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市多耐药肺结核(MDR)发生情况及其对治疗结果的影响以提供结核病控制工作参考.方法 对2004-2009年耐药监测入选的238例病例中,至少酎异烟肼、利福平的(MDR-TB)48例进行分析.此类病例均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耐药监测指南要求检出,检测的药物为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按卫生部项目统一化疗方案治疗.初治2H3R323E3/4H3R3,复治2H3R3Z3E3S3/6H3R3E3,治疗结果做随访和列队分析. 结果 48例耐多药病例中,男33例,女1 5例;年龄19-77岁,平均43.7岁;初治(用药史<1月)21例,复治(用药史≥1月)27例.多耐药病例占入选病例20.2%(48/238),占所有耐药病例的41.4%(48/116).初始多耐药率为14.4%,获得性多耐药率为29.3%.初始多耐药率49-59岁年龄组较高,获得性多耐药率小于39岁年龄组较高.既往抗结核用药史全无,<1月,≥1月者多耐药率依次为10.6%,23.8%,29.3%.各耐药类型%SHE8.4,SHRE7.1.HR3.8.HRE0.8.多耐药组治疗成功率平均为58.3%;初始多耐药组为62%;获得性多耐药组为55.6%.结论 威海市肺结核多耐药率处于耐药监测较低行列.多耐药病例治疗成功率明显低于敏感组.<39岁年龄组者获得性多耐药率较高.用抗结核药时<1月者也对多酎药率有明显影响.这种多耐药情况值得高度重视,并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2.
黄志强 《海南医学》2006,17(2):133-133
目的分析我院2002年至2004年结核病病人的临床药敏试验及耐药结果,以提供临床诊断和治疗参考.方法采用改良罗氏酸性培养基按绝对浓度法对结核菌株经PNB、TCH鉴别分型后的结核分枝杆菌作为药物敏感试验对象.结果329例分枝杆菌总耐药率43%,初治耐药率22%,其中耐多药(所耐药物中含H和R)菌株5例,复治耐药率51.8%,复治耐多药率39.8%,复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明显高于初治耐药率及耐多药率二者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我市属高耐药区应加强结核菌的耐药监测,强化用药及严格管理预防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不同年龄组和用药时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湖北省不同年龄组和用药时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 ,探讨其发展趋势。方法 :根据年龄将10 9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 15~ ,2 5~ ,35~ ,4 5~ ,5 5~和≥ 6 5岁 6组 ;采用比例法进行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测定。结果 :6组的初始和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 13.9% ,16 .4 % ,10 .4 % ,13.4 % ,30 .1% ,35 .7%和 30 .4 % ,4 5 .8% ,4 1.0 % ,5 5 .6 % ,4 8.8% ,36 .8%。各年龄组初始和获得性耐药频度从高到低依次分别为S、H、R、E和H、R、S、E。其中初始耐多药最高的组为≥ 6 5岁组 (35 .7% ) ,获得性耐多药最高的组为 15~ 2 4岁组 (30 .4 % )。既往未用药者耐药率为 16 .7% ,与用药不足 1月和 1~ 3月者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与用药时间大于 3月者均有显著性差异。此外 ,不规则用药时间越长 ,耐药发生率越高 ;在各年龄组中中青年病人 (2 5~ 5 4岁 )耐药发生率较高。结论 :不同年龄组无论初始和获得性耐药率均有所不同 ,且耐药率随着用药史的延长而增高 ,建议应加强重视对中青年初始结核病人的治疗 ,避免该组病人高耐药率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钱明 《广东医学》2002,23(10):1048-1049
目的 探讨老年耐药肺结核的耐药特点。方法 采用比例法进行药敏测定 ,将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的耐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老年组耐药的顺序依次为H ,R ,S ,E ,非老年组耐药的顺序依次为H ,S ,R ,E ,两组药物敏感性均以E最高。老年组耐 2~ 3种药共 3 9例 ,占 47 0 % ,非老年组耐 2~ 3种药共 71例 ,占 3 2 0 % ,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老年组耐多药 (MDR)共 3 2例 ,占 3 8 6% ,非老年组共 65例 ,占 2 9 3 %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需重视老年肺结核病的控制工作 ,减少耐药病例的产生 ,对已耐药的病例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其敏感药物进行化疗 ,以提高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肺结核患者对 4种抗结核药物 (S ,H ,R ,E)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广州市胸科医院 2 0 4例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 0 4例肺结核患者中 ,初治患者 14 3例 ,复治患者 6 1例。