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获得具有降甘油三酯功能的乳酸菌菌株。方法:从母乳及顺产的健康婴儿粪便中筛选分离乳酸菌菌株,采用单试剂法乳酸菌(GPO-PAP法)测定其甘油三酯去除能力。从中选择甘油三酯去除能力强的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及16S rDNA鉴定,并测定其耐受酸、胆盐和胃肠液的能力。结果:筛选分离出一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命名为HCS17-040(CGMCC No 19747),其甘油三酯下降率达(42.80±1.79)%;该株菌在pH 3.0和pH 2.0的环境中培养17 h后存活率分别为89.39%和87.18%;在3 g/L和5 g/L的胆盐浓度环境中培养17 h后存活率分别为94.75%,92.97%;在人工胃液中作用3 h,存活率为93.93%;在人工肠液中作用4 h,存活率高达99.06%。结论:副干酪乳杆菌HCS17-040对甘油三酯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且具有良好的耐酸、胆盐及人工胃肠液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传统腊肠中筛选高效的降胆固醇降油三酯的益生菌,并对其进行菌种鉴定。通过平板分离、降胆固醇降甘油三酯能力测定,从传统腊肠中分离筛选出1株胆固醇降解率65.23%、甘油三酯降解率42.93%的菌株G1-28。耐酸耐胆盐及抗菌能力测定结果表明,在pH2条件下培养4 h后,其存活率为77.8%,经0.1%胆盐处理4 h后,菌株G1-28的存活率为87.2%,并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较强抑菌能力。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部分序列分析,将菌株G1-28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相似文献   

3.
吴慧昊  牛锋  钟琦  杨迪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4):157-162
筛选出高效降胆固醇降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菌株,为新型药物、保健食品的研制提供优良菌株。从6种西北特有样品中筛选分离出乳酸菌,采用磷硫铁比色法测定菌株降胆固醇能力,并测定菌株降甘油三酯能力,通过抑菌实验、耐酸、耐胆盐及小鼠体内毒性试验研究菌株各项性能,利用生理生化及16S rDNA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本试验筛选出3株高效降胆固醇降甘油三酯乳酸菌,其中菌株ZL010降胆固醇、降甘油三酯效果最强,蛋黄中胆固醇的降解率为73.65%,高纯度胆固醇降解率为40.06%,甘油三酯降解率为5.10%。3株菌都具有很好的抑菌、耐酸、耐胆盐能力,菌株经生理生化及16S rDNA鉴定ZL005为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ZL010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ZL016为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小鼠毒性试验表明,菌株无毒副作用,小鼠各脏器一切正常,菌株可用于降脂降胆固醇保健药品及功能食品的制备。  相似文献   

4.
该实验旨在筛选出一株具有较强降血脂功能的乳杆菌。试验采用的菌株分离自健康婴儿肠道,通过邻苯二甲醛比色法测定菌株降胆固醇能力、单试剂法测定降甘油三酯能力,并测定了其对酸及胆盐的耐受性,从中筛选出具有降胆固醇和降甘油三酯功能较强的菌株进行16S rDNA鉴定。通过建立高血脂地鼠模型,研究菌株体内降血脂能力。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HCS01-013的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能力较强,其胆固醇降解率达到35.40%;甘油三酯降解率达到44.32%;在0.3%和1.5%的胆盐环境下培养17 h的存活率分别为99.67%和96.79%,在pH 3.0和pH 2.0环境下培养17 h后存活率能达到88.76%和71.34%;黄金地鼠喂养高脂饲料建立的高脂地鼠模型后,喂养鼠李糖乳杆菌HCS01-013各剂量组与喂养生理盐水的模型对照组相比甘油三酯含量均明显降低。鼠李糖乳杆菌HCS01-013具有一定的降血脂功能,且耐逆环境能力较强,为该菌株相关研究及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降胆固醇和耐酸耐胆盐益生菌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通过含有胆固醇胶束的MRS-胆固醇液体培养基从五株益生菌中筛选出降胆固醇能力较强的益生菌,接着对筛选出的益生菌进行耐酸、耐胆盐试验。结果表明,五株益生菌都有降胆固醇的功能,其中干酪乳杆菌LCA-1、鼠李糖乳杆菌LR-D和植物乳杆菌LP-C的胆固醇去除率较高,分别为25.26%、22.18%和20.03%;LR-D能够短时耐受低p H值环境,在p H 2.5的发酵液中培养2h的存活率能够达到14.39%,但是耐胆盐能力较差;LP-C能够长时间耐受低p H值的环境,具有较强的胆盐耐受能力,在高胆盐环境(0.5%)中培养2 h的存活率高达133.75%,培养24 h的活菌数仍保持在1.13×105 cfu/m L,此时其余两株菌的活菌未检出,说明LP-C能够耐受高胆盐环境。植物乳杆菌LP-C具有较高的胆固醇去除率,能够耐受低p H值和高胆盐环境。因此,可用于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筛选出具有降胆固醇能力的人源乳酸菌,为开发良好的乳酸菌产品提供依据。对公司自建菌库中的28株人源乳酸菌中进行胆固醇降解率的初步测定,筛选出3株降解能力较高的乳酸菌进行耐酸耐胆盐的特性试验,最终确定一株具有胆固醇降解能力及特性良好的人源乳酸菌。