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单井模拟器,模拟得到了不同储层物性的正常压力气藏气井生产史数据。采用这些数据.研究了LM自动拟合方法在正常压力气藏气井产量递减分析中的适用条件。研究表明,LM产量递减自动拟合对于特低渗气藏的计算结果偏差很大;LM模型适用于拟稳定时间相对较长的气藏,其计算结果比较准确。为了便于实际应用中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提出了用标准化时间和标准化压力的半对数图来检验。  相似文献   

2.
异常高压气藏气井产量递减自动拟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LM产量递减自动拟合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回归分析建立了异常高压气藏气井的产量递减自动拟合数学模型。运用该方法不需要进行图版拟合就可以确定出异常高压气藏的渗透率、孔隙度、有效厚度和地质储量。为了改善模型的预测精度,采用了去掉不稳定生产数据后,再用自动拟合方法来反求地层参数。为了便于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正确的结果,提出了检验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3.
在异常高压气藏开发过程中,储层岩石常常表现出应力敏感特征。由于压敏储层在有效应力变化范围较大时,渗透率模量将随着有效应力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基于常渗透率模量的产能方程很难准确评价异常高压气藏的产能特征。为此,针对异常高压气藏的渗流规律,建立了考虑变渗透率模量和高速非达西效应的产能计算模型,并用Newton Raphson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研究及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应力敏感作用会使异常高压气藏气井的产量降低,尤其是在井底流压较低时,其产量降低得更为严重;在井底流压较小时,用传统的常渗透率模量计算的产量可能会错误评价应力敏感作用对气井产量的影响;而高速非达西效应将会使异常高压气藏气井的产量降低,随着井底流压的减小,高速非达西效应使气井产量降低的程度更为严重。结论认为:在开发异常高压气藏的过程中应考虑变渗透率模量和高速非达西效应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Arps递减模型的适用条件之一是气井生产达到边界控制流阶段,应用Arps递减模型对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压裂气井产量进行递减分析时,存在以下难点:如何确定气井到达边界控制流的时间;达到边界控制流阶段的气井,如何进一步判断其递减类型。为此,根据苏里格气田气井生产特征,结合试井理论及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不同类型气井数值模型,确定气井到达边界控制流时间,以此为分界点,分段拟合,研究不同阶段气井产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已进入边界控制流的气井,递减指数介于(0,1),为0.5左右,属于双曲递减的一种特殊形式-衰竭递减。利用研究成果能够合理有效的预测气井不同生产阶段的生产指标及变化规律,对致密砂岩气藏压裂气井的产量递减分析及指标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压降法计算强水侵凝析气藏动态储量结果偏大,现代产量递减法则需要气井达到拟稳定流阶段时计算结果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强水侵凝析气藏的单井生产动态拟合新方法。该方法基于物质平衡理论、三相气井产能模型求取不同时间的地层压力,利用井筒压降模型、相态理论求取井底流压及物性参数,以测试的地层压力、产量、流压为目标函数并采用最优化方法自动拟合生产数据,从而求得单井动态储量和水侵强度。实例应用表明,本文方法与现代产量递减法(气井达到拟稳定流阶段)的计算结果相近,具有较好的准确性,而本文方法所需资料较少,适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6.
稳产期结束后,气藏开发进入产量递减期。为快速、准确预测气藏生产动态规律,基于气藏采气速度与稳产期定量关系研究成果,结合定容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和气井二项式产能方程,应用气藏工程原理,建立正常压力气藏递减期生产动态预测定量关系模型,得出了气藏递减期采气速度与生产时间定量关系式。以某气井为计算实例,将文中方法与数值模拟方法对比。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预测任意稳产期采气速度下产量递减期的生产动态。同时,从该模型中能得出部分影响气藏产量递减快慢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确定气藏参数的方法常常是关井测压。然而,我国有许多气藏渗透率特别低,压力恢复所需时间特别长,有时长达几个月。因此,有必要研究根据气井生产史确定气藏参数的方法,避免关井给生产带来的损失。对具有生产记录的气井,可以采用现代产量递减分析方法反求地层参数,并用标准化时间和标准化压力半对数图,作为检验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标准。实例对比表明,对于没有关井测压的气井,可以用该方法反求气藏参数。  相似文献   

8.
异常高压气藏岩石压缩系数对开采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异常高压气藏产能动态预测时综合压缩系数不能忽略,由于工程计算中缺乏综合压缩系数实验资料或确定的方法不当,可大大影响预测结果的精度,在考虑了岩石压缩系数作为压力函数的基础上,用实测岩石压缩系数预测了高压气藏储层中不同粘土含量和KK异常高压气藏的开采特征,计算中岩石,地层水和天然气压缩系数的处理方法:高压阶段以岩石的弹性能量为主,其对产能的贡献占50%以上,而常压阶段,以天然气的弹性能量为主,岩石压缩系数变化很小,可认为是常数;地层水的压缩系数变化不大其值较小,可看作常数或忽略;粘土含量对岩石压缩系数影响较大,预测时最好采用实测的岩石压缩性系数。  相似文献   

