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住院及死亡的常见病因.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结果 白细胞超过正常值的患者占41.1%,白细胞没有超过正常值的患者占58.9%.约有78%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结论 对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要掌握其特点,做到早诊断,综合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科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76例C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CAP住院人数显著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基础疾病及并发症显著多于非老年组。老年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结论老年CAP临床表现不典型,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容易漏诊及误诊。临床医生应提高认识,早期确诊,及时治疗,以利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临床资料的整理分析,提高对CHF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过的56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6例CHF患者中治疗好转42例,好转率占75%,未愈8例,未愈率占14.3%,死亡6例,病死率占10.7%。结论 CHF患者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很常见,常常多种疾病并存,未愈率和病死率都高,早期诊断困难,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现象,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原发病是CHF的预后和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因、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情况.方法:对150例老年CA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老年CAP临床表现不典型,革兰阳性菌占50.91%,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占46.6%,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二者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是老年CAP最常见的致病菌,及时确诊,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助于老年CAP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1年间诊断为老年吸入性肺炎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中治愈20例(占52.63%),好转9例(占23.68%),未愈转上级医院治疗7例(占18.42%),死亡2例(占5.26%)。结论老年吸入性肺炎在临床已十分常见,且病死率较高。通过临床工作中应及时发现、治疗,防止出现并发症,减少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相关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ACVD合并MODS的患者8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肝功能障碍5例,占6.25%;肾功能障碍3例,占3.8%;应激性溃疡26例,占32.5%;肺功能障碍32例,占40%;心功能障碍14例,占17.5%。死亡41例,占51.3%。脏器数目越高,病死率越高,与脏器数目越少,病死率越低相关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的患者临床病死率(92.7%)显著高于<60岁的患者病死率(7.3%)(P<0.05)。结论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患者在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后通常有较差的预后,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情况实施评估,并针对临床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预后措施,积极行个体化治疗,以降低患者病死率,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对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7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同期的非老年患者102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老年组患者中女性的比例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在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面都明显的高于非老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多为无痛性,而且有较多的并发症,病死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疗效,以提高我们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2810例60岁以上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特点、治疗手段与预后关系。结果 2810例中,男1710例,占60.9%,女110例,占39.1%,年龄60100岁,高龄>70岁达2332例,占83%;合并基础疾病2248例,占80%,其中以COPD、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居多1347例,占59.9%;高血压、冠心病644例28.6%,糖尿病504例22.4%,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425例18.9.7%;合并两种以上基础疾病672例占29.9%。呼吸道症状咳嗽、咳痰、气促为主诉例1977例占70.4%;胸闷、头晕、神倦、納差为主诉833例29.6%;WBC总数不高1760例62.6%;X线显示双肺感染2360例84%;单侧肺感染450例16%;早期误诊误治(1周以上)122例4.34%;病原检出927例,占32.99%无基础疾病老年肺炎疗效与有合并基础疾病及早期有误漏诊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结论老年肺感染患者多数存在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可不典型,且白细胞总数多不高,病原检出率低,早期易误漏诊;合并基础疾病及早期误漏诊直接影响肺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以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76例老年患者临床治愈40例(52.63%),好转31例(40.79%),未愈2例(2.63%),死亡3例(3.9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较差,发病诱因多、病程长,合并症及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呼吸道感染是老年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高州市人民医院152例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介入治疗(观察组)及非介入治疗(对照组),随访并评价两组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6个月及1年病死率分别为1.3%、5.3%及9.2%,对照组分别为9.2%、14.5%及22.4%,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介入治疗可降低急性STEMI患者1年以内的病死率,早期介入治疗有利于STEMI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原因和治疗要点。