水性聚氨酯树脂为主体系,并用水性丙烯酸树脂调节性能,辅以功能助剂及成膜助剂,制得水性转移镭射涂料并应用于真空镀铝镭射纸,有效解决了溶剂型镭射涂料环保性能差以及安全性不良造成的无法实现高速涂布的问题,实现真空镀铝镭射纸绿色、高效、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SAN树脂、丙烯酸羟乙酯等原料合成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浓度对树脂合成的影响.得出合成该预聚物的适宜条件:第1步反应温度为25~35℃,反应时间为2.5 h;第2步反应温度控制在75~80℃,反应时间为3 h,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4%.同时通过调节活性稀释剂三缩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的不同配比制备紫外光固化涂料,测试涂膜光泽、硬度、柔韧性、耐冲击强度、附着力等各项性能,找出涂膜具有良好弹性及柔韧性且符合光固化膜性能要求的涂料配方.  相似文献   

4.
过氯乙烯涂料广泛用于涂饰车辆、机床、电工器材、医疗器械、农业机械等,作装饰和保护之用。它是以过氯乙烯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而过氯乙烯树脂是由聚氯乙烯树脂进一步氯化的产物。这种涂料也是依靠溶剂的挥发而干燥成膜的。  相似文献   

5.
以聚氨酯丙烯酸羟乙酯为光敏树脂,配制一种应用于印刷工业的纸张上光漆.试验研究了改变反应温度、时间及是否加入催化剂等各种不同的反应条件对光敏涂料合成的影响.试验得出合成聚氨酯的最佳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1.5 h,合成光敏树酯的最佳反应温度为95-100℃,反应时间为3.5 h.  相似文献   

6.
采用树脂与涂料染色同浴的方法,并通过对染色工艺条件的讨论,探讨树脂对涂料染色染液稳定性、对染色牢度、鲜艳度以及织物折皱回复角的影响,并通过工艺条件的确定,研究了涂料染色在中、深色方面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树脂不但能降低粘合剂的成膜速度,而且能大大提高涂料染色的摩擦牢度,使涂料染色能够在中、深色方面应用,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屈小伟  龚海龙 《科技资讯》2010,(21):104-104
氟碳涂料是指使用了含氟树酯为基料的新型涂料,又称氟碳漆、氟涂料、氟树脂涂料等,其树脂结构中的F-C键是键长最短、键能最大的化学键,因此化学性能非常稳定。在各种涂料之中,氟树脂涂料具有特别优越的各项性能,耐候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而且具有独特的不粘性和低磨擦性,由于氟碳涂料表面张力很低,因此具有非常出色的耐沾污和自洁功能。  相似文献   

8.
以自制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分别合成含羟基端水性聚氨酯及水性聚氨酯,并以亲水性脂肪族聚异氰酸酯为固化剂,添加适量助剂配制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柔感涂料.考察了聚酯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二羟基丙酸(DMPA)的用量、-OH/-NCO比例等与涂料的稳定性、铅笔硬度、附着力、柔韧性、耐水性、耐溶剂性、耐化学品性、耐刮伤性以及耐化妆品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合成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所用的聚酯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 000,DMPA质量分数为6%,合成羟基端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中-OH/-NCO=1.6,固化过程中-NCO/-OH=1.5~1.6时,涂料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缩水甘油苄基醚代替部分二元醇与不饱和二元酸酐进行缩聚,制备出气干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涂料,探讨了聚合温度、缩水甘油苄基醚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对不饱和聚酯气干性的影响.并对聚酯涂料的硬度、耐腐蚀性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微胶囊化法改善膨胀型阻燃涂料的耐水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多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T)-三聚氰胺(M)为膨胀型阻燃体系(IFR),氯化橡胶为基材树脂,制备阻燃涂料.聚氨酯的多异氰酸酯预聚体树脂,含有氨酯键结构,可作为IFR的气源,又与氯化橡胶有较好的相容性;其异氰酸酯基能与IFR中的活泼氢发生重键加成反应,通过表面接枝的方法,将IFR微胶囊化,SEM证明了该技术增强了阻燃剂与底材的相容性,提高防火涂料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11.
以无溶剂法制备不同环氧值的环氧大豆油(ESO),以丙烯酸作为开环试剂合成大豆油丙烯酸酯(AESO).将质量比为5%、10%、15%、20%的AESO分别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制备增韧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计、热重分析、拉伸与冲击强度测试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大豆油在固化体系中含量的增加,固化物的玻璃化温度和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提高,显示出大豆油对不饱和聚酯体系起到了较好的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双组分不饱和聚酯/聚氨酯高档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以-OH封端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含有-NCO基的聚氨脂预聚物,并以此交联制备高光泽、高丰满度的双组分室温固化,高装饰性涂料。  相似文献   

