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传统方法对高动态大多普勒信号捕获存在的困难,本文提出的基于FFT的捕获方法,充分考虑了高动态性的影响,改进了接收信号模型,引入了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算法将传统的二维搜索化为了先捕获多普勒频偏及频率变化率,再捕获伪码延时的二步搜索。频偏估计方面分析了匹配傅里叶变换法和延时自相关FFT估计法,码相位估计方面分析了伪码循环相关捕获法,并对两个阶段各个方案的复杂度、抗噪声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改进,降低了算法复杂度、提高了抗噪声性能,最后用MATLAB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余飞  吴鑫 《电子测量技术》2010,33(6):130-133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即时通信软件被广为使用。为了解决目前即时通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易受病毒攻击的问题,研究了微软公司的MSN通信协议。在实验中通过对捕获的网络数据包分析和处理,实现了基于网络数据包的即时通信协议信息的还原,即网络数据包的捕获、MSN协议解析、消息还原等主要过程。在真实环境下,利用大量实验数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对MSN即时文本消息的解析和还原。为今后对病毒特征码的提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存在较大的多普勒频偏,这会使本地伪码与接收伪码同步时的相关峰值急剧下降,从而加大GNSS接收机对伪码的捕获难度,增大系统捕获时间.因此,为实现大多普勒频偏下伪码的快速捕获,研究了通过加窗和补零改进的PMF-FFT捕获算法,并对窗函数进行了改进,以进一步减小扇贝损失.通过对FFT的输入数据加改进窗并补零的方法大大改善了扇贝损失;通过对PMF的输入数据加汉宁窗的方法减小了输出增益的衰减.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MATLAB仿真对改进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恒虚警概率下,信号检测概率显著增大并且平均捕获时间明显减小,捕获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通过高速网络捕获技术截取站控层网络报文并对报文结构、数量进行分析,最终对故障准确定位。从硬件配置和IEC61850通讯逻辑两方面对500kV变电站远动数据不刷新异常分析。对其融冰小室保护信息网络进行了优化,降低了监控系统网络通讯堵塞概率,同时将远动装置对间隔层装置重新置IEC61850数据报告使能程序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5.
随着FC技术在航空电子、网络数据存储、高速IP网络等领域得到大量应用和发展,急需针对FC网络与设备的测试手段,FC协议测试设备应运而生。采用FPGA技术设计的基于CPCI总线的FC协议测试卡,可灵活地插入工控机中,配合其测试软件,构成1台FC协议测试仪。它实现了FC协议数据发生、捕获分析、性能统计、比特误码测试等多种功能,可对FC网络及设备进行全面的测试,为FC设备的开发与网络的运行提供测试保障。详细阐述了FC协议测试卡的软件设计方案及实现。  相似文献   

6.
局域网的监听检测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鄢鹏  王忠 《电子测量技术》2006,29(6):147-149,162
以太局域网的监听检测软件可以监视网络的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分析网络性能等。由于监听工具能有效地截获网络上的数据,所以它也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必须采用各种反监听的检测措施以保护网络信息安全。软件设计包括用户界面部分、数据包的捕获与过滤部分、监听检测部分、数据解码部分。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工作性能,以两级式并网逆变器为对象,对其各种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从逆变系统需要实现的控制目标出发,对现有的3种整体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对于风能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给出了最大风能捕获方法和最大电功率输出方法,指出最大风能捕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困难,重点介绍了最大电功率输出方法;对于直流母线电压及并网电流控制,由于其为整个风电系统的关键环节,着重探讨了其各种控制策略,分析其优缺点并给出了改进方案;并网滤波器作为改善并网电能质量的有效方法,对其作用及分类进行了简单探讨。最后,针对小型风力发电两级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发展趋势给出了诸多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传统的并行伪码捕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折叠匹配滤波器的伪码捕获的方法,提高了捕获速度,减少了资源利用,其性能优于传统的伪码捕获方法,可行性在实际中已经得到了验证。本文先给出了折叠匹配滤波器详细的系统设计,最后给出了折叠匹配滤波器优化设计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使脱硫过程低耗高效运行,须建立基于系统模型的优化控制。为此,本文应用改进的BP网络训练方法建立了脉冲电晕法烟气晚硫过程六因素稳态模型。详细介绍了网络结构和训练过程,给出了建模结果,并与正交回归稳态模型进行了比较,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精度和应用价值。最后本文对脉冲电晕法脱硫优化控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小型风力发电系统并网工作性能,以两级式并网逆变器为对象,对其各种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从逆变系统需要实现的控制目标出发,对现有的3种整体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对于风能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给出了最大风能捕获方法和最大电功率输出方法,指出最大风能捕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困难,重点介绍了最大电功率输出方法;对于直流母线电压及并网电流控制,由于其为整个风电系统的关键环节,着重探讨了其各种控制策略,分析其优缺点并给出了改进方案;并网滤波器作为改善并网电能质量的有效方法,对其作用及分类进行了简单探讨。最后,针对小型风力发电两级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发展趋势给出了诸多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配电通信接入网中EPON通信系统对光分配网络建设的要求,结合现场工程设计一种ODN建设方案,对光缆网络进行分层设计,形成一级汇聚网络和二级辐射网络.其中,处于一级汇聚网上光缆汇接点需要考虑接入至少2个变电站,形成光缆路由保护;二级辐射网络就近接入相邻汇接点形成手拉手保护.方案具有节省光缆资源、减少光缆施工难度、方便维护的优点.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满足EPON通信系统的光缆铺设及光功率要求,为配电通信接入网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广域测量系统分段时延测量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测量数据和管理数据均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传输,数据传输过程中在各个阶段引入的时延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对广域电力系统阻尼控制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对WAMS分段时延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测量WAMS数据传输过程中各环节的时延,为保证WAMS数据的实时性和正确性提供了分析依据。