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持续快速发展,1998年钢产量达到11458万t,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达到11852万t和10738万t,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生产在经历了产量快速发展时期后,产品数量不再是主要矛盾,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钢  相似文献   

2.
世界钢铁工业格局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世界钢铁生产及消费的重心变化,引发世界钢铁产业格局的演变。发达国家因为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其经济重心必然逐渐转向高附加值产业,钢铁产量逐步削减,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钢铁需求,从而引发世界钢铁工业格局的重新调整。新格局中的中国钢铁工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战后的德国钢铁工业,由于经济重建和高速发展对钢铁需求的增长,以及德国联邦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扶持,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经历了重建和快速发展的时期,1974年粗钢年产量达到5400万吨,70年代中期以后,德国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时期,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新材料对钢铁产品的替代,钢铁需求总量减少,  相似文献   

4.
我国钢铁产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正处于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发展时期,目前很多炼钢工艺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磷含量是评判钢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脱磷效果好不好基本决定了炼钢是否合格。本文对转炉炼钢脱磷工艺理论介绍,并结合炼钢实践说明脱磷过程的注意事项,旨在为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钢铁产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正处于从钢铁大国走向钢铁强国发展时期,目前很多炼钢工艺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磷含量是评判钢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脱磷效果好不好基本决定了炼钢是否合格。本文对转炉炼钢脱磷工艺理论介绍,并结合炼钢实践说明脱磷过程的注意事项,旨在为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随着高炉操作的总趋势向无喷油发展,钢铁制造工业部门现在正由产量时代转向了一个在稳定操作的前提下追求低成本和高质量的新时代。这便对目前占高炉炉料80~90%的烧结矿的成本降低和质量改进提出了  相似文献   

7.
推荐中国的BG型无料钟炉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传典  徐矩良 《炼铁》1998,17(2):56-58
1 迎接我国钢铁技术发展的新时期 我们研究世界钢铁技术传播和发展的历史,发现其过程是从英国钢铁工业化开始,首先传到欧陆,接着传到北美,二战后传到日本。就其中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大体上经历三个时期:开始时,因为本国技术落后若干年,不得不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在消化、仿制过程中,既锻炼提  相似文献   

8.
一、钢铁工业的发展背景和时代命题我国国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以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时代,也可以说开始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已逐步成为一种潮流。我国如何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结合自身特点的跨越式发展,在国际经济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值得研究。钢铁工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钢铁是诸多使用领域中的“必选”材料,是人类社会不可替代的结构材料和产量最大。覆盖面很广的功能材料。世界钢铁产量仍然在起伏波动中增长。未来钢产量的新增长点已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9.
20世纪钢铁工业得到极大的发展,世界钢产量从1900年2850万t增长至2000年8.43亿t。第一个快速增长时期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第二个快速增长时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经济快速发展对钢铁产品需求的增长是钢铁生产的拉动力,技术进步是钢铁工业发展的推动力。预计21世纪世界钢产量将达到20亿t/年,铁产量可能超过13亿t/年。基于国内市场需求,中国钢铁工业产量保持在4~4.5亿t/年,2015年后铁的年产量有可能下降。中国炼铁将面临资源短缺、炼铁高炉结构不合理、能源过度消费和环境压力的挑战。中国钢铁工业必须是以国内需求为导向型的。中国炼铁工业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0.
郭廷杰 《中国冶金》1999,(4):29-32,24
1 现行电价过高引起各方重视 我国在经历了多年电力供应紧张之后,终于迎来了不再拉闸限电和甚至鼓励用电的宽松年代,人们的焦点已转向电价过高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炉钢比连年下滑,背离国际发展趋向,影响钢铁节能。电炉钢厂主要以废  相似文献   

11.
欧盟1月份钢铁产量下降45.8%。分析师称欧洲2009年全年需求将大幅下滑肯定有20%。产能利用率继续处于低位,行业平均水平为55%~60%。欧洲钢铁市场正经历数十年来需求最疲软的时期,且低迷态势今年仍将持续,因下游建筑和汽车等行业没有出现回升的迹象。  相似文献   

