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7 毫秒
1.
非洲紫罗兰叶片体细胞胚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非洲紫罗兰叶片为材料进行胚状体诱导及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MS NAA0.1mg/L BA0.1 mg/L 2,4-D1.0 mg/L的培养基上培养15d利于诱导胚性细胞分化,起始黑暗培养5~10d可提高胚性细胞分化率;在MS BA0.05~1mg/L的培养基上可诱导胚状体大量发生;在MS NAA0.1mg/L十BA0.1 mg/L的培养基上能够获得茎芽快速增殖;在1/2MS NAA0.01mg/L的培养基上可以生根.  相似文献   

2.
甘蓝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形成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甘蓝F1、F2和自交系S33个世代6种基因型材料进行甘蓝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形成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1)高浓度蔗糖对甘蓝胚状体形成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6%蔗糖浓度是甘蓝花药培养的最适浓度,其胚状体的诱导率最高达12.2%;(2)材料基因型是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F2和F1代材料胚状体诱导效果好,且胚状体诱导率F2代(F2P192和F2P194)18.9%比F1代(F1S17和F1S13)17.1%较高,但差异不显著,自交系S3代材料很难诱导出胚状体;(3)B5培养基比MS培养基更适合甘蓝花药胚状体的诱导培养。结果表明,甘蓝F2代是其花药诱导培养胚状体的最佳基因型材料,B5 2.0 mg/L 2,4-D 2.0 mg/L KT 6%Suc是甘蓝花药诱导培养胚状体的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三七的胚状体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名称:三七(Panax notoginseng)。材料类别:茎、叶柄、叶。培养条件:(1)诱导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发生培养基为MS 2,4-D0.5—1.0mg/L(单位下同)(2)胚状体成苗培养基为M8 BAI GA1。培养温度26士1℃,愈伤组织诱导至胚状体发生过程为暗培荞;胚状体成苗为光培养,每日光照10小时,光照度1000~1500lx。生长与分化情况:取还未完全展开幼叶的小苗,按常规消毒后,以茎、总叶柄、小叶柄和叶外植体分别切成小段或小块,切段长度为0.5~0.7cm,叶片切块面积为0.7~1.0cm~2,接种于培养基(1)中,  相似文献   

4.
羽衣甘蓝的小孢子胚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以羽衣甘蓝10个品种的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其胚状体及其再生植株诱导方法的结果表明,琼脂糖和活性炭对诱导胚状体发生及发育有促进作用;改良MS培养基中添加0.01%的活性炭可促进植株再生;确定1/2MS NAA 0.1 mg·L-1是优化生根的培养基;小孢子再生植株成活率可达74.6%.  相似文献   

5.
蓝莓离体叶片胚状体高效发生及其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高灌蓝莓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以改良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外源激素TDZ、ZT及其组合对离体叶片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蔗糖浓度、水解酪蛋白、椰汁等对胚状体发生、丛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TDZ、ZT及其组合对胚状体的发生频率、丛芽的形成和生长起重要作用;蔗糖浓度对胚状体的发生及丛芽的生长影响较大,而添加有机质则对胚状体的发生及丛芽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适合高灌蓝莓叶片胚状体发生及成苗的培养基为WPM TDZ 0.04 mg/L ZT 0.25~2.0 mg/L 蔗糖20~40 g/L,而培养基WPM ZT 0.5~1.0 mg/L 蔗糖20 g/L适合于丛芽继代生长.组织学观察表明,蓝莓叶片胚状体发生主要起源于叶上表皮细胞和部分叶肉细胞,可能为多细胞起源,历经多细胞原胚、原球胚、梨形胚、心形胚、子叶胚等发育阶段,并能直接发育成苗.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百合幼胚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胚培养,观察胚的萌发和生长情况,筛选出适合百合种胚萌发、继代、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百合离体胚萌发及生长的培养基为MS+BA0.1mg/L+NAA 0.01mg/L;最适合增殖的继代培养基为MS+NAA0.01mg/L+BA0.25mg/L;在培养基1/2MS+NAA0.05mg/L中,绝大部分的幼苗均可正常生根,对移栽后的成活株数进行了调查,移栽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甜椒(Capsicum annuum var.grossum)花药培养及再生植株技术体系,对影响花药胚状体诱导和分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组成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以NAA基本培养基椰乳KT,最佳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为NTH+0.1 mg L–1 NAA+10%椰乳+1 mg L–1 KT+50μmol L–1 Ag NO3+30 g L–1蔗糖+5 g L–1琼脂+2 g L–1活性炭。花药经过24 h低温预处理和8 d高温预培养后,胚状体诱导率可达23.38%。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胚状体出芽率的影响为6-BANAAIAA,最佳胚状体分化培养基为NTH+1 mg L–1 6-BA+0.3 mg L–1 NAA+0.1 mg L–1 IAA+30 g L–1蔗糖+5 g L–1琼脂。胚芽转入1/2MS+0.5 mg L–1 IBA+30 g L–1蔗糖+5 g L–1琼脂培养基后,生根率可达92.5%。  相似文献   

