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策略管理领域的ansoff矩阵思维运用于大学生社团社区教育活动,"社区渗透"、"社区开发"、"服务开发"和"多元化"四大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成功解决了我院大学生社团社区教育活动的一些不足之处,探索了大学生社团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可示范、可扩展和可复制"的路径。文章提出大学生社团要有专业意识、市场意识和系统意识。  相似文献   

2.
城市社区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实效,社团成为了社区建设中重要的推动力。本文通过分析社团产生的原因和当前的现状,认为社团的存在有利于社区民主的发展和社区稳定,能够服务于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在社团的发展中必须发挥政府的监督力量,保证其方向,建立自主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杨飞 《社区》2012,(22):47
"人人参与文化,人人享受文化"是陕西澄合煤化实业董家河社区的文化工作目标。3年前,该社区在所属的4个小区开展了以"弘扬孝德文化,共建和谐社区"为主题的社区广场文化周活动,得到了居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各小区的文艺团队走上舞台载歌载舞,真正成为了社区文化的主体。同时还吸引了各小区居民群众的踊跃参与,营造了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社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4.
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灵魂。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少文化内涵、呈现低层次运作状态的主要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区管理"政社不分"、权责不明;社区自治功能缺乏、居民参与意识淡漠。而由"全能型"政府主导下的社区文化建设,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外在的"形象工程",缺乏社区文化建设内涵式发展中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民生本位时代,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应本着"以人为本"、社区参与和民主自治的内涵式发展理念去指导其实践,才能将这一"文化惠民工程"真正回归于社区本位,服务好社区民众。  相似文献   

5.
《社区》2001,(10):31-32
渝中区华一坡小区常住人口1600户,共有7个单位分布其中。5年来,小区围绕社区建设这个核心,充分利用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全面开展社区青年志愿服务,走出了一条以志愿服务促社区建设的新路子。 组建文艺服务队开展社区文化服务 动员思想活跃、能歌善舞的青年志愿者,在社区院坝或小区空地组织了大量的文艺表演,如周末文艺广场、小区歌手大奖赛、小区周年庆文艺汇演、小区家庭同台乐等活动,立足社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成为小区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骨干力量。今年五四期间,“渝中区文艺志愿者巡演团”送文艺进社区,开展小区  相似文献   

6.
社区发展与建设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建设与发展是以社区为单位的 ,如何动员社区建设与发展的主体最充分的发挥其参与的积极性是社区建设与发展成败的关键。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组织及派出机构在社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企事业组织在社区发展中的支持作用 ,充分发挥社团法人组织在社区发展中的中介作用 ,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居民在社区发展中的基础作用 ,并且使地方政府组织及派出机构、企事业组织、社团法人组织和城市社区居民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形成合力 ,城市社区的发展才会有动力、有基础、有保证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是城市社区文化兴起的重要背景,反过来社区文化对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又具有重要的功能,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社区文化对"城市人"的塑造以及对"城市人"的社会交往、自由创造、自我发展等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满足上,在城市化发展中必须摆正社区文化建设的位置,力求城市化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8.
崔继业  赵莹 《社区》2012,(22):46
周末剧场,一个土生土长的社区草根式文艺组织,深深扎根在社区丰厚的文化土壤中,孜孜不倦地汲取养料,为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的居民群众奉献了一道道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原汁原味居民参与乐在其中【故事】"我们住在文化里,老街老巷老知己……古城扬州我的家,处处欢歌伴笑语。"由琼花观社区文化里五位居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扬州方言说唱节目《文化里  相似文献   

