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美、西欧、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国家的妇女,参加各种运动人数之多,涉及问题之广,以及采取的斗争方式和活动形式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西方妇女运动的特点是:第一,争取更多的女性进入政界.二战以前的西方妇女运动主要是争取妇女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已有70多年的历史.70多年来,中国妇女运动最基本的经验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在推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推动了妇女解放;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妇女运动相结合,使中国妇女运动走出了一条富有自己特色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妇女在党的领导下,把妇女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紧密结合起来,在推动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进程中,铲除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结束了几千年受奴役  相似文献   

3.
作为早期中国妇女运动的理论家,向警予发表了大量专门论述妇女运动的文章.她运用马克思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地将当时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妇女运动分为劳动妇女运动、基督教妇女运动和女权及参政运动,从而科学地指明了劳动妇女在妇女运动中的基础地位,奠定了中国妇女运动的方法论基础,成为推动中国妇女运动的杰出理论家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4.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杰出领袖,她积极领导妇女运动,尤其重视知识妇女在妇女运动中的作用,她依据党在民主革命中建立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倡议中国妇女运动之团结,为发展妇女界统一战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际妇女运动不断发展,女性主义理论也不断推陈出新,但从基本理论内涵上看,平等、发展、和平,以及社会性别主流化仍是一条明晰的主线。在新的实践背景和复杂的理论思潮下,把握国际妇女运动的基本理论内涵,坚持正确的妇女运动发展方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妇女是北美妇女运动的一支主要力量.随着加拿大各级妇女组织的不断建立、妇女运动的有力开展,加拿大妇女运动已经取得扎扎实实和卓有成效的结果,在法律、政治、教育和经济等领域有明显的进步.同时,加拿大妇女运动及其取得的成果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她们继续努力和奋斗,以使其地位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妇女周报>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一份反映全国妇女运动状况的妇女报纸,也是第一份国共合作的妇女报纸.<妇女周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逐渐消除妇女运动中狭隘的女权观点,把妇女运动从停留在男女平等的口号中解放出来;指出不能把妇女参政运动变成妇女做官运动,必须考虑广大被压迫妇女的利益,重点应该是发动广大妇女争取立法权,为全体妇女谋取应该享有的权利,因而非常支持女工争取正当权益的斗争.<妇女周报>关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国民会议,呼吁国民会议应该是人民团体的国民会议,并且为此做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天津女性知识精英崭露头角,与男性知识精英一起在反帝爱国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妇女运动的开展,成为妇女运动领袖。20世纪20年代,她们创办《妇女日报》等报刊媒体,建构言论平台,深入讨论社会性别议题,借助编者、作者及读者的互动,以及与其他地区妇女运动领袖的对话,吸引读者关注女性的生存处境,为妇女运动营造有利的舆论氛围。这些妇女运动领袖不仅通过媒体发声,而且大胆开展调整社会性别关系的实践活动,在中国妇女运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先哲们,在总结妇女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并不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并据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江泽民总书记精辟地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五项基本内容,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概括.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理论范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社会观看待妇女问题、指导妇女运动的具体体现;是妇女运动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是妇女运动的领导者必须遵循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艾丽斯·沃克与妇女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丽斯·沃克在其小说和文学评论中提出的"妇女主义"概念受到了美国黑人权力运动和妇女运动的深刻影响,同时又是对这两大运动思想体系的一种反叛.妇女主义以其反性别主义、反种族主义、非洲中心主义和人道主义等特点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黑人妇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女性问题,从来都是涉及社会整体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女性自身的问题。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文化的女性面临的问题虽然各不相同,但是由于生理性别的制约及由此衍生的社会性别分工,而给女性生活所造成的羁绊以致苦痛,却具有跨时代、跨区域的相似性,究其根源是对于女性劳动———生育劳动及家务劳动的不平等、不公正对待。消除女性所遭遇的不平等、不公正境遇,是解决社会整体性别正义的问题,也是女性主义运动的根本动力所在。当代日本女性在职业劳动中的处境与诉求,与日本社会的对待女性职业劳动的制度结构,特别是企业劳动制度设计密切相关,这一矛盾的揭示,对面临着相似困境的中国女性乃至中国社会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要晚于欧美,虽在五六十年代开始受欧美女权主义的影响展开运动,但直到进入七十年代才达到高潮。日本作家有吉佐和子的小说《不信之时》,揭示了男权社会中女性是他者的不平等地位。作者在小说中展示了五、六十年代日本女性的生活状态,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视角对《不信之时》及日本当时的女性主义运动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13.
伴随日本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少子化”现象也日益加剧,这对日本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些影响和日本政府应对“少子化”措施的分析,指出其对于我国的警示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动,开始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这种近代化的转型不仅体现在政治变革层面,同样也体现在妇女解放方面。中国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妇女参政运动应始于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后。这个时期兴起了以实现男女平权、争取妇女参政为主要目的的妇女参政运动。同时,因为处在辛亥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这一运动注定打下深深的时代烙印。这种烙印也一直影响着中国以后的妇女参政运动。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关于妇女和平运动的研究在学术界比较鲜见。近年来,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特别是女权运动第二次浪潮以来,欧美一些学者逐渐关注起妇女问题来,有关妇女和平运动的发展以及它与女权运动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有现实意义及学术特色,也逐渐开始引起学者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女性参政已成为台湾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台湾妇女运动的核心议题.台湾妇女参政意识是随着岛内政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由于政府和社会对妇女参政问题关注的不.够,台湾妇女的参政水平和参政意识总体来说仍处于较低层次.目前来看台湾妇女的参政意识既受到制度性的阻制,也受到诸如境外因素、社会不稳定等的干扰,呈现出多元冲突、分化对立等复杂特质,具有鲜明的社会转型趋势.  相似文献   

17.
日语的女性用语是有着较长历史的语言现象,有着相当稳定的形态结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文章在社会语言学视域下通过对现代日本女性用语语言风格、语言行为模式和交际功能的分析,考察社会语言结构同语言使用之间的关系,了解语言同语用心理之间的关联,揭示语言使用同社会因素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创造社知识群体在向国人宣扬新的爱情婚姻观念、鼓吹妇女解放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他们对男女性爱的大胆正视和热情肯定,表现出了对虚伪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极端蔑视。他们个性鲜明的爱情婚姻观念的形成,究其根底,与他们留学时期的日本近代社会息息相关。以民主主义思想为主导的、开放自由的日本大正时期都市人文环境对他们社会观、文艺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长篇小说《上海》是横光利一在到访中国后的1931年完成的。这是日本作家唯一一次取材于"五卅运动"创作的小说,同时也被誉为新感觉派文学的集大成之作。近代以后的日本知识分子始终没有停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探寻,小说《上海》实际上是日本知识分子从文学角度观察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从《古事记》看日本妇女性格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日本文学经典《古事记》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一种文化学的分析,指出日本女性的性格在书中显示了三个层次,即:在远古神话中奠定了日本女性重政治、重家庭义务和重情感的特点,在历代天皇的传说中,日本女性往往体现出以情感和爱情为基点来处理政治和家庭关系,自仁德天皇以后的日本女性则越来越把恋爱视为人生的真正意义。由此形成了日本女性柔顺、体贴、忍耐、坚韧、细腻和善于言辞的特点,但也包含有对家庭义务和国家政治的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