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以空白和0.4%纳米银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塑料片作为载体培养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膜,通过菌落计数法测定生物膜的变化曲线,分别采用普通显微镜观察生物膜形成并计算覆盖率(BCR),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的微观结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中的细菌状态并计算死亡率.结果表明,空白、纳米银EVA表面生物膜分别在12和24 h达到稳定状态,各时间点的纳米银EVA表面菌数及BCR均显著低于空白EVA(p<0.05);在10000倍的视野下,空白EVA表面的荧光假单胞菌通过胞外产物和菌体形成致密生物膜,纳米银EVA表面多为分散菌体;在24,48 h时,纳米银EVA表面的死亡菌体数显著高于空白EVA(p<0.05);纳米银通过抑制荧光假单胞菌生长和减少胞外产物的分泌而影响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糖化酵母及酿酒酵母原生质体制备中若干条件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 文意欲从糖化酵 母 ( a Se eha r om ye e sd ia s t a tie u s) 菌株5 1 0 1 一 7 C、5 2 0 6 一 I B、5 3 0 1 一 1 4 D及酿酒酵母 sr.cer ve is ae ) 菌 株 H U 一 T Y 一 I A 出发,按 L S ( 27) 正 交 表 设 计 实 验,进一步探 索酵母原 生质体制备条件.结果表 明,在选择 的诸因素 中,菌体菌龄与酶解脱壁时间之间有着极显 著的交互作用.各 因素对原 生 质体形 成和再生 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酶解脱 壁时 间与菌 龄交互作用 > 酶解脱壁时间> p一 硫基 乙醇预处理浓度> 菌龄。经实验确认,原生质体制备 最优条件为:取菌龄为 15hr的菌体,以。.01 m ol / L 的 p一 琉基 乙 醇预 处理,蜗牛酶温浴时 间为60 m in.依此约可获得 80 % 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和 50 环的原生 质体再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假结核耶尔森菌侵袭素蛋白基因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假结核耶尔森菌侵袭素蛋白核酸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假结核耶尔森菌侵袭素蛋白基因,并将其插入克隆载体pMD18-T中,测序鉴定正确后再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得到重组质粒pGEX-4T-1-inv.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假结核耶尔森菌提取的基因组,经PCR扩增,得到一段591 bp的片段,与预期结果一致;SDS-PAGE电泳分析,所得重组蛋白的分子量约46 kDa,与预期结果相同;重组菌体超声裂解后,经12%的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该重组蛋白为包涵体蛋白.结论克隆的侵袭素基因核心片段可以在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4.
美国红鱼肾肿大症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浙江省温州洞头海水网箱养殖美国红鱼发生的以肾脏显著肿大为主要病症的肾肿大症疾病,进行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从病鱼肾脏分离获得优势菌株MH061205-2,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该菌具有致病性,会引起美国红鱼肾肿大症状.进一步对其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以及16S rRNA测序分析等多元鉴定表明:MH061205-2菌株为海藻希瓦氏菌(Shewanellaalgae),是美国红鱼肾肿大症的病原菌,该菌体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极生单鞭毛,氧化酶反应阳性;该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卡比西林和环丙沙星等15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孢子丝菌DNA分型,并探讨DNA分型技术在临床菌钟鉴定以及流行病学中的应用.方法本实验采用氯化苯法提取DNA,以NS5、NS6为引物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DAPD)方法对临床分离的30株孢子丝菌进行DNA分型.结果30株孢子丝菌的DNA带型不完全相同,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性.30株临床分离的孢子丝菌可进一步分为4型.不同部位取材的菌株间及临床型不同的患者的菌株间DNA型基本相同.