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正常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左心室扭转运动的形式和特点.方法 遴选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胎儿心脏超声诊断中心受检的中、晚孕正常胎儿30例,采用Sequoia 512型超声诊断仪及图像处理在Siemens Syngo WorkPlace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对30例胎儿心脏正常的左心室心肌旋转角度和速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受检胎儿心脏无论在基底部或心尖部,心、内外膜下心肌纤维旋转方向无一定规律,但研究发现胎儿左心室在整个收缩期向一个方向旋转至最大值,在整个舒张期向一个方向解旋.胎儿左心室心尖部心内膜下心肌纤维各节段旋转角度,在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旋转速度峰值心尖部显著大于基底部,心外膜下心肌纤维旋转速度峰值心尖部稍大于基底部;同时在基底部或心尖部,心内膜下的心肌纤维旋转速度峰值显著大于心外膜;基底部或心尖部,收缩期心内膜下心肌纤维旋转角度峰值显著大于心外膜;心外膜或心内膜下,收缩期纤维旋转角度峰值心尖部均大于基底部(P<0.05).结论 VVI技术应用于评价胎儿心脏扭转运动可行,可用于动态检测评价胎儿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奎尼丁对心室跨壁复极时间的影响.方法 对5只犬用苯巴比妥麻醉后,开胸,用4个针状电极分别插入到左心室的基底部和心尖部,测量室壁激动恢复闻期(ARI),静脉注射奎尼丁10 mg/min后观察ARI的变化.结果 窦性心律时心外膜、中层心肌和心内膜的A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61.0±31.5) ms、(263.0±27.9) ms和(264.7±26.1) ms,P>0.05].奎尼丁对各层心肌的ARI均有延长作用,心外膜、中层心肌和心内膜的ARI分别延长了(65.8±17.3) ms、(71.3±13.7)ms和(64.3±16.7) ms(P>0.05).结论 奎尼丁对左心室的心外膜、中层心肌和心内膜复极的延长程度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 VVI)技术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胎儿的左室扭转特点.方法 采集98例GDM胎儿和135例正常胎儿的左室短轴心尖和基底水平动态声像图,利用VVI软件测量心内、外膜心尖部和基底部旋转角度峰值,计算扭转角度,并与正常胎儿相应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40例胎儿的图像被成功分析.GDM胎儿左室心尖和基底旋转方向可呈顺时针方向,也可呈逆时针方向,但心尖与基底呈反向旋转.左室心内膜旋转和扭转角度大于心外膜(P<0.05),左室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大于基底水平(P<0.05).GDM胎儿左室心内膜和心外膜旋转和扭转角度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VVI技术可研究GDM胎儿左室扭转运动,有望成为临床检测胎儿心功能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扭转运动进行初步分析,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时心脏局部和整体扭转功能是否有改变。方法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30名。常规测量有关左心功能参数:LVEF、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二尖瓣口E、A峰值血流速度等。速度向量成像模式下在系列胸骨旁短轴观图像上测量收缩期心内膜下和心外膜下心肌的最大旋转角度、峰值旋转速率、圆周应变(CS)、圆周应变率(CSR)、舒张期和等容舒张期峰值解旋转速率。结果肥厚型心肌病组EDV、ESV、SV明显减低,A峰增高(P0.01);心内膜下心肌左心室扭转角度和扭矩增高,解扭转率减低(P0.05);心外膜下心肌的基底部峰值旋转速率、峰值解旋转速率减低(P0.05);心外膜下心肌的CS、CSR明显减低(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整体扭转角度和速度较正常人增高,局部心肌圆周方向形变能力下降,以心外膜下心肌下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在定量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内不同步性的价值.方法 采集30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短轴切面(二尖瓣,乳头肌,心尖部)和心尖位四腔切面、二腔切面和左心室长轴的二维灰阶与组织多普勒(TVI)动态图,应用二维应变软件分别测量左心室短轴与左心长轴的各节段的径向与纵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同时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左心长轴的各节段的组织速度的收缩期达峰时间.如左心长轴每一节段6个壁的收缩期最早与最晚达峰时间的差值>110 ms、左心室短轴每一节段前间隔与后壁的达峰时间差值>130 ms即为左心室内收缩不同步.结果 基底部左心室短轴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明显长于组织多普勒纵向收缩期速度达峰时间(P<0.01);心尖部左心室短轴径向应变达峰时间明显长于左心室纵向应变达峰时间(P<0.01).