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及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来该医院诊断、治疗的153例心脏手术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中采用该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采用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并对心脏手术围术期患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心理干预。结果153例患者中126例围术期伴有紧张、恐惧等心理,占82.9%;118例患者围术期伴有担忧焦虑等心理,占77.6%;96例患者围术期伴有自卑抑郁等心理,占63.2%;心脏手术患评分为(4.34±1.01)分、SAS评分为(4.09±0.07)分(P<0.05)。结论心脏手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围术期心理波动较大,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调整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利 《吉林医学》2013,34(3):566
目的:对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择乳腺癌术后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64例,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乙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Zung氏(SAS)进行心理评估、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及对治疗的配合度。结果:乙组患者术后SAS、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及治疗配合度均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乳腺癌术后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使患者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进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随机将50例首次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分为心理康复组(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介入治疗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宣教,康复组在宣教基础上,增加针对性心理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焦虑程度以及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程度相似(P>0.05),经过心理康复治疗后,手术日早晨康复组比对照组的焦虑值明显下降(P<0.01),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P<0.01)、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减轻(P<0.05)。结论:心理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稳定术中生命体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使肝癌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介入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吴克英 《吉林医学》2012,33(33):7386-7387
目的:对围术期心理护理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115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实施一般心理护理,心理护理组给予系统全面的心理护理。对两组围术期的负性心理以及基本体征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和常规护理组进行比较,心理护理组患者围术期的负性心理有十分明显的降低(P<0.05)。而生命体征状态又有较明显的增强(P<0.05)。结论:在围术期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负性心理,增强手术依从性,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心理护理在子宫全切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菊  孔祥娟 《中外医疗》2009,28(17):157-157
目的心理护理在子宫全切术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本科的子宫全切术患者进行交流获得资料。结果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通过心理护理可以促进并最大限度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结论对子宫全切术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并提高心理护理质量,可以促进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康复治疗并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心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综合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66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给予有针对性的综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变程度。结果:实验组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明显缓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从而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给予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66例以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对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的细致心理护理,患者心理得到安慰和鼓舞,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给予患者家属以心理护理,对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结论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大有益处,实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乳腺癌患者术后负性心理问题,降低心理压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陶韡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3):345-346
目的:对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缓解焦虑、紧张心理;探讨心理干预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中的重要性。方法:对40例重症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并进行心理护理总结。结果:心理护理的实施,有效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认真做好术前、术中、术后临床监护及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能够缓解实施人工肝治疗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机体对应激的高反应性,保证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单燕舞 《中国医药导报》2014,(19):145-147,151
目的研究手外伤患者实施手术后出现抑郁及焦虑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浙江省慈溪市中医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进行诊治的700例手外伤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分别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所选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每个手外伤术后的患者出现抑郁及焦虑的原因进行评估,同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文所选的手外伤患者,术后出现抑郁和焦虑的原因主要为:①术后伤口愈合不理想;②医疗费用相对较高,家庭负担相对较重;③术后失去了原有的劳动能力;④手的美观受到影响;⑤疼痛难以忍受;⑥考虑致伤纠纷,担心事故的责任。护士应对术期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克服其不良情绪。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手外伤患者术后出现的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自信心,缓解其心理压力,帮助患者尽快度过心理创伤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术后中药内服治疗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胆囊切除术患者9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干预护理及术后给予中药内服,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满意率为89.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1.1%(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值分别为(51.49±8.04)分和(37.56±5.13)分,治疗组患者术后的焦虑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联合术后中药内服治疗可明显改善手术患者的的焦虑症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雷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679-268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心理反应,术后疼痛情况,综合评价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的效果。结果:经研究显示,两组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反应评级结果Ⅰ级+Ⅱ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疼痛率比较,观察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全方位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术前准备,对提高患者的良好心理状态具有明显效果,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一对一"的心理干预,研究心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反应及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4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一对一"的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只作常规的治疗护理和指导,两组术后的康复训练程序完全一致。住院当天,术前1d和术后5d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测试,术后第4,12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康复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住院当天行心理干预前SAS评分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实施心理干预后,试验组在手术前1d,术后5d SAS评分值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4,12周试验组的置换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降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并可提高术后肢体康复训练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周围  肖丽涛  任建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6):1616-1617
对30例脊柱结核患者行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术前要求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消除压力,稳定情绪,由被动心理转为主动配合心理;术中严密监护,积极给予支持治疗;术后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神经情况,负压引流及出院以后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患者行高频电波刀切除术(LEEP)的治疗效果及探讨增加效果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7月本院门诊的748例慢性宫颈炎进行LEEP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的心理、行为干预及术后随访。结果LEEP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总体效果良好;围术期实施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使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手术、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及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恢复良好,能提高该手术的总体效果。结论LEEP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心理等方面系统干预可以使患者情绪放松,更好配合手术,减少术中出血及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LEEP术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治疗宫颈疾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皮肤扩张术治疗烧伤后疤痕挛缩的护理要点。方法 :本组 2 6例皮肤扩张术患者 ,术前加强心理护理 ,术后重视皮瓣血运观察。结果 :患者对治愈疾病信心倍增 ,能够很好配合治疗 ;未出现并发症 ,均达到临床治愈。结论 :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和重视术后皮瓣血运观察能增强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周雪娟 《吉林医学》2013,34(4):747-748
目的:总结卵巢囊肿术后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方法:对收录治疗的卵巢囊肿的36例患者术后采取心理护理进行分析,主要结合患者本身进行心理护理和结合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术后的护理患者的情绪和病情均有所好转,并且患者也积极的参加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卵巢囊肿切除术后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等心理障碍,并且更加有利患者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消除结肠镜检查治疗术患者的紧张心理,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检查者在睡眠、无痛苦中进行。方法(1)心理疏导:用异丙酚、芬太妮镇静镇痛剂,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行结肠镜检查治疗术。(2)做好检查前准备:术前尽可能详细地了解患者有无心、肺、脑疾病及严重程度;指导患者术前一天吃软食,术日晨空服;术前仍然要安慰和鼓励患者,减少恐惧心理。(3)术中配合:帮助患者取正确的体位配合检查。(4)术后护理:告知患者术后注意的事项。结果术后恢复平均时间3min,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全无痛觉,均无不良反应。结论通过对无痛性结肠镜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检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程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康复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心理护理方法;随机选择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50例患者为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全程加上心理护理干预,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实施全程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情绪,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反应,利于患者康复,临床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胆囊内窥镜手术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32例胆囊内窥镜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按传统围术期护理,实验组在术前及术后实行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术中配合、相关手术知识掌握、术后恢复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术后的焦虑程度、手术知识的掌握、术中配合、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使患者由被动治疗变为主动配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提升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体外循环术后ICU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以及心理护理的应用意义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进行体外循环术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其采用心理护理方法,总结护理效果.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中,无1例出现精神障碍,有2例患者因为体外循环术后严重并发症而死亡,其他58例患者都安全转回至心外科普通病房.结论:对体外循环术后ICU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环境,强化患者对临床治疗的依从性,优化医护关系与临床治疗效果.心理护理在外科术后临床治疗期间具有普及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