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政策·法规     
矿业权评估师制度出台人事部、国土资源部近期联合发出《矿业权评估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矿业社评估师执业资格制度正式建立。《矿业权评估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是为适应矿业权评估工作的需要,加强对矿业权评估人员的管理,提高矿业权评估质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矿产资源开来登记管理办法》和专业技术执业资格制度的有关规定而制定的。《矿业权评估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指出,国家实行矿业社评估师执业资格制度,纳…  相似文献   

2.
矿业产权是指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及矿业权,是在矿产资源所有权基础上派生出的矿业权能的集合。本文分析了我国探矿权、采矿权数量及其变化趋势,指出当前我国矿业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稳定的管理思想和长效调控机制,采矿权出让和已有探矿权结合不够紧密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矿业产权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矿权抵押融资已成为矿业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民国政府为了优化采矿权抵押秩序,满足采矿权人的融资需求,肯定采矿权人的财产权利,制定了采矿权抵押制度。此制度于《矿业条例》和《矿业法》中予以明确规定。其制度设计包括担保方式重在保障抵押权人利益、生效条件必须被主管部门核准、实现途径为仍视被取消或自行废业的矿业权存在等。对其研究以期能为当前采矿权抵押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提高采矿权抵押制度的法律位阶,提高采矿权抵押生效的高效性与灵活性,延长抵押的采矿权存续期间,实行集合财产抵押制度担保抵押权人之债权等。  相似文献   

4.
应用矿业权估价的收益现值法模型,通过对江西某铜硫矿采矿权价值的计算,定量分析各种矿业税费(增值税、资源税、资源补偿费)变化对采矿权价值的影响,以期为矿业税赋的制定提供定量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国务院印发《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决定建立符合我国特点的新型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维护和实现国家矿产资源权益,营造公平的矿业市场竞争环境。《方案》提出以下改革措施:一是将现行探矿权采矿权价款调整为适用于所有国家出让矿业权、体现国家所有者权益的矿业权出让收益,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确定为4∶6。二是将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整合为根据矿产品价格变动情况和经济发展需要实行动态调整的矿业权占用费,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确定为2∶8。三  相似文献   

6.
采矿权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矿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矿业市场的完善有赖于对矿业权的价值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估。本文论述了采矿权的价值内涵,从资产价值类型出发,全面分析了对应于一般资产评估方法的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在采矿权价值评估中的基本方法和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选择美国、加拿大、印度作为典型矿业国家,将其矿业权管理与中国矿业权管理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中国矿业权管理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差异:1)矿业权主体范围不同。美国的矿业权主体是符合条件的公民,印度和中国的矿业权主体是各类公司。2)矿业权取得方式不同。美国矿业权主要通过自由进入和特许制度、矿地租借制度或材料销售制度取得;加拿大的取得方式是先获得初级许可证,满足条件以后升级为高级许可证; 印度主要通过招标取得,中国则以招、拍、挂为主。3)管理机构不同。美国的矿业管理部门分为联邦和州2级,加拿大的也分为联邦和省2级,印度由联邦政府管理,中国的探矿权由2级政府管理,采矿权由4级政府管理。  相似文献   

