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研究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了37例胃粘膜活检标本。光镜定量观察显示,不典型增生及胃癌(高分化与低分化)上皮AgNOR数目,均显著多于正常和炎症病变上皮;胃癌组AgNOR均值还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但两组中AgNOR数值有一定程度的重叠。电镜观察见AgNOR颗粒位于细胞核仁区,胃癌上皮AgNOR颗粒排列分散,散布于整个核仁区;而正常胃粘膜上皮AgNOR颗粒分布集中。本研究结果提示,胃粘膜上皮AgNOR数目及形态的表现,对于胃良、恶性病变的判断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染色在诊断子宫内膜上皮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以10例增生性内膜作对照,对子宫内膜腺癌、不典型增生及腺囊型、腺型增生过长的30例活检和手术标本的病理切片,观察和对比分析细胞核内AgNOR的数量、大小、形态和分布规律.结果增生性内膜细胞核内AgNOR均数与各型增生过长的均数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内膜增生过长、不典型增生与内膜癌细胞核内AgNOR核内颗粒均数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AgNOR染色的定量分析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上有一定帮助.而细胞核内AgNOR颗粒的大小、形态和分布情况的综合分析,对良恶性病变分型分级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对68例宫颈粘膜活检标本进行观察。其中宫颈炎症粘膜21例,不典型增生11例,宫颈癌36例,光镜定量显示,不典型增生和宫颈癌上皮AgNOR数目有显著差异。结果提示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技术对宫颈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165例连续胆囊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及组化研究,结果表明胆囊粘膜的单纯增生发生率为72.5%,不典型增为22.15%,胆囊癌为5.45%、AgNOR及DNA结合染色结果发现;胆囊粘膜从单纯增生到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胆囊癌的AgNOR颗粒及面积与DNA倍体含量逐步增高,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且AgNOR面积与DNA倍体之间明显相关。说明Feulgen DNA及AgNOR结合染色是可行的,反映了胆囊粘膜细胞由增生到癌的细胞动力学变化过程,提示胆囊粘膜的不典型增生是胆囊癌重要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对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PIAS-500多媒体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定量测定80例胸腔积液(40例结核性积液和40例癌性积液)中脱落细胞的AgNOR颗粒10项参数,并对AgNOR形态进行观察分型。结果:癌性积液组AgNOR的10项参数测定指标均与良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癌性胸腔积液组癌细胞核内AgNOR颗粒以弥散型、聚集型和混合型为主,而结核性积液组细胞核内AgNOR颗粒以单一型为主。结论:胸腔积液AgNOR检测对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叶见波 《微创医学》2000,19(4):464-465
胸腹水中增生的间皮细胞与恶性肿瘤细胞的鉴别是细胞学诊断中的难题.核仁组成区(NOR)嗜银染色(AgNOR)技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肿瘤细胞的良恶性鉴别[1].本文通过92例胸腹水涂片增生间皮细胞与恶性肿瘤细胞核内AgNOR颗粒数量、大小及分布的定量观察来探讨其对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增生症中的数量差别及对预后的评价。方法采用银染法染色,检测子宫内膜增生症200例:正常增生、单纯增生、复杂增生和不典型增生各50例,分别计数组织中细胞核内AgNOR的定量值,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不典型性增生的子宫内膜细胞核内AgNOR颗粒的数量、大小、形态和在胞核内的位置与其他三组有所差别;AgNOR颗粒数比较:正常增生组间比较P〉0.05;正常增生组、单纯增生组与复杂增生组比较P〈0.05;正常增生组、单纯增生组与不典型性增生组比较P〈0.01;复杂增生组与不典型性增生组比较P〈0.05。结论AgNOR颗粒的数量可为临床治疗和随访提供量化依据,可以作为子宫内膜增生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核仁组成区技术(AgNOR)区分良性、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及恶性细胞,并探讨AgNOR分型与癌细胞类型的关系.方法:应用胶银染色技术检测879例细胞学涂片.结果:良性细胞均数(2.84±0.68)与恶性细胞均数(9.96±2.67)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说明产生假阳性机会很小.良性细胞与中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均数(3.97±0.64)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细胞均数(5.96±0.99)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有助于识别可疑癌细胞.AgNOR在腺癌细胞中颗粒粗大,色深;在鳞癌及小纲胞癌中颗粒多为弥散型,细小、色浅.AgNOR分型与癌细胞分型有显著相关性(p〈0.001).用AgNOR计算标准判断良恶性其敏感性96.8%,特异性95.7%.结论:细胞学普通染色诊断困难时,AgNOR银染技术可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gNOR定量检测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银染技术,对25例乳腺腺病、12例乳腺纤维腺瘤、12例囊肿病、2例管内癌、67例浸润癌进行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定量观察。结果:良、恶性病变细胞核内AgNOR颗粒的数目、分布、形态类型有明显差异;纤维腺瘤、囊肿病与腺病细胞核内的AgNOR颗粒数目有明显差异;乳腺癌分型分级各组间AgNOR数目无差异。结论:AgNOR技术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临床常规制片的54例正常结肠及结肠良恶性肿瘤组织切片进行银染核仁组织区技术(AgNOR染色)形态学定量观察,发现结肠腺上皮出现肿瘤性增生时,腺上皮细胞核的数量和AgNOR计数均明显增多;腺癌与绒毛状腺瘤在AgNOR颗粒的大小和形态方面均明显不同,但AgNOR计数并无显著差异。这提示对AgNOR颗粒大小,形态和计数分析,有助于鉴别诊断结肠腺瘤与腺癌,并且在探讨结肠腺瘤增生与癌变关系的机制方面亦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应用胶质银技术对正常食管鳞状上皮、单纯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和浸润癌石蜡切片进行核仁组成区蛋白定量研究。