13.
酯交换法生产涤纶树脂中酯交换塔工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酯交换法生产涂纶树脂中酯交换塔的技术分析,从平衡原理和热效应角度,对酯交换塔的反应能力进行了讨论,假定酯交换塔中各层塔板上的物料为理想混合状态,引用多级串联反应釜的数学模型,校核了反应器中的塔板转化率,从而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4.
氯桥酸酐合成自熄性防腐聚酯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氯桥酸酐、顺丁烯二酸酐、乙二醇、二丙二醇和苯乙烯等为原料制备防腐阻燃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氯桥酸酐配比可达50%以上,反应温度160~180℃,反应时间20 h,催化剂量为0.1%~0.25%.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固化剂,于50~60℃固化45 h,80~9℃固化20 h,获得性能优良的树脂,当其氯含量大于20%时,具有较强的阻燃能力.该树脂在多种强腐蚀介质中相当稳定,特别适用于含湿氯气等强腐蚀性场所防腐.  相似文献   

15.
对蜂窝状微孔结构改性聚酯纤维的吸湿和放湿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该新型纤维和普通聚酯纤维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吸湿、放湿回潮率,绘制出吸湿、放湿曲线,并得到2种纤维达到吸湿、放湿平衡的过程中回潮率对时间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蜂窝状微孔结构改性聚酯纤维的回潮率和初始吸湿和放湿速率远高于普通聚酯纤维的相应性能,具有优良的吸湿排汗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最佳化方法研究废涤纶醇解的规律,并建立起醇解后所得产物的软化点与涤纶醇解时反应条件的回归方程.利用回归方程计算出的数据作曲线,揭示出醇解中一些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利用曲线图可查出软化点与反应条件(加入甘油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具体数据,可供生产静电喷涂聚酯粉末涂料作涤纶醇解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yester supermicrofiber specific surface on the dyeing properties of these fibres is studied with the purified disperse dye in this study. How the dyeing properties vary with the specific surface is shown. The dyeing properties mainly include dye saturation value, affinity, rate of dye uptake and equilibrium dye uptake etc. The relation between dye sorption behavior and the specific surface of the supermicrofibr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二聚环戊二烯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内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 简称NA) 。以NA、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酐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NAUP树脂) 。研究了不同配方及合成方法对树脂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合成树脂的物化性能、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测试,选出了综合性能较好、工艺简单、原料成本较低的NAUP树脂配方和合成方法。合成的NAUP树脂不仅性能优于通用型商品树脂,而且原料成本较低,可以替代通用型商品不饱和聚酯树脂。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改性的方法,用甲苯二异氰酸酯改性乙烯基酯类不饱和聚酯,通过TDI中的NCO基团与乙烯基型树酯分子中的OH基团发生聚加成反应生成氨酯键,从而在环氧树脂-丙烯酸的加成物骨架中,通过氨酯键引入带有甲基的苯环结构,得到一种新型不饱和聚酯-聚氨基甲酸丙烯酸树酯。  相似文献   

20.
对低粘度端羟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配方、合成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二元醇的过量分率并选择合适的封端二元醇合成得到了一类粘度低、高端羟基的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该树脂与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共混活性高,且能大幅度提高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