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为获得准确的背压微增条件下汽轮机出力特性,分析背压变化时机组热力系统变工况实际运行特性,基于对热力系统的合理假设和相关经验公式的应用,在忽略汽轮机本体结构和内部级组热力参数变化的前提下,提出了汽轮机背压微增出力特性的简化计算方法。以某300 MW湿冷机组和660 MW间冷机组的变背压工况性能试验数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简化计算获得的微增出力特性曲线的斜率和试验结果偏差在3%以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背压微增出力特性高精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汽轮机的配汽方式与定滑压曲线的优化条件,阐述了机组深度调峰下的定滑压曲线优化试验原则,针对机组热力系统在较低负荷下无法按试验规程隔离的问题,提出了热力系统与外界汽水交换对热耗率影响的计算方法,并以某660 MW机组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设计工况为例,修正未隔离的抽汽流量,计算两个设计工况热耗率的偏差在0.1%以内;试验得到的热耗率最优的定滑压曲线,使得机组深度调峰时运行在喷嘴配汽方式下比节流配汽方式下减少发电煤耗约4.2 g/(kW·h)。  相似文献   

3.
以某600 MW空冷机组为例,在不影响锅炉、汽轮机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借助性能试验测试手段,结合局部能耗分析法寻求机组经济、安全和实用的定滑压运行曲线,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在负荷管理中滑压运行时主蒸汽压力变化值和排汽压力变化值的线性关系;以排汽压力为变量设置主蒸汽压力偏置来改善定滑压运行曲线,并对机组的优化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对机组安全运行和节能降耗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600MW汽轮机在我国电网中需参与调峰,提出了用顺序阀配汽方式替代原复合配汽方式的方案,并优化机组滑压运行曲线,使汽轮机在只修改DEH逻辑和锅炉滑压压力的前提下,提高超临界600MW汽轮机在部分负荷下的实际运行经济性。通过在多个电厂实施运行优化试验,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某电厂1#机组为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N660-25/600/600型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冲动式、单轴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本文重点介绍了对该机组的配汽特性曲线以及定滑压曲线进行的优化设计,从而达到提高机组在部分负荷运行经济性的目的。采用优化后的配汽特性曲线和滑压曲线,在350~590MW,机组的热耗值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运行经济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600 MW汽轮机在我国电网中需参与调峰的问题,提出了用顺序阀配汽方式替代原复合配汽方式的方案,并优化机组滑压运行曲线,使汽轮机在仅修改DEH逻辑和锅炉滑压压力的前提下,提高超临界600 MW汽轮机在部分负荷下的实际运行经济性。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运行优化可使机组在部分负荷下各负荷的算术平均热耗降低约37 kJ/(kW.h)。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机组实际运行时的安全性、可调性和经济性对汽轮机部分负荷下滑压压力的要求,构建了将现实问题转化为粒子运动位置及维度限制的粒子群算法,并将其应用在某350 MW机组定滑压曲线的寻优计算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的收敛能力,能够实现诸多限制条件下的寻优计算且通用性强,优化后的定滑压曲线考虑了机组的实际运行特性及负荷响应能力,改善了低负荷时机组的经济性;与优化前运行工况相比,热耗率平均下降约0.2%.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某电厂超临界600MW机组滑压优化运行的试验研究.通过分别在510MW、480MW、420MW、360MW、300MW工况下进行定滑压运行性能对比试验,得到了机组调门管理曲线优化后的滑压运行曲线.新的滑压运行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汽轮机热耗率,提高了机组变负荷时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李健  石家魁 《节能技术》2020,38(2):127-130
背压变化直接影响汽轮机运行效率,因此空冷机组背压是滑压运行优化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为获取考虑背压变化的机组最优滑压运行曲线,利用聚类算法对多个背压工况下的机组的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主要包括不同背压条件下6个月近100个测点(负荷、主汽压力、主蒸汽温度等)的数据,以给出机组最优滑压运行曲线及背压变化对其影响规律。在实际超临界600 MW机组应用效果显示:该方法可在不进行大量专有试验的前提下,准确获取考虑背压变化的机组最优滑压运行曲线,有效提升了机组在变负荷过程中的经济性,也为同类型机组的运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汽轮机运行中长期处于变工况运行状态,当前很多大型汽轮机都采用复合滑压运行方式以实现在整个负荷范围内的较高热经济性和安全性。针对汽轮机复合滑压运行滑压阶段的特点,借助调节级特性参数,并考虑汽轮机进汽阀门的压力损失,提出了汽轮机复合滑压运行滑压曲线的求取方法。同时以某600MW汽轮机为例,通过计算得到了汽轮机复合滑压运行的滑压曲线,并将该曲线与制造厂运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得到机组经济性在全负荷段变化较小时的滑压曲线,对某1 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组进行了全负荷段工况性能试验、宽负荷配汽方式性能试验、变背压特性性能试验及循环水泵优化试验,对全负荷段工况滑压曲线进行优化,并根据机组实际背压特性曲线和循环水泵优化试验结果调整滑压曲线,得到了经济性较优且满足负荷响应速率的滑压曲线。