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密云水库位于潮白河流域,及时分析掌握所在流域的基础资料,对密云水库防汛安全、工程安全、水环境安全和供水安全等"四个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从流域普查基础资料和密云水库"四个安全"管理工作入手,分析普查成果应用于密云水库"四个安全"管理工作的初步想法和重要意义,并根据前些年密云水库在管理和保护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普查成果实现流域数据共享、增补上游矿点资料和增补管理保护范围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为护守密云水库水源地的水质安全,月日,密云水库管理处水环境监测分中模式。心正式启这也是今动对密云水库的全站点全项目监测年开库以来,首次对密云水库库区水体的全面"体检"。14名水质检测员跋涉密云水库流域500 km,对库区及入库河流考核断面、流域内中小型水库等共46个监测站点开展水样采集工作。打捞浮游藻类、库体取样、分装水样、测量水体透明度以及现场水体描述记录等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针对这次采集好的全站点水样,化验员在接下来的几天内,继  相似文献   

3.
密云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系统采用信息采集层、子基础平台层和业务应用层3层体系构架,由数据库管理、定量模型、数据融合、趋势分析等7个模块组成,可实现对项目区水土流失信息规范化管理以及水土流失定量监测和水土流失发展趋势的预测预报等功能.主要介绍了密云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各功能模块在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城镇用水的重要水源地。本文利用北京一号小卫星和Landsat-7卫星的三期遥感影像对密云水库水面轮廓进行提取,分析了密云水库近10多年来的库面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从1992~2006年水库水面明显减少,减少区域主要分布在水库东北角的潮河入库处和潮白两河入库的中间带。同时,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密云县的土地利用信息,对各类型的土地面积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92~2006年草地、林地面积连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逐渐增加。研究成果可为密云水库水源地的进一步规划和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綦中跃  王景仕  顾华 《北京水务》2011,(2):53-54,57
北京市水环境监测中心密云水库分中心是密云水库的水质监测机构,承担着密云水库日常的水质监测工作,监测质量对水质的管理与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计量认证是评价实验室监测能力及监测的重要手段。分中心从1994年接受计量认证,并在1999年和2005年通过复查换证评审。通过计量认证及复查换证,分中心提高了管理水平,保证了监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并成功建立了质量体系。结合自身实际,指出实验室未来在内部管理、中心工作和服务意识3个方面的发展方向,并据此对计量认证工作提出建议,最后提出水利计量认证对北京水务事业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旱灾害遥感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旱灾害监测是遥感水利应用开展最早的领域之一。水利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自1980年代开始开展防汛遥感试验,1990年代开展旱情遥感监测方法研究。经过近40年不懈探索,逐步解决了软件、数据、模型与方法等问题,建立了水旱灾害遥感监测系统,初步实现了水旱灾害遥感监测业务化。本文对遥感中心水旱灾害监测技术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水旱灾害遥感监测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遥感影像水体提取与洪水监测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星遥感观测技术由于观测范围广、周期性重访等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水利、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多个领域.通过对国内外目前在遥感洪涝监测研究成果文献的梳理,对遥感影像水体提取的主要方法与洪水监测应用进行回顾,其中包括遥感影像的分割方法、水体特征描述和洪水监测应用3个部分,描述从水体信息的确定、分类到洪涝应用的3个过程,并对当前遥感影像用于洪水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密云水库是首都重要饮用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始终把保水作为首要政治责任,通过上游保水、护林保水、库区保水、依法保水及政策保水,多措并举保障水质安全、水环境安全。一水质监测为保护好密云水库水资源、水生态环境,管理处对入库水体、库区水体及出库水体建立了水质控制断面,定期进行监测。2002年起针对密云水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遥感监测的重点内容包括梯田、植被、人工草地、淤地坝和坝地、地面组成物质类别、土壤侵蚀类型等,分析了不同监测内容对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波谱特性、时相的需求,对不小于30 m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遥感影像水土保持遥感监测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论证,通过对空间分辨率不小于10 m的典型遥感影像的波谱特性、空间分辨率、最小获得周期、DEM服务及精度、投资等指标进行比较,提出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1∶1万、1∶2.5万、1∶5万比例尺精度的水土保持遥感监测,宜分别选择空间分辨率不小于2 m、2~5 m、5~10 m的6—9月多光谱遥感影像,既能保证监测精度,又经济合理。建议实际工作中对影像可获得性、性价比、监测成果精度等进一步比选,并运用综合方法开展水土保持遥感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密云水库源区水环境现状分析及水环境容量计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云水库源区是北京市地表饮用水源的天然生态屏障.通过实地监测,对北京市密云水库源区曹家路流域的水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适应该流域特点的水环境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李喆  谭德宝  张穗 《人民长江》2012,43(8):84-87
