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相关危险因素与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治疗的159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合并CAL的54例患儿设为CAL组,未合并CAL的105例患儿设为NCAL组,分析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统计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发热持续时间、临床诊断情况、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检测结果。结果 CAL组年龄≤2岁患儿占比、男性患儿占比均高于NCAL组(P0. 05);与NCAL组相比,CAL组Hb水平相对较低,CRP50 mg/L患儿占比相对较高(P0. 05);患儿性别为男性、CRP50 mg/L、Hb水平降低为诱发CAL高危因素(P0. 05); 159例川崎病患儿确诊后均实施了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且针对血小板升高、伴有冠脉损伤者则加以维生素E、双嘧达莫等治疗,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小儿病情已获显著改善。结论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男性患儿、Hb水平降低、CRP50mg/L,早期诊断并实施科学有效治疗有助于促进患儿病情转归、减少冠脉损伤。  相似文献   

2.
侯维纳  冯迎军 《中国校医》2020,34(2):129-130,158
目的 分析川崎病(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病变(CAL)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7年3月236例KD患儿病历资料,其中发生CAL(CAL组)43例,未发生CAL(非CAL组)19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KD患儿发生CA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儿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沉(ESR)、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种球蛋白(IVIG)使用剂量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时间长,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血小板(PLT)、白蛋白(ALB)降低,IVIG应用时间晚是导致KD患儿发生CAL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发热时间长,CRP、ALT、AST升高,PLT、ALB降低,IVIG应用时间晚是导致KD患儿发生CAL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关注上述指标变化,并尽早予以IVIG治疗,以减少CAL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arterylesions,CAL)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89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 189例川崎病患儿中合并冠状动脉损害44例(23.3%)。川崎病发热持续时间﹥10d、起病后丙种球蛋白开始治疗时间﹥10d、使用皮质激素、心电图异常、白细胞计数增高、C反应蛋白﹥40mg/L、血小板计数增高、血沉加快、血清白蛋白及血钠降低可作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χ2=3.89~12.68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病后丙种球蛋白开始使用时间﹥10d、心电图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增高、血清白蛋白及血钠降低与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独立相关(P﹤0.05)。结论起病后丙种球蛋白开始治疗时间﹥10d、心电图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增高、血清白蛋白及血钠降低是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川崎病发热持续时间﹥10d、C反应蛋白、血沉加快、使用皮质激素可增加冠状动脉损害的风险,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川崎病合并肝功能异常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杭州市儿童医院2020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147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肝功能是否损害分为肝功能异常组和肝功能正常组。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入院后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TB)、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汁酸、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无应答发生率、不完全川崎病及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情况有无差异。结果 147例川崎病患儿中肝功能正常组104例,肝功能异常组43例,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29.25%。肝功能异常组炎症相关指标WBC、CRP、PCT及IL-6水平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功能正常组与肝功能异常组CAL及不完全川崎病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异常组IVIG无应答发生率为23.26%(10/43),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组的8.6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发病特点和冠状动脉改变特点,总结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112例KD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及随访。结果:川崎病的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病变及淋巴结肿大,脏器损害以心脏、肺为主,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27例,占24.1%,冠状动脉瘤(CAA)3例,占2.7%。结论:近年KD发病有逐年增高趋势,KD再发是CAL的高危因素之一。