发现随病变进展,核仁形成区蛋白计数明显递增,其大小、形态、分布也明显改变。核仁形成区蛋白均值除Ⅱ、Ⅲ级非典型增生间无显著性差异外(P>0.2),其余各病变组间均有显著与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P<0.001)。表明核仁形成区蛋白定量可鉴别癌及癌前病变,并为食管脱落细胞学诊断奠定了组织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随机选取子宫内膜腺癌、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内膜增生过长标本46例,应用图象分析技术进行AgNORs形态定量及以免疫组化法对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含量作检测。结果表明:图象分析AgNORs颗粒大小、形态、分布结合颗粒面积、平均面积的综合分析评价,较光镜检查人工计数更客观、精确、可靠地反映细胞增殖情况。再结合ER,PR含量检测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用嗜银染色技术对34例良性胃溃疡、40例胃粘膜异型增生、46例胃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中的核仁组成相关蛋白(AgNOR)进行研究,25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作对照。发现对照组、良性溃疡组,异型增生组和腺癌组的细胞核AgNOR平均计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恶性细胞中AgNOR的体积、形状及在细胞核内的位置也不相同。作者认为此法有助于区别胃的良性和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5.
董志谦 《重庆医学》1993,22(3):200-202
本文应用AgNOR技术对31例组织形态学上不能确定其性质的活检组织石蜡切片进行AgNOR定量计数分析.结果发现:鳞癌组AgNOR平均值(X)为4.10,标准差(S)为0.51;而增生组(?)为2.68,,S为0.62,经统计学处理t=6.89.P<0.001,表明两组计数具有极显著差异.提示AgNOR染色技术对病变良恶性的鉴别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同时讨论了在这类病变中AgNOR的计数方法以及两组计数有重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57例鼻咽活检组织的非癌部位电镜观察,发现鼻咽粘膜上皮的增生、化生与癌变有关,不典型增生和化生是癌前病变。其癌变过程有一个渐进性的发展阶段,不典型增生(或化生)与癌组织有移行关系。  相似文献   

17.
The number of AgNORs in the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 was studied quantitativelyby one-step silver colloid technique in 6 samples obtained from normal bladder tissue,9 ofchronic cystitis and 56 of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bladder.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meannumber of AgNORs per nucleus was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 normal bladder tissueand tissue from chronic cystitis,whil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normal or in-flammatory tissue and malignant tisssue on the one hand and between various grades of bladdertumor on the other.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mean number of AgNORs per nucleus wasclosely related to the prognosis of bladder tumor.So it is suggested that AgNOR counting bythe silver stain technique might play a role in the differenci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lesionsand in grading and prognosis in bladder tumors.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技术对82例人食管鳞状上皮和鳞癌标本进行6种凝集素标记观察。结果表明,食管非癌上皮和鳞癌中6种凝集素的分布和含量有明显差异,非癌上皮的凝集素受体主要分布在胞膜上,而从异型增生开始到高分化鳞癌至低分化鳞癌,所结合的凝集素受体的分布逐渐从胞膜移至胞浆和核膜上,凝集素结合的阳性率随细胞分化水平的降低而逐渐升高,表明慢性炎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是食管粘膜癌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核仁组成区嗜银颗粒(AgNOR)的计数和异形颗粒分析对区别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针吸细胞技术对乳腺及甲状腺病变穿刺标本进行AgNOR定量和形态分析。结果 43例不同类型乳腺癌,AgNOR平均值4.40(P〈0.01),12例乳腺上皮良性增生,平均值2.90,45例不同类型甲状腺癌,AgNOR平均值3.50(P〈0.01),10例甲状腺上皮良性增生,平均值1.77,良、恶性肿瘤细胞AgNOR颗粒的体积和形态有明显差别。结论 核仁组成嗜银颗粒(AgNOR)的计数对于区别乳腺和甲状腺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同时对平均值,大中颗粒百分比和异形颗粒百分比等三项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将会大大提高其诊断和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应用核仁组成区银染技术与自动图象分析仪测定细胞的DNA含量,对10例胃癌和40例胃粘膜病变(其中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和慢性表浅炎症各10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AgNORS数量和DNA含量都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经统计学处理,各组间有极显著差异,两种指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98,p<0.001)。见于DNA含量的测定在区别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已被病理学界公认,作者认为,AgNORS计数可以作为光镜水平对胃癌前病变检测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