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最终目标--也是<京都议定书>共享的目标--为在一个安全水平上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效应气体的浓度,<京都议定书>确立了"排放贸易机制(ET)".本文论述了"排放贸易机制"的内涵及形成,分析了"排放贸易机制"涉及的主要国际规则--,最后就"排放贸易机制"在当今国际贸易体制下的合法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路国强 《环境保护》2007,(6A):76-80
排放贸易的概念和目标是通过市场机制,利用交易的方式来实现最低成本的温室气体(如CO2、CH4、N2O等)或其他大气污染物(例如SO2、NOx等)的减排,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当一个国家或者企业想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又成本过高,而另外一个国家或企业已经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且有多余的排放指标可以转让时,[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美国二氧化硫排放贸易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前言美国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二氧化硫排放贸易探索,并在90年代初逐步完善此贸易机制,实践证明这一市场经济机制的做法在经济和环境效益方面均取得明显效果,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实行市场经济,正在调整一些环保政策措施,使之逐步适应市场经济。作者在这里简单介绍美国二氧化硫排放贸易的做法,希望对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探索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手段和办法上,有所帮助和借鉴。2二氧化硫排放贸易历史背景本世纪70年代初,美国由于工业发展出现的酸雨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像芝加哥这样一些大型工业城市以及周围地区,…  相似文献   

4.
《世界环境》2009,(5):96-96
澳大利亚议会否决了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排放贸易制度,因为主要的碳排放者会给即将到来的大选及延长财政计划带来不确定性。保守党立法者联合绿党及无党派人士在上议院举行了大规模的反对投票,击败了将于2011年7月实施的减少碳排放污染计划和旨在减少在发达国家最大人均排放量计划。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国际政策发展动向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学都 《环境保护》2007,(6A):36-42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也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或埋存。为此,在过去的近20年里,国际社会展开了积极的行动,包括由联合国组织谈判制定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区域间政府组织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政策等。  相似文献   

6.
徐华清 《环境保护》2007,(6A):47-49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也是能源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的。随着科学界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深入,要求国际社会采取对策,努力限制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气候变化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各国制定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因素。[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ISO于2006年3月发布了国际温室气体排放核算、验证标准——ISO14064,开发此类标准的目的是为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组织和项目建议方得到明确、可验证的要求规范提供支持。当使用ISO14064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量化、报告、验证时,可以保证每一吨碳确确实实是一吨碳。  相似文献   

8.
运用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欧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其减排承诺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德国排放交易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法律保障、德国排放交易管理机构的职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的实施程序和额度分配、以及交易的质量保证等方面,详细介绍和分析德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其对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管理的启示,并结合我国污染物普查及总量控制等经验,从法制建设、总量控制、交易管理、机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甲烷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和短寿命气候污染物,减少甲烷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是甲烷排放大国,甲烷人为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农业和废弃物处理三大领域。目前,我国甲烷减排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仍然存在甲烷排放监管制度工具较少,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应尽快制定甲烷国家行动计划和应对气候变化法,明确甲烷排放控制部门职责并构建多元治理协同机制,充实甲烷排放监管制度工具,完善甲烷排放技术标准和控制措施,优化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健全甲烷排放控制的法律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国际碳排放标准于中国企业之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减排是人类共同的话题,为此服务的国际碳排放核算标准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作为中国碳减排的主力军,中国企业当认清形势,采取措施,在规避自身风险的同时,为国家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促进低碳发展离不开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发展,其中碳排放核算标准被认为是构建和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过去的几年中,碳排放核算标准在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责任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贸易会导致"碳泄漏",中国由于贸易顺差所导致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是显著的,西方消费需求加剧了中国碳排放增长.未来中国需要:第一,在气候变化后京都进程谈判中,重新界定温室气体排放的现代责任,减少减排义务和压力.第二,开展"环境、贸易和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和"节能减排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协同效应研究",完善节能减排方案和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第三,建议以环保手段"绿化"贸易增长,使用出口环境税、产品和行业准出制度、绿色投资等手段,构建绿色贸易体系,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和行业的出口,减少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2.
基于EIO-LCA模型的纯电动轿车温室气体减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纯电动轿车燃料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否低于汽油轿车的排放仍然存在争议.为评价纯电动轿车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率,此研究利用中国2007温室气体排放EIO-LCA模型分别核算了普通级纯电动轿车和汽油轿车燃料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纯电动轿车燃料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24gCO2,e/km,汽油轿车相应的排放总量为265gCO2,e/km,纯电动轿车与汽油轿车相比,减排温室气体53%.模型计算结果还表明影响纯电动轿车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行业包括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因此,纯电动轿车温室气体减排应通过优化一次能源结构、提高电网综合效率等方法实现.  相似文献   

