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桂芝  李寒  陈凯 《护理研究》2007,21(34):3130-313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透析充分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60例)和非糖尿病肾病组(62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观察病人的一般资料、贫血及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Kt/V)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糖尿病肾病组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透析充分性的相关因素.[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病人Kt/V、血红蛋白和清蛋白明显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透析不充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并发症、透析血流速度、清蛋白和血糖是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特点是透析不充分、贫血发生率较高、营养状况低下和并发症较多,其中并发症、透析血流速度、清蛋白和血糖是影响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病人行血液透析充分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桂芝  李寒陈凯 《护理研究》2007,21(12):3130-313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透析充分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将1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分为糖尿病肾病组(60例)和非糖尿病肾病组(62例),收集病人临床资料,观察病人的一般资料、贫血及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Kt/V)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糖尿病肾病组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透析充分性的相关因素。[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病人Kt/V、血红蛋白和清蛋白明显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透析不充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P〈0.05);并发症、透析血流速度、清蛋白和血糖是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的临床特点是透析不充分、贫血发生率较高、营养状况低下和并发症较多,其中并发症、透析血流速度、清蛋白和血糖是影响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充分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芳  张秀丽 《护理研究》2006,20(2):412-413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终末期肾病透析病人中糖尿病肾病(DN)病人所占比例逐年增加。但DN病人透析治疗与非DN病人相比并发症多,存活率低,风险大。做好此类病人的护理,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护理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延长生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对1995年10月-2005年10月107例终末期糖尿病病人血液透析治疗进行分析。现将观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5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记录其7 d的饮食种类和量,检测透析充分性、人体学及实验室有关指标.结果 蛋白质、热能的摄入量显著低于推荐量,且摄入充分组的营养指标明显高于不充分组(P<0.05),透析充分组的营养指标明显高于不充分组(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与摄入不足、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糖尿病本身高分解、透析不充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林永明  沈明亮  陈英姿 《新医学》2005,36(8):448-450
目的:探讨终未期糖尿病肾病的较佳透析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血液透析和26例行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液透析组在降低血清肌酐水平、改善营养状况方面明显优于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组.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宜优先选择血液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6.
赵金发  王祥峰 《临床医学》2011,31(10):63-64
目的观察影响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率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39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前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糖、白蛋白、血压等情况;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年内死亡患者和存活2年以上患者的基础情况以及透析过程中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初次透析时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2年以上组该值较小,初始肾功能状态较好;透析中常发生的并发症为透析低血压和低血糖,采取透析前补充蛋白、控制血糖以及透析时静脉推注高糖等措施可以预防和纠正并发症。结论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应及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常见并发症为透析低血压和低血糖,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DM)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1],行血液透析(HD)维持牛命者日益增多,但糖尿病肾病病人透析治疗比非糖尿病肾衰存活率低、并发症多,且在HD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急性并发症,所以DM病人透析有其特殊性。现就35例DM透析病人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滤速度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3例,按病情需要非随机地选择不同的透析模式、透析器、血流量及超滤速度,比较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 个体化超滤速度≤10 ml/(kg·h)者与>10ml/(kg·h)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19.8%和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90,P=0.010);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中,个体化超滤速度是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控制个体化超滤速度可有效地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李静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2):1901-190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行血液透析时低血糖护理方法.方法 对24例长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临床资料作以回顾.结果 24例患者共进行1570次血液透析,期间发生低血糖共45次,低血糖发生率2.87%.经及时抢救,患者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无一例死亡.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进行合理应用胰岛素、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DN)患者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据统计,糖尿病肾病约占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总数的13.5%[1], 其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肾病所致的尿毒症.因此,做好老年DN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是血液透析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的关键.现将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6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血液透析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25例患者积极配合治疗,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的特点及并发症处理与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患者32例与同期非糖尿病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40例在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结果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并发症:营养不良、低或高血压、各种感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衰竭组较非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有效地控制血糖、血压,改善营养状况,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低血糖的观察和护理干预要点。方法对15例老年DN患者血液透析中进行血糖监测,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低血糖反应并列症处理。结果本组15例老年DN患者,910例次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糖反应14例次(1.54%),其中1例发生低血糖浅昏迷,均得到及时处理。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过程中易出现低血糖,注重患者饮食和降糖药物合理应用,严密监测血糖及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可减少透析中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4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细节护理),各70例。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透析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KDTA、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透析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A familial predisposition was proposed to be a determinant of the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The insertion allele of an insertion/deletion polymorphism in the ACE (ACE/ID) gene seems to protect agains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nondiabetic and diabetic subject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se hypotheses in parents of a large group of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ic nephropath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parents of 163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 with nephropathy and parents of 163 sex- and age-matched normoalbuminuric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RESULTS: Kaplan-Meier curves showed that total parental mortalit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rents of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 with nephropathy (121 of 244 [ approximately 50%] ) as compared with parents of normoalbuminuric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 (119 of 269 [approximately 44%]) (P = 0.008 [log-rank test]) partially due to an increase in cardiovascular deaths (48 of 244 [approximately 20%] vs. 42 of 269 [approximately 16%], P<0.05). In addition, more patients with nephropathy, as compared with the normoalbuminuric group, had at least one parent with fatal/nonfat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46% [95% CI 38-54] vs. 36% [28-44], P = 0.05). Fathers of patients homozygous for the I-allele of the ACE/ID polymorphism had significantly les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s compared with other genotypes (P = 0.03), regardless of the nephropathic state of the offspring. CONCLUSIONS: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early mortality clusters in parents of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The ACE/ID polymorphism helps explain the increased morbidity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股静脉置管肝素稀释封管的效果。方法 将 75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3组 ,每组 2 5例 ,实验Ⅰ组用 4ml肝素盐水 (5 0 0U/ml)封管 ,实验Ⅱ组用 4ml肝素盐水 (15 0 0U/ml)封管 ,对照组用 4ml肝素盐水 (2 5 0 0U/ml)封管 ,比较 3组的堵管、局部渗漏发生率 ,凝血酶原时间 (PT)及凝血酶时间 (TT)。结果 实验Ⅰ组肝素封管液堵塞的发生率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实验组间PT及TT值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局部渗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 (P <0 .0 1)。结论 糖尿病肾病血透股静脉置管使用4ml肝素盐水 (15 0 0U/ml)封管较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张杰  张金萍 《现代护理》2006,12(23):2177-2179
目的探讨提高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死亡率。方法总结近年来我科收治的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病例,了解影响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普遍存在糖尿病患者多饮多食,而血透患者限制饮水等矛盾,导致患者进水过多,引起体内水潴留,加重高血压,导致心力衰竭;建立内瘘和开始透析时间推迟;建立永久性血管通道难度增大、内瘘易闭塞;透析中并发症较多,影响透析的充分性等因素,使得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低,死亡率高。结论饮食护理、保护血管通道、正确合理使用胰岛素、加强透析中并发症的监护是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观察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有效率为94%,患者的各检验指标与干预前相比均明显改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DN患者的各检验指标,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