8.
矿产资源评价与矿业权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实行探矿权和采矿权有偿使用,因此在矿业权市场融资、矿业权转让和并购及矿业投资市场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矿业权评估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总结了矿业权设置的4个原则和划分的5种类型,并对矿业权现状进行了讨论。认为矿业权除了资源潜力和资源储量之外,还包括自然地理、基础建设条件、环保安全等环境因素及采矿技术方法、矿业税负等方面。本文提出矿产资源评价和矿产资源储量定量评估方法,并对矿业权价值进行了讨论。论文是根据作者近几年进行的诸多矿种和多类型矿业权评估经验进行的总结,对矿业权管理和矿业权评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庆保  孙豁然 《金属矿山》2007,37(10):22-24,33
20年来中国在矿业领域的法制构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问题也日益显现。从分析矿法体系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我国矿业资源法律的全面修改完善已经刻不容缓。在具体措施上,认为要在矿业资源权属体系、矿业权制度、税费改革和民事法律救济途径4方面加以完善,应建立健全明晰的矿产资源权属法律体系,提出要在新的矿业法律体系中赋予矿业权明确的准物权性质,注重矿业权平等,完善矿业权的取得和流转制度等需要完善的方向。希望对我国矿法体系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我国矿业税费制度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现行矿业税费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我国矿业税费制度改革提出完成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取消矿产资源补偿费、完善矿业权价款和资源税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探矿企业优先取得该区采矿权,旨在节约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而吸引投资。但作为其立法取向,会限制进入而形成垄断和寻租。损害了社会公平和公众利益,企业在市场外配置的被动获取和信息隐蔽的秘密窃取资源是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的通道。采矿企业设立时的行政特许权给民事优先权让道而出现行政管制的缺位,造成无法补救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找准导致矿产资源整合的原因才能确立资源整合进入常态化的路径。通过实证研究和综合分析认为,资源属地的政府间竞争和产权不能流转造成矿业市场的高退出壁垒。市场主体过多不是进入过度而是布局过乱;以资源要素的占有量而决定企业市场份额和市场地位的矿业市场,不需要基于过度进入的经济管制。基于清洁环境、安全与健康供给时市场失灵的社会管制十分必要,市场进入时的特许权设置是社会管制的基本方式。我国的特许权设置与矿产资源配置合为一体,许可证既是产权证又是准入证。将矿产权从公权力中解放出来而让资源要素市场自由进入,是构建矿业市场进入管制制度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刘少军  杨保华  刘畅  戴瑜 《矿冶工程》2015,35(4):126-129
探讨了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商业开采的影响因素, 分析了深海矿产资源中主要金属镍、钴、铜的近中期供需趋势、深海采矿技术和装备的发展现状、国际海底采矿制度制定面临的难题, 在此基础上, 对国际海底矿产资源商业开采时机进行了预判, 并提出我国应积极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价值及采矿权价值评估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矿产资源是人类劳动与自然形成物的结合体,对矿产资源价值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指出矿产资源既具有价值也具有价值。比较分析劳动价值论与收益价值论,指出应用收益价值论评估采矿权价值更适合实际。  相似文献   

15.
矿业权中介服务机构是矿业权市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矿业权评估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的法律规定采矿权不得买卖、出租,不得用作抵押,但当时已探索着对地质勘查成果进行了评估。为规范和加强矿业权交易中的专业性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1998年以来,国土资源部等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本文主要从中介机构的制度建设与发展、中介服务评估机构建立与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等3个方面提出了我国矿业权交易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矿业权出让是国家对矿业权处置的一种方式,是矿业权市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当前矿业权出让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矿业权价款数额的确定、矿业权价款的决定程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实现矿业权出让市场的公平、公正,对矿业权市场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论矿业权的物权属性及其法律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探讨矿业权的权利属性及其物权化的法理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矿业权物权化的成效及其不足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矿业权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矿业权作为一种国家法定的物权,依法应当可以进行流通和转让。矿业权抵押有助于矿业权人融通资金,加大探矿采矿力度,满足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也是其参与矿业勘查开发投资、拓展业务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矿业权抵押的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界定了矿业权抵押的经济关系,论述了矿业权抵押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完善我国矿业权抵押融资的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9.
龚兴祥 《现代矿业》2011,27(10):4-6,14
矿业权出让是国家对矿业权处置的一种方式,是矿业权市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当前矿业权出让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矿业权价款数额的确定、矿业权价款的决定程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实现矿业权出让市场的公平、公正,对矿业权市场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矿业权价值变化规律与矿业权人权益保护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振国 《中国矿业》2004,13(9):18-21
本文分析了矿业权的内涵及其特殊性,指出了矿业权价值和矿产资源资产价值的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矿业权价值的变化规律,并绘出了矿业权价值变化的形态曲线。最后根据矿业权的价值变化特征提出了建立保护矿业权人权益的全新的登记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