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恒清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VBI)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方法:收集VBI眩晕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9)及对照组(67)。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下,治疗组采用恒清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疗程4周,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眩晕症状评分、欧洲眩晕量表及国际DHI眩晕障碍量表评分,经颅多普勒检测(TCD)及生化检查,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SI)。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51%,对照组总有效率73.1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眩晕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1),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降低(P<0.01),EEV分值及DHI分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两侧VA和BA的Vp、Vm均升高(P<0.05或P<0.01),两侧VA和BA的PI和RI均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的TC下降(P<0.05),HDL-C升高(P<0.05),ASI明显下降(P<0.01),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黏度、RBC聚集指标、纤维蛋白原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恒清汤对VBI眩晕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VA和BA血流速度,降低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ASI,改善血流变指标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天麻素胶囊联合氟桂利嗪对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合并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将70例VBD合并PCI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天麻素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欧洲眩晕评价量表(EEV)评分和头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椎基底动脉迂曲程度分级、椎基底动脉管径和长度、脑多普勒超声检查(TCD)、血管内皮功能、hs-CRP及FIB的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DHI评分、EEV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以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迂曲程度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椎基底动脉管径和长度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均0.05),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血流峰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明显增快而血管阻力指数(RI)均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ET-1、hs-CRP及FIB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VBD合并PCIV疗效确定,不仅能缓解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迂曲程度、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并且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降低血液黏稠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培土益气法联合灯盏生脉胶囊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加味六君子汤水煎剂结合灯盏生脉胶囊服用,对照组则予以倍他司汀片及氟桂利嗪片口服,共14d,停药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椎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土益气法联合灯盏生脉胶囊能有效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及VA、BA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周;治疗组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基础上,予口服化痰止眩汤,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和体征的变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治疗前后两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或P0.01),尤其治疗组变化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止眩宁胶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简称TCD)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包括治疗组(止眩宁胶囊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组)30例。结果:治疗组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脑血流速度平均值(Vm)改善率分别为86.7%、90.0%;对照组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脑血流速度平均值(Vm)改善率分别为63.3%、40.0%。结论:止眩宁胶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双向调节作用明显优于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12):1734-1735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60例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病例随机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维生素B6片加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加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归脾汤加减颗粒剂冲服,两组均治疗10d,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p,cm/s)大小。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3.3%,高于对照组73.3%(P0.05);两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Vp较治疗前均有增加,观察组治疗后Vp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归脾汤加减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对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予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1%,对照组7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及平均流速(Vm)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治疗组Vs、Vd及Vm血流参数值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董氏奇穴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有效改善或消除症状,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按就诊顺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予脑心通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综合治疗,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胶囊等西药常规治疗,连用2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2组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44/46),对照组为73.91%(34/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组MCA、VA、BA的Vm均较治疗前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治疗组患者MCA、VA、BA的V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在缓解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方面均较单纯西药治疗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阳化痰法治疗痰湿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0例VBI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温阳化痰法治疗,疗程14天。比较治疗结束后的临床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6%vs 80.0%,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期基底动脉(BA)和椎动脉(VA)血流速度均明显升高,其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阳化痰法治疗VBI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申保国 《新中医》2011,(12):32-33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给予自拟益气化瘀方口服,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18天后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于治疗前后应用经颅多普勒诊断仪检测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68.52%,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R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化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疗效优于盐酸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养血通脉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型眩晕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中医证候与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就诊的VBI型眩晕患者1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养血通脉汤,2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峰流速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5. 16%、82. 2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证候积分均降低(P 0. 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 0. 05),2组患者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期峰流速均高于治疗前(P 0. 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养血通脉汤辅助治疗VBI型眩晕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及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张成明  詹根龙  徐庆  郑雯  陈博 《新中医》2023,55(16):10-15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合桂附地黄丸加减治疗脑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脑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脾肾阳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合桂附地黄丸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欧洲眩晕评分量表(EEV)、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脑血流指标,血清血栓素B2 (TXB2)、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16%,高于对照组76.47%(P<0.05)。2组主症、次症积分及中医证候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主症、次症积分及中医证候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EEV、DH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EEV、DH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脑平均血流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双侧椎动脉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2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片和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两组患者均以14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分别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p、Vd和Vm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的Vd、Vm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治疗后两组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VBI性眩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Vd和Vm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患者的疗效及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92例V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联合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及脑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3.0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9.13%;观察组眩晕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差值(9.63±3.71)分,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16±3.39)分;观察组治疗前脑动脉血流减慢者或增快者治疗后脑动脉血流Vm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治疗VBI所致眩晕可双向调节脑动脉血流速度,迅速缓解眩晕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采用丹红注射液结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单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59.38%、总有效率为96.88%,均高于对照组的15.15%和78.79%(P<0.05,P<0.01)。治疗后,两组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加快(P<0.01),且治疗组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快(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提高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银杏叶提取物及灯盏细辛并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流速度(TCD检查)。结果:治疗后,两组在BA、VA的Vd、Vm上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血流速度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活血补气祛痰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VBI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3)。对照组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研究组采取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活血补气祛痰汤,均治疗15 d。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基底动脉(BA)及左右侧椎动脉(VA)血流速度]、生活质量(SF-36)分值。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 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 09%(P 0. 05);治疗前两组左侧VA、右侧VA及B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疗程结束后两组左侧VA、右侧VA及BA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SF-36分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疗程结束后两组SF-36分值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采取活血补气祛痰汤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天麻破壁饮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VBI所致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天麻破壁饮片冲服,2组均治疗14天。对比2组临床疗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峰流速(Vm)、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m均较治疗前提升(P 0.05),治疗组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Vm提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3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天麻破壁饮片联合西药治疗VBI所致眩晕可提高疗效,调节脑动脉血流,降低血液黏稠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评价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性。方法:入选2010年2月-2013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老年患者共计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桂利嗪,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DARS和DHI量表进行评估,观察组和对照组疗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后循环血液流动速度变化进行评估,观察组基底动脉和左椎动脉血流改变较显著(P0.05),右椎动脉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头穴丛刺和项穴丛刺对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脑血流即时效应的影响。方法将57例脑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头穴丛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项穴丛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ranseranial doppler,TCD)所示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ICA)、基底动脉(BA)、小脑后下动脉(PINCA)、椎动脉(V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血管(MCA、ICA、BA、PINCA、VA)血流速度(Vs、Vd、Vm)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MCA、ICA、VA及PINCA血流速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BA的Vs与Vm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血管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和项穴丛刺均能即时改善患者大脑各低流速血管的Vs、Vd、Vm,两种刺法对各血管Vs、Vd、Vm改善程度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