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合同网协议模型中,Agent之间通信量大,且角色固定,不能满足多Agem系统环境和任务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以及交互的灵活性和高效性.通过引入信任度和阈值,采用面向对象Petri网对合同网协议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应系统环境及Agent能力变化的模型,并对改进模型进行了分析,表明模型具有角色可变性、并发性和通信量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Bit承诺的合同网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现有合同网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合同网协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利用Bit承诺协议和RSA算法,给出一个具有安全性的合同网协商模型,保证Agent之间信息的安全传输,防止协作Agent反悔、拒绝履行承诺。该协商模型满足不可否认性和强可验证性,投标价格保密安全,技术简单,通信量小。  相似文献   

3.
在多Agent系统中,常用的协商模型为合同网协议。在分析了经典合同协议优缺点后,提出基于熟人模型和心智系数合同协议的多Agent协作模型。在系统构建过程中引入心智状态中的信任度、熟悉度、他信度、繁忙度等概念,提出心智系数的更新规则并设计实现基于心智的合同网模型的构建。最后以机器人足球比赛为背景,对协商过程进行模拟测试与结果分析,证实了该模型能在保证协商质量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协商的时间和通信量,实现多Agent系统的高效协作。  相似文献   

4.
以往的多Agent间的通信都是建立在理论安全的网络传榆的基础上,但网络中信息的传递必须考虑安全问题.为此,引入数字签名技术,运用加解密算法对合同网协议中的信息进行处理,构造了一个具有安全性的动态合同网模型.运用有色Petri网建模,CPN Tools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可迭性、活性、公平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林琳  刘锋 《微机发展》2010,(3):71-75
合同网是用于分布式问题求解环境下各Agent进行通信和协作的一种协议,各个Agent内部的知识、能力和策略在问题求解过程中总是动态变化的。为了能够得到实用性强且易于实现的协作模型,分析了传统经典合同网的缺点并进行了改进,利用熟人模型对投标者进行了合理的筛选。采用Agent的主动感知特性,改进了任务Agent接受任务的被动性。在投标过程中引人信任度、感知系数和活跃度等智能参数,防止了投标者在投标过程中的自私性,平衡了各个合同承担者的负载。通过实验证明,改进的合同网降低了网络通信量,提高了多Agent系统协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合同网协议的多Agent协作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同网是用于分布式问题求解环境下各Agent进行通信和协作的一种协议,各个Agent内部的知识、能力和策略在问题求解过程中总是动态变化的。为了能够得到实用性强且易于实现的协作模型,分析了传统经典合同网的缺点并进行了改进,利用熟人模型对投标者进行了合理的筛选。采用Agent的主动感知特性,改进了任务Agent接受任务的被动性。在投标过程中引人信任度、感知系数和活跃度等智能参数,防止了投标者在投标过程中的自私性,平衡了各个合同承担者的负载。通过实验证明,改进的合同网降低了网络通信量,提高了多Agent系统协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鉴于传统合同网协议居高不下的通信量, 本文提出了智能合同网协议(ICP). 该协议对任务的发起者增加友好度因子, 对投标者加入信任度因子, 双方互相选择, 并及时动态更新友好度及信任度; 对每个动作添加时间因素, 用全局时钟控制整个模型; 为了降低通信量, 防止投标者无限制投标, 对投标者设定投标次数阈值; 并且对于没有中标的任务则设定流拍的次数. 根据历史投标记录, 智能调整各项参数. 本文利用颜色Petri网对ICP建模并仿真, 实验数据证明, ICP极大的降低了通信量, 缩短了运行时间, 提高了任务命中率.  相似文献   

8.
韩冰娣  郑丽英 《微机发展》2006,16(11):42-43
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s,MAS)中,多个Agent通过交互和协作来完成一系列任务或实现一些目标。Agent之间有效、有序地进行交互是MAS成功运行的关键。文中采用着色Petri网来表示一个多Agent系统。利用着色Petri网,便于描述并发现象和模拟平行系统,除了直观的图形化表示,还具有精确的形式化定义,并且有完善的分析工具。最后对FIPA规范中的FIPA Inform和FIPA Request两个协议进行实例分析,说明如何用着色Petri网进行建模。  相似文献   