8.
2.4-D、6-BA对人参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人参芽胞、二年生人参根、实生苗的茎、叶为外植体研究了体细胞胚的发生条件,并对其发生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相关酶活性及内源激素的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2,4-D 4.0mg/L + BA 0.2mg/L;在MS+2,4-D 1.0mg/L + KT 0.2 mg/L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可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在无2,4-D的培养基上可诱导出胚状体。将胚状体转入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继续培养,之后转入1/2MS培养基上获得再生植株。组织细胞学观察表明人参胚状体的起源方式为单细胞起源。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多糖和淀粉含量在早期胚时较低,可溶性蛋白含量、POD及PPO活性在早期胚时最高;IAA在早期胚时期含量最高,在成熟胚时期ABA含量最高,而ABA/IAA比值在成熟胚时较高,利于体细胞胚的发育成熟。cDNA-AFLP 分析表明胚状体发育不同时期的人参培养物基因表达不同,从而导致了分化和发育。培养物HPLC分析表明胚胎发生试管苗总皂苷含量比子叶胚时期高4倍多。单体皂苷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麻栎成熟合子胚外植体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麻栎快速繁殖技术新途径,以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诱导体胚发生,进一步培养形成幼苗。结果表明:体胚诱导以MS+1.0mg.L-1 6-BA+1.0mg.L-1 IBA+1.0g.L-1谷氨酰胺+0.5g.L-1脯氨酸为最优,培养30d诱导率达70.0%;体胚成熟以1/2MS+2.0mg.L-1 6-BA+0.5mg.L-1 IBA+2.0mg.L-1 ABA+4.0g.L-1谷氨酰胺+2.0g.L-1脯氨酸为佳,培养60d,体胚完全成熟;体胚萌发最适培养基为1/2MS+0.2mg.L-1 6-BA+10g.L-1山梨醇,且冷处理有利于体胚的萌发,萌发率高达100%,萌发培养80d,形成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0.
胡杨器官和体胚发生方式的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以胡杨为亲本的体细胞杂交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胡杨苗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器官和体胚两种不同发生方式建立了离体再生体系。结果:附加0.75mg/L BA、0.5mg/L NAA基本培养基及3w暗培养是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条件;附加0.25mg/L BA和0.1mg/L NAA的基本培养基上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1/2大量元素的MS培养基附加0.1mg/l NAA、0.05mg/L和1.5%蔗糖对不定芽生根效果最好;诱导并筛选出的胚性愈伤组织在附加了0.5mg/L BA、0.5mg/L NAA的基本培养基上诱导获得大量胚状体,干化处理后大部分能经子叶胚期萌发成苗。结论:外植体的采集周期和培养条件影响胡杨离体叶片的形态发生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丽格海棠幼嫩叶柄为外植体,采用培养基④(MS培养基,4.0 mg/L 2,4-D,0.5 mg/L6-BA)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诱导率达86%;以培养基③(MS培养基,3.0 mg/L 2,4-D,0.2 mg/L 6-BA)为胚性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进行扩增;胚状体分化培养基为培养基⑥(MS培养基,2.0 mg/L 6-BA,0.2 mg/L NAA,0.2 mg/L IBA),分化率达100%;对幼根发育不良的胚性植株,在培养基⑩(MS培养基,0.1 mg/L IAA)上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100%,平均根数3~5条,带侧根,长约2~3 cm。试管苗在森林土:蛭石:河沙=1:1:1的基质中生长良好,成活率100%。培养基中均附加3%蔗糖、0.6%琼脂,pH值为5.8~6.0。  相似文献   