结论随机扩增DNA多态性研究发现孢子丝菌具有一定的种内差异.该方法可将临床分离的孢子丝菌分为4型.本研究对病原学诊断探讨感染来源,传播途径等流行病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是影响植物和微生物体内3种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第1阶段的关键性酶,已证实其为一种重要的除草剂靶标,并被广泛应用.禾谷镰刀菌是禾本科作物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为了探索以ALS为靶标,开发禾谷镰刀菌病害防治药剂的可能性,根据已有ALS抑制剂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了14种嘧啶氧苄胺类化合物,以双草醚为对照,测定了它们对水稻、油菜和禾谷镰刀菌ALS的抑制效果.发现4种化合物对镰刀菌ALS都有抑制作用.并且,这4种化合物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水稻ALS的活性,其中2种化合物能抑制油菜ALS的活性.通过分析这4种化合物对镰刀菌生长的抑制效果,可知它们对ALS与菌体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总体上对ALS的抑制效果更强.此外,针对化合物12#进行不同浓度的抗菌活性测定,发现该化合物的浓度与对镰刀菌生长的抑制率呈正相关.研究还表明,ALS对不同类型生物的抑制具有特异性,这为进一步开发以ALS为靶标的禾谷镰刀菌病害防治药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假丝酵母和白地霉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因素:菌龄、破壁酶的种类和浓度、酶解时间、脱壁促进剂、渗透压稳定剂进行了研究。在综合比较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基础上,确定了制备原生质体的优化条件为:选用对数生长中期的菌体,用0.05%EDTA进行预处理,以0.7 mol/L NaCl为渗  相似文献   

8.
利用脂肪酸组成对26种(株)海洋微藻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60μmol/(m2.s)光强、温度(20±1)℃下对26种(株)海洋微藻进行培养,在指数生长期进行离心收集,冷冻干燥后用Bligh-Dyer法提取总脂,皂化后进行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定性定量分析,共鉴定出40种脂肪酸.以所测定的每种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变量,欧几里德距离平方作为聚类统计量,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对微藻进行分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此培养条件下的聚类分析结果与现行国际通用的海洋微藻的分类结果相吻合.因此,微藻脂肪酸的聚类分析结果可用来作为微藻分类的辅助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利用PCR-DGGE和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等技术比较分析了石油污染海水中石油降解菌的数量、菌群组成以及石油降解率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宁波港口海域天然海水外源石油降解的21d过程中,海水中原有的石油降解菌数量很少,但污染石油后,其数量快速增加,在第14d达到最大值,为2.40×10^7cells·mL^-1,该时期所含菌体种类也最多.石油降解过程中主要细菌类群不断发生演替,第7d时Alcanivorax与Thalassospira取代水样中原有细菌成为优势菌,第14d时的优势菌中又增加了Pseudomonas,第21d时前两时期的主要细菌减少,Acinetobacter和Parvibaculum等属的细菌成为这一时期的优势菌.14 d后,石油降解率最高,达171(mg·d^-1)·L^-1,21 d后石油降解率为28.74%.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温和气单胞菌病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从表现为背腹甲及四肢出现疖疮、裙边糜烂的患病鳖的心血、肝脏及腹腔液中分离到 NL、Nb1和Nb2 三株细菌 .经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均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 ( Aeromonassobria) .小白鼠感染试验显示三株菌均有毒力 ,用 9× 10 8CFU/m LNL 菌株进行人工感染 30~ 4 0 g健康鳖 ,发病率为 10 0 % .从感染鳖的肝脏中分离到与原分离株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相同的菌株 .用 NL 菌株制备的抗血清分别与 Nb1和 Nb2 菌株进行玻板凝集试验 ,能发生明显的凝集反应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三株细菌对菌必治、头孢氨噻肟、头孢羧甲噻肟均呈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1.
