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敬告作者     
<正>为使广大作者投稿、审稿者审稿更迅速和便捷,同时使本刊稿件采编过程实现全程信息化、网络化运作与管理,《中学生物教学》编辑部已正式启用网上投稿采编系统。为更好地过渡,经研究决定,从2012年10月15日起编辑部将优先接受和处理网上投稿稿件,但仍然接受纸质稿件和电子邮箱投稿稿件,从2013年1月1日起将不再接受纸质稿件和电子邮箱投稿稿件,原所有投稿电子邮箱停用,所有稿件均通过网上投稿系统投寄,望周知。投稿者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www.zxswjx.com,按相应链接注册作者信  相似文献   

2.
<正>1. 为方便广大作者来稿、提高编辑部办公效率,自2019年2月26日起,《江苏高教》启用作者在线投稿系统。作者可注册并登陆官网(http://www.jiangsugaojiao.com)在线投稿,编辑部一般不再接收纸稿和电子邮箱投稿。2019年3月10日前通过纸质寄件投稿的作者,可拨打025-86275630查询稿件状态。2.因钓鱼网站盛行,投稿请认准《江苏高教》编辑部唯一官方网站:http://www.jiangsugaojia  相似文献   

3.
正为进一步提高编辑效率,适应信息技术化,为作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投稿方式,《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将于2014年6月1日开始采用中国知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开通在线投稿方式,特发此启事。作者可登陆中国知网查询《比较教育研究》期刊(http://bjjy.chinajournal.net.cn)在线投稿系统,实名注册后,依据在线提示提交论文,不需要再邮寄纸质稿件。在线投稿后,作者可以通过此系统查询稿件的收取、审阅进展。稿件的审阅情况也会及时发送至您的注册邮箱。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技术》2013,(3):40-40
<正>为进一步提高编辑工作现代化水平,我刊编辑部自2013年2月开始启用网络采编办公平台(http://xjjs.cbpt.cnki.net)。请作者注册在线提交论文。通过在线系统,作者可以方便地查询审稿进度并能与编辑部交流。在线投稿程序为:注册用户名——查看投稿须知——查看版权协议——填写稿件信息——填写作者信息——上传稿件附件。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提高编辑效率,适应信息技术化,为作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投稿方式,《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将于2014年6月1日开始采用中国知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开通在线投稿方式,特发此启事。作者可登陆中国知网查询《比较教育研究》期刊(http://bjjy.chinajournal.net.cn)在线投稿系统,实名注册后,依据在线提示提交论文,不需要再邮寄纸质稿件。  相似文献   

6.
本刊公告     
敬告作者为使广大作者投稿、审稿者审稿更迅速、便捷,同时使本刊稿件采编过程实现全程信息化、网络化运作与管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编辑部已正式启用网上投稿采编系统。为更好地过渡,经研究,编辑部决定从2012年11月1日起优先接受和处理网上投稿稿件,但仍然接受纸质稿件和电子邮箱投稿稿件。投稿者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www.iwdili.com,点击相应链接注册作者信息,上传电子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本刊部分图片因作者地址不详,我们无法取得联系。请作者见刊后与编辑部联系领取稿酬。  相似文献   

7.
<正>为方便作者投稿、查稿,由中国知网为我刊定制的《中国大学教学》在线投稿系统(http://jxcy.cbpt.cnki.net)将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开通使用。作者初次登录需先在"作者投稿系统"进行实名注册,注册成功以后,即可根据系统提示进行投稿,之后还可登录该系统查看稿件处理进展。我刊对所有来稿均不收取审稿费及其他任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编辑工作效率,本刊于2016年1月1日起启用"腾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知网版),投稿方式由电子信箱改为网上投稿(网址为http://SDSA.cbpt.cnki.net),投稿者请在网页左侧"在线办公系统"下进入"作者投稿系统",注册后,参考"投稿指南"完成投稿。  相似文献   

9.
<正>为加快期刊信息化建设,提高稿件处理和办公效率,自2017年6月1日起,本刊"在线办公系统"上线试运行一个月,系统地址为:http://cexam.neea.edu.cn。请登录网站页面左侧"在线办公系统"中的"作者投稿",按照相关提示进行操作,注册后提交稿件。在系统试运行期间,如遇问题,请与杂志社联系,联系电话:010-61957659。2017年7月1日,系统试运行期结束后,在线投稿系统正式启用,原投稿邮箱(cexam@mail.neea.  相似文献   

