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估鼻内镜手术后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进行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鼻腔灌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及鼻内镜检查病变范围Lund-Kennedy评估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VAS及Lund-Kennedy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VAS及Lund-Kenned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后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变应性鼻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鼻腔病变结构的修复,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
肖圻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5):3450-3451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曲安奈德鼻喷雾剂鼻腔喷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剂鼻腔喷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好于对照组(65.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变应性鼻炎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生素D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术后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鼻腔黏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97例CR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2组均行鼻内镜手术.对照组术后给予维生素D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维生素D联合布地奈德喷鼻剂治疗.治疗8周后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收治的10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观察病例均为53例。对照组采取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粉尘螨滴剂治疗。评估两组疗效,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鼻部症状评分及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评分、白介素-4和白介素-6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鼻部症状评分、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评分、白介素-4水平、白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鼻部症状评分、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评分、白介素-4水平、白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粉尘螨滴剂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鼻部症状,同时还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西替利嗪片联合应用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126例确诊为常年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西替利嗪片(联合组)46例,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单药A组)40例,西替利嗪片(单药B组)40例,观察2周,并对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记分比较。结果:联合组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达94%,单药A组为78%,单药B组为70%,联合组明显优于单药A、B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西替利嗪片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通窍鼻炎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可以使不良症状得以有效缓解,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077-4079
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应用于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术后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内窥镜术后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滴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鼻窦炎内窥镜术后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能明显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炎症情况,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数,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5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9例。A组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刺血络治疗,B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C组采用鼻内窥镜下鼻腔刺血络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对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病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其中C组病例临床疗效优于A、B组(P<0.01)。鼻内窥镜下鼻腔刺血络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舒宁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用鼻舒宁喷雾剂喷鼻,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治疗两周后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鼻舒宁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配合护理可取得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分析鼻炎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内雾化对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42)。两组患者均给予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超声雾化鼻内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口服鼻炎片,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主观病情评分(VAS评分)、客观病情评估(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鼻窦炎疾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NOT-20)评分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以及IL-8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鼻塞、流涕、头痛/头昏、面部疼痛、嗅觉障碍以及主观症状VAS总分均显著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患者各症状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息肉、鼻漏、水肿以及Lund-Kennedy总分均显著降低(P 0. 05),而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瘢痕、结痂评分有所升高(P 0. 05),但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客观症状各症状评分以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SNOT-20评分均较术后1 d显著降低(P 0. 05),且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SNOT-2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CRP、IL-6以及IL-8水平均较术后1 d显著降低(P 0. 05),且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CRP、IL-6以及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鼻炎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内雾化可有效促进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主观症状及客观症状的改善,有助于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控制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鼻腔冲洗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鼻腔冲洗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及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免疫球蛋白E(TIgE)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显著低于常规组,干扰素-γ(IFN-γ)、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腔冲洗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快速改善患者的症状、炎症及生化指标,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张艺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9):968-969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治疗期限均为28d,分别进行病情症状及体征记分比较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及体征记分均数经t检验,鼻堵、鼻黏膜、鼻腔分泌及鼻通气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67.5%),经χ2检验,χ2=7.813,P<0.01,两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氯雷他定组。  相似文献   

13.
徐伟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238-3239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西替利嗪片联合应用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126例确诊为常年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西替利嗪片(联合组)46例,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单药A组)40例,西替利嗪片(单药B组)40例,观察2周,并对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记分比较。结果:联合组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达94%,单药A组为78%,单药B组为70%,联合组明显优于单药A、B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西替利嗪片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鼻腔功能及嗅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鼻内镜下中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研究组予以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鼻腔功能、嗅觉功能、SNOT-20CV评分、Lund-Kennedy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鼻气道阻力、鼻腔最小横截面至前鼻孔距离(DCAN)、鼻腔的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容积(NCV)、SN0T-20CV、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组鼻气道阻力、DCAN、SN0T-20CV、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NMCA、NCV均显著上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下中鼻甲成形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息肉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解除鼻腔梗阻,促进鼻腔功能及嗅觉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功能性内窥镜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鼻窦炎的疗效及对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嗜酸粒细胞(EOS)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鼻窦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术,术后2 d内镜清理鼻腔后盥洗鼻腔,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盥洗+糠酸莫米松鼻喷剂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糖皮质激素类鼻喷剂治疗对过敏性鼻炎患者鼻腔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耳鼻喉科门诊确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1)。研究组在晨起洗漱完毕后6∶00和晚上睡前21∶30生理性海水冲洗和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治疗;对照组每天上午9∶00和下午15∶00采用生理性海水冲洗和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鼻腔菌群种类、鼻腔菌属检出率、症状体征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以及Simpso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梭杆菌属、变形菌门、链球菌属、嗜血杆菌属及差异球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放线菌门、气球菌属、嗜胨菌属、痤疮丙酸杆菌、丙酸杆菌属、棒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鼻症状总积分量表(TNSS)、鼻炎伴随症状总分表(TNNSS)、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鼻内镜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0例难治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鼻内镜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鼻塞、流涕、头沉重感及嗅觉减退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鼻塞、流涕、头沉重感及嗅觉减退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收集近年来在我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儿400例,根据1997年海口标准进行鼻内镜手术疗效评定,采用SPSS 17.0软件对术后6个月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χ2检验。结果慢性鼻窦炎患儿鼻内镜手术后痊愈356例(89.0%),好转31例(7.8%),无效13例(3.2%)。此外我们发现,慢性鼻窦炎患儿不伴鼻息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慢性鼻窦炎患儿伴鼻息肉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影响临床疗效的最主要因素是变应性鼻炎病史、临床分类、VAS评分、鼻内镜检查评分、鼻息肉、CT检查评分、鼻腔黏连和术后随访依从性。结论慢性鼻窦炎患儿的疗效除手术本身影响因素外,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临床分类、是否伴变应性鼻炎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用双黄连注射液进行鼻腔超声雾化吸入辅佐治疗的疗效。方法: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均于术后第3天行鼻腔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组雾化用药为双黄连注射液,对照组为庆大霉素,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5 d,后改为每周1次,连续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雾化1个月及3个月后,2组VAS主观症状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雾化3个月后2组内镜黏膜形态及鼻窦CT评分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双黄连注射液雾化吸入辅佐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留置布地奈德混悬液明胶海棉对鼻内镜手术后中鼻道术腔上皮化的影响.方法: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鼻内镜鼻窦手术及常规术后处理.治疗组鼻内镜清理检查后于中鼻道术腔内留置浸有布地奈德混悬液的明胶海棉,1次/周,共3~6周,对照组仅行常规清理.结果:治疗组术腔黏膜上皮化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术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