结果表明:同负荷下不同高压调节阀开度运行时,全开方式运行高压缸效率最高,热耗率最低,经济性最好,但负荷响应却较慢,采用38%高压调节阀开度可以满足负荷响应速率需求。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空冷凝汽器特性计算方法中认为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保持不变,但实际上空冷凝汽器压力的变化也会反向影响排汽焓,进一步对凝汽器压力产生耦合影响。基于空冷凝汽器背压与排汽焓的耦合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算法的空冷凝汽器模型与分析方法。通过对某600MW机组空冷凝汽器的计算分析,得出其在不同汽轮机负荷、环境温度工况下凝汽器压力的变化特性曲线,定量分析了汽轮机负荷和环境温度变化对凝汽器压力影响的对应关系,对空冷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某电厂630MW亚临界汽轮机组基于阀点滑压运行优化的试验情况,提出“宽度滑压优化”的概念,即在5个常规负荷点(535MW、473MW、410MW、347MW和300MW)基础上,增加目前省电网调度对600MW容量等级机组要求的深度调峰下限负荷点(240MW)。通过不同负荷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滑压比对试验,发现高压缸效率、高排汽温等指标参数的变化规律,确定调峰范围内最优的机组运行方式,同时也获得优化后的滑压运行曲线,并给出了滑压曲线背压项修正公式。与原滑压曲线相比,优化后滑压曲线尤其在深度调峰下限负荷中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机组发电热耗率和供电煤耗率,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调峰性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力系统能源结构的变化,大量火电机组开始承担电网调峰任务。鉴于传统的定滑压曲线均以背压保持不变为基础,无法满足背压变化受气温影响较大的空冷机组的变负荷经济运行要求。在分析了空冷机组背压大范围变化对汽轮机最优滑压运行曲线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试验比较和局部能耗分析的方法;并以某300MW间接空冷机组为例,开展间接空冷机组定滑压运行曲线的优化工作,结果证明该方法对于提高空冷机组变背压、变负荷运行的经济性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东汽600MW超临界汽轮机组的滑压运行特性,开展了结合运行参数调整和配汽方式改造的滑压优化试验,获取既降低能耗又提高负荷响应能力的最佳滑压曲线,深度优化了机组的滑压运行方式,同时针对滑压曲线应用过程中偏离最佳滑压阀位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滑压曲线的修正方法,有效的保障了滑压优化效果,对同类机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机组低负荷时运行效率,优化机组调峰运行方式,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某200 MW机组为例,对不同负荷下机组热耗率与初压的变化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不同负荷下机组的最优初压,据此绘制出机组滑压运行时最优初压变化曲线。试验结果表明: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机组的老化,机组实际最优初压普遍高于设计初压。因此需要通过热力试验等方式来确定机组实际的最佳滑压运行方式和最优运行初压,指导机组调峰时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超超临界机组主汽压力设定值及机组优化运行方式,在对1 000 MW机组进行主汽压力寻优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汽轮机组滑压特性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的生物地理学优化法,将BBO(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算法能较快找到全局最优解的能力和SA(模拟退火)算法较强的局部搜索能力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搜索精度和收敛速度。应用SA-BBO算法对所建机组滑压特性模型进行主蒸汽压力寻优,结果表明机组的滑压曲线与设计值存在较大差别,而且受到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负荷和相关约束条件下,优化后机组热耗率可降低25~60 kJ/(kW.h),供电煤耗率可降低0.8~2 g/(kW.h)。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负荷、不同进汽压力,采用按ASME试验标准,对东汽超超临界1 000MW汽轮机进行了优化滑压运行方式试验,通过对试验特性及特点进行分析,得到900MW至500MW负荷时的滑压运行曲线,比现有运行方式更经济。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配汽特性和滑压运行能耗指标,定量分析主汽压力、超高压缸效率、给水泵汽轮机进汽流量及给水泵焓升等方面对滑压运行能耗指标的影响,建立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滑压优化数学模型,阐述一次调频和运行条件偏离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滑压运行的影响,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运用滑压优化模型可以准确指导机组优化运行并取得良好节能效果,为今后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经济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结合喷嘴配汽汽轮机调节级的工作特点,在调节级变工况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汽轮机组滑压运行主汽压力的理论计算方法.并针对汽轮机变工况下调节级室温度变化和调节阀重叠度的影响,深入分析了滑压运行时主汽压力线的变化趋势,对提高调节级参数计算的精确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