结果表明,28株人源乳酸菌中讲解率较高的6株乳酸菌分别为来自婴儿粪便源的格氏乳杆菌F020、F024和来源于母乳源格氏乳杆菌B1-26、B1-29以及母乳源罗伊氏乳杆菌B1-27、B1-28。对这6株乳酸菌进行体外胆固醇降解试验得到F024对胆固醇的同化量最高达到25.92%,F020的沉淀量最高达到了10.49%;B1-28的胆盐水解酶活性最高。将格氏乳杆菌F020、F024以及罗伊氏乳杆菌B1-28进行耐酸耐胆盐试验,pH 1.5时,3株乳酸菌均不耐受,pH 2.0和pH 3.0 3 h时,格氏乳杆菌F020的存活率超过100%;在0.3%的胆盐培养基中,格氏乳杆菌F020 3 h存活率达到102.94%。本实验最终选出胆固醇降解率高并且特性良好的格氏乳杆菌F020,为进一步开发乳酸菌产品提供良好依据。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 从新疆哈萨克传统发酵酸马奶中筛选和鉴定益生性性乳酸菌,并探究其胃肠道消化耐受性和抗氧化潜力。方法 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和生理生化鉴定来分离纯化乳酸菌属,利用耐酸性和耐胆盐性筛选出潜在的胃肠道消化耐受性强的候选菌株,采用体外模拟消化、硫酸铁铵比色法和TG试剂盒评估候选菌株的胃肠道存活率、降胆固醇能力和降甘油三酯能力。同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还原能力测试候选菌株的抗氧化潜力,并与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 bulgaricus)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候选菌株进行精确鉴定。结果 从新疆哈萨克传统发酵酸马奶中分离纯化出96株菌株,40株被鉴定为乳酸菌属。10株候选菌株表现出较高的耐酸性和耐胆盐性,并被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和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其中,M2菌株(L. rhamnosus)表现出最佳的益生特性,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解率高,模拟胃肠液中存活率高,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高于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结论 本研究成功从新疆哈萨克传统发酵酸马奶中筛选鉴定出高耐受性、高抗氧化性的L. rhamnosus M2,为发掘和利用酸马奶中的功能性益生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内蒙古传统酸奶中分离出的8株乳酸菌菌株进行形态学及16S rDNA鉴定,确定其中包括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然后进一步对菌株的酸、胆盐、人工胃肠液耐受性、胆固醇降解能力及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体外益生效果评价。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217-3对pH=1.5的强酸和人工胃肠液有较高的耐受性,同时还能耐受1.5%的胆盐。此外,其胆固醇降解和自由基清除能力也具有较高的水平。综上所述,鼠李糖乳杆菌217-3具有显著的益生性能,为高活性乳酸菌菌剂及相关发酵产品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分离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L.reuteri)J1为研究对象,对其黏附性能、生长特性、对胃肠道环境的耐受能力以及该菌株作用于Caco-2细胞不同时间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动态变化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罗伊氏乳杆菌J1具有良好的黏附性,黏附率达87.93%,具有定植于肠道中的潜力。该菌株在4 h进入对数期,14 h进入稳定期。在肠道耐受性评价中,菌株在pH为2.0和3.0条件下处理3 h后,其存活率分别为86.77%、97.12%;在胆盐质量浓度分别为0.3、0.5和1.0 g/100 mL的培养基中处理4 h后,其存活率分别为105.00%、82.60%和82.18%;经模拟人工胃液处理3 h后转入人工肠液继续培养8 h,存活率达82.71%;该菌株在7 g/100 mL的盐溶液中处理24 h后,其存活率为80.36%。此外,108CFU/mL的罗伊氏乳杆菌J1可刺激Caco-2细胞中免疫相关因子IL-1β的表达,抑制促炎因子IL-6和趋化因子IL-8的表达。综上表明,罗伊氏乳杆菌J1具有定植于肠道上皮细胞的潜力,耐受胃肠道环境,并发挥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测定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Bifidobacterium animails subsp. lactis)菌株HCS04-002对酸、胆盐、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耐受性,并采用邻硝基苯-β-D-吡喃半乳糖苷(ONPG)法及甘油三酯试剂盒分别测定菌株的β-半乳糖苷酶活力和甘油三酯降解能力。结果表明,菌株HCS04-002在pH 2.0和pH 3.0环境下处理17 h,存活率达60%以上;在0.3%、0.5%、1.0%、1.5%的胆盐环境处理17 h,存活率达70%以上;经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消化后,存活率达99%以上;β-半乳糖苷酶活力为0.78 U/mL;甘油三酯降解率为43%。综上,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菌株HCS04-002具有较好的耐酸、耐胆盐及耐胃肠液能力,进入人体后能够以较高存活率到达肠道发挥作用,并具有一定的缓解乳糖不耐受和降甘油三酯功能。  相似文献   

11.
