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几年来,通过各级人民银行艰苦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支农再贷款的发放积极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特色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控作用,增强了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能力,改善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增强了农村信用社的支付能力,稳定了农村金融秩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执行农村经济政策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勤保障,在服务“三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探讨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方面,玉林市容县农村信用联社独辟蹊径,推出了信贷标包改革,实施两年多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立足农村经济,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和种养殖农户,属典型的农村零售性金融机构。近两年,人行湖州中支根据辖区“三农”特点,督促、指导农村信用社,深入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积极探索“统一法人”改革实践,一方面要求农村信用社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需要,因地制宜,以银行零售业务为经营特色,大力拓展信贷服务,支持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强化县、区信用联社对信贷经营风险、管理风险的集中控制,确保信用社支农见成效,积极推进了农村信用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达州各级农村信用社始终把为“三农”服务,做好支农大文章,做为农村信用社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扩大支农覆盖面、创建支农优良工程、延伸支农服务领域等一系列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致富奔注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主主要是为农村社员和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信贷支持和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通过近五年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联系城乡经济重要的金融纽带”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员工队伍素质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农村信用社在开展信贷营销创新与突破方面已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挎包”精神是什么,是老一代农村信贷人员数十年间,身背挎包.走进农村干家万户,上门为农村老百姓提供金融服务的一种奉献精神,是农村信用社自上世纪50年代成立以来,“扎根农村,服务三农”优良工作作风的真实写照。正是依靠”挎包”精神,农村信用社才与农村的老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奠定了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基础;也正是依靠“挎包”精神.让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在改革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1996年行社脱钩以来,农村信用社坚持面向“三农”服务方向,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农村信用社在支农信贷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制约了支农信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有一种观点认为农村信用社是在政策性和商业性的夹缝中求生存,支农与经济效益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么事实上果真如此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在现实的选择上,农村信用社和农民、农业及农村经济是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农民、农业及农村经济在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可以得到迅速发展,农村信用社也可以在支农服务中实现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拓宽支农领域,完善服务功能,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苏北地区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朱镕基总理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农村信用社是最好的联系农村的金融纽带,要促使它成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今年是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新阶段的关键一年,中央提出了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求,人民银行总行在去年出台《关于做好农村信贷工作的指导意见》、《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今年又推出《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根据文件精神,三明市农村信用社积极调整经营思路,立足“三农”,探索改进贷款方式、改善支农服务的新路子,有效地简化了贷款手续,调整了贷款投向,取…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省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规范改革尚未到位,信贷支农政策不配套,还存在农户贷款额度小、利润薄、风险大、户头多、工作量大的畏难情绪,致使农户贷款面小、手续繁杂、方式单一,难以满足农村经济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农民“贷款难”问题依然存在。为开创我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新局面,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本文试就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工作思路进行探索。 一、坚持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改革方向,找准市场定位,牢固树立扎根农村,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进一步提高对支农工作的认识,增加支农工作的责任心。随着农…  相似文献   

12.
宋连 《山西金融》2002,(6):32-34
按照国家农业调产有关政策的实施,农村金融部门要改善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并要求农村信用社要牢固树立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宗旨,集中资金扩大农业信贷投放,增加农户贷款,真正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目前,各地农村信用社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开展了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建立信用村镇工作,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农村信用社通过增加贷款种类、改善信贷服务方式等手段不断加大对农户、农村、农业的信贷投入力度,较好地支持了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通过笔者的调查了解,也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14.
宋坤 《金融纵横》2001,(5):24-25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有效地改进了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工作,农村信用社作为信贷支农的主力军,围绕服务“三农”方向,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有效信贷投入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据调查,2000年度洪泽县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比上年增加了71%,农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了68%。但是在产业结构以种植、养殖业为主的农村地区,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人民银行靖远县支行结合辖区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实际,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建设信用村(镇)试点工作,督促和引导农村信用社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支持农民不断增加收入,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民的银行、致富的保障".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实力显著增强,经营效益明显好转.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找准市场定位,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是农村信用社的立足点和发展方向。我们地区农村信用社1-4月份累计发放农业贷款44000万元,比年初净增16702万元,占新增贷款总量81.82%,但农村信用社在立足“三农”的贷款投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投入。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在国务院出台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中,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将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一有利形势下,如何抓住难得机遇,充分把握和利用好优惠政策,为农村信用社经营减负增效,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笔者对江苏苏北某联社进行了系列调研。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农业总量投入不足、农业贷款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央行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出台,改善了资金供求状况,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农村资金需求大,支农再贷款和农村信用社自有资金仍相对偏少,支农信贷资金仍然短缺。如何进一步加大农村信用社对农业的支持,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关系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支农再贷款作为一项现实政策安排,对农村尤其是对贫困地区的“政策扶贫”和“政策补贴”倾向性效应十分显著 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政策开始实施以来,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明显地改善了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提高了农村信用社声誉度,增强了农村信用社抗风险能力。以地处福建省北部农业经济区域的南平市为例,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指出农村信用社是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加大了信贷支农力度和广度,树立了支农主力军的形象。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