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内环境民间组织合法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保护领域的"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要求社会调整机制的引入.社会调整机制以市民社会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市民社会主要由保护公民权利和公民政治参与的民间组织构成.环境民间组织作为一类组织生存下去的首要问题是其合法性.本文从政治和法律两个方面,论述了国内环境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及其不足,并对克服其合法性危机进行了有益思考,以期国内环境民间组织健康发展,弥补市场调整机制与政府调整机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廖红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9):409-411
阐述了国际环境法在近代和现代2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相关内容、地位及作用,提出国际环境法的2个发展趋势;提高已缔条约中承诺的兑现程度;关注环境保护条约与贸易法则的冲突,还述及了中国国际环境法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试论全面建立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制化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宇  刘长兵 《交通环保》1999,20(1):5-7,17
在综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法制化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现有评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制定我国环境评价的必要性,进而从完善评价的监督机制和环评技术导则系统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全面建立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制化体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风险预防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等国际环境法上的基本原则,针对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所持的三个抗辨理由,一一进行了法理分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5.
"和平与"发展"、"环境保护"都被列为当今的世界主题正因如此,环境保护的国际立法也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在环境行政诉讼中出现的受案范围、跨区域案件的管辖权,行政补偿的界限,及诉讼举证等法律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3年1-12月使用光离子化检测仪,对徐州市环境空气中的TVOC进行检测,监测结果显示:徐州市区环境空气中的TVOC浓度值1月份最高;其次为6月份;年平均值为82μL/m^3;交通干道两旁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8.
环境法学研究过程中的"泛道德化"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与环境法实践相脱节,另一方面,环境法理论建构中所依托的各种道德理论本身也难以保证长久的科学性,故以道德分析为环境法逻辑起点产生的"创新性"理论在诞生之时就可能"先天不足"。因而有必要从法律实证主义的角度进行研究,避免以道德诉求作为分析起点,在明确环境法价值、理想目标的基础上,坚持法律工程研究的进路,从"环境损害"这一环境法学的逻辑起点入手,运用法律规划理论,对预期社会效用的实现进行理论体系建构,进而为环境法目的的实现路径作出可操作性论证。  相似文献   

9.
跨国水资源和谐开发十大关系法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跨国水资源特有的属性使其对于一个国家具有多方面的利益,因跨国水资源开发而引发的矛盾日益凸显,针对这些矛盾以及可能引发的新争端,应对跨国河流的开发保护现状和未来利用计划以及涉及邻国利益可能引发的争端,有通盘的权衡和充分的认识,因此,结合相关法律,处理好跨国水资源开发中的十大关系将成为跨国水资源和谐开发的关键。具体包括:国家主权与水权之间的关系;国家主权与云雾等大气水之间的关系;下游流域国家之间的关系;先利用国家与后开发国家之间的关系;跨国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水资源公平利用与合理开发之间的关系;跨国水资源的冲突与国际合作之间的关系;利益分享与责任承担之间的关系;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资源损害预防的关系;流域国家与非流域国家之间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中国在开发跨国河流时也应受到启发,做到既满足自身需要,又兼顾他国利益,以实现跨国水资源的和谐开发。  相似文献   

10.
环境污染转嫁问题的法律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深入、国际贸易的发展 ,环境污染转嫁问题日益严重 ,严重阻碍了环境污染的治理秩序。对环境污染转嫁的产生、分类、途径及其控制与防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解决压载水微生物入侵性传播研究的国际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压载水排放造成了地理性隔离水体间的生物入侵,是有害微生物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有害水生生物和病原体通过压载水传播,严重威胁侵入国的经济、环境及人类健康,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都已开始着手调查外来生物入侵现状,研究管理措施、治理对策及方法。文中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