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盛中杰 《江苏陶瓷》2012,45(3):43-43
宜兴紫砂壶器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它寄托着陶艺人赋予紫砂壶器的思想,再将其传递给收藏者以及观赏者。宜兴紫砂将中国传统的诗、书、画、铭吸纳交融,使紫砂壶充盈着中国的文化味和书卷气,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与鉴赏需求。  相似文献   

2.
许亦春 《江苏陶瓷》2012,45(5):72-72
唐代以前,茶器与食器是不区分开的。随着饮茶风气的普及,茶器日趋工巧。唐代末年出现了饮茶最理想的茶壶──紫砂壶。紫砂壶以紫砂泥为原料,经艺人精心制作,壶器颜色古淡、质地细柔、造型古朴、泽地典雅、贵如鼎彝。宋代的紫砂壶已在文人中广为使用,大诗人欧阳修有诗文讲道:"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诗中的"紫瓯"即紫砂壶。宋代后期到明代,宜兴紫砂的生产迅速崛起,使宜兴很快成为全国的紫砂器生产中心。在此后数百年中,宜兴始终是一领中国制作紫砂壶的风骚。宜兴紫砂工艺除了她历史上悠久、艺术上繁荣的  相似文献   

3.
正"陶都风,吉林情"宜兴紫砂百人百壶收藏展作品集从专业、专注的角度,对当今紫砂壶艺界实力名匠的参展作品进行详实的收录、整理,不仅向人们展示出宜兴紫砂的艺术魅力,更为紫砂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创造了机会,以期使读者从中了解宜兴紫砂壶艺的发展现状、艺术特色,以及当今宜兴紫砂壶的文化状态等,为读者呈上一份精彩、高端的艺术大餐,与此同时,更为紫砂文化学术研究和紫砂艺术收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宜兴紫砂壶,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宜兴紫砂壶一方面是艺术品,它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另一方面,它又是实用品,明清两代伴随着瓷器的兴盛.宜兴紫砂器艺术也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5.
在继承中固本 在创新中发展——紫砂壶艺演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霞 《江苏陶瓷》2002,35(1):43-44
宜兴紫砂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辉煌于当今,数百年来壶艺名家辈出,壶艺精品累累,使紫砂壶成为世所公认的涵盖多元文化,最具民族特色,而又兼容世界艺术风韵的富有生命力的艺术门类。宜兴紫砂壶艺的生成和发展,除了以独特的五色紫砂泥为特质依托外,关键在于历代壶艺艺人注重继承传统,在保留紫砂壶艺固有的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出为时人所接受、所喜爱的壶艺精品,使之不被其它艺术同化而独树一帜,与世俱存。北宋中期,江苏省宜兴地区已用龙窑烧制紫砂壶器,因受生产条件限制,无钵裸坯,窑内还原气氛…  相似文献   

6.
蒋惠娟 《江苏陶瓷》2011,44(1):51-51
宜兴紫砂壶是泥的艺术,紫砂泥得天独厚只神奇地存在于陶都宜兴,而宜兴紫砂壶艺对泥的运用达到了极至,出神入化、化腐朽为神奇。其实紫砂壶被誉为人间妙物,起作用的不仅仅  相似文献   

7.
周行其 《佛山陶瓷》2012,(11):47-48
紫砂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以沏茶和饮茶的一种实用器具。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  相似文献   

8.
紫砂壶是宜兴紫砂陶瓷的代表,它是紫砂文化的主脉,是紫砂高潮艺术的体现。紫砂壶造型与中国传统造物观相辅相成,使紫砂文化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强济人 《佛山陶瓷》2012,(12):61-61,65
紫砂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以沏茶和饮茶的一种实用器具.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  相似文献   

10.
宜兴紫砂壶举世闻名,历经数百年的传承经久不衰。其中以圆器造型最为丰富,圆器壶主要以球体、半球体和圆柱体为基础造型,运用各种线条使造型圆润饱满,宜兴紫砂壶多以素身为主,没有过多的装饰花样,突出珠圆玉润的效果。还有的会选用陶刻作为主体装饰,少数以雕塑为装饰。紫砂壶的装饰要求富有变化,主体鲜明突出,才不会显得单薄。  相似文献   