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为 4 4 . 7% ;不同年龄组的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 0 5 ) ;复治患者耐药率 80 . 6 %高于初治患者2 2 4 % (P <0 .0 5 ) ;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H(36 . 2 % ) ,R(31. 9% ) ,S(2 4 .5 % )和E(7. 4 % ) ;初治和复治患者耐 1种、耐 2种、耐 3种及耐 4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 :6 . 9% ,5 . 2 % ,3 4 % ,6 . 9%和 19. 4 % ,2.7 8% ,8 3% ,2 5 % ,同时对H ,R耐药的MDR -TB发生率为 2 4 . 5 %。结论 临床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依然严重 ,且耐药趋于对主要一线抗结核药物和对多种药物耐药 ,应加强肺结核病的治疗管理工作 ,积极探索耐药性结核病的治疗和控制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药敏实验,探讨马尔康地区藏族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检测101株结核分枝杆菌对五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H)1μg/ml和10μ g/ml,利福平(RFP,R)50μg/ml和250μg/ml,链霉素(SM,S)10μg/ml和20μg/ml,乙胺丁醇(EMB,E)5μg/ml和50μg/ml,氧氟沙星(OFLX,O)5μg/ml和50μg/ml的敏感性.药物依赖判定:在含抗结核药物的培养基上生长旺盛程度和菌量,高浓度药物培养基≥低浓度药物培养基≥对照培养基.结果 101株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50.50%,初治耐药率为45.46%,其中耐多药(含 H和R)耐药率22.22%;复治耐药率为72.72%,其中耐多药(含H和R)耐药率45.45%.结论 马尔康地区属高耐药区,应加强结核菌的耐药监测,强化用药及严格管理,预防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郭磊  马娟玫 《陕西医学杂志》1999,28(11):663-665
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对从初治肺结核分离出的187株结核杆菌做7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187株结核菌原发耐药率为56.1%,耐药率依次是SM38.0%、INH35.3%、RFP23.0%、EMB17.6%、KM9.1%、PAS8.6%和CPM1.1%;耐1药、2药、3药和4药以上分别占原发耐药的24.8%、43.8%、14.3%和17.2%;耐HR33株为17.6%,占原发耐药的31.4%;H、R、E、S一线药物同时耐2种以上67株,占原发耐药的35.8%。S、H、R、E耐药发生率较高;耐多种药物结核(MRD-TB)急待有效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238例复治肺结核病人耐药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复治肺结核病人形成原因和耐药状况,分析结核病控制策略的效果。方法 分析1999年湖北省耐药监测入选238例复治涂阳培阳病例既往病史和耐药状况;药敏试验采用比例法,培养基中药物浓度分别为S 4μg/ml、H 0.2μg/ml、R 40μg/ml和E 2μg/ml;结果 总耐药率为44.5%,耐多药率为21.8%,在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结防专业机构治疗造成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含H和R)分别为56.4%、31.3%、46.3%和30.8%、15.0%、20.8%。结论 治疗不规范是导致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升高的原因,建议加强结核病人归口、化疗和全程督导管理,进一步完善结核病控制策略,减少复治病例和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海珠区肺结核病人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监测肺结核菌阳性病人的起始耐药情况,评价抗痨效果和结核病控制现状。方法 按DOTS方案进行药敏试验,监测新发病例痰培养结核菌阳性的抗痨药物敏感性。结果 1996-2001年每年起始耐药率在10.9%-30.4%范围内,平均起始耐药率为21.5%(105/489);70-岁组起始耐药率最低(10.5%),50-岁组起始耐药率最高(27.1%)。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的耐药率依次为:H>S>R=E,以H耐药性最高17.8%(87/489);而同时以H、R、E、S的4种药物耐药率仅为1.0%(5/489)。结论 临床抗痨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建议使用抗结核复合剂,严格DOTS治疗,以降低结核病耐药并控制结核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2013年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方法对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2013年收集的结核分枝杆菌用WHO推荐的比例法进行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左氧氟沙星(Lfx)、丙硫异烟胺(Pto)、卷曲霉素(Cm)、丁胺卡那(Am)、对氨基水杨酸(PAS)和卡那霉素(Km)的耐药性检测。