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对KD的诊断、抗凝药物的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价值,KD患儿应注意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扬州地区川崎病住院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北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诊治的739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川崎病分布情况;并根据其预后是否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并发症组与非并发症组,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川崎病患儿预后是否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 结果 739例崎病患儿年龄6个月~14岁,平均年龄(7.12±1.08)岁,其中1~<3岁患病人数所占比例最高,占25.85%,其次为<1岁,占23.00%,11~<13岁岁患病人数最低,占3.92%;男女性别分布显示,男性252例,占71.04%,女性214例,占28.96%;根据其预后是否并发冠状动脉病变,739例崎病患儿中154例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20.84%。单因素χ2检验分析显示,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病变与年龄、性别、注射IVIG丙种球蛋白起始时间、发热持续时间、C反应蛋白、血沉显著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岁(OR=2.563)、性别男(OR=3.870)、注射IVIG丙种球蛋白时间>10 d(OR=2.125)、C反应蛋白≥8 mg/L(OR=5.717)、发热持续时间>10 d(OR=1.592)、血沉>15 mm/h(OR=4.298)均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川崎病具有较高的冠状动脉病变风险,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做好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KD临床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4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联合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随访观察KD患儿外周血WBC、PLT、CRP和ESR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关系。结果:发热是该病最早最明显的症状,54例均有发热(100%),发热期均在5天以上。结合膜充血、杨梅舌、淋巴结肿大发生率较高,分别为95%、96%、96%,60%以上患者有皮疹、指趾端硬性水肿、脱皮。实验室检查发现WBC、PLT、CRP和ESR均明显增高;54例KD中并发CAL 10例(18.5%),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性别、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与CAL发生率有密切关系。结论:对于典型川崎病可以根据诊断标准确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有显著疗效,阿司匹林具有抗炎、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是治疗KD的主要药物。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是CAL的高危因素,3岁以下男性更易罹患CAL。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并发冠状动脉瘤(coronary artery aneurysm, CAA)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和治疗CAA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的620例KD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8例并发冠状动脉瘤(CAA组),532例未发生冠状动脉瘤(non-coronary artery aneurysm, NCAA组),其中NCAA组有41例诊断为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 artery dilation, CAD)。对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HBDH)、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尿酸(UA)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再行logistic回归分析,描述各指标的OR值及95%CI。结果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评分体系对预测川崎病(KD)冠状动脉损害价值。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近4年住院治疗并接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首诊KD患儿。依据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害分为冠状动脉损害(CAL)组和无冠状动脉损害(NCAL)组。根据Kobayashi、Harada两种评分体系对两组分别进行评分,计算两种评分体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评分体系对CAL预测的价值,同时采用单因素分析CAL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CAL组60例,NCAL组65例,男女比例为2. 38∶1,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及血钠水平是并发CAL的相关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Kobayashi、Harada评分的灵敏度分别为23. 3%和68. 3%,特异度为87%和40%。结论性别、年龄及血钠水平是并发CAL的相关危险因素,Harada法更适合用于预测该地区KD并发CAL,但其效能并不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根据炎症指标和血栓标志物恢复正常的时间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而停止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对川崎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82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川崎病类型,将82例患儿分为完全川崎病(CKD)组(n=48)及不完全川崎病(IKD)组(n=34)。此外,根据出院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是否伴冠状动脉病变(CAL),将82例患儿分为CAL组(n=9)及无CAL组(n=73)。对所有患儿于急性期治疗后发热消退达72 h时,开始采取低剂量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剂量为3~5 mg/(kg·d)。在出院后8周的随访期内,监测患儿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栓标志物血小板及D-二聚体水平;当4项指标均正常,并且超声心动图未发现合并CAL时,停止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并继续随访至患儿出院后8周。