9.
杜磊  王文俊  董存祥  李力雄  高珊 《计算机应用》2010,30(10):2567-2571
针对应急事件处置过程中的多组织协同问题,提出多Agent应急协同的Petri网模型定义,研究Agent内部Petri网基本结构及多Agent的协同交互Petri网建模,并给出了应急协同Petri网模型的协同检测算法。最后以某单位氯气泄漏应急事件处置过程为例,建立了应急协同Petri网模型,并进行协同检测及分析,验证方法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Petri网的实时多智能体系统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基于Petri网的实时多Agent系统建模方法,它通过Petri网建立由接口模块、目标模块、计划模块、调度模块、知识库模块、环境模块、内部模块和控制模块组成的实时Agent模型,抽象和清晰地描述出实时Agent内部和外部特征。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改进的合同网的多专家Agent协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研究专家系统和MAS(Multi—agent System)结构的基础上,讨论了专家Agent的功能。结合农业专家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合同网的关系网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专家Agent协作过程及通信语言。  相似文献   

12.
Application of contract net protocol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a bid evaluation procedure specific to the problem. Care must be taken to apply contract net protocol to tasks that involve precedence constraints among different operations and heterogeneous resources. The lack of a process model in the original contract net protocol makes it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resulting contracts. We propose a model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d evaluation procedure by extending our previous results to handle tasks with more complex process structure. We formulate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to find a minimal cost feasible execution sequence for a task.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协作的扩展合同网协议.该协议在传统合同网协议中引入了信任度、阈值和优先级等策略,减少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开销,有效均衡了节点的能量消耗.为确保扩展合同网协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可靠性.利用面向对象Petri网对其进行建模、分析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扩展合同网协议有效地延长了网络生命周期,提高了网络的能耗效率,网络完成任务数也有了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王素贞  杜治娟 《计算机应用》2013,33(5):1276-1280
针对移动云计算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应用程序在网络上迁移问题、远程设备上执行时的网络延迟和非持续连接问题、跨云服务问题以及安全风险和隐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范型的移动云计算架构,其中,在应用程序迁移中引入断点保存思想和事件重播机制,在移动Agent协同过程中使用优化过的合同网协议,利用移动Agent交换密钥进行身份认证。用有色嵌套Petri网描述了此架构的执行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移动电子图书销售系统。  相似文献   

15.
合同网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Agent系统的合作协议. 针对传统的合同网协议, 提出一种基于投标结果修正的合同网协议, 并论述该协议的合作过程, 说明该协议简化了传统合同网协议的工作过程. 最后把该协议应用于一个风力/太阳能互补发电系统的实例中, 结果表明该协议的工作效率比传统合同网协议更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合同网协议协商机制缺乏问题求解质量与效率分析的情况,设定假设条件,构建马尔可夫链模型,得出了利用目前已有的合同类型无法保证全局收敛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邻域合同系的概念,通过分析控制方式对收敛性的影响,得出了集中式控制可以保证全局收敛以及分布式控制以概率保证全局收敛的结论,并设计了概率的计算方法.采用Doebin理论,对应用变邻域合同系的收敛速率进行分析,得出了集中式控制收敛速率与分布式控制收敛速率的上下界估计.  相似文献   

17.
贺雷  刘正熙  毌攀良 《计算机应用》2007,27(11):2623-2625
通过分析地面交通仿真所面临的问题,构建了一个以车辆和虚拟交警为智能Agent的多Agent系统,并利用通用触发器模型解决多Agent之间的通信和协调问题,从而实现对地面交通的仿真。定量分析了引入虚拟交警和通用触发器模型后,系统通信过程中信息量的变化,同时设计了地面交通的实验模型对该仿真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