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重症 ,死亡率高。近年来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成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一种新方法 ,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主要介绍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动物及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重症,死亡率高,近年来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成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一种新方法。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主要介绍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动物及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成功制备的携带人Fas基因的两种重组腺病毒,联合类固醇激素进行瘢痕疙瘩的动物实验研究,判断携带人Fa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与类固醇激素联合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构建瘢痕疙瘩裸鼠模型。使用Ad-Fas(B),Ad-Fas(T)两种构建成功的腺病毒注射及其它辅助治疗手段,实施针对植入裸鼠皮下的瘢痕疙瘩组织的体内治疗方案。通过大体观察,常规病理及电镜观察检测瘢痕疙瘩组织块的变化。结果①单纯使用腺病毒注射后的瘢痕疙瘩组织块体积仅轻度缩小。②前期注射Ad-Fas(B)或Ad-Fas(T)后,使用类固醇激素作为后续治疗因素,其瘢痕疙瘩组织块均明显缩小。③使用腺病毒治疗后,能有效地减少曲安缩松的使用,从而减轻类固醇类激素治疗的副作用。结论①裸鼠为免疫缺陷动物,所以该结果并不能否认病毒的直接治疗作用,在免疫性动物体内直接注射腺病毒的治疗效果尚无结论。②重组腺病毒Ad-Fas(B)及Ad-Fas(T)的瘢痕疙瘩基因治疗的动物实验为瘢痕疙瘩的治疗展示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无基质血红蛋白溶液是一种新型血液代用品,具有携氧及扩容等功能。临床应用及动物实验均表明,该溶液用于低容量性休克病人及动物复苏优于其它晶体液和胶体液,另外还可以用于感染性休克及缺血组织的治疗等,但其安全性还有待大量临床资料加以证实。人工红细胞溶液虽有理论上的优点,但动物实验显示该溶液可致网状内皮系统抑制而引起致命性的感染,目前还没有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的发展   总被引:102,自引:1,他引:101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的发展罗先正应用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已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早在100多年前,人们用不同的材料加工为棒状物进行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最初应用的材料为动物的牙及骨,如象牙及牛骨等。随后将银或铝加工为金属钉。随着冶金业的发展、各种不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晚期胰腺癌缺血治疗的可能性及安全性。方法 术中结扎犬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胰尾动脉,观察缺血后动物的生存状况及胰腺、十二指肠病理改变。结果 实验用犬存活良好,胰腺缺血后胰腺各型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十二指肠粘膜轻度萎缩。结论 结扎胰十二指肠前、后动脉及胰尾动脉后胰腺各型细胞坏死,动物术后均能存活,十二指肠无严重并发症,说明缺血治疗胰腺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丹菟注射液经关节腔注射对家兔创伤性关节炎(TA)模型的影响.方法:建立TA家兔模型,随机分成丹菟组、透明质酸钠组及模型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动物造模侧膝关节肿胀变化,同时抽取动物血液及关节滑液标本检测TNF-α的含量(放免法).结果:经6周的治疗,动物关节的肿胀程度、血浆及关节滑液中TNF-α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丹菟组优于透明质酸钠组(P<0.05).结论:丹菟注射液经关节腔注射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改变创伤后关节的退行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无基质血红蛋白溶液是一种新型血液代用品,具有携氧及扩容等功能。临床应用及动物实验均表明,该溶液用于低容量性休克病人及动物复苏优于其它晶体液和胶体液,另外还可以用于感染性休克及缺血组织的治疗等,但其安全性还有特大量临床资料加以证实。人工红细胞溶液虽有理论上的优点,但动物实验显示该溶液可致网状内皮系统抑制而引起致命性的感染,目前还没有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吸入性损伤治疗至今尚无满意方法,一氧化氮(NO)已成为当前一个医学研究热点,我们仅就犬烟雾吸入性损伤早期左心功能变化及吸入45mg/L NO 对左心功能的影响作一探讨。1 材料及方法1.1 动物与分组健康雄性杂种犬17只,年龄2~3岁,体重11.49±1.17kg。实验前在动物室驯养观察1~2周,并进行驱虫。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后残余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方法VX2肿瘤组织块接种于新西兰兔肝脏,建立种植型肝脏肿瘤模型,2周后行RFA治疗,通过控制肿瘤边缘的温度,人为造成肿瘤残余。实验动物分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动物脾脏接种残癌组织,对照组动物脾脏接种未经RFA处理的VX2肿瘤组织,术后2、3、4周观察脾脏肿瘤体积、质量并测定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术后2周对照组肿瘤体积、质量大于实验组;术后3、4周两组间肿瘤体积及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3、4周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无差别。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对残余肿瘤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及动物保护的热切关注,自动物实验的减少(reduce)、优化(refine)和替代(replace)这一3R原则提出以来,生命科学研究尽量避免使用传统的试验对象-动物,以器官培养、细胞培养、人工器官的构建等等取而代之。在皮肤科领域,各种接触皮肤的外用药物及各类化妆品除了对皮肤起到治疗和美化作用以外,人们十分关注它们是否会给皮肤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2.
中医健脾单元疗法在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心肺功能等方面疗效突出,动物实验也为中医健脾单元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免疫学机制进行了探索。主要对其理论基础、临床实验及动物实验进行概括总结,为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伤口瘢痕常常使精巧的整形外科手术治疗效果逊色。如何减少瘢痕和预防瘢痕的形成是整形外科的一大课题。胎儿无瘢痕伤口愈合的现象已引起整形外科医师的极大兴趣,并对胎儿伤口愈合机理和胎儿整形外科治疗及进行动物实验研究。我们就国内外胎儿整形外科动物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用于胎儿治疗的动物模型建立已有30多年的历史。1960~1970年建立了小狗主动脉狭窄、家兔肠管缺乏症、羊先天性膈疝、家兔及羊先天性肾盂积水、胎羊  相似文献   