在浙江省现场安装并搭建了该方法的应用平台,测量了实际现场中WAMS的分段时延并针对分段时延的特性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WAMS分段时延测量方法能有效测量WAMS分段时延,通过对现场分段时延的测量和分析,为WAMS总体时延的改善提供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GPRS终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于数据传输,主要是由于采用GPRS通信方式省去了通信信道的建设与维护方面的开销投入。在GPRS终端通信异常时,通过简单地更换通信卡,重启终端,或改善网络信号质量等手段往往无法解决问题。文章通过对GPRS终端通信基本原理的介绍。对实际案例的详细分析,讲解如何运用Wireshark对GPRS终端通信过程的网络数据封包进行监测与分析,对GPRS终端的通信故障进行更加专业高效的定位和排查。  相似文献   

14.
在配电网的建设和业扩报装接入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使得方案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存在不合理现象,易造成线路供电半径过长、负载不均衡、低电压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研究了基于生产管理系统的配网优化辅助决策系统,本系统以生产管理系统数据为基础,通过接入调度SCADA系统、配网线损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变监测系统等数据分析配网网架运行水平,计算电网线损和电压质量,查找配网的薄弱环节,对存在的问题给出网架优化方案和降损方案,提升配网经济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5.
An approach based on two-phase neural network (TPNN) is proposed for the optimal operation of multi-reservoir network control problems. The advantage of the proposed technique is that i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oncurrent interaction among all the water release variables of the problem. Her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figure out the optimal amounts of water releases from each hydro-plant during each interval in the interconnected system and to minimize and distribute uniformly the energy deficit if any. This TPNN approach is basically a two-stage solution method. In stage 1, the neural network is developed to bring the solution trajectory close to the boundary of the feasible region. In stage 2, the directional vector of the constraints is slowly shif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Lagrange multipliers and this moves the solution trajectory to the feasible region which satisfies all practical constraints.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ique to a 10-reservoir network demonstrates efficac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t is concluded from the result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with proper selection of network control parameters is very effective in providing a good optimal solution.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配电网节能潜力定量评估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从抽样微观分析和全网宏观统计两方面入手,首先借助专用软件PSAS对所选线路分别计算9项优化措施的节能潜力,而后经匹配整合评估每条线路综合节能潜力;在对抽样线路进行节能潜力分级和全网特征类比处理后,通过比例加权得到全网节能潜力指标。所提出的评估体系既能够宏观掌握配电网的总体节能空间,又能直观评估各项节能措施在具体线路中的节能效果。该评估体系模块已嵌入PSAS软件并成功应用于广东多地配电网的节能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配电网不断的复杂化以及主动配电网、智能电网等概念的提出,在配电网中将可能有多个储能系统存在,而当前对储能系统的运行研究主要集中在时间上的优化,很少有涉及其在空间上的优化。提出一种两阶段蓄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运行控制策略制定方法:一阶段以储能套利与削峰收益之和最大为目标,根据分时电价划分充放电时间段,将所有储能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在时间周期上制定总的运行控制策略;二阶段在一阶段基础上进行空间二次优化,考虑网络结构,以降低网损所得收益最大为目标,对各储能系统在各时间段上的充放电功率进行分配。最后以修改的IEEE 33节点系统作为算例,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配电网络重构的改进混合遗传算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混合遗传算法的配电网重构算法,在算法中使用可操作开关支路的整数编号的排列顺序来表示染色体,并通过译码器的设计来映射染色体所对应的辐射状网络结构,避免了产生不可行解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算法的运算效率。同时在算法中引入了局部寻优算子,改善了算法的局部寻优性能。算例结果表明本算法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IEEE-1588的ZigBee网络时钟同步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钟同步是传输系统设计的重要指标,它为系统中的每个设备提供正确的时钟信息,提高系统的传输质量和效率;而对于需要通过休眠来降低功耗,同时又要保证各设备协同工作的ZigBee网络来说,时钟同步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IEEE-1588精确时钟同步标准的ZigBee网络时钟同步方法,并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同时将这种同步方法在一个典型的ZigBee应用系统中加以实现和分析,并对其性能加以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