推动遥感干旱监测技术的业务化运行,对水利抗旱减灾工作至关重要。从土壤水分监测、植被状况监测和多维光谱特征综合监测3方面简述了国内外遥感干旱监测的主要技术方法。深入分析遥感干旱监测技术在水利抗旱减灾业务化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对象、遥感数据源和研究方法等,并在卫星遥感数据源、遥感干旱监测方法、遥感干旱监测应用策略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应用建议,以期推动遥感干旱监测技术在我国水利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及时排查与整改处置影响河湖库面貌及功能发挥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探索利用遥感监测手段开展定期监测,充分发挥卫星遥感影像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为河湖库“四乱”问题高频度遥感监测提供数据保障。结合江西省重点河湖库遥感监测实施案例,通过构建遥感解译标志、生成“四乱”问题疑似图斑数据库、采用无人机辅助实地核实等技术手段开展遥感监测,对监测成果进行科学分析,为河湖管理及行政执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干旱灾害频繁发生,损失严重。遥感技术以其快速、经济和宏观的特点,成为旱情监测预警的重要手段。文章首先分析了旱情遥感监测业务化应用国内外现状。目前遥感技术已在大范围、宏观旱情监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旱情遥感监测已进入业务化阶段。其次探讨了旱情遥感监测业务应用尚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监测指标、遥感数据源、模型适用性、监测精度等。最后对旱情遥感监测业务化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了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掌握可靠的本底数据,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对密云水库高水位运行状态下淹没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该方法不仅大大节省了调查时间,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该方法的应用,将给解决移民安置问题、合理使用土地,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密云水库现为中国华北地区库容最大的水库,主要担负着北京市及下游城市防汛与供水任务。探讨将"3S"技术应用于密云水库及其上游流域的水管理各项工作中,诸如水资源管理、防汛减灾、水污染突发事件处置以及水利工程监测等,有效提高相关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对水库及上游流域的管理工作给予越来越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密云水库是首都北京唯一地表饮用水源地。水库大坝已安全运行50余年,大坝变形趋于稳定,2015年密云水库承担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蓄任务,水库大坝将逐步进入高水位运行状态,对于变形以及稳定性的监测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基于物联网技术,采用智能传感器及移动通信技术建立了大坝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本系统利用GPS作为水平位移的监测手段,利用静力水准仪作为垂直位移监测手段,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通过数据应用平台集成采集的数据,使变形监测实现实时采集、传输、存储、计算及分析等功能,为及时准确地对大坝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提供了数据基础,也适应了新工况下对水工监测管理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科学有效的洪涝灾害监测和评估是防灾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提高洪涝灾害监测与评估的时效性和精度是加强洪涝灾害管理的迫切需求。在分析洪涝遥感监测评估原理基础上,从洪涝灾害遥感监测的数据与方法、基于遥感的洪涝灾害评估2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了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评估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增加遥感数据源、提高遥感数据质量、开发云下水体提取技术、完善地面数据库、细化灾害统计基本单元及加强洪涝损失预警等方面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相似文献   

18.
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PCCP段为研究对象,对运行期PCCP管道接触压力、渗透压力、接缝位移和沉降位移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整体情况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工程处于安全稳定运行状态。监测结果也为工程运行性能和状态评估及运行管理单位科学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空间信息技术已经在水利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满足流域水政执法工作的实际需要,采用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研究并建立了遥感动态监测系统,应用于流域水政监察工作。系统主要包括数据收集和整理、数据处理、专题信息提取和数据服务等关键模块。选择典型区域对该遥感动态监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应用结果表明遥感动态监测方法在流域水政执法工作中具有覆盖范围广、快速、主动等特点,能够作为一种可靠的信息手段,辅助流域水政执法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朱德军  段泽华  陈永灿  FANG Xing 《水利学报》2015,46(10):1155-1161,1171
水温和溶解氧是描述水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对于全面把握水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实测数据进行水质分析会受到观测条件与成本的限制,因而模型与实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对湖泊水质模型MINLAKE进行改进,考虑出入流使之适用于水库,并利用密云水库2005年实测水质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随后利用改进的模型对密云水库1998—2011年热氧分布进行模拟。结果显示,密云水库水体的热氧分布存在规律性的年内波动,随着水位的变化,表层水温年平均值变化不明显,深层水温波动幅度加剧,年均水温显著上升;表层年均溶解氧含量没有明显变化,深层溶解氧浓度波动减弱,年均溶解氧浓度上升。改进后的MINLAKE模型能弥补现场监测频率和测点布置密度等方面的限制,给出密云水库较为合理的垂向热氧分布,基本反映出实际的热氧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