结果2012年458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有135株耐药,总耐药率为29.5%(135/458);耐多药(MDR)率为14.4%(66/458)。耐单药顺位从高到低依次为H、S、R、E、Lfx、Pto、Cm、Am、PAS和Km。2013年582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有198株耐药,总耐药率为34.0%(198/582);耐多药(MDR)率为16.1%(94/582)。耐单药顺位从高到低依次为S、H、R、E、Lfx、Km、Cm、Am、PAS和Pto。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率仍然较高,临床应加强监测,指导防控工作和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以WHO指南为基础的结核病细菌学耐药监测系统,掌握宁波市初治涂阳肺结核的耐药水平。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1999年10月至2000年3月选择全市所有新发涂阳病例,并对其全部培养阳性的菌株进行菌型鉴定及4种抗结核药物(INH,SM,RFP,EMB)的耐药测试。结果初治耐药率为17.87%,初治耐多药率为3.40%,耐药率高低与病人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  相似文献   

12.
黄又宁 《广西医学》2000,22(4):692-694
目的:了解住院肺结核主人的耐药情况。方法:利用既往往院病人的资料回顾性分析了讨论。结果:原发耐药率和继发耐药率分别为54.6%和50.4%。原发耐药组与药物敏感组在用含吡嗪酰胺(PZA)的强化短程化疗方案治疗下效果无明显差异,而继发耐药及耐多药组的效果则差得多。结论:抓好初治病例的规范治疗和管理,是杜绝耐药病例产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河南省耐药结核病防治现状,发现问题和不足,为改进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监测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河南省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为23.91%,明显低于国家规划50%的目标;高危病人开展耐药筛查率为72.37%,低于国家规划95%的目标;新病人中开展耐药筛查率为36.40%;高危病人耐多药发现率为56.12%,新病人耐多药发现率为4.87%;耐多药病人纳入治疗率为71.28%;治疗成功率为35.07%;河南省2016年耐多药病人综合控制效果2.15%。结论 河南省耐药结核病防治综合控制效果处于很低水平,为完成国家“十·三五”规划目标,应推广使用分子病原学检测技术、加大耐药筛查力度、落实耐多药病人的规范治疗和管理,减少耐多药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西安市目前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的耐药状况,为合理选用耐多药抗结核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西安市2016年1月—2016年12月经痰检分离并鉴定为MDR的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并对其一线及二线抗结核药物进行药敏检测,使用卡方检验对初始耐多药与获得性耐多药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111株MDR的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和乙胺丁醇的耐药率分别为85.6%和45.0%,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由高至低分别为左氧氟沙星(42.3%)、莫西沙星(34.2%)、对氨基水杨酸钠(9.9%)、阿米卡星(8.1%)、丙硫异烟胺(7.2%)、卷曲霉素(4.5%)。链霉素、乙胺丁醇、阿米卡星、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和对氨基水杨酸钠在初始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两组患者中的耐药率无显著性差异。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在获得性耐多药患者中的耐药比例均显著高于初始耐多药组(P<0.05)。结论 西安市MDR-TB临床分离株对链霉素和乙胺丁醇的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对阿米卡星和卷曲霉素敏感性好,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在耐多药结核病治疗中应考虑到初始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的不同,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并强化针对耐多药结核病的控制策略(DOTS-plus策略),特别是要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遵义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并探讨其耐药特点,为耐药结核病的监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比例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到的74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74例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线抗结核药的总耐药率为54.1%,耐多药率为12.2%。