13.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北京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是一个巨大能源物资消耗体和温室气体排放体,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2007年为例基于投入产出法研究北京市能源消耗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得出CH4和N2O这两种常规温室气体排放量.结果表明,北京市2007年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531.72万tCO2当量,其中CO2排放量为3514.40万t,CH4排放量为1734.32t,N2O排放量为435.83t.北京市工业部门仍然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部门,其排放的温室气体占CO2总量的98.96%,CH4总量的88.48%和N2O总量的98.99%.不同最终使用部门中,政府部门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总量的15%,高于城镇消费和农村消费之和;调出和出口部门的碳排放量超过总量的40%,所占比例最大.贸易中,隐含在调出和出口部门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是隐含在调入和进口部门的十几倍.北京市不同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略优于全国水平.降低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挥科技减排的作用,提高不同产业的能源利用率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欧委会坚持将民航纳入排放交易系统。欧盟已经通过指令立法程序,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将在欧盟境内起降的所有欧盟和非欧盟航班排放纳入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系统(EUETS),试图通过“上限—交易”的模式来限制航空的温室气体排放。本文解读了欧盟这一法律和政策,并分析了欧盟将国际民航纳入EUETS后,中国的航空公司、乘客及航空减排政策和行业发展将受到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由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而引起全球气候异常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甲烷和氧化亚氮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重要温室气体,牲畜尤其是反刍动物的肠道发酵和粪便是甲烷和氧化亚氮的重要排放源。我国是畜牧业大国,牲畜的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我国现已提倡发展低碳经济,走节能减排的发展道路。针对我国现状和区域特点编制牲畜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对于我国实施低碳经济、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章基于IPCC方法针对我国区域现状特点,以选取特征值的方法估算了2005-2009年沈阳市农村地区牲畜因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而产生的温室气体并对5年间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作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5年间由牲畜产生的温室气体是先升后降总体上升的趋势,2007年的排放量达到最高,为187.14万t;对于牲畜种类排放源的分析中,牛类、羊类、猪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牲畜种类,而马、驴、骡、家禽及兔占据了较少的排放量;对于畜牧业产值的分析中发现,5年间沈阳市的畜牧业增长了79.5%,2007-2009年沈阳市的畜牧业逐渐走上了产业发展与温室气体排放脱钩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对布什政府取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承诺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会政府公开放弃对美国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控制的竞选诺言,并声称不会执行《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保护全球气候进程中的一个严重事件。本文从气候变化程度与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保护全球气候的国际进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可能对美国经济与能源发展产生的影响、美国立场的实质及未来国际气候谈判的前景等几个方面对这一严重事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结构分解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军平  马晓明 《中国环境科学》2011,31(12):2076-2082
利用结构分解分析(SDA)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分析了4类增长因素对1992~2007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最终需求规模扩大是引起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投入产出结构的改变,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是减缓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结构改变对排放量变化的影响不明显.从部门角度看,建筑业和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是隐含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主要来源.从变化趋势看,2002~2007年温室气体排放增幅明显高于其他时期,出口和固定资本形成的大幅增长是推动这一时期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德国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指出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年际变化、区域差异及其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路国强 《环境保护》2007,(11):76-80
排放贸易的概念和目标是通过市场机制,利用交易的方式来实现最低成本的温室气体(如CO2、CH4、N2O等)或其他大气污染物(例如SO2、NOx等)的减排,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周健  邓一荣 《环境》2013,(Z1):30-32
开展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研究对于节能减排和城市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为例,通过清单编制指南分析广州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核算广州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和结构。结果表明,2010年广州市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16239.64万t CO2e,其中总排放量16490.17万t CO2e,碳汇量为259.54万tCO2e。气体种类上,CO2占据了广州市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6%。部门排放上,能源活动则成为广州市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其中电力和供热排放比例最大。根据广州市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未来应重点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工业节能、交通体系、低碳生活以及碳汇角度来应对温室气体排放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