12.
枸杞悬浮培养条件下的胚状体发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MS培养基上诱导宁夏枸杞下胚轴切段形成愈伤组织,并进行细胞悬浮培养。观察了悬浮培养条件下胚状体的发生过程。<1>观察发现,细胞经悬浮培养几天以后,先形成胚性细胞团,再有胚性细胞团块形成一个或几个胚状体。较大的胚状体也可以形成新的次生胚状体。<1>影响胚状体形成的关键因素是激素的种类及其含量。实验采用的基本培养基为MS,比较适宜胚状体发生的激素是0.2mg/L 2,4-D。同样浓度的2,4-D,会抑制胚状体的进一步发育,用0.2mg/L6-BA代替2,4-D, 则胚状体可以进一步发育并形成小植株。  相似文献   

13.
花楸合子胚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完整成熟胚、切去一个子叶的成熟胚和切下的子叶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诱导培养基、1/2MS为基本分化培养基,进行了花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结果表明:以完整合子胚作为外植体的体胚诱导率最高,为100%,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5 mg.L-1NAA+2 mg.L-16-BA;NAA和6-BA浓度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愈伤组织和体胚诱导率的影响极显著;光照配合延长继代间隔时间有利于体胚发生。实体观察结果表明,花楸体胚发生方式有直接发生和间接发生两种;体胚发育经历了球形期、心形期、鱼雷形期和子叶期。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体胚具有两极性,子叶期体胚结构完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优化普通油茶再生体系并了解外植体生理变化特点,选择普通油茶‘长林53号’不同时期的胚作为体胚再生体系的外植体,进行多因素多水平正交试验,同时测定和分析不同胚龄的胚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7、8月份为茶果的快速生长期,此时胚中可溶性蛋白、果糖和蔗糖含量逐渐上升,可溶性总糖含量呈双峰曲线变化,7月27日,幼胚中ABA含量(110.13ng·g-1)及ABA与ZR含量比值(13.47)都达到最高;体胚再生体系构建过程表明,2,4-D对体胚诱导影响最大,其次是胚龄;‘长林53号’油茶最佳体胚诱导方法为选择茶果快速膨大期(7月27日)的幼胚作为外植体,最佳诱导配方为MS+0.5mg·L-1 2,4-D+0.5mg·L-1 KT+0.05mg·L-1 TDZ+500mg·L-1 Gly;IAA对胚状体萌发影响最大,胚状体萌发和组培苗生长最佳配方为MS+2mg·L-1 IAA+0.5mg·L-1 6-BA+0.5mg·L-1 TDZ+500mg·L-1 CH。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中国木薯栽培种四种外植体通过器官发生再生植株的条件。结果表明:在MS附加0.05mg/L TIBA,1mg/L BA的培养基上“NZ 188”初步的萌发胚状体“切头”后切口处可直接产生丛芽,出芽率为43%。“SC201”胚状体子叶块在MS附加0.5 mg/L NAA,0.5mg/L BA的培养基上可直接出芽,出芽率为42%,在MS附加0.5mg/L IBA,1.5mg/L BA培养基上·出芽率为31%,AgNO_3和ABA单独使用或配合使用均不利于芽的再生。“NZ188”胚状体下胚轴在MS附加0.5mg/LNAA,0.5mg/L BA的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转入MS附加1mg/L NAA,2mg/L BA的培养基上,3周后大多数愈伤组织有绿点出现、仅4.4%外植体分化出芽。“HZ188”无菌苗茎段接种在MS附加0.05mg/L TIBA,2mg/LBA的固体培养基上,2周后形成大量愈伤组织,4周后仅见一块愈伤组织分化出芽。  相似文献   