二维应变短轴检出率高于二维应变长轴,两者均高于组织多普勒长轴.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以较好地评价左心室内不同步性,二维应变短轴可更准确地判断心肌梗死患者心尖段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不同电机械激动顺序下收缩期左室跨壁扭转运动特征.方法 5只开胸比格犬模型,分别在基础(BASE),右心耳(RAA)、右室心尖(RVA)、左室侧壁(LVL)和左室心尖(LVA)起搏状态采集左室心尖、基底短轴和四腔心图像.QLAB软件分析短轴切面心内膜下、心外膜下和整体旋转角度(RA)及节段角位移(AE),计算左室扭转及射血分数(EF).结果 ①RAA组心内膜下、心外膜下和整体扭转,基底和心尖水平心内膜下、心外膜下和整体RA及AE与BAS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RVA组心内膜下、心外膜下和整体扭转及LVA组心内膜下和整体扭转均小于RAA组(P<0.05);RVA和LVA组基底心内膜下、心外膜下和整体RA均小于RAA组(P<0.05);③心室起搏后起搏位点相邻节段心肌AE小于RAA组(P<0.05);④BASE状态心内膜下扭转大于心外膜下(P<0.05),起搏仅呈心内膜下扭转大于心外膜下趋势(P>0.05);⑤BASE组与RAA组心外膜下和整体扭转与左室EF呈正相关;基底心内膜下、心外膜下和整体RA与左室EF呈正相关.结论 RVA及LVA起搏明显抑制左室跨壁扭转运动;正常激动顺序下左室整体及外膜下心肌扭转和基底旋转运动与左室EF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比格犬在快速起搏诱发心力衰竭过程中左心室的扭转运动.方法 17条成年比格犬在透视下植入右心室心内膜电极,皮下埋植起搏器以230次/min快速起搏.在基线和快速起搏3周时采集经胸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应用TomTec 4D LV Analysis 3.0软件分析,自动计算左心室心尖部旋转角度身值(AP-Prot)、心底部旋转角度峰值(MV-Prot)、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Ptw);并分析心力衰竭比格犬QRS宽度与左心室扭转运动的关系.结果 经过3周快速起搏,比格犬AP-Prot、MV-Prot和Ptw值均明显减小[AP-Prot:( 13.96±2.00)°对(5.85±0.58)°,P<0.05; MV-Prot:(3.34±0.38)°对(2.13±0.44)°,P<0.05;Ptw:(16.31±2.01)对(7.08±1.16)°,P<0.05].根据QRS波宽度,将心力衰竭犬分为QRS≥100ms组(pQRSd组)和QRS< 100 ms组(nQRSd组),两组间AP-Prot和MV-Prot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QRSd组心尖部旋转达峰时间明显早于心底部[(162.89±14.33)ms对(91.43±15.45)ms,P<0.05],导致pQRSd组Ptw低于nQRSd组[(6.02±0.74)°对(7.91±0.53)°,P<0.05].结论 左心室扭转运动的变化可以反映快速起搏诱发心力衰竭动物血流动力学和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显像技术研究正常人和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左心室心肌扭转方式.方法 对2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41例HCM患者(HCM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二尖瓣水平短轴观、心尖水平短轴观、心尖四腔观及心尖二腔观二维图像,得到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左室射血分数和室壁厚度.脱机分析得到收缩期心底部心内膜、心外膜和心尖部心内膜、心外膜的扭转速度峰值及扭转位移峰值,并分别计算心底部内外膜扭转速度/位移差值及心尖部内外膜扭转速度/位移差值.结果 收缩期心室扭转在心底部呈顺时针,在心尖部则呈逆时针,心尖部扭转幅度显著大于心底部(P<0.05或P<0.001),心内膜扭转显著大于心外膜(P<0.01或P<0.001).扭转速度-时间曲线由一个收缩期峰和两个舒张期峰组成,扭转位移- 时间曲线由一个舒张末期的小峰和一个收缩期的大峰组成.HCM组心底部呈不对称性肥厚,在显著肥厚的节段,HCM组心肌内外膜扭转速度/位移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或P<0.001).结论 速度向量显像技术能够简便准确地评价心室扭转,并能够发现HCM患者内外膜心肌扭转的不协调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心肌运动速度梯度(myocardial velocity gradient,MVG)评价胎儿左、右心室心肌动力学.方法 对孕龄22~40周的30例正常胎儿取横位四腔心切面进行组织多普勒成像,采集3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获得心肌速度分布图.测量左、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心内膜和心外膜收缩期及舒张期峰值速度及心肌厚度,计算MVG.分析左、右心室心肌收缩期及舒张期心内膜、心外膜速度及MVG与孕周的关系.结果 剔除图像质量较差的3例后,共有27例胎儿纳入分析.收缩期及舒张期左、右心室心内膜运动峰值速度均高于心外膜运动峰值速度(P<0.01).收缩期及舒张期左室游离壁、右室游离壁心肌运动速度与孕周呈正相关,而左室游离壁、右室游离壁MVG与孕周呈负相关.结论 TDI技术测量MVG能够用于评价胎儿心室心肌动力学,可以了解胎儿心室壁运动速度在中、晚孕期的生理变化特点及规律,有助于更加准确可靠地评估胎儿心功能的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评价新生儿窒息后左心室扭转功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指标.