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氧化锌的硫化-胺法浮选、硫化-黄药浮选及其他选矿方法的工艺现状,并从硫化方式和强化硫化过程等角度阐述了氧化锌选矿研究的发展。同时,提出了氧化锌矿泥砂分离-胺黄联合浮选的新工艺,即氧化锌矿预先分级,得到砂矿(粗粒级)和矿泥(细粒级),砂矿采用硫化-胺法浮选,而矿泥采用氯氨催化硫化-黄药浮选。这一新工艺将可能为克服硫化-胺法浮选中不可跨越的矿泥障碍提供新途径。因此,开展微细粒级氧化锌矿物强化硫化-黄药浮选机理研究,对于我国难处理氧化锌矿石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氧化锌矿资源丰富,但矿石性质复杂,含泥量大,可溶性盐多,选别指标一直不理想。为了较全面地了解近年来选矿工作者在氧化锌矿石选矿领域的研究进展,从氧化锌矿浮选工艺流程、浮选药剂、金属离子的影响及强化硫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指出影响我国氧化锌矿浮选的主要问题是矿泥和难免离子,对矿泥和难免离子不敏感新型药剂的研发仍然是提高氧化锌矿选别指标的主要途径。此外,高强度混合调浆设备、新型高效脱泥装置以及适用于微细粒矿物浮选的大型多流态静态化浮选设备的开发也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重选-浮选和选冶等联合工艺流程是处理复杂氧化锌矿的重要方法;借助交叉学科和先进的分析检测手段开展氧化锌矿的基础理论研究,揭示矿泥分散聚集特性,探索离子迁移规律等,将成为氧化锌矿石浮选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锌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氧化锌矿是主要的锌矿石之一。浮选法是处理氧化锌矿石的重要手段,然而氧化锌矿石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矿物和黏土矿泥,矿物溶解离子和矿泥的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氧化锌矿浮选效率。总结了国内外对氧化锌矿浮选体系矿物溶解离子和矿泥影响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矿物溶解离子和矿泥的种类、影响规律以及消除不利影响的方法,并探讨了矿物溶解离子和矿泥影响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高效浮选技术开发和微观作用机理研究将是氧化锌浮选体系矿物溶解离子和矿泥影响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云南某难选氧化锌矿进行了浮选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硫化胺法不适宜该氧化锌矿石的浮选。对含锌6.1%,铅2.3%的原矿硫化—浮选铅后的尾矿,采用捕收剂C08,抑制剂GZT浮选该氧化锌矿物时效果较好,闭路试验可获得锌精矿品位为23.15%,回收率为59.20%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先选硫化矿物后选氧化矿物的两步法对铅锌混合矿石进行了研究与生产实践。浮选硫化铅锌矿物系采用优先浮选流程和无氰药方,浮选氧化锌矿物采用十八碳胺不脱泥法,均取得了较佳的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6.
贵州某含铁泥化氧化锌矿的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志文 《矿冶工程》2008,28(5):51-53
针对贵州某地含铁泥化氧化锌矿的特点, 采用硫化-胺法浮选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脱泥的情况下, 磨矿粒度为-0.074 mm粒级占84%, 矿浆pH=10.5左右, 分散剂六偏磷酸钠用量为300 g/t, 抑制剂水玻璃和淀粉的总用量为700 g/t, 硫化剂硫化钠用量为7 kg/t, 捕收剂十八胺的用量为150 g/t时, 在锌给矿品位为6.54%条件下采用一粗三精两扫工艺, 可获得锌品位36.58%, 回收率为82.27%的锌精矿, 有效实现了氧化锌的浮选。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硫化—胺法的浮选机理,指出氧化锌矿硫化浮选的最佳pH值为7~12.氧化锌矿经硫化后,形成与硫化矿近似的矿物表面,用黄药或胺类捕收剂可得到有效捕收.  相似文献   

8.
氧化锌矿石浮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氧化锌矿石的胺法浮选工艺,考察了免除浮选前预先脱泥作业的可行性和工艺条件。试验表明,合理地应用各种调整剂(如硫化钠、碳酸钠、水玻璃或六偏磷酸钠)的协同作用,可以提供一种新的浮选体系,从根本上改善矿泥的影响,获得优良的浮选指标。文中还结合试验结果对浮选过程中有关矿泥的影响、硫化钠的作用及胺法浮选工艺的实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新疆某国有大型黄金矿山矿石特点为矿体极度破碎、原生泥和次生泥含量高,载金硫化矿浮选分离精度低,部分载金黄铁矿嵌布粒度微细且结晶程度较差,金的高效回收技术难度大。基于矿石工艺矿物学特性,取消原泥砂分选工艺,开发应用“全粒级粗磨粗选-中矿再磨单独选别-再选产品梯级返回”选矿工艺流程,强化泥质脉石高效抑制和载金矿物有效活化,应用泥质脉石抑制剂XJ-12和微细粒载金黄铁矿浮选增效剂AXJ-1,在原矿Au品位2.19g/t条件下,实验室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Au品位30.30g/t、Au回收率86.28%的金精矿,有效降低细泥对浮选的干扰,提高难选目的矿物可浮性,实现了金的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10.
会理锌矿尾矿中氧化锌的综合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回收会理锌矿选矿尾矿中的氧化锌矿物,针对该尾矿矿泥含量较多的特点,采用摇床脱泥-脱硫浮选-氧化锌矿物硫化浮选的工艺流程及新型高效捕收剂ZP-50进行实验室小型试验,获得了锌品位为36.04%、锌回收率为57.58%的氧化锌精矿。  相似文献   