9.
张初一 《社区》2014,(9):44-44
我是一名社区文化骨干,通过参加各项社区文化活动,我发现社区文化活动有两个通病。一是社区负责人对搞好群众文化工作存在思想上的偏差。每个社区都是。上级下达了开展文化活动的任务,社区负责人就去安排,具体到每个社区,就是由社区的文艺骨干来上报并准备节目。在这段时间里,社区负责人对文艺骨干的工作会相当支持和重视,并且力争在活动上拿名次创第一。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社区》2007,(8)
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是盘“死棋”不久前,北京市某城区曾对从事社区文化的专职工作者和社区文艺骨干进行了培训。无疑,这样的培训非常符合广大社区专职工作者和社区文艺骨干的愿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一方面给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另一方面也对社区的形态、文化、功能等方面形成了冲击。城市多民族社区因为缺乏内生的应对能力,发展呈现出"脆弱"的状态。培育社区认同,应当是城市多民族社区摆脱发展"脆弱性"问题的重要途径。基于对甘肃省合作市多民族聚居的Z社区的实地调查来看,社区认同缺失是城市多民族社区普遍遇到的问题,因此,应当培育城市多民族社区的社区认同,以期真正实现城市化与城市多元治理,实现城市的稳定与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全国越来越多的农村和农民因拆迁而划入城市管理系统,华丽转身变为“农转居”社区。尽管与城市社区一样配全了社区工作人员,但“农转居”社区居委会还是原有村委会班子成员为主,对社区的治理方面也基本上延续了原村民委员会工作方式,这已经成为城市法治社区建设中的障碍。法治文化建设是引领“农转居”社区走向制度化、法治化的关键所在,法治文化建设机制创新是“农转居”社区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其基本路径为推进法治宣传队伍建设、构建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和建立法律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13.
自推行计划生育国策以来,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机制经过从"以条为主"到"以社区为主"的演变,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简要分析产生演变的客观条件、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以社区为主"的新管理机制含义、基本特征、基本职责和应理顺的内外工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迁老人在城市适应中面临着子女家的"局外人"身份和城市社区的"陌生人"身份的双重尴尬。本文调查表明随迁老人在城市适应中存在着适应程度的个体差异,同时家庭关系、随迁老人夫妇有无一起随迁和参与社区活动频率是影响随迁老人城市适应的因素。现阶段解决随迁老人城市适应问题应以家庭为主、社区为辅;以个体性为主、共同性为辅;以主动适应为主、外力推动适应为辅。  相似文献   

15.
郝金英 《社区》2013,(2):4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金山北路社区积极构建文化型和谐社区,并在创建活动中提升社区的亲和力。社区聘请辖区内具有文艺特长的居民,成立社区文化指导委员会,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主题,大力普及社区志愿者文化,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并依托辖区共驻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发动辖区志愿者文体骨干,通过开展"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幸福千千结,我们来相会""摄影比赛"等社区系列主题活动,调动  相似文献   

16.
彭代国 《社区》2014,(27):46-46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积极探索基层文化体制改革,“让群众上舞台、让文化进村居”,探索出了_一条政府引导、群众唱主角、社会办文化的群众文化发展新路子,呈现出“社区文化全线飘红,家庭文化情深意浓,精品文艺层出不穷”的良好局面。从2014年6月底开始,庐阳区又推出了以“民星大舞台”作为主打特色活动的首届社区广场嘉年华活动,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享受到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许多改变,社区、网络、社团正发挥日益显著的作用.从加强社区党建,建设红色网站,塑造社团文化入手,可以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进网络、进社团三位一体的新型立交.  相似文献   

18.
文艺制度是保障文艺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础。文艺制度的构成要素一方面指物态化的体制、建制、设施、组织、社团等;另一方面指意识观念化的方针、政策、措施、规定及其文化传统和文化惯例等。文艺制度体系中的文艺生产制度、文艺检查制度、文艺评价制度、文艺市场制度、文艺保护制度等构成内容的系统性使之成为统一协调的整体,通过自我调节不断丰富和完善,也不断改革和发展,因而强化文艺制度的制度化建设和法制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村改居"社区是由乡村向城区过渡的特殊社区,总体上陷于"非城非乡,亦城亦乡"困境,社区转型伴随着文化转型。"村改居"社区文化是一种不成熟、不完善的城市社区文化,具有文化过渡性、文化多样性、文化冲突性等特点,迫切需要进行文化的解构和重构。"村改居"社区文化转型的目标包括"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和睦相处的行为规范、和谐友爱的社会风尚等五个层面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0.
社区参与对农村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具有重要作用。以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题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社区参与在农民工城市融入中所起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区文化参与、公益参与以及表达参与对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显著;流动时间、受教育水平、流动范围也是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不同年龄组别农民工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存在以下差异:社区文化参与对新生代尤其是"90后"农民工的影响较大;社区公益参与对所有组别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显著但在新生代农民工中作用更加明显;社区表达参与对两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都有显著影响,但在"80后"农民工中发生比最高,对"90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