方法:应用VVI技术分别测量正常组和窒息组新生儿以及窒息组药物治疗后的左心室各扭转指标.规定从心尖向心底部观察逆时针旋转为正方向,反之为负;左室扭转等于心尖部与心底部旋转角度之差;左室扭力等于左室扭转角度除以舒张末期左室长度.结果:正常组及窒息组足月新生儿左心室心底与心尖的旋转方向均为正方向.正常组左心室心尖旋转角度3.193°±1.132°、心底旋转角度(2.410±1.530)°、左室扭转(1.698±1.010°)、左室扭力(0.061±0.036)°/min,窒息组新生儿左心室心尖旋转角度(2.001±1.069)°、左室扭转(1.226±0.717)°、左室扭力(0.044±0.269)°/min,明显低于正常组新生儿(P<0.05);但窒息组心底旋转角度(1.987±1.122)°,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窒息组心功能基本恢复,但心尖旋转恢复稍差.结论:窒息后新生儿左心室扭转功能明显下降,VVI技术可以比较准确地对其进行评价,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1.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扭转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定量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扭转运动,探讨该技术在心脏扭转运动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测量27例DCM患者与60例正常对照者左室内径及心功能,并于心底部与心尖部短轴观分别获取两个切面心内膜与心外膜旋转角度、旋转速度曲线.结果 DCM组心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底部与心尖部旋转角度和旋转速度、心内膜与心外膜旋转角度和旋转速度DCM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速度向量成像可快速、无创、定量评价DCM患者左室扭转运动,为了解DCM心脏运动特征提供了新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定心肌缺血及再灌注后不同时刻的心肌扭转.方法 14只小型猪,随机分为两组:A组结扎前降支1 min,B组结扎前降支15 min.分别测定结扎前、解除结扎前及解除结扎后第1、5、30、60、90 min、1周各时间点常规心脏超声指标以及扭转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 缺血时A组心尖部及左室心内膜下扭转角度峰值再灌注后第1 min即恢复至基线水平;而B组相同扭转指标再灌注后30min出现一过性改善,相对于解除结扎前分别为(6.5±0.8).对(3.4±1.2).和(7.8±1.0)°对(6.1±1.1).(P均<0.01),完全恢复则在再灌注后1周.B组心外膜下扭转角度峰值再灌注后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心肌缺血时间不同,再灌注前后心内、外膜下心肌扭转角度改变不尽相同.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测定再灌注后心肌扭转恢复情况可以反映心肌缺血程度,从而为评价心肌缺血提供更长时间的观察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评价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后左心室扭转变化,揭示心室激动顺序异常时左室心肌扭转的变化.方法 选择11例右室心尖(right ventricular apex,RVA)起搏患者,11例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起搏患者及13例正常志愿者,应用STI技术对其胸骨旁左室心尖和基底段短轴的二维图像分析左室心肌的旋转.结果 ①起搏组的扭转曲线普遍较正常对照组降低、顿挫,RVA起搏组(12.57°±4.19°)、RVOT起搏组(12.43°±5.46°)的扭转角度峰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18.98°±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两起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扭转角度达峰时问在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尖段扭转角度在正常对照组、RVA起搏组及RVOT起搏组中呈现递减趋势,但仅RVOT起搏组与正常对照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0°±4.27°对12.70°±6.82°,P=0.0364).③基底段扭转角度达峰时间标准差(Tp-SD)比较,RVOT起搏组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14.1%对4.87%,P=0.0298);而整体Tp-SD比较,RVA起搏组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7.6±6.5)%对2.26(1.62~3.51)%,P=0.0423].④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起搏组的扭转速度曲线较杂乱无序,但三组间两两比较扭转速度峰值、解旋速度峰值、扭转速度达峰时间、解旋速度达峰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起搏器植入后心肌节段扭转同步性降低,左室整体扭转受到抑制,可能影响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4.