结论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应进一步加强耐药结核的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大理州结核杆菌培养药敏结果,了解肺结核病耐药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耐药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由县疾控中心对涂阳肺结核患者作痰标本采样、培养及流行病学调查调,由省疾控中心统一做药敏试验。结果获完整资料87人份,有耐药标本32人份,总耐药率为36.78%。其中:初治涂阳65份,耐药18份,初始耐药率27.69%,复治涂阳22份,耐药14份,获得性耐药率63.64%。结论大理州肺结核初始耐药率位于全国13.0%~42.1%的中位水平,获得性耐药率达全国27.5%~67.5%的高位水平。切实加强肺结核耐药监测、强化耐药病例治疗对国家防制结核病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了解河北省廊坊地区流动人口结核病耐药状况,为有效控制耐药结核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9-2013年流动人口中新发现的肺结核病人涂阳痰标本,经培养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采用比例法测定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6种药物敏感性,并将分离自流动人口的菌株耐药性与常住人口进行比较。结果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监测共1764株,耐药菌株819株,总耐药率为46.4%(819/1764),耐多药率为11.5%(203/1764),广泛耐药率为1.1%(20/1764);其中流动人口总耐药率为55.1%(205/372),耐多药率为15.1%(56/372),广泛耐药率为1.9%(7/372);常住人口总耐药率为44.1%(614/1392),耐多药率为10.6%(147/1392),广泛耐药率为0.9%(13/1392)。流动人口组的总耐药率、耐多药率、广泛耐药率均高于常住人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3、5.8和2.4,P均〈0.05)。结论廊坊市流动人口的结核耐药率显著高于该地区常住人口的结核耐药率,应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加强结核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住院肺结核患者动态耐药现状,评价并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120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仪对766例痰结核菌涂阳患者进行4种常用抗结核药物的动态耐药性检测。结果: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率为37.21%,初治耐药率为35.06%,初治多药耐药率为5.03%;复治耐药率为46.0%,复治多药耐药率为14.0%。与初治耐药率比较,复治耐药率对4种药物有不同程度升高。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对抗结核药的耐药性无明显差异。结论:肺结核患者初治和复治耐药率及总耐药率仍处在较高水平,应进一步加强结核病的动态监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获得陕西省肺结核耐药基线数据,为制定结核病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在全省108个县区中随机抽取30个县区做为监测点,采集调查期间新登记的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4种一线药物异烟肼(H)、链霉素(S)、利福平(R)、乙胺丁醇(E)及2种二线药物氧氟沙星(Ofx)、卡那霉素(Km)进行敏感性检测。结果有效病例数1 516例。其中初治1 086例,复治430例。总耐药率为30.34%,初治25.69%,复治4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耐药率为15.96%,初治14.36%,复治20.00%;多耐药率为6.07%,初治5.89%,复治6.51%;耐多药率为5.94%,初治3.50%,复治1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广泛耐药率为0.40%,初治0.18%,复治0.93%;利福平耐药率为7.78%,初治4.79%,复治15.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耐药谱有37种类型,其中单耐药5种,多耐药7种,耐多药11种(含广泛耐药2种),含二线药物的多耐药组合14种。结论陕西省耐药疫情严重,面临耐多药、利福平耐药挑战,耐药谱呈现多态性和复杂性,应采取强有力的干预措施,遏制耐药结核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