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以《内经》中“肾治于里”与“肾为之主外”两句有异经文为基础,从原文环境、后世注家争议、类似经文有异之处三个方面进行思考,认为要切实从《内经》原文出发,理解经文主旨,结合注家,找出出现不同观点的原因所在,正确看待这些有异甚至观点相悖的经文,客观分析后世注家的争议之处,立足《内经》不同学术观点,从各家学说角度研究《内经》。  相似文献   

2.
戴铭 《广西中医药》1990,13(6):32-34
杨上善分类研究《内经》方法的产生与晋唐医学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其创《太素》分类体系,兼收并蓄,力求保存经文之真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内经》理论的系统性及其组成,揭示了《内经》理论体系的逻辑层次。对后世医家研究中医,以及中医学术发展,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戴铭 《中医药通报》2002,1(3):18-20
杨上善,隋唐间人,编注《黄帝内经太素》(下简称《太素》)和《黄帝内经明堂类成》(下简称《明堂》),系较早整理研究《内经》和《明常经》的医家之,在唐代及宋初有较大的影响,其书在南宋以后亡佚,清未又从日本传回国内。此后,由于杨著在校注《内经》方面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成就,一直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重点探讨杨氏对中医学术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研究中常用的比较法,通过与《太素》、《甲乙经》等相关资料的比较研究,似可认为,王冰次注《素问》与《太素》、《甲乙经》等的差异:主要当系祖本不同所致,不得尽归罪于王冰,王冰改动经文当不会太多。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太素》(下称《太素》)是现存《内经》最早的注本.由隋唐·杨上善编纂。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然而对《太素》其书的起源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学者对《太素》是否由杨上善编次的问题提出种种异议.为了明确《太素》的学术价值和杨上善的学术成就,有必要对诸说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6.
李中正  李萍 《中医研究》2008,21(7):61-62
梳理《太素》杨注中对“阴气”概念的论述,从一个角度透视出中医基础理论自秦汉到隋唐,中医学的基础概念所变现的微细变化,进而借鉴得失。本文认为,《太素》杨上善注对《内经》“阴气”有自己的理解和阐发,新的理解影响了唐以后以至如今;笔者认为,杨注将五脏气等同于阴气概念有误。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太素》学术成就初探聂耀内蒙古医学中医学系(010020)高美先内蒙古医学院图书馆(010050)《黄帝内经太素》为隋末唐初医家杨上善所撰注,这部书是注解《内经》的第一部早期作品,对中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给后世医家和学者以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8.
张建斌  赵京生 《中国针灸》2008,28(3):234-236
依据《太素》对督脉经的记载,深入分析和探讨《太素》中对督脉经的认识和特点,并与《内经》《难经》中其他相关文献进行比对,发现《太素》对督脉经的认识要早于传世督脉经理论,推测《太素》记载的督脉经可能是传世督脉经理论的早期形式。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太素》对督脉经的认识与“脊椎法”的临床实践有关,这可能是督脉经起源的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9.
杨上善是唐初著名的医学家。他将《灵枢》、《素问》经文重新分类注释,著成《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太素》)30卷,开创了医籍注释的先河。他的医学思想散见于《太素》的注释中。现就其脏腑观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隋唐之际,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就《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内容分类编集并加注解,这是现存研讨考证《内经》的最早之文献。因  相似文献   

11.
析《内经》消瘅的病因与证治湖南中医学院(410007)熊继柏【关键词】《内经》消瘅病因证治消瘅,泛指五脏柔弱、内热消灼的病证。《内经》亦称之为“消”,或称“消渴”、“或称“风消”。杨上善《太素·卷第十五》注:“瘅,热也,内热消瘦,故曰消瘅。”张介宾《...  相似文献   

12.
杨上善所注《黄帝内经太素》是全面分类注释《内经》第一家,杨注多以我国传统训诂学典籍为依据,且尊汉儒注经之法,广泛探讨腑穴、经脉、疾病命名之原由,并通过阐释医理确切解释名物训诂。杨氏名物训诂内容丰富,为后世准确理解病名、经络、脸穴的含义和进一步丰富名物训诂的原则与方法奠定了基础。从其病名、膽穴名物训诂方面就“石水”“窗笼”二词进行浅析,对其训诂方式进行探讨、分类及总结研究,以窥杨注《太素》训诂之成就。  相似文献   

13.
戴铭 《广西中医药》1995,18(4):40-41
杨上善养生观探讨戴铭广西中医学院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21号杨上善为我国隋唐间著名的医学家。学者以往对其在校勘注释《内经》方面的成就研究颇详,而对其有关养生等方面的论述研究极少。研读他为《太素》所作的撰注,笔者发现他对养生学说的见解,虽然受道家思...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内经》“病机十九条”中的第十九条经文“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提出了新议,结合临床实践,认为非皆为热。  相似文献   

15.
李怀之 《中医药学刊》2005,23(9):1690-1692
自晋皇甫谧类编《内经》以来,分类研究《内经》的有10多家。故对《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类经》、《内经知要》等古医籍,从内容归类、编撰体例、结构安排、校勘注释等方面分析研究,对比、归纳其分类特点,探讨其继承与发展、成就与不足,说明其对学习《内经》、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 《太素》的全称是《黄帝内经太素》,共三十卷,为隋唐时代杨上善所撰。它是研究《黄帝内经》的最早版本之一,无论在分类研究《内经》方面,或在校勘疏证《内经》方面,均有较大的学术价值,特简述如下,以供同道参考。一、版本刊行始末本书在北宋时很流行,宋臣林亿、高保衡、孙奇等在校勘王冰《素问》释文时,就曾以《太素》作过对照勘本。但到了南宋至金  相似文献   

17.
在系统梳理现存有关《内经》研究著作的基础上,总结有关《内经》学术研究的方法可分为编次分类研究法、随文演绎研究法、经文校释研究法、专题发挥研究法、注家对比研究法、理论系统研究法6类,并对此六类方法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归纳和评价,围绕方法源流、研究目的、研究代表著作、研究内容及作用进行了述评,以期对《内经》学术研究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钱超尘积20年研究《太素》之心得,撰成《黄帝内经太素研究》,最近收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第三辑,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此书是《太素》研究史上的重要著作,为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之佳作。 该书从十个方面对《太素》进行了深入研究:一、《太素》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较详细地回顾了《太素》从唐初至今1300余年在中日两国流传的概况,并提出了今后《太素》研究的一些重点课题。二、杨上善撰注《太素》时代研究,引用大量材料详考,“确证杨上善为  相似文献   

19.
徐麟 《医古文知识》2005,22(2):22-24
分析《太素》杨注直音资料,发现这些资料对《太素》字词音义的考证,对医学疑难问题的廓清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类经》将《内经》原文全部收录 ,重新分类编注。其中有 83篇《内经》原文是以整篇的形式编入《类经》而没有被分割。其他《内经》原文中 ,以一整篇分成几个完整的单节者占多数。整部《内经》被编入《类经》的前十一类中 ,其中有三节原文重复出现。对《素问》与《灵枢》间严重重复的六节经文 ,其中五节是取自《素问》而舍《灵枢》,一节是取《灵枢》而舍《素问》;重复不甚的经文 ,予以保留。《类经》对极少数《内经》原文的段落节次进行了调整 ,对辞句不作变更。《内经遗篇》,除一节被收录其他卷之外 ,其余内容独立成一卷 ,以与《内经》正文相别。《类经》的第十二类为“汇通类”,收录的内容是《内经》重要原文的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