9.
异常高压气藏常具有压力高、产量大的特点,对其进行产能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气井在生产过 程中由于工作制度不合理导致出水,使得气井的产量大幅度降低,因此准确预测异常高压产水气井产能, 确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在综合考虑了应力敏感、非达西流动、脉动效应及气井产水等因素 的基础上,推导出异常高压产水气井的三项式产能方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交会法求解气井的无阻流 量,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其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定量分析了渗透率敏感系数与水气质量比对气井产能的影 响。 计算结果表明:渗透率敏感系数对气井产能的影响要大于产水对气井产能的影响;在气藏产气量较 大的情况下,脉动流对气井无阻流量的影响不可忽略。 这些结论均对异常高压气藏的开采具有一定的借 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Fraim 提出的CO2气藏气井产量递减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CO2气藏的高压物性随温度、压力变化关系,根据CO2气藏气井的生产史确定出CO2气藏单井控制储量和地层参数的计算公式,并应用这些公式计算了花沟气田高53 块井的单井控制储量,从而弄清了花沟气田的储量动用程度,为气田下一步开发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还提出了用标准化时间和标准化压力的半对数图是否呈直线作为检验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标准,为获取准确的储量和地层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磨溪气田高成熟天然气的气源与运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天然气的组成、碳同位素和储集层沥青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的综合研究.并根据烃类运移的相态原理,表明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的煤系烃源岩,及其高成熟天然气是通过断层垂向运移至龙女古构造,然后经过横向运移至磨溪构造聚集成藏,在横向运移过程中,地层水的溶解使天然气中的乙烷、丙烷的含量发生倒转。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上二叠统(P2L)天然气不具一般煤系气的地球化学标志,但同层“瓦斯”又具有与陆相煤系气的标志雷同的表征。通过地质、地化的综合分析,认为虽是煤系(Ⅲ型)气经运移与长兴组储层形成的(Ⅲ1型)气混合,并经历了高成熟阶段的演化和改造,导致现今上二叠统天然气不具煤系气表征,但实际上又主要源自煤系地层,并受控于地质、地球化学条件,此乃潮坪含煤建造,碳酸盐岩生、储油条件及其高热演化的天然气所具有的特征。据此还提出了有利于天然气形成和富集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用"天然气标志"指示气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天然气标志"法的基本原理,提供了3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齐鲁石油化工公司胜利炼油厂新投产的一套 10 .0dam3的干式气柜的应用情况。近一年来运转正常 ,该气柜自动化程度高 ,安全可靠 ,操作简单 ,维护费用低 ,投资回收期约 1.5年。干式气柜的投产减少了炼油厂火炬的浪费和污染 ,是一项值得推广的火炬气回收技术。  相似文献   

15.
输气管道投产置换过程气体混合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国内输气管道置换工艺主要依据人工经验进行,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导致天然气管道投产成本较高,安全风险较大,有必要对输气管线安全投产工艺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实现输气管道的安全、高效、经济投产模式。文章讨论了现有置换工艺中不同的置换方式,认为不加隔离器的置换方法具有置换效率高、费用低以及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有前途的新工艺、新方法。同时,为确保置换过程的安全性,针对置换过程中注氮量确定的盲目性问题,采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天然气与氮气、氮气与空气混合段在不同流速和背压下长度的变化规律,从而为确定合理的用氮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将成为我国城市燃气的主要气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城市燃气的使用呈现多样化趋势。随着城市燃气的广泛使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燃气空调、燃气锅炉、天然气联合循环发电、热电联产和燃气汽车等都在迅速发展。本文分析了天然气资源、城市燃气结构调整、城市燃气管理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张坨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凝析油含量高,并具有小油环的大张坨凝析气藏,对于采用什么样的开发方式可提高凝析油的采收率,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实验和多组分数值模型研究,确定采用循环注气开发。于1995年1月开始循环注气,至今已正常注气18个月,见到了气油比下降并稳定的效果。预计可实现凝析油的采收率由35%提高到60.2%的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凝析气藏循环注气驱替过程中,受储集层非均质性影响,注入干气易于流过高渗透带或天然裂缝而过早发生气窜。文章简要介绍了凝析气井气窜的4种判别方法,通过分析牙哈2—3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的现场资料,结合数值模拟方法,阐述了注入气突破至采气井后,采气井产出流体组分及相态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气窜发生后凝析气井产能的变化特征,总结了凝析气井气窜后的治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天然气碳同位素资料,解决了气源判识方法和指标问题,并证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的主要气源层系是下奥陶统,但在气田东部确有来自石炭—二叠系煤系的混源气甚至煤成气存在。根据气源和天然气成熟度的研究结果,把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的天然气划分为4种成因类型:①源于石炭—二叠系的高成熟裂解煤成气;②混源气;③源于下奥陶统的高成熟裂解油型气;④过成熟裂解油型气。后者是中部大气田天然气最主要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20.
页岩之气     
纵观国内外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历程,每次重大的理论和技术突破,都会在生产实践中引发一系列深刻变革,甚至改变一个国家的能源格局,影响世界历史的进程。世界石油工业正是靠着一次次的观念创新、理论突破、技术革命,实现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