方法将13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有无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照分析其实验室检查、病原菌分布特点、治疗及转归等比值差异。结果糖尿病组低蛋白血症、尿蛋白阳性、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糖尿病组以G-杆菌感染为主,痊愈、显效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死亡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易发生肺炎,严格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王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4):176-177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在临床上提高对老年人高血压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98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患者以头昏、头痛、心悸、气促多见;其中85%的患者有合并症如脑卒中、蛋白尿、冠心病、高心病等,经1个月左右临床治疗好转出院93例占94.90%,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65mmHg;临床死亡5例占6.85%,其中脑卒中2例,心肌梗死2例,多器官衰竭1例。结论:老年人高血压的合并症多,临床治疗要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血压波动,减少靶器官的损害,从而进一步降低该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指导CAP诊治。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10例CAP患者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微生物学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 住院CAP患者以老年人(≥60岁)多见,肺炎的临床表现最主要的症状仍为咳嗽、咳痰、发热,但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易于出现呼吸困难和神志障碍,X线主要表现为片状影或间质渗出;痰培养可明确病原菌指导治疗;痰培养结果出来之前,经验治疗效果尚可。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诊治相对容易。但在部分老年人中症状重,且不典型,伴有基础疾病时可出现预后不良,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旳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8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老年组(61例,≥65岁)与非老年组(47例,<65岁)无胸痛时的主要临床症状、梗死部位、主要合并症和并发症以及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情况差异。结果老年组无胸痛者39例,占本组63.9%,非老年组无胸痛者9例,占本组19.1%;两组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后发现,其梗死发生的部位情况接近,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年组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急性脑血管意外等情况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死亡15例,占本组24.6%,非老年组死亡7例,占本组14.9%。组间病死率比较具显著性(P<0.05)。结论 AMI与性别及年龄具有一定相关性,老年人AMI临床多数表现为无痛或非典型性胸痛,且具有更多的并发症和更高的病死概率,熟悉老年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尽早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降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378例老年CAP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CAP合并多种基础病,抗生素治疗敏感性差,易出现并发症。结论老年人CAP的特点是并发症多,耐药率高,需联合应用抗生素,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分析漏、误诊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山东省枣庄枣矿集团中心医院29例老年人肺栓塞的病史、临床表现、放射学表现和合并的疾病。结果29例肺栓塞中均有不同性质的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有9例误诊,早期误诊率达31%,3例为漏诊,漏诊率为10.3%,死亡13例,死亡率达44.8%,15例好转,无变化1例。结论老年人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征性,极易漏诊和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降低漏、误诊率,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7.
蒋军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64-165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甲亢性心脏病(HHD)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就诊并误诊的14例HH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0例(71.4%),好转4例(28.6%);老年HHD临床表现复杂而不典型,极易被误诊为其他心血管类疾病。结论当老年患者因心脏类疾病就诊时,若诊断提示有不明原因房颤、心绞痛、脉压差过大、心脏扩大等表现,按照冠心病等其他心脏类疾病治疗疗效不佳时,应考虑HHD的可能,及时做甲状腺功能检查以判断,争取及早确诊,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319例65岁以上结直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并存病达72.7%,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1.9%和3.6%。术前并存病的有无和多少、年龄以及是否急诊手术与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有关(P<0.05)。结论重视老年病人的早期症状、早期诊断以及积极治疗并存病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洪笃云  马迪  洪燕萍 《中国药房》2012,(14):1270-1272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某院2010年7月-2011年6月378例CAP住院患者的基本资料、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调查的CAP患者主要为老年患者,多有合并基础疾病,合并基础疾病种类平均为2.35种,药敏试验率为70.11%,抗菌药物种类应用例数排序列前3位的分别为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结论:该院CAP患者的临床治疗用药存在着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采取相关措施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RAF基因突变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至2015年收治的12例BRAF突变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2例BRAF突变患者,男性7例(58.3%),女性5例(41.7%),均为40岁以上;右半结肠2例(16.7%),左半结肠及直肠10例(83.3%);腺癌10例,腺癌及黏液腺癌混合型2例;中分化及低分化各6例,无高分化;8例行DNA错配修复基因免疫组化检测,均为微卫星稳定型;一线治疗客观缓解率为27.3%,疾病控制率为72.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仅为16.4周;中位总生存期(OS)32周。结论:BRAF突变多见于中老年、分化较差、左半结肠的肿瘤,作为结直肠癌的一种特殊类型,一线化疗敏感性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