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配合盆底神经治疗仪对子宫全切除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例,干预组病例于术后6周应用盆底神经功能治疗仪进行盆底神经功能训练,并进行宣教及心理护理;对照组术后只进行宣教及心理护理,通过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术后的性生活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在性欲、性唤起、阴道湿润状况、性高潮、性的满意度及性交疼痛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配合盆底神经治疗仪有助于提高子宫全切术后妇女性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为配偶实施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 年1 月~2011 年9 月收治的88 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护理工作中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不邀请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健康教育时要求患者家属一同参与,并针对家属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我院配偶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配偶给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子宫切除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护理论配合健康教育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自控镇痛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子宫切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奥瑞姆自护理论配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记录2组患者术后1、2、3、5、7天各个时间的疼痛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各时点镇痛效果、VAS评分、BCS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2例,对照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1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瘙痒0例,对照组皮肤瘙痒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奥瑞姆自护理论干预并配合健康教育可促进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生理康复,能降低子宫切除患者焦虑的程度,达到良好的自控镇痛效果,促进身心健康,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72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予以护理干预,3个月后随访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护理组住院时间、健康达标、护理满意以及并发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与次全切对女性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因非子宫脱垂子宫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及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的患者93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2组,57例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为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子宫次全切术为观察组,所有患者行术后跟踪调查半年,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增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减低率和不变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阴道顶端脱垂率、膀胱直肠膨出率、压力性尿失禁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术均是非子宫脱垂子宫良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其中子宫次全切术对患者术后的盆底功能影响较小,且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改善更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对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80例患者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增强自我概念、增加家庭支持等,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对于生存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直肠癌术后化疗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观察组进行特殊护理干预,包括化疗前、中、后做好患者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静脉炎、造口感染、口腔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特殊护理干预对降低直肠癌患者化疗并发症效果明显,认为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佳  李娜  姜永弦 《新中医》2020,52(21):139-141
目的:探讨对门诊输液患者行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60 例门诊输液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分2 组各80 例,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干预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绪以及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教育质量、穿刺熟练度、接待态度以及环境质量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2 组心理评分较前改善(P<0.05),观察组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行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对可有效提高输液安全性,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6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进行手术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开展综合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例术后生活质量、疾病掌握程度与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综合健康教育措施不但可更好改善患者对疾病认知状况,而且对其术后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程度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多途径综合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心理状况、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宫颈癌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中医多途径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宫颈癌术后患者提供中医多途径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