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及χ2检验,对如下计量与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①CKD组与IKD组、CAL组与无CAL组患儿的入院时临床资料,以及治疗后炎症指标和血栓标志物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②不同分类情况下,这82例川崎病患儿炎症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 结果①本研究川崎病患儿入院时,血清CRP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CKD组[(10.2±4.9) mg/L,(1.1±0.3) mg/L]高于IKD组[(7.4±3.9) mg/L,(0.9±0.5) mg/L],CAL组[(13.9±7.6) mg/L,(1.7±1.5) mg/L]高于无CAL组[(8.5±3.9) mg/L,(1.0±0.7) mg/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8, P=0.007; t=2.716, P=0.027; t=3.402, P=0.001; t=0.382, P=0.017);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CKD组[(35.5±4.3) g/L]低于IKD组[(37.5±3.6) g/L],CAL组[(32.3±3.5) g/L]低于无CAL组[(36.4±3.8) g/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4, P=0.016; t=4.170, P<0.001)。②CKD组与IKD组、CAL组与无CAL组患儿中,男性患儿比例,入院时Harada评分、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Hb)值、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以及治疗后ESR、CRP、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本研究82例川崎病患儿治疗后,炎症指标及血栓标志物恢复正常的时间,ESR为(44.2±9.4) d,CRP为(14.4±5.5) d,血小板计数为(31.5±10.9) d,D-二聚体水平为(33.5±6.3) d。④本研究川崎病患儿中,男性患儿ESR及CRP恢复正常的时间[(46.3±5.2) d, (16.4±5.6) d],均长于女性患儿的[(43.4±5.0) d, (13.3±4.8) d],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06, P=0.012; t=2.308, P=0.010);而发热持续时间≥7 d和<7 d,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有反应和无反应,以及Harada评分≥4分和<4分情况下的ESR及CRP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本研究川崎病患儿中,出院时伴CAL的1例CKD患儿和其余73例无CAL患儿,均在出院后3~4周时,复查炎症指标及血栓标志物水平正常,并且超声心动图提示无CAL后,终止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并在之后的随访期内,无新的CAL发生。 结论通过对炎症指标和血栓标志物水平的监控,结合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可个体化调整川崎病急性期后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时间,而不影响临床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KD)发生冠状动脉损伤(CAL)的危险因素,评价不同指标对KD患儿发生CAL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6月本院儿科收治的KD患儿234例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CAL组32例和非CA组202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并应用ROC曲线评价不同预测指标对KD患儿发生CAL的预测能力及最佳界值。结果 234例KD患儿发生CAL 32例,发生率为13.7%;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VIG治疗延迟、IVIG抵抗、发热持续时间 10 d、高PLT、低ALB是KD患者发生CAL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IVIG治疗延迟表现出更高的CAL发生风险(OR=5.496,P 0.05)。联合PLT计数和ALB两项指标诊断KD并发CAL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5,灵敏度为0.843,特异度为0.784,优于单一指标。结论 KD患者发生CAL危险因素较多,联合PLT计数和ALB回归模型能够提高对KD患儿发生CAL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和D-二聚体水平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1日-2016年8月1日在永康市中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37例,分为CAL组和非冠状动脉病变(nCAL)组。检测PCT和D-二聚体水平,分析PCT和D-二聚体水平与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CAL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CAL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纤维蛋白原、PCT、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nCAL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CT、D-二聚体水平是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CAL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PCT、D-二聚体水平是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CAL发生的危险因素,可早期判断CAL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62例,根据超声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扩张组和无冠状动脉扩张组,对其年龄、性别、急性期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血清钠离子浓度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2例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扩张者22例(占35.5%),无扩张者40例(占64.5%);两组患儿年龄、PLT、CRP、血钠(低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岁以下,实验室检查中PLT、CRP明显升高,血钠降低可作为KD并发CAL早期预测因素,对于KD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小儿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抽取川崎病患儿98例,按照是否发生冠状动脉扩张分成扩张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扩张组与对照组患儿在年龄、发热天数、胆固醇、C2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观察指标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影响小儿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高危因素包括有年龄、发热天数、胆固醇、C2反应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  相似文献   

15.