极端嗜盐菌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嗜盐菌色素是一种从微生物(嗜盐菌)中提取精制成的天然红色素(菌红素)。我们对新疆发现的wy-2a极端哮盐菌所产生的色素进行了分离,提纯,理化性质,结构和分子量的测试。主要色素成份色素甲分子量为572,次要组分色素乙分子量为407,是属类胡萝卜素化合物,该类胡萝卜素与文献报道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金华市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及产ESBLs细菌药敏情况,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了金华某医院收集的住院感染患儿各类标本培养结果.结果发现:5年来总病原菌检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以肺炎克雷伯杆菌检出率最高,其中在0~1岁组检出率最高;各标本中,痰培养病原菌检出率最高,以肺炎克雷伯杆菌检出率最高,血培养以表皮葡萄球菌最高,尿培养以屎肠球菌最高;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杆菌有逐年降低趋势;产ESBLs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碳青霉烯类为首选药.分析表明病原菌在不同年龄及取样标本中分布各有特点,产ESBLs菌耐药率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仍为临床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将构建好的含有人变异tPA基因的重组pQE30 tPAr质粒的JM109菌株原始种子库菌种,在含Amp的平板培养基划线法连续传代至100代,其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和菌体形态、Amp抗性等方面与原始种子库无明显差异;每隔10代提取质粒DNA用HindⅢ和KpnⅠ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检查,酶切图谱没有改变;DNA测序未见tPAr基因变异.用原代和第100代培养诱导表达tPAr,表达水平和tPAr活性均无明显差异.菌体的SDS-pAGE图谱也完全相同.以上结果表明所建立的JM109tPAr工程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宇佐美曲霉 L336酸性蛋白酶 发酵过程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宇佐美曲霉栗色变种 L336是一株高产酸性蛋白酶的生产菌 ,采用转置培养法 ,对其发酵过程的 一些动力学特点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酸性蛋白酶是细胞利用内源营养从头合成的 ,属于非生长关联 型; 腺嘌呤是菌体生长的生长因子 ,代谢类似物对酶合成产生较大的抑制 ;而蛋白胨是酶合成的诱导因 子 ,发酵液溶氧水平较大地影响酶合成能力 . 本研究为其工业发酵工艺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  相似文献   

15.
线虫捕捉性真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种类包括壶菌、结合菌、不完全菌、子囊菌及担子菌等,其中不完全菌丝孢纲线虫捕捉菌依据分生孢子、捕捉构造型态可以分成粘着分枝(ad-hesive branch)、粘着网(adhesive net)、粘着球(adhesive knobs)、非收缩环(non-constricting ring)、收缩环(constricting ring)五类.本研究即至本省各地不同寄主及土壤质地作物区采集作物根圈土壤共58个样本,利用土壤洒布法分离不完全菌丝孢纲线虫捕捉菌,同时测定采集土的pH值、有机质、土壤质地.样本分离到线虫捕捉菌的比率为68.97%,且54.24%为网形成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4%较易分离到线虫捕捉菌,而土壤pH值与线虫捕捉菌的存在无明显相关性.Monacrosporium eudermata、Arthrobotrys musiformis、A.cladodes、M.ellipsosporum、Dacty-laria brochopaga为最常见的5种故针对它们进行最适生长温度、pH和不同碳、氮素源种类下对此5种线虫捕捉菌生长及捕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网形成菌生长速度最快,M.ellipsosporum、D.brochopaga在含有3%xylose的查派克-道克斯琼脂(Czapek-Dox medium)培养基中生长完全受到抑制.此5种线虫捕捉菌以M.eudermata捕捉叶芽线虫效果最好,其次为D.brochopaga.M.eudermata培养在0.5%、1% sucrose、Glucose、Galactose、mannitol、maltose、Starch、Saccharose的查派克-道克斯琼脂中具有捕捉叶芽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的能力.D.brochopaga在实验中对于南方根瘤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有最好的捕捉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加工杏浓缩浆副产品一杏渣为原料提取色素,对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杏渣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410 nm,最适宜的提取剂为乙醇,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剂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2.5 h,提取温度为70℃.