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左心室扭转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左室扭转评价移植心脏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30例心脏移植受者,17例正常人,应用二维应变软件测量左室基底部和心尖部旋转角度、整体扭转角度及达峰时间,计算解旋率,比较两组间差异,并分析其与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容积及射血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移植组心尖部旋转角度及整体扭转角度均小于对照组.扭转角度与收缩末容积呈负相关,与射血分数呈正相关.两组间解旋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反映左室扭转运动,为移植心脏左室收缩功能的整体判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前、后左室心肌扭转,借以比较多个常规扭转指标与梗死范围的相关性,找出最能反映梗死范围的扭转指标.方法 小型猪15只,结扎左前降支120 min,分别检测结扎前、结扎后120 min、解除结扎后30 min、60 min、90 min、12 h各时间点常规超声指标以及扭转数据并进行比较.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染色后计算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AMI后心尖及左室各旋转/扭转角度指标均显著下降,再灌注12 h无明显改善.AMI即刻,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及心尖整体旋转角度峰值与梗死范围的相关性明显优于同期其他扭转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81和-0.69(P均<0.01);再灌注12 h相关性依然较好.结论 在AMI即刻及再灌注12 h内,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及心尖整体旋转角度峰值是反映心肌梗死范围最敏感的扭转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st sensitive markers of left ventricular(LV) torsion which can reflect infarct size by 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utine markers of LV torsion and infarct size using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STI).Methods Fifteen open-chest pigs underwent 120 minutes of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LAD) ligation followed by 12 hours of reperfusion.Rotation and torsion of LV were obtained by STI before LAD occlusion,LAD occlusion immediately,and 30,60,90 minutes and 12 hours after reperfusion.Infarct size was measured by nitrotetrazolium blue chloride staining.Results LAD ligation resulted in a dramatic decrease in both subepicardial and subendocardial peak apical rotation or peak LV torsion.Twelve hours after reperfusion,all of the peak rotation and torsion remained significantly reduced (P < 0.01 versus AMI).At AMI,peak bulk LV torsion and peak bulk apical rotation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infarct size (r = - 0.81,P <0.01; r = - 0.69,P <0.01).There existed the good relationship at 12-hour follow-up after reperfusion.The relationship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other torsion markers.Conclusions Peak bulk LV torsion and peak bulk apical rotation are the most sensitive markers of LV torsion which can reflect infarct size.  相似文献   