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畸病的预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lG)防治川畸病(KD)冠状动脉病变(CAL)的疗效,探讨预后与治疗的关系.[方法]对106例KD患儿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CAL的发生、恢复及不同时机IVIG治疗KD疗效和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组CAL发生率28.6%(16/56)低于对照组56.0%(28/50).使用IVIG时间越晚.CAL的发生率趑高.CAL在病程的12个月仍不能恢复,多数为IVIG治疗开始时间超过10 d者.治疗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总热程缩短,血小板、血沉和C反应蛋白降低.[结论]IVIG治疗可缩短KD病程,降低CAL发生率,且在病程<10 d内应用IVIG效果较佳,IVIG治疗对防治冠状动脉损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急性期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川崎病后,接受规范化治疗,并且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217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所有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血清PCT、CRP水平检测结果,以及川崎病发病后30 d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根据217例患儿川崎病急性期是否并发CAL,将其分别纳入CAL组(n=72)和非CAL组(n=145)。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患儿的血清PCT、CRP水平。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儿的血清PCT、CRP阳性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构建血清PCT与CRP水平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联合预测因子L。绘制联合预测因子L及血清PCT、CRP水平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ROC-AUC),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联合预测因子L及血清PCR与CRP水平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最佳临界值,同时计算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敏感度、特异度。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CAL组与非CAL组患儿血清PCT水平中位数分别为1.16 μg/L与0.04 μg/L,血清CRP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5.0 mg/L与16.4 mg/L,2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454,P=0.046;Z=-6.412,P<0.001)。2组患儿血清PCT、CRP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22,P=0.269;χ2=0.665,P=0.415)。②以川崎病患儿是否并发CAL作为二分类结局变量,血清CRP、PCT水平作为自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的结果显示,血清CRP、PCT水平升高,均为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7,95%CI:1.027~1.190,P<0.001;OR=1.046,95%CI:1.015~1.078,P=0.003)。构建的联测预测因子L的表达式为:L=x1+0.608x2,其中x1、x2分别是指血清CRP、PCT水平。③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联合预测因子L及血清PCT、CRP水平,对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ROC-AUC分别为0.773(95%CI:0.700~0.845,P<0.001),0.560(95%CI:0.475~0.645,P=0.148)和0.767(95%CI:0.695~0.839,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联合预测因子L及血清PCT、CRP水平,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3.068、2.32 μg/L和22.0 mg/L,此时其预测川崎病患儿并发CAL的敏感度分别为68.1%、30.6%、68.1%,特异度分别为83.4%、86.9%、80.7%。 结论监测儿童川崎病急性期血清PCT、CRP水平及其联合预测因子L值(L=x1+0.608x2,其中x1、x2分别是指血清CRP、PCT水平),对儿童川崎病急性期并发CAL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唐风英 《工企医刊》2011,24(6):58-60
川崎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血管炎,为小儿常见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其特点为发热伴皮疹、球结膜及口腔粘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以及恢复期指(趾)端特异性膜状脱皮。多见于婴幼儿,最严重的危害是冠状动脉损伤(CAL)所引起的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的形成,对已诊断的川崎病早期使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对降低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是极其重要的,其发生率在使用静滴丙种球蛋白(IVIG)后约为5%,已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对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IVIG组和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PLT、PCT、MPV和PDW值均逐渐下降。但IVIG组MPV、PDW值变化更为显著,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VIG治疗川崎病(KD)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血小板的四项参数可作为判定川崎病评价疗效的参考指标之一,MPV变化与KD病情变化有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川崎病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情况。 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9年10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10例再发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10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10例患儿初发与再发时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统计学比较。对国内外儿童再发川崎病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复习。本研究经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QFELL-KY-2019-64)。 结果①本中心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川崎病再发率为1.16%(10/865),再发川崎病患儿中,男性患儿为7例、女性为3例。②10例患儿川崎病再发时年龄为(42.0±15.8)个月,初发至再发间隔时间为(12.1±6.2)个月,出院后随访至2020年4月预后良好。③本组川崎病患儿初发与再发时热程,皮疹、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充血、口唇充血及手足硬肿发生率,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红蛋白(Hb)、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以及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初发与再发时,其CAL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文献复习结果:川崎病再发率为1.3%~3.4%,男性患儿多见,初发患儿年龄为0.4~2.2岁,初发距再发的间隔时间为1.0~3.3年,再发时患儿热程多短于初发时;川崎病患儿初发与再发时CAL发生率分别为6.3%~45.5%、6.3%~60.0%。 结论再发川崎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并且多发生于初次发病后1.5年内,再发患儿的CAL发生率较初发患儿无明显升高。尚未发现与川崎病再发明确相关的危险因素,婴幼儿期初发川崎病患儿其再发可能性更高。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两家医院2000——2008年川崎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崎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发热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易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AL).近年来日本、美国学者报道[1],川崎病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