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约束管理,观察组实施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约束质量、约束文件书写质量、躁动/约束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镇静躁动评分、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可改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约束质量,减少躁动/约束相关不良事件,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同时能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观察组实施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观察2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镇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3. 16%显著低于对照组47. 36%,护理满意度94. 73%则高于对照组78. 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躁动状态,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阶段约束干预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6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给予分阶段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约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镇静-躁动评分(SAS)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分阶段约束干预的实施可有效缓解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症状,镇静效果良好,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约束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收治的104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集束化组53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措施,集束化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集束化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或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躁动患者行保护约束路径式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保护约束路径式护理干预。对比患者约束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约束护理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应用保护约束路径式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干预质量,该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躁动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29例颅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外科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采用Ricker镇静-躁动评分法评定两组患者躁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舒张压、收缩压、呼吸、心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可缓解神经外科患者术后躁动,提高医护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预防ICU苏醒期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ICU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Riker镇静评分、麻醉恢复评分(PARS)情况,记录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意外风险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拔除气管5 min、15 min、30 min时麻醉苏醒期Riker镇静评分、PA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躁动发生率、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坠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家属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脑外伤患者麻醉躁动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保护性约束结合舒适护理在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84例颅脑损伤躁动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保护性约束结合舒适护理,均连续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躁动程度、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精神科住院1个月内经历首次约束的精神病病人274例,按照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约束流程做好护理和病情观察,观察组按照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约束和护理,比较两组首次约束持续时间、保护性约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约束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约束持续时间为(4.12±3.15)h,发生保护性约束不良事件6例;对照组首次约束持续时间为(8.35±3.33)h,发生保护性约束不良事件4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及家属对约束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精神科病人保护性约束护理中,使约束更人性化和规范化,能够降低约束危险,提高约束的护理质量及病人与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在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8例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91例和观察组9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过渡期护理,比较两组过渡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ICU率、住院时间、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过渡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ICU率、住院时间及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过渡期护理,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重返ICU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在心脏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11月30日收治的56例CCU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将2018年12月1日~2019年5月31日收治的56例CCU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入住CCU及住院时间并评价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住CCU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P0.01);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感染管理、急救管理、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及病区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模式应用于CCU护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入住CCU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精神科非计划解除保护性约束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的366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7年6月—12月的175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的保护性约束的管理;将2018年1月—6月的191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进行保护性约束的管理;对两组患者的非计划解除保护性约束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非计划解除保护性约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使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进行保护性约束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非计划解除保护性约束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林枝  杨燕媚  罗伟民 《全科护理》2021,19(24):3409-3411
目的:探讨人文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1月-2020年9月收治的病人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行人文管理,比较分析两组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管理应用在神经外科护理单元中有助于提升管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能积极塑造医院造福人民、增进健康的正面形象,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护理中过渡期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由NICU过渡至神经外科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共198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仅给常规护理;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由NICU过渡至神经外科过渡病房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共198例为实验组,给予过渡期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过渡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NICU率、住院时间、满意度、抑郁及焦虑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重返NICU率、住院时间、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渡期护理模式有利于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和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4例颅脑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8个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综合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社会性功能、活力和精力、躯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院内转运急诊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200例急诊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总结其院内转运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及潜在风险因素,建立新的院内转运急诊重度颅脑损伤无缝隙护理模式。选择医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200例急诊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为观察组,给予无缝隙院内转运模式。对比两组病人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转运时间、科室间交接时间及检查等待时间,纠纷发生率、交接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接收科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低于对照组的8.0%(P0.05);观察组转运时间(10.32min±4.21min)、科室间交接时间(3.71min±0.48min)及检查等待时间(0.42min±0.18min)低于对照组的16.54min±5.73min、7.76min±1.29min、1.56min±0.25min(P0.05);观察组纠纷发生率为0.5%,低于对照组的7.0%(P0.05);观察组交接护理记录单书写合格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3.5%(P0.05);观察组转运科室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88.0%(P0.05)。[结论]院内转运急诊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可降低病人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节省转运时间、科室间交接时间及检查等待时间,降低纠纷发生率,提高交接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与接收科室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镇静联合肢体约束在减低ICU躁动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42例术后躁动留置管道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普通布制约束带约束患者的手腕部,同时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约束的目的和意义,将2015年7月~2016年6月术后躁动留置管道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联合肢体约束,比较2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8%(P0.05);观察组的非常满意度和满意度分别为71.43%和95.2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57%和33.33%(P0.05)。结论用右美托咪定镇静联合肢体约束可有效降低ICU躁动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Riker镇静-躁动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ICU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6例神经外科ICU躁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并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异常病情发现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早期异常病情发现率为60.94%,对照组为2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19%,对照组为64.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2.19%,对照组为71.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iker镇静-躁动评分系统可有效评估神经外科ICU躁动患者,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交接班制度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强化护理交接班制度。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护理人员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中文版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HES)评分,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结果:实施后观察组护理人员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后观察组护理人员信息质量、互动和支持、效率和HE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护理交接班制度的实施可提升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1日~2020年12月1日收治的ICU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舒适度,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对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基础操作、人文关怀的满意度评分及总分、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创口感染、坠床、意外拔管、药物污染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来说,人性化保护性约束护理的实施可改善其心理情绪,提高其舒适度,还可以使患者更加认可和满意护理服务,避免不良事件发生,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