16.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扭转不同步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运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部确诊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35例(心衰组),依据患者心电图QRS时限,可将其分为A组(QRS时限≥120 ms)与B组(<120 ms) 两亚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正常组.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心衰组和正常组左室心肌扭转运动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扭转达峰时间(T-Peaktw)、6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Rot-SD)、6节段达峰最大时间差(Rot-diff)及两亚组间的Rot-SD、Rot-diff及左室旋转达峰时间.结果 正常组与心衰组心尖部Rot-diff分别为(28±52)ms、(133±86)ms,基底部Rot-diff分别为(51±70)ms、(144±101)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衰组心尖部和基底部Rot-SD均明显大于正常组[ 心尖部:(58±39)ms vs.(14±27)ms,基底部:(60±40)ms vs.(22±2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衰组中A组与B组Rot-SD、Rot-diff及左室旋转达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尖部与基底部心肌旋转方向多变,各节段旋转不同步,扭转效率下降;心室扭转不同步参数,即Rot-diff与Rot-SD可反映左室心肌运动同步性,有望用于指导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电图QRS时限不能作为评价左室不同步运动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技术通过心内膜旋转角度、心外膜旋转角度及跨壁角度梯度三者峰值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再灌注治疗前、后室壁运动异常及心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正常对照组20例,急性前壁心梗患者21例,对正常组、心梗术前及术后1月分别行常规超声检查后,获取左室心尖及心底短轴切面二维图像各3个心动周期,使用QLab软件进行脱机分析,得到两短轴切面心内、外膜旋转角度及跨壁角度梯度.结果 无论在心尖还是在心底短轴切面,与正常组相比,术前组内膜旋转角度峰值、外膜旋转角度峰值及跨壁角度梯度峰值均降低(P<0.01).再灌注治疗1月,术后组上述三个指标均较术前组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内膜改善优于外膜.同时,左室射血分数(r=0.717,P<0.01)、舒张末容积(r=-0.694,P<0.05)与心尖内膜旋转角度峰值相关良好,而与心底及心尖其他各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心内、外膜旋转角度及跨壁角度梯度峰值是评价急性心梗患者再灌注治疗前、后室壁运动异常及心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心容量负荷和压力负荷过重对左心旋转和扭转运动的影响.方法 应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分别测量35例单纯ASD患者(其中18例伴肺动脉高压)左室基底部短轴和心尖部短轴6个节段的旋转峰值及其收缩早期反方向旋转的平均峰值和平均持续时间;绘制左室扭转-时间曲线,计算扭转峰值及达峰时间;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室射血分数(EF).2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ASD肺动脉高压阴性组及正常组相比,ASD肺动脉高压阳性组基底部后壁、下壁、后室间隔的顺时针旋转角度峰值降低(P<0.05),6个节段早期逆时针旋转的平均峰值增加(P<0.05),平均持续时间延长(P<0.05),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峰值亦降低(P<0.05).ASD肺动脉高压阴性组各指标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扭转角度峰值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明显负相关(r=-0.57,P=0.001).三组间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结论 单纯ASD引起的右心容量负荷增加并不明显改变左室旋转和扭转运动,而肺动脉压增高时左室扭转峰值降低,且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旋转收缩功能的价值。 方法 获取15例DCM患者与17例正常人的标准左心室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短轴切面TVI图像,应用QTVI技术离线分析室间隔、侧壁、前间隔、后壁处心肌组织速度曲线,应用公式计算收缩期左心室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旋转和左心室扭转;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双平面Simpson方法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DCM患者收缩期左心室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旋转和左心室扭转均显著降低。DCM患者收缩期左心室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旋转和左心室扭转与LVEF均有较好的相关性。 结论 DCM患者的左心室旋转收缩功能显著受损,QTVI技术评价的左心室旋转收缩功能是准确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超声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