14.
背景 每年越来越多的婴幼儿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各种影像学检查和外科手术及重症监护治疗,反复暴露于全身麻醉药物之下.目前,全身麻醉药物是否具有神经毒性这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的 综述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产生神经毒性的可能机制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内容 就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产生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在不同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结果、相关临床研究进展及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的相关性及局限性等方面内容进行综述. 趋向 目前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不能完全排除全身麻醉药的神经毒性作用,在对全身麻醉药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机制深入研究的同时,在儿科手术麻醉时应做到在全面发挥麻醉药治疗作用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神经毒性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我所研究制备的抗内毒素类脂 A 单克隆抗体(mAb)观察了其对攻菌后动物的保护作用,并采用30%Ⅲ度 TBSA 烧伤大鼠模型注射内毒素,模拟临床烧伤脓毒症,旨在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动物分烧毒组、治疗组及对照组,于伤后不同时相点观察血浆 LPS、TNF 的动态变化,同时作内脏的光镜及电镜形态学检查。结果表明:mAb 除在体外可与多种 G~-杆菌及纯化的内毒素反应外,细菌攻击前后注入 mAb 均能有效地提高感染动物的存活率,并可明显降低模拟烧伤脓毒症大鼠血中内毒素,减少 TNF 的分泌。光、电镜观察证实,可减轻机体的损害效应。提示:抗类脂 A 单克隆抗体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烧伤脓毒症的免疫制剂。  相似文献   

16.
某些动物实验显示纳络酮可延长不完全性脑缺血动物的存活时间,改善神经功能,但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结果的争议较大。目前倾向于发病后8h内早期治疗和大剂量治疗(2~5mg·kg~(-1)首剂),和连续24h的维持治疗。纳络酮大剂量毒副作用小,仅可见恶心、呕吐,动物实验单次用至10mg·kg~(-1)可有心率减慢。  相似文献   

17.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内皮抑素基因对大肠癌肝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内皮抑素抑制大肠癌肝转移形成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肠癌肝转移的动物模型,从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Ⅰ组)、空白质粒载体(对照Ⅱ组)和质粒-阳离子脂质体复合物(治疗组),了解各组肝转移瘤情况及动物生存期。结果 治疗组动物肝转移的发生率下降和平均肝转移瘤数减少,其动物的生存期延长,肝转移瘤内的癌细胞凋亡率增高。结论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内皮抑素基因静脉注射有效地控制了肝脏转移瘤的形成,为深入研究内皮抑素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花生四烯酸代谢与失血后脾细胞功能抑制的关系,以及环氧化酶抑制剂能否降低失血复苏后感染动物的死亡率。将C_3H/HeN小鼠经股动脉放血,使血压降至4.7kPa,持续60min,然后以回输储血和乳酸林格液复苏。治疗组动物在输液的同时接受布洛芬(1.0mg/kg体重),失血及复苏后24小时,处死小鼠,收集脾细胞,检测其功能。另失血及复苏后3天,做盲肠结扎穿刺(CLP),观察动物对败血症的易感情况。结果表明,失血组动物较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低,目前的姑息性治疗,如短路手术、化疗及放疗等只能减轻症状,不能延长生存期,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光动力治疗肿瘤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许多细胞和动物实验研究报道了胰腺癌的光动力治疗,近年已有胰腺癌光动力治疗的I期临床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0.
纳络酮对不完全性脑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些动物实验显示纳络酮可延长不完全性脑缺血动物的存活时间,改善神经功能,但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结果的争议较大,目前倾向于发病后8h内早期治疗和大剂量治疗,和连续24h的维持治疗,纳络酮大剂量毒副作用小,仅可见恶心、哎吐,动物实验单次用至10mg.kg^-1可有心率减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