11.
西藏某氧化锌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硫化胺法对西藏某氧化锌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 分别考察了磨矿粒度、分散剂用量、硫化钠用量以及不同碳链长度的胺类捕收剂等因素对氧化锌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硫化胺法能够有效实现西藏某氧化锌的浮选。在原矿锌品位为6.8%条件下, 可获得锌品位为23.38%, 回收率为90.1%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12.
某氧化铅锌矿浮选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根据某氧化铅锌矿石的特性 ,提出采用Na2 CO3调浆 ,先硫化浮铅 ,然后不脱泥直接采用胺类组合捕收剂ZP -0 5作氧化锌矿捕收剂进行浮选的工艺流程 ,可获得含铅 40 .42 %、含锌 16.2 8%、回收率 3 2 .69%的铅精矿 ,含锌 40 .73 %、含铅 1.61%、回收率 78.91%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13.
氧化铅锌矿石低温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张心平  邵广全  吴沛然  白秀梅 《矿冶》2003,12(1):21-25,47
氧化铅锌矿石是提取铅、锌金属的重要基础原料之一,矿石中的氧化锌矿物是主要的有用矿物。本文对兰坪复杂的氧化铅锌矿石选矿工艺进行了研究,以便更好地利用矿石中的氧化锌矿物。使用TA药剂和十八胺药剂作氧化锌浮选捕收剂,分别研究了矿浆温度对氧化锌浮选的影响,并用TA药剂和BK药剂组成的复合捕收剂,在常温(18~20℃)条件下浮选氧化锌,取得了锌品位31 77%、锌回收率73 41%的氧化锌精矿的较好结果;比用十八胺作氧化锌浮选捕收剂(矿浆温度28~30℃)取得的锌回收率高4 61%,而且TA捕收剂适合低温氧化锌浮选,但为了提高氧化锌浮选的选择性和浮选效率,应当添加适量的WG药剂。另外,本文讨论了影响低温氧化锌浮选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为给贵州某铜锌矿石资源提供开发利用依据,在对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采用优先浮铜再浮锌的流程进行了铜锌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铜品位为1.75%,锌品位为1.54%的矿石,采用1粗2精1扫闭路流程选铜、1粗1精1扫闭路流程选锌,最终获得的铜精矿铜品位为21.42%、铜回收率为89.13%,锌精矿锌品位为41.70%、锌回收率为72.15%。  相似文献   

15.
云南某氧化铅锌矿原矿含铅1.44%, 含锌7.04%, 泥化严重, 且嵌布粒度细, 针对该矿石, 在不脱泥的条件下, 采用硫化-黄药法浮铅和硫化-胺法浮锌工艺流程, 并对传统的药剂制度进行了改进, 最终获得了铅品位为30.74%、铅回收率为64.66%的铅精矿和锌品位为23.51%、锌回收率为71.02%的锌精矿, 实现了铅、锌的分选回收。  相似文献   

16.
氧化锌矿处理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氧化锌矿处理现状,介绍了冶金方法处理氧化锌矿和氧化锌矿浮选药剂与浮选工艺以及强化硫化过程的研究现状。认为加强细粒氧化锌矿浮选理论和强化硫化过程研究,对于降低氧化锌矿石的选矿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某地新开采硫、氧混合铅锌矿进行了浮选工艺实验研究。采用混合浮选硫化矿及氧化矿的工艺流程,获得了铅综合回收率85.18%、锌综合回收率95.46%的铅锌混合硫化精矿和氧化精矿,其中,硫化铅锌精矿中锌、铅品位分别为46.14%、7.86%; 氧化铅锌精矿中铅、锌品位分别为12.71%、6.01%。浮选所得精矿满足冶金过程对原料的要求。研究成果可为浮选此类矿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氧化锌矿的浮选现状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龑  刘全军  常富强 《矿冶》2012,21(2):19-22
根据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氧化锌矿新型浮选药剂和选矿新工艺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更有效的新型浮选药剂和浮选流程新工艺的研究是氧化锌矿浮选研究的正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选矿厂的浮选效率,获得较好的铅锌浮选指标,对选矿工艺流程进行考察,分别研究了矿浆pH、回水、原矿品位对铅锌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浆pH值对铅浮选指标影响较小,矿浆pH过高抑制锌的浮选,铅锌粗选矿浆pH值为11左右时,铅锌浮选品位与回收率均最高;原矿铅锌品位增大铅锌精矿品位与回收率均显著增大,尾矿铅锌品位基本不变;在磨矿全采用回水时造成铅浮选泡沫发粘,分选效果差,铅浮选回收率下降,铅锌浮选中矿量大,使得浮选操作难控制;经分析铅锌浮选尾矿中多为连生体,需细磨铅锌才充分单体解离。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高硫铜锌矿石开展了选矿工艺研究.试验根据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选择低碱条件下依次优先浮选的工艺流程.原矿含铜1.01%、锌5.89%、硫24.22%时,闭路试验获得的指标为:铜精矿含铜21.99%、锌9.11%,铜回收率88.27%;锌精矿含锌48.32%、铜0.28%,锌回收率83.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