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钢铁与水泥行业利用CCS技术市场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虹  姜克隽 《中国能源》2010,32(2):34-37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发展大趋势,CCS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控制CO2排放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钢铁和水泥行业能源消费特点,重点对我国未来20年钢铁和水泥行业CO2排放及运用CCS技术的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钢铁和水泥行业运用CCS技术可捕获CO2的潜力分别为5亿t和3~4亿t左右。  相似文献   

2.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采用醇胺溶液(MEA)吸收CO2的2×300MW燃煤电厂CO2捕集和封存(CCS)技术改造过程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分别计算了系统建设、运行及退役,应用MEA吸收CO2、对CO2压缩并管道运输和地质储存等各阶段的CO2排放量.结果表明:全生命周期内采用MEA化学吸收法CCS技术改造后的燃煤电厂CO2的直接减排率可达86.24%左右,CCS系统全生命周期CO2排放量为960.93 t/d;电厂发电运行过程与CCS系统运行的CO2排放量在全生命周期排放中占较大比重,分别为46.96%和47.62%左右;采用MEA技术捕集CO2并进行封存的成本约为23.80~44.90美元/t.  相似文献   

3.
中国能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增长、人口、能源消费强度、能源结构等。预计中国2005~2020年GDP年均增长率为8.0%~8.6%。基准情景下,中国2050年能源需求总量达到66.19×108t标煤,人均能源消费量4.4t标煤,CO2排放量117.3×108t,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42,2020年CO2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3%~48%;减排情景下,中国2050年能源消费量50.4×108t标煤,人均能源消费量3.5t标煤左右,CO2排放量70.7×108t,人均CO2排放量4.8t左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32,2020年CO2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52%,若能实现减排情景,则意味着中国已做到了低碳经济;而从可预见的技术条件以及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规模来看,实现低碳情景难度很大。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能源需求增加是客观存在的,应力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与产品结构,减少与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和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中应制定中、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中、短期目标即相对减排,中国政府制定的2020年CO2排放强度相对2005年降低40%~45%的约束性目标就属于相对减排;长期目标指的是当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后,若全球技术发展迅猛,这时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的总量控制与减排才有可能做到。  相似文献   

4.
轿车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时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轿车柴油机燃用大豆酸化油制生物柴油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在外特性、标定转速负荷特性及最大扭矩转速负荷特性下尾气中CO2、CH4、N2O及当量CO2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轿车柴油机的CH4和N2O排放量均很小,CO2是其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随着生物柴油混合比例的增加,发动机的CO2和CH4排放降低,N2O升高,生命周期当量CO2排放降低.大豆酸化油制生物柴油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轿车柴油机的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5.
生物质成型燃料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为准确研究其替代化石能源的节能减排效益,分析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特性,并采用发热量比较法、物料衡算法、产排污系数法分别计算分析了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燃烧的节能效益、CO2减排效益、废气污染物减排效益。结果表明: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燃烧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预计2020年,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煤炭折合1579.5万tce,减少CO2排放4011.93万t,减少SO2排放30.99万t,减少NOx排放4.06万t,减少PM排放175.29万t。  相似文献   

6.
废水厌氧处理沼气发电CDM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开发,既有利于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任务的实现,又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文章结合梅河口市海山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废水厌氧处理沼气发电工程,对废水厌氧处理沼气工程回收利用CDM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效益评价.结果表明,年发电量9873.6 MWh的沼气发电工程项目,可实现年减排温室气体49817 t CO2当量;如果该项目成功注册为CDM项目,按照目前CER的最低购买价格10欧元/t计算,每年可获得CER收入498170欧元,在项目20a运行期内累计可获得CER收入资金996.34万欧元.不仅能大大减少甲烷的排放量,也减排了因替代其它能源产生电能而带来的温室气体,同时企业获得了能够用于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收益.  相似文献   

7.
CO2是能源与环境生物活动循环的依存产物,工业化后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了大量的CO2排放,打破了CO2的自然生态平衡。介绍了CO2的来源,分析了燃煤发电CO2的排放量,我国每年燃煤发电约排放C0230.7×10^8t,指出燃煤发电是减排CO2的重点。提出CO2的利用与处置的方法主要有:CO2和合成氨加工成尿素,并发展大颗粒尿素促进造林绿化;美国正在建的CO2零排放燃煤发电装置,采用了CO2收集与封存(CCS)技术,以及煤制油清洁燃料联产电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博峰 《中国能源》2011,33(6):28-32,47
城市CO2排放占全球人为排放的绝对主体。我国由于城市建制和城市清单系统的不足,导致很难核算真正城市意义的CO2排放量。本文建立狭义城市边界和城市碳排放范围,并且基于GIS模型,初步核算了2005年中国地级市CO2直接排放(尺度1)和CO2总排放(尺度1+尺度2),分别为17.70亿t和27.34亿t,直接排放占总排放的64.73%。中国地级市CO2总排放占当年全国总排放量的48.90%。  相似文献   

9.
能源消费是人类活动排放CO2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碳减排已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约束因素。2012年全世界能源消费排放3.173 4×1010 t CO2,中国能源消费排放的CO2已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6.0%。2012年全世界人均CO2排放量4 510 kg,而中国人均CO2排放量达到了6 093 kg。同年广东省人均CO2排放量为5 224 kg,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推进,广东的单位产值能耗水平逐年降低,能源结构不断改善,使得全省化石能源消费带来的CO2排放量的增长势头得到抑制,2012年的排放量比2011年略有减少。按目前的发展趋势预测,到2020年,广东CO2排放总量将达到1.606 2×108 t碳当量,比2012年增加9.69×106 t碳当量,人均CO2排放量将达到5 287 kg,略高于2012年的5 224 kg。如果在“十三五”期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则到2020年广东省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将比2012年下降2.7%,CO2排放总量将比2012年下降3.5%,人均CO2排放量将由2012年的5 224 kg下降到2020年的4 795 kg,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0.
水泥和钢铁行业是我国两大重点耗能行业,这两个行业有着巨大的产量和能源消耗,它们成为我国两个主要CO_2排放源。同时,这两个行业已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水泥和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行动对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也是实现我国水泥和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突破性的低碳技术无疑是推动两个行业节能减排的强劲引擎。综述了水泥和钢铁行业几种突破性低碳技术的原理、减排效果、障碍和措施,以期这几种低碳技术能得到进一步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切实促进这两个行业的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