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在信息获取技术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分析了目前我国空间地理数据快速分发系统的发展形势,详细地探讨了其关键技术和发展策略,简述了用于空间地理数据传输的可行途径和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2.
3S技术集成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理信息已成为信息时代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正朝着网络化、分布式、真三维和时空信息方向发展,随着地理信息理论的形成和不断完善及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将有更宽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姚承宽 《现代测绘》2003,26(4):15-17
本文结合目前数字区域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实际,对于如何盘活地理信息资源、整合地理信息资源和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以及所面对的相应的关键政策措施和关键技术,提出新的观点和建议,对于加快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应用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从国内目前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建立、更新、维护、分发和应用现状入手,给出了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应用模式建立的原则,以及基础数据应包括的内容和用户群的划分,提出了一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数据应用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5.
穆广荣 《江苏测绘》2001,24(4):3-5,9
作者详细描述了香港、澳大利亚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并结合目前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地理信息产业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出发,阐述了我国目前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强地理信息市场监管,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目前,美国全球地理空间技术公司(GGT)总裁王正博士与武汉吉奥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华先生就共同开发三维地理空间信息系统(3DIGIS)进行了洽谈并最终达成合作协议。三维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包括了硬件和软件部分,GGT公司和吉奥公司将共同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空间市场上,进行三维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得、提取、展示和集成等方面业务的市场开发与销售。  相似文献   

8.
基于GML的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ML是由OGC推出的基于XML的地理信息传输、存储编码工具,目前已成为构建开放地理数据互操作平台的基础。通过研究GML的地理要素几何特征编码方法及数据交换模型,归纳了GML在地理空间数据交换过程中的六项优点。研究表明,利用GML可以大大提高空间信息交换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试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行动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军  杜道生 《测绘通报》1994,(6):13-16,29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今对地理信息与服务的新需求,继而讨论了地理信息产业形成发展的趋势和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建设和发展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开展地理信息应用工程、设计和发展空间型决策支持系统,分析提出了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若干行动对策;文章还分析讨论了测绘业在这种新型地理信息产业中的作用和行动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测绘》2013,(5):224-224
目前,全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已全面启动,计划到2015年12月全面完成我国地理国情普查和典型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建成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库,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为此,中海达全新推出了能够实现"快、干、好"的地理国情普查系统——调绘宝,助力国情监测外业调绘工作。中海达全新推出的地理国情普查系统调绘宝采  相似文献   

11.
GIS自产生至今30多年来,世界各国都竞相开展GIS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使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大批实用系统,并已在社会各专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产生了巨大效益,目前,开始朝着产业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随着3S技术的集成应用,人们对GIS的运行效率及其深入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信息智能化处理已成为地图学和GIS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GIS发展的必然方向。在地理信息处理中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智能GIS或者专家GIS,是解决复杂地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目前GIS最吸引人的一个应用方向。目前在地理信息处理的许多领域都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比如地图模式识别、地理数据的自动分类、地学专家系统、智能GIS、空间数据挖掘等。本文通过对当前地理信息智能化处理技术发展现状的阐述,旨在探索人工智能在地理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GIS在矿业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阐述了MGIS(矿山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矿业中应用的两大类别:多源信息的集成管理及多源信息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是计算机支持下的多种媒体形式的交互,能够比较完整地描述空间知识及其关联特性,使人对地理实体的认识更加形象、生动、全面。本文针对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特点,结合多媒体技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制图领域中的应用,依据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对黄河流域多媒体电子地图的设计和实践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地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但已超出了地理学的学科研究范畴。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高校该学科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研究生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师资队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学科重点建设内容,对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源地理矢量空间数据融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灿  汪齐松 《测绘通报》2019,(12):112-115
随着地理信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地理信息与多个行业领域日益深度融合,产生了海量的多源异构数据。多源丰富的空间数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作用的同时,其异构性也给数据共享和应用带来了问题与挑战。针对地理空间数据多源、异构、不一致性的现状及特点,本文提出了数据库模式融合与数据库实例融合为一体的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融合流程与方法,并以基础地理信息、地理国情普查等实例数据进行了分析,为多源空间数据共享与应用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6.
GIS数据库与地图数据库关系辨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系统地阐述了地图、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之间的相互联系,着重指出了地图数据库、GIS数据库之间的差别。针对人们对地图数据库与GIS数据库的模糊认识,以及我国不同阶段地理数据生产、地理数据库建设的途径、生产工艺的特点,指出了当前我国不少GIS数据的建设实际上还是地图数据库的建设,没有达到GIS数据库建设的要求。文章认为,以目前GIS的技术水平,同时建立与维护GIS数据库与地图数据库的必要性。地图数据库为社会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图服务,GIS数据库为其应用提供各种时空尺度的地理信息服务。随着GIS技术及制图综合技术的发展,最终将以统一的GIS数据库同时提供多比例尺地图服务及各种时空尺度的地理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7.
由于技术与国家数据标准的不完善,导致许多早期地形图数据很难满足GIS专题信息提取、数据挖掘与应用的要求,为节约资金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满足当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新疆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加工整理项目,描述了加工整理1∶10 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方法与过程,总结了其中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对地理教师地理科学素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地理教师在教学、科研、生活中应具备的地理信息科学素质进行了研究,并从师范教育、继续教育2个角度探讨了构建地理教师地理信息科学素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当今GIS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并针对西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研究提出了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融合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构建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通过系统合理管理和分析西北地区重要目标的各种地理信息和相关资源。  相似文献   

20.
闾国年  袁林旺  俞肇元 《测绘学报》2017,46(10):1549-1556
系统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以来地理信息内涵发展与拓展的主要历程,指出地理信息的定义一直是在"空间+属性"的地图信息基本框架下逐步扩展,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地图GIS、语义GIS、时空GIS和大数据GIS 4个不同的阶段,但仍无法满足时空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需求。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出发,对地理学所需要的"地理信息"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提出了涵盖"空间定位""语义描述""属性特征""几何形态""演化过程""要素相互关系"的地理信息六要素表达模型。在地理定律和地理规律的指导下,面向地理现象空间分布、时空格局、演化过程、相互作用机理的集成表达、系统分析和高效管理,设计了六要素集成表达的几何代数统一GIS数据模型、地理规律与相互作用驱动的新型GIS数据结构、非结构化时空数据组织与存储等关键技术,为测绘地理信息走向地理科学信息提供了另一个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支撑,有助于提升GIS对地理格局、演化过程和要素相互作用等地理规律的组织、管理、表达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