该色素耐光、耐热性好、抗氧化性、抗还原性较强,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蔗糖、葡萄糖、苯甲酸钠、Vc以及金属离子Fe3+、Mg2+、A13+、ca2+、Cu2+对该色素无明显影响.而食盐和柠檬酸对该色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新疆某地污水库周边农田土为供试土壤,采用CaCl_2、EDTA、HOAC、柠檬酸四种浸提剂提取土壤中钛的有效态,并用Tessier和BCR两种连续提取法分析钛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结果显示:Tessier法和BCR法分步提取的钛的各个形态与四种浸提剂提取的有效钛量显著相关,与土壤中Ti的全量显著相关.两种连续提取法所得到各形态Ti含量都随着外源Ti浓度增加而增加,Ti在土壤中主要以稳定的残渣态存在,有效态含量较低,与单独提取法结果一致.Tessier法和BCR法都适用于该地区土壤中Ti的各形态分步提取.通过盆栽紫花苜蓿实验初步考察了土壤中Ti的各形态对苜蓿生理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报导近年来在台湾北部山区,包括台北市阳明山国家公园、宜兰县与台北县交界的福山植物园与乌来哈盆古道以及新竹县雪霸国家公园观雾山区,以盘菌与肉座菌为主的资源调查结果,介绍自枯枝、落叶、蕨及土壤样本所获得的,包括属于白毛盘菌属(Albotricha)、棕粉盘菌属(Baeomyces)、双头孢属(Dicephalospora)、肉座菌属(Hypocrea)、层杯菌属(Hymenoscy-phus)、卡斯登盘菌属(Karstenia)、蓝斯盘菌属(Lanzia)、软毛菌属(Mollisia)、圆盘菌属(Orbilia)、假肉座菌属(Pseudohypocrea)、点盘菌属(Stictis)以及毛钉菌属(Lachnum)等,最常见的十二个属二十二个菌种,其中盾毛钉菌(Lachnum controversum)、印度粒毛盘菌(Lachnum indicum)、伊黎卡斯登盘菌(Karstenia idaei)和放射点盘菌(Stictis radiata)为台湾尚未发表的新纪录种,而汉斯白毛盘菌则为2003年12月刚发表于Mycotaxon期刊的新种.此外,更进一步介绍成功获得单孢分离的蓝斯盘菌、红褐肉座菌、巴西毛钉菌与红硬双头孢等菌种,分别于四个不同的温度下在四个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19.
构建ltB-ureB融合基因原核表达系统并对其表达产物的免疫性和佐剂活性进行鉴定.采用PCR和T-A克隆法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临床菌株Y06和大肠杆菌44851株DNA中获得了ureB和ltB全长基因扩增片段及其克隆,并构建了ltB-ureB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pET32a-ltB-ureB-E.coli BL21DE3.在E.coli BL21DE3宿主菌中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表达,并用Hp全菌抗体的Western blot、ELISA以及GM1ELISA分别证实了目的重组蛋白(rLTB-UreB)的免疫性和佐剂活性.与报道的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ureB和ltB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88%~97.82%和99.12%~99.7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65%~99.82%和97.58%~99.19%.0.1~1.0 mmol/L的IPTG均能有效地诱导目的重组蛋白rLTB-UreB的表达,该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其产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35%.Western blot结果证实rLTB-UreB不仅能与商品化的Hp全菌抗体结合,免疫家兔后也能产生特异性抗体,表明rLTB-UreB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及抗原性.GM1-ELISA结果显示rLTB-UreB能与牛GM1结合,表明rLTB-UreB有佐剂活性.以兔抗rLTB-UreB为一抗,发现所检测的109株Hp临床分离菌株均表达UreB;以rLTB-UreB为包被抗原,发现所检测的125例Hp感染者血清中均存在UreB抗体;表明UreB广泛存在于不同的Hp菌株中,并有很强的抗原性,也提示rLTB-UreB确有自然表达UreB的抗原特异性.本文成功地构建了LTB-UreB融合基因原核高效表达系统,所表达的LTB-UreB融合蛋白有良好的免疫性和佐剂活性,为Hp基因工程疫苗的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利用乳糖代替IPTG作为诱导剂,对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pWY中的D-氨基酸氧化酶进行诱导表达。分别研究了乳糖浓度、菌体浓度、诱导温度、诱导时间对DAAO酶活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菌浓OD600达1.0左右、乳糖浓度为10 g/L、28℃下诱导约6 h,摇瓶发酵得到的DAAO酶活高达2 400 I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