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山地温泉景观特性的初步探讨,结合同安翠丰温泉度假村景观设计案例,主要从温泉景观水体空间主题营造,水景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水体周边植物造景方式等方面来阐述,如何进行合理的山地温泉水景工程规划。  相似文献   

2.
《景观设计》2012,(2):I0048-I0049
该项目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自市驿高峰寺村,紧邻重庆农展馆,远眺中梁山脉,占地面积为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是一个由温泉中心、度假酒店、度假别墅等组成的五星级度假村。设计方承担了度假别墅区的景观设计以及温泉中心、度假酒店区的深化设计工作。通过几年的营造和管理,该项目已成为享誉西南的高档温泉度假村。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度假已成为时尚。文章结合山海同湾温泉度假村设计创作体验,对温泉度假村的设计从规划、环境及各种项目设施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河北大午温泉度假村的规划创作,对温泉度假村规划、景观环境作了较全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风城温泉度假村位于凤城市郊,距离市中心区仅有十几分钟路程。温泉度假村的地形为狭长形谷地,两侧为高十几米山丘,山丘景色秀丽多姿谷地风光如诗如画,是度假村的天然腹地。 整体设计以景观为核心,塑造“度假天堂”。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和明确的项目定位要求本方案的设计必须突出建筑和环境的和谐,必须通过建筑和园林的塑造,进一步提升整体度假环境的品质,给度假的游客创造更有意趣的地域感受。达到一种天水合一、天人合一、人水合一的意境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和平温泉度假村的规划设计方案,探讨了度假建筑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特质空间设计,特色空间景观营造等手法特点,以及地域文化,传统建筑形式、色彩、材料在建筑单体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度假已成为时尚,本文结合聚龙湾天然温泉度假村设计创作体验,对温泉度假村的设计从规划、环境及各种项目设施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李菲  郭永久 《中国园林》2012,28(12):84-86
温泉度假村是度假地产开发中具有突出优势的一种类型。规划设计是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温泉度假村的开发理念从战略上决定着度假村规划设计的思路,温泉度假村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是开发模式的创新,规划设计的优化促进开发模式的成熟与完善,为度假村的形象注入新的活力。依据度假地产的开发理念,探讨温泉度假村规划设计的方向和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绿化景观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居住区的品质和特征。因此,居住区绿化应从其功能出发遵循一定的规划原则,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根本,创造自然、舒适、健康、宜人的绿色空间。本文结合银沙小区的绿地景观设计,谈谈居住区绿地景观在功能定位、空间布局、植物品种选择上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0.
浅谈温泉特色景观创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红  罗谦  周波 《四川建筑》2004,24(3):15-16
温泉度假旅游有别于通常的观光旅游项目,考虑到温泉洗浴的特性及其与环境的一体化,要求设计师结合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地域特色,对度假地的景观作恰当的处理与把握。文中以国内外几个温泉度假地为例证,结合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特色,探讨现代温泉景观各项要素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郑家宜 《福建建筑》2014,(1):114-117
城市近郊山地度假区的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绿色生态设计的理念,充分利用山地自然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要素,注重景观格局、线型空间和重要节点的保护和提升,并以现代景观设计理念,演绎独具个性的景观特色氛围。通过对福州鼓岭度假区宜夏老街景观设计的实践和思考,为类似山地度假区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市场日益火爆。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成为旅游度假基地设计的研究重点。本文以丹东"北国之春"温泉度假村为例,重点探讨该类型规划设计项目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以期对类似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黄杰 《华中建筑》2013,(12):121-124
城市体闲度假中心规划设计除了满足基本的规划结构和功能需求外,还应更加关注人的心理需求。通过关注人们心理需求的设计,来营造舒适的空间环境,以真正达到使人放松休闲的目的。该文以武汉市凤栖花山城市休闲度假中心总体规划设计为例,以人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对整体规划,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做出分析,探讨环境心理学对设计出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空间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总结出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德国疗养地具有典型性的公共绿地类型:疗养公园(德文:Kurpark;英文:spapark),从德国疗养地的历史出发,对疗养地与疗养公园的形成和发展阶段进行论述。选择德国40处疗养地的疗养公园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图与文献资料,通过应用制图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就公园与城镇、公园与疗养功能建筑的空间关系分别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其特征,公园-城镇空间共有3种模式即城镇边界型、城镇内部型与城镇近郊型,以边界型最常见;公园-疗养建筑的空间模式以建筑分布于公园外侧为主,建筑按照功能可细分为医疗类、娱乐休憩类与住宿类。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的克奈普疗养地——巴特沃利斯霍芬的疗养公园为例,探讨其景观设计要点,包括重视自然要素、步行空间体系建设、植物专类园设计及疗愈设施建设。最后总结德国疗养公园的建设经验对于当前中国小城镇建设及"康养小镇"在规划设计方面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世界建筑导报》2005,(4):70-73
本案依据“大景观”的设计理念,将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现代时尚功能相结合,努力营造与都市喧嚣相隔绝的度假酒店。  相似文献   

16.
温泉度假酒店作为主题型度假酒店的一种,其空间特征与常规度假酒店有所不同。受功能、选址、文化因素的影响,温泉度假空间室内外空间一体化的营造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世界各地温泉度假酒店实例的研究,根据室内外空间一体化的四个基本要素,文章总结出温泉度假酒店空间一体化的六种表征方式,即功能属性一体化、空间组织一体化、自然景观一体化、视知觉环境一体化、交通组织一体化、文化特征一体化,为今后的设计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避暑山庄在植物风景构图方面,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典园林的独特传统,并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本文仅就避暑山庄的历史盛期,即康熙、乾隆时期的山庄植物的配置及构图,山庄植物风景构图的艺术特点;山庄植物素材对提高园林评价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避暑山庄在植物风景构图方面,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典园林的独特传统,并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本文仅就避暑山庄的历史盛期,即康熙、乾隆时期的山庄植物的配置及构图;山庄植物风景构图的艺术特点;山庄植物素材对提高园林评价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任磊  陈晓恬 《华中建筑》2007,25(9):71-74
旅游度假村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新兴模式,该文从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角度结合旅游学、景观建筑学研究旅游度假村建筑空间组织中应注重和解决的问题,并联系实例剖析探讨旅游度假村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景观设计提升休闲度假酒店的品质与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晓 《中国园林》2003,19(9):13-16
考虑到休闲度假酒店设计的外向性及其与环境的一体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地域特色,经营与消费活动的室外化,酒店的主题化和品牌化,要求其设计师自觉地去尊重与欣赏环境,将酒店建筑本身的定位、体量以及空间与功能组织,做恰当的处理与把握。现代景观设计在休闲度假酒店的策划与设计建造过程及将来的运营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度假酒店景观设计案例中,充分实现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统一,为其长期良好的运营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