11.
邵毓芳 《江苏陶瓷》2011,(5):33-33,35
明人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为何世人独钟宜兴紫砂壶?周高起又说:"陶曷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上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原来宜兴紫砂壶泡茶之佳,在于能尽得茶之色、香、味。宜兴紫砂壶之所以  相似文献   

12.
紫砂壶产自富饶的江南水乡宜兴,宜兴紫砂兴盛于明末清初,因与茶文化的相得益彰而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紫砂壶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水平的提高,逐渐从茶具日用品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陶瓷艺术品,在宜兴山水氤氲的孕育下,紫砂艺术由内而外地散发着一股淳朴、自然的气质,使作品充满了自然的神韵,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拥趸.  相似文献   

13.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是手工制造的陶土工艺品。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紫砂壶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宜兴紫砂壶以独特的紫砂泥原料,巧夺天工的制壶技艺,成为了一门传统而古老的民间工艺。紫砂壶别具一格的造型艺术,使其具有不菲的欣赏价值,享誉中外。千百年来,宜兴的壶艺人在继承传统壶艺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与时俱进,从而推动了紫砂艺术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紫砂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以沏茶和饮茶的一种实用器具.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紫砂壶因其悠久的制作历史和古朴而精美的艺术造型成为目前收藏品中一种极具收藏和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6.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的陶瓷工艺品,紫砂壶的原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紫砂壶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到现在已经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从明代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紫砂开始制成壶,从此蔚成风气、名家辈出,花色品种不断翻新,五百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宜兴紫砂壶款式各式各样,有"仙桃提梁壶",有象形的"瓜果壶",还有造型古朴的"福寿壶"等等,这些造型各异的紫砂壶,静静地摆放在那里任人观赏,仿佛穿越时空隧道的谦谦君子,无声中向你诉说着一段动人的故事。紫砂壶之所以能  相似文献   

17.
正自紫砂壶诞生以来,文人墨客描写紫砂壶的诗句数不胜数,也因文人雅士的歌咏和喜爱,紫砂壶从最初日常的喝茶器具变为实用、观赏价值兼备的艺术品,慢慢为人周知。宜兴紫砂壶举世闻名,不但源于其性能优异的泥料,还在于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系统的造型艺术体系。2005年,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足见紫砂壶制  相似文献   

18.
周晓琴 《江苏陶瓷》2011,44(3):47-48
宜兴紫砂壶历经数百年的传承和创新.已经十分成熟地构建了自身的艺术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紫砂壶作为茶、陶文化合一的产物,自明清以来.其造型制作确立了固有而又鲜明的技艺规律和法则。尤其是以陈曼生为代表的文人雅士.因酷爱紫砂壶而将书画、诗词、铭文、金石诸多文化元素介入了壶艺领域.加重了文化气息与艺术品位.形成了文人风格.得到人们的高度赞赏。从而使宜兴紫砂壶的价值跃升.视同拱璧。  相似文献   

19.
<正>"陶都"宜兴因其举世独一的紫砂壶闻名于世,紫砂泥并不是宜兴所独有的,这种神奇的泥料产生在卡斯特地貌区,只有宜兴人将紫砂泥变成了宜兴所特有的紫砂文化。宜兴紫砂壶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经过了上百年的洗礼,紫砂壶的创造灵感包容万象,聪慧的制壶艺人始终拥有一种开放、包容的视角,不仅利用人们生活中的元素,还利用上古神话中各种寓意丰富的形象去创作每一把紫砂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代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与尊  相似文献   

20.
《陶瓷》2015,(12)
紫砂壶的审美涉及人与壶两个方面,艺人的创造性劳动和紫砂壶这一艺术载体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笔者从美的产生和如何欣赏紫砂壶的美入手,剖析宜兴紫砂壶作为一种审美存在和其审美特点。介绍了它使人"沉醉"其中的诸多美的因素,使人们更加了解和珍惜这一中国传统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