10.
自2012年12月起,本刊将正式启用网上投稿系统,网址为http://hbzg.cbpt.cnki.net,点击首页左上方作者投稿系统,注册登录后即可投稿,通过此系统可随时查询稿件处理情况,热诚欢迎广大作者使用本投稿系统投稿。为方便作者,原邮箱hbgc1886@sina.com短期内仍将保留。如遇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自2013年10月1日起启用系统投稿,请注册后系统投稿。投稿网址:http://xuebao.jmu.edu.cn/,邮箱投稿已经停止接受稿件,特此告知。投稿声明及注意事项:1.本刊开设的"教师发展研究"与"教育心理研究"2个"特色栏目",各栏固定刊发论文4~8篇,有关2个"特色栏目"的论文本刊将优先采用。2.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论文及教授或博士论文优先刊发。3.对参考文献引用我刊论文及长期引用我刊论文的作者,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本刊将予以优先采用。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师专学报》2011,(6):F0002-F0002
尊敬的本刊读者、作者: 本刊《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远程稿件处理系统现已基本完成,即日起到2011年12月为启用试用期,2012年1月正式启用。该系统可以在网上进行远程投稿、审稿。在该系统试用期内我刊要求作者在网上进行投稿,为保证投稿的安全性,同时可通过社会科学版的电子信箱(E—mail:wkxb023@sina.com)进行投递。在线投稿的注意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师专学报》2011,(4):F0002-F0002
尊敬的本刊读者、作者: 本刊《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远程稿件处理系统现已基本完成,即13起到2011年12月为启用试用期,2012年1月正式启用。该系统可以在网上进行远程投稿、审稿。在该系统试用期内我刊要求作者在网上进行投稿,为保证投稿的安全性,同时可通过社会科学版的电子信箱(E-mail:wkxb023@sina.t2,om)进行投递。在线投稿的注意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自2011年12月1日起,我刊网站(www.zxxgl.com或www.中小学管理.cn)开通"在线投稿系统",请您注册、登录后直接投稿并查询。我刊原有编辑部邮箱zhxxgl@263.net.cn不再接受作  相似文献   

15.
本刊公告     
敬告作者☆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编辑部已正式启用网上投稿采编系统。为更好的过渡,编辑部在接受和处理网上投稿稿件的同时,仍然接受纸质稿件和电子邮箱投稿稿件。投稿者请登录本刊网站http://www.jwdili.com,按相应链接注册作者信  相似文献   

16.
《中国语文》2012,(4):385
本刊自2010年1月起已启用在线投稿系统,网址是:www.zgyw.org.cn。该平台是本刊唯一网上投稿平台,原接收电子稿件的信箱已不再接收稿件,投稿人使用该投稿平台投稿后,可不再寄送纸本稿件。为保证稿件得到及时处理,已邮寄纸本稿件的投稿人,请在线补交电子版本,本刊处理稿件的日期、流程以在线投稿平台登记日期为准。制作电子版本有困难或确有必要投寄纸本稿件时,请来稿寄至: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师专学报》2012,(3):F0003-F0003
尊敬的本刊作者、读者: 本刊《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从2011年3月投入试用,至今已运行一年有余。根据试用反馈信息进行修改后,该系统将于2012年5月起全面启用。从2012年5月1日起,本刊编辑部原收稿邮箱不再接受投稿,请各位作者务必通过本刊在线投稿系统进行投稿。在线投稿的注意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编辑工作现代化,规范稿件编审流程,缩短稿件处理周期,我刊于2010年5月启用“期刊在线采编系统”。目前该系统主要包括作者在线投稿查稿系统、专家在线审稿系统、编辑在线采编系统,可以实现作者投稿查稿、专家审稿、编辑处理来稿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19.
撰写要求     
正1.本刊使用在线投稿系统(http://journal.ahnu,edu.cn/)注册、投稿。若有发表意象,本刊在2个月内与作者联系。逾期未接通知,作者可另作处理。本刊不受理稿件处理情况打电话咨询。作者可自行登录本刊在线稿件处理系统查询。分学科责任编辑的联系邮箱为:哲学、教育学、艺术学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师专学报》2011,(5):F0003-F0003
尊敬的本刊读者、作者:本刊《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远程稿件处理系统现已基本完成,即日起到2011年12月为启用试用期,2012年1月正式启用。该系统可以在网上进行远程投稿、审稿。在该系统试用期内我刊要求作者在网上进行投稿,为保证投稿的安全性,同时可通过社会科学版的电子信箱(E-mail:wkxb023@sina.com)进行投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