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抗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从泡菜中分离乳酸菌,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人工胃液和胆盐耐受性试验,以期筛选性能优良乳酸菌。结果表明,从泡菜中共分离出71株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消化乳杆菌(Lactobacillus alimentarius)32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7株、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ium)1株、棒状乳杆菌(Lactobacillus coryniformis)2株、有害片球菌(Pediococcus damnosus)9株。其中,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可用于食品,且植物乳杆菌S74和S78具有较高的抗人工胃液能力,存活率分别为(94.73±4.56)%、(108.73±7.16)%;菌株S74在0.3%的胆盐中的生长效率[(7.41±3.28)%]低于菌株S78[(10.04±4.90)%]。说明植物乳杆菌S78在pH 3.0的人工胃液和0.3%的胆盐环境均具有良好的耐受能力,在功能性泡菜及益生菌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具有肠道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进一步开发益生菌资源,本文研究采用牛津杯、人工模拟胃肠液及体外黏附Caco-2细胞等方法,以鼠李糖乳杆菌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为对照菌株,对实验室保藏15株乳酸菌的益生特性进行筛选与评估。实验结果表明:15株乳酸菌对两株沙门氏菌都具有一定抑制效果,抑菌圈直径为10.95~22.06 mm;乳酸菌C174、D24、D599、C37、D512具有较好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在人工胃液3 h内存活率达到60%以上,人工肠液4 h内存活率达到80%以上;在黏附试验中,C174对Caco-2细胞具有较强黏附能力,黏附数量为740 CFU/100细胞,略高于对照菌株鼠李糖乳杆菌(543 CFU/100细胞);通过对具有高黏附性的菌株C174进行生理生化和16S rRNA分子测序鉴定,结果表明菌株C174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命名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 ZJ-174。Lactobacillus plantarum ZJ-174的抑菌能力强、能够耐酸耐胆盐,并具有很强的黏附能力,是一株潜在的益生菌,具有治疗或预防人和动物肠道疾病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从青方腐乳样品中分离具有潜在益生功效的乳酸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对筛选菌株进行人工胃液、胆盐的耐受性及其细胞表面特性测定,并对复筛菌株进行清除亚硝酸钠、降胆固醇、乳糖消耗、抑菌和抗氧化等益生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从青方腐乳样品中共分离筛选得到24株菌(编号为S1~S24),通过人工胃液、胆盐的耐受性及其细胞表面特性测定复筛得到8株菌,分别为菌株S6、S10、S11、S13、S17、S21、S23、S24,其中菌株S6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其降亚硝酸钠、胆固醇及乳糖的能力分别为86.84%、61.22%、29.13%;羟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率分别为79.15%、56.29%、58.14%。综上,菌株S6对所有试验病原菌的拮抗能力最强,可作为潜在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14.