12.
钢铁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钢铁工业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脊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大国,每年对于钢铁的需求都是极为庞大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生产的粗钢产量超过五亿吨。然而在钢铁生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二次资源。结合我国为数巨大的钢铁产量,在其中发展循环经济的效益也就显得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3.
钢铁工业须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竞争力近日在京举办的“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研讨会”上,与会者认为我国钢铁工业在经历了产量快速发展的时期之后,已经进入了以加速结构调整、提高综合竞争力为主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4.
1 国内外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启迪我国钢铁工业原来的基础十分薄弱、新中国成立前的50年问,累计只生产了769万吨钢。1949年的钢产量仅为15.8万吨,当为时美国的0.2%、日本5%,经过建国后42年的努力,到1991年,我国钢产量已达到7057万吨,居世界第三位。钢材产量达到5547万吨。整个钢铁生产登上了一个新台阶。预计2000年钢产量有可能突破亿吨大关。我国八十年代已经历、九十年代也定将出现钢铁生产高速发展阶段。我省钢铁  相似文献   

15.
1.引言 像中国经济自身的发展一样,中国钢铁业的产能和产量在过去的十年中也取得了惊人的增长,因而这也引起了世界很多其它国家钢铁产业的关注。在2000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的钢铁产量翻了近两番,2008年有望再增长5000万吨。在2004—2007年间,中国从纯粹的钢铁进口国转变成了最大的钢铁出口国。  相似文献   

16.
张琦  田硕硕  沈佳林 《钢铁》2023,(9):59-68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钢铁行业深度脱碳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必经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缓解能源危机、推动绿色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绿色低碳发展是钢铁行业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分析了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现状,对比了主要产钢国家钢铁行业碳中和目标及实施路径,采用动态物质流分析方法构建了钢铁需求量模型、废钢回收量模型并预测了中国到2060年的钢铁需求量和废钢资源量。结果显示,中国的钢铁需求量将在2030年和2060年分别下降至8.78亿t和5.43亿t, 2030年国内废钢产量约为4.2亿t, 2055年以后,废钢产量将逐渐下降,但仍将保持在4亿t以上。在动态物质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使用情景分析方法,构建了钢铁行业碳排放模型,分析了钢铁行业的节能降碳潜力;基于钢铁行业碳中和路径分析模型制定了中国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指出中国钢铁行业在实现碳中和之前要经历粗钢产量波动下行-控碳、粗钢产量下降-减碳、粗钢产量处于低值平台期...  相似文献   

17.
今天对于国际钢铁协会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今天我们的第二个办事处将在北京正式成立。国际钢铁协会北京办事处的成立清晰地表明钢铁行正正在发生的变化。全球钢铁工业的重心正在从欧洲和北美转向亚洲。亚洲的钢铁产量和消费量在全球的份额均超过一半以上,而且其主导地位在未来几年里还会进一步增强。国际钢铁协会认为有必要在亚洲建立一个较为强大的平台以更好地了解该地区钢铁行业的发展动态,并改进我们在该地区与会员之间的联系和为他们提供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李秀华 《冶金管理》1999,(11):37-40
当前我国工业的增长已经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钢铁产品处于阶段性、结构性总量过剩的情况。通过淘汰落后和技术创新,达到总量调控、优化结构是提高我国钢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同时应坚决打击走私和伪劣钢材,为国有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国钢铁工业1996年产钢超过1亿吨以后,一跃为世界钢产量的第一位,1998年钢材产量也达到了1.07亿吨。成为钢铁大国后,近几年冶金行业的产品价格却逐年下滑,库存增加,经济效益下降。不只是冶金,煤炭、纺织、家电、石油、建材等…  相似文献   

19.
钢铁材料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回顾了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各时期产业发展特征,论述了关键共性技术和技术进步对钢铁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重要意义。研究指出,面向未来中国钢铁产业必须坚持减量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严格控制产能规模的盲目扩张和产量增长。钢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钢铁制造的功能拓展,加强产业科学布局和企业重组整合,促进流程结构优化调整,构建钢铁厂物理信息系统,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提出并探讨了到本世纪中叶,钢铁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一、2003年钢铁工业经济运行分析1.国际市场分析从世界范围看,全球经济已经度过最困难时期,正处在恢复之中。欧洲目前景气谷底已经度过。世界钢铁市场经过2000年到2001年的下滑,重现恢复的迹象比较明显,从最初的价格上升特征,逐渐转向产量的上升和消费的上升,实际需求拉动将为市场价格的稳定和上升奠定了基础。此外,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经过多次谈判达成了削减低效钢铁产能协议,这一决议如能够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将有利于钢材市场供需平衡,世界钢材高价位有望维持一段时间。如果产能释放过快,产量大幅增长,那么钢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