16.
江西铅山红芽芋胚性愈伤组织的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长期安全保存江西铅山红芽芋种质资源,本文以江西铅山红芽芋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对象,研究了包埋玻璃化冻存过程中各因素对细胞活力和愈伤组织成活率的影响,优化建立了江西铅山红芽芋胚性愈伤组织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体系。将约0.2 g胚性愈伤组织块包埋成海藻酸钙凝胶珠后,在25℃下转入MS+2 mg/L TDZ+1 mg/L NAA+0.75 mol/L蔗糖的培养基中于14 h/d光周期下预培养1 d;预培养后的胚性愈伤组织块用2 mol/L甘油和0.4 mol/L蔗糖的混合物在25℃下装载40 min;采用PVS2在25℃下脱水30 min,更换PVS2后直接投入液氮保存1 d;再将胚性愈伤组织块置于37℃恒温水浴中化冻3 min,然后用MS+2 mg/L TDZ+1 mg/L NAA+1.2 mol/L蔗糖的液体培养基洗涤3次,每次10 min;洗涤后的胚性愈伤组块转入MS+2 mg/L TDZ+1mg/L NAA固体培养基上先暗培养7 d再转到14 h/d光周期中培养。7 d后胚性愈伤组织块开始恢复生长,并且在30 d内分化出胚状体;将胚状体再次转入MS+2 mg/L TDZ+1 mg/L NAA固体培养基上,60 d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红芽芋胚性愈伤组织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后的平均成活率约为60%,并且红芽芋胚性愈伤组织冻后再生苗没有发生形态性状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此结果为长期安全保存江西铅山红芽芋种质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含 5 mg/L Vit B_1,附加 2 mg/L 2,4-D,5mg/L ABA和 300 mg/L LH的MS培养基对水稻成熟胚离体培养的效果明显优于含5mg/L Vit B_1,附加2mg/L 2,4—D和1mg/LKT的MS培养基。从后者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多呈白色不透明状,并通过器官(芽)发生途径再生绿苗,而前者培养基上产生的愈伤组织绝大多数为乳白色,表面呈疣状突起,常形成胚状体继而再生绿苗。  相似文献   

18.
三七胚培养中的胚胎发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七成熟胚培养于MS 1 mg/l IAA或NAA或2,4-D的培养基上。二月后,在MS 1mg/l IAA或NAA的培养基上由外植体可诱导产生胚状体,但在含2,4-D的培养基上只产生愈伤组织而无器官分化。胚状体转入MS GA_3 1mg/l IAA0.5 mg/l培养基上可发育成具胚根、根芽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19.
槐树子叶组织培养中的形态发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槐树子叶在MS附加0.1~5 mg/L BA 和0.1—5 mg/L 2,4-D的培养丛上培养两周,获得了灰色疏松型及白、绿色紧密型两种类型的愈伤组织。后者经培养产生不定芽并再生植株。子叶切块在MS 附加0.1~8 mg/L 2,4-D等培养基上培养3周,在切口处形成愈伤组织的同时,由其表面直接分化产生胚状体。组织学观察表明,胚状体来源于子叶的表皮及叶肉细胞,胚状体产生通过单细胞起源及多细胞出芽两种方式发生。胚状体发育依次通过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胚等阶段形成再生植株,其发育过程与合子胚相似。  相似文献   

20.
路比血橙和锦橙成熟果实的未发育胚珠在含ME(1000mg/l)的MT培养基上培养,胚状体诱导率和每个胚珠平均产生胚状体数均较高。带胚状休的愈伤组织转入该培养基上继代培养,仍可保持其胚性特点。将子叶形胚状体转至含GA(1mg/l)和CH(500mg/l)的MT培养基上,成苗率较高。这为扩大柑桔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来源和克服外植体的季节限制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