探究六堡茶渥堆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多样性并筛选具有降胆固醇活性菌株,旨在评价其作为潜在益生菌的体外降胆固醇能力,预防人体因饮食不均衡导致的高血脂症。采用高通量测序、纯培养法分析不同渥堆发酵时期六堡茶中乳酸菌多样性,并对其体外降胆固醇能力、胃肠耐受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25 个样品中共检测到乳酸菌4 个属(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乳球菌属(Lactococcus)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5 个种,其中乳杆菌属为优势菌。共分离得到76 株乳酸菌,包括55 株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3 株铅黄肠球菌(Enterococcus casseliflavus)、5 株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8 株希腊魏斯氏菌(Weissella hellenica)、5 株台湾乳球菌(Lactococcus taiwanensis)。通过乳酸菌体外降胆固醇实验,发现胆固醇去除率为0%~30%,其中戊糖乳杆菌L131的去除胆固醇率最高,为(29.56±0.37)%;在pH值分别约为3.0、8.0的人工胃液、人工胰液中,L131有最高存活率,分别为(92.70±0.71)%和(77.54±4.81)%,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本研究探明六堡茶渥堆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多样性,且发现具有降胆固醇特性的优良乳酸菌株,为健康黑茶产品和茶源益生菌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以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驼乳制品为研究对象,筛选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活性的优良乳酸菌。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纯化菌株,DNS和pNPG法筛选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活性的菌株,通过耐酸性、耐胆盐、模拟胃肠道环境耐受性、抑菌性、抗氧化活性实验评价菌株的益生特性。结果:从驼乳制品中共计获得34株菌株,其中6株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活性,经过形态学和16S rRNA分子鉴定,确定有4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2株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aracasei。6株乳酸菌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都达到50%以上,其中X34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最高达到88.59%。本实验中筛选的乳酸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在11%~16%之间,X31抑制率最高为15.43%。6株乳酸菌在不同pH(1.0、2.0、3.0)和不同浓度胆盐(1、2、3 g/L)的培养基中均可存活。6株乳酸菌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的存活率分别达到83%和90%以上。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超过90%以上,其中X29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为92.43%,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强的是X33清除率达到94.04%。6株乳酸菌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X31对大肠杆菌的最大抑菌圈直径为19.63 mm,X23对沙门氏菌抑菌圈最大达到19.85 mm,菌株X3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大为19.17 mm。结论:从驼乳制品中筛选到6株具有潜在降糖活性的乳酸菌,对强酸、胆盐和胃肠液有一定的耐受性,抗氧化能力较强,具有抑制致病菌的效果,为后期研发功能性降糖饮品提供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16.
为高血压治疗方式提供更多选择,筛选1株具有较强降血压功能的益生菌菌株,探究其降血压能力及其益生特性。通过ACEKitWST试剂盒对12株益生菌菌株进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抑制的检测,选出ACE抑制率最强的菌株,测定其在胃肠液中的存活率及对酸和胆盐的耐受性。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HCS01-013的ACE抑制率最高(61.54%),其在人工胃液中处理3 h、人工肠液中处理4 h后,存活率分别为99.9%、99.7%;分别在pH 2.0、1.5%胆盐的环境中培养17 h,存活率为71.95%、96.79%。说明鼠李糖乳杆菌HCS01-013是一株具有较强降血压功能且耐逆性能较强的益生菌菌株。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自然发酵酸笋中的益生乳酸菌,采用MRS培养基分离,经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通过溶血实验评价安全性以及耐酸耐胆盐实验评价耐受性,并测定乳酸菌体外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共分离到69株乳酸菌,隶属于2个科3个属,分别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均为γ-溶血的安全菌株,且均对0.3%胆盐具有良好耐受性,其中41株乳酸菌耐pH 2.0酸性条件,从中优选出的17株乳酸菌对人工胃肠液均有良好耐受性。4株短乳杆菌(Z1-02、ZR2-14、ZR2-12、ZR2-22)和2株消化乳杆菌(ZR1-02、ZR1-05)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还原能力均分别>62%、79%、0.393,其中乳杆菌Z1-02的综合抗氧化能力最强,这6株乳酸菌具备优良的益生性能和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李洋  赵欣  张玉  王洪伟  索化夷 《食品与机械》2018,34(7):23-28,33
通过对青海地区采集的牦牛酸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共获得48株乳酸菌。以生长旺盛且可用于食品的11株乳酸菌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胃液和胆盐耐受性评价。结果表明,有6株菌株在pH 3.00人工胃液中存活率50.00%,2株菌株在0.30%胆盐中生长率15%。其中鼠李糖乳杆菌2016SWU.05.0601为最佳抗性菌株,在人工胃液中存活率为119.53%,在0.30%胆盐中生长率为41.64%。  相似文献   

19.
西藏牦牛粪和乳源中益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钙透明圈法从西藏地区牦牛粪和乳源中分离、筛选益生菌,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生长特性、产酸能力、耐胆盐、酸、人工胃液能力及抑制大肠杆菌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出25株乳酸菌,经鉴定7株为益生菌,分别为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株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和4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um)。其中植物乳杆菌B2具有良好的生长优势、产酸能力(发酵终pH值在4左右)、耐酸(pH值为4)、耐胆盐(0.6%)、耐人工胃液能力(存活率为57.4%),且抑制大肠杆菌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为22.0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