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介绍并分析了电磁铸造技术及其钢的电磁铸造的特点,对电磁铸造技术用于钢水浇铸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
电磁搅拌技术在铝熔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搅拌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熔体温度的均匀性,降低熔炼温度,缩短熔炼时间,减少氧化烧损和炉渣,提高金属利用率,实现节能与环保。本文简要论述了电磁搅拌技术的原理,重点介绍了电磁搅拌技术在铝熔铸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压差式金属铸造技术在金属铸造中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分析了压差式金属铸造分级控制系统组成,对压差式金属铸造分级控制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对分级控制模块硬件进行了研究,对提高我国精密铸造技术的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新的连铸方法——电磁铸造。它是用电磁线圈取代传统的结晶器,靠电磁力和金属液体表面张力使液体金属形成柱面,铸坯和“铸模”之间没有接触从而避免了普通连铸法液面与结晶器接触所产生的缺陷。对该项技术的原理、特点、进展情况以及发展前景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电磁搅拌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武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搅拌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铸坯的质量,成为金属凝固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论述了电磁搅拌技术的发展、作用及其在武钢的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电磁搅拌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必将迎来一个辉煌的应用前案。  相似文献   

6.
提高连续和半连续铸造金属组织质量是有色冶金的重要任务之一。结晶过程中对金属进行电磁搅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7.
钢的电磁铸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土平  韩至成 《钢铁》1994,29(12):71-74
本文介绍电磁铸造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从电磁场及凝固过程两方面了讨论了钢的电磁铸造的可能性。选择较高的频率和较大的冷却强度,钢的电磁铸造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金属铸造对超声波振动控制系统的需求,分析了超声波金属铸造振动系统作用效果,研究了超声波金属铸造振动系统作用机制,对超声波金属铸造振动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给出了超声波金属铸造振动系统控制方法,为超声波铸造振动控制系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圆锭的生产工艺流程,分析了电磁搅拌装置的工作原理、内导式液压立式半连续铸造机的工作原理、圆锭的铸造原理、顺序结晶法的优点及气滑铸造新技术在生产铝、铝合金圆锭铸造中的广泛应用,为采用大型挤压机生产工业用型材铝合金铸锭(Ф400以上)的生产提供了工艺参数及先进的铸造技术。  相似文献   

10.
《铝加工》2015,(5)
<正>中国专利CN103480828A本专利涉及电磁振动在大尺寸汽车铝合金车轮铸造中的应用方法。具体而言,在每块边模的下半部安装1个电磁振动器,通过导线与低压机系统控制柜相连,系统控制柜内装有电磁振动器延时开启、动作时间与关闭控制器,电磁振动器振  相似文献   

11.
《宽厚板》2017,(2)
概述了电磁技术的作用、特点以及在连铸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主要包括电磁搅拌、电磁制动、电磁软接触、电磁振荡、感应加热及电磁检测技术,同时对钢的电磁连铸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评述,展望了电磁技术在连铸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电磁连铸冶金技术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电磁技术在连铸过程中的应用现状,介绍并分析了电磁搅拌、电磁制动和软接触电磁连铸技术的特点,同时对国内外钢的电磁连铸技术应用现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金属铸造对超声波技术的需求,分析了超声波金属铸造的基本原理,研究了超声波金属铸造电源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对超声波铸造智能电源的主体结构进行了设计,对智能电源系统各个关键子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和优选,形成了整流电路、逆变器、控制模块的设计方法和途径,为超声波铸造技术的工业化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日本连铸工艺中电磁力应用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英龙 《宽厚板》2006,12(3):43-47
1前言日本用连铸工艺之所以能同时获得高效率和高质量铸坯,得益于其独自开发、应用于生产的电磁力控制技术。钢液连铸中电磁力的应用,始于改善铸坯内部质量的铸流熔池的电磁搅拌(移动磁场)技术。因其既能增大铸坯等轴晶率,又可在抑制铸坯中心偏析、疏松方面发挥大的作用,因而促进了连铸比的大幅度提高。随后又相继开发了电磁制动和电磁铸造技术(EM C),已试验性应用于大生产中。以下概要介绍电磁力系列应用技术发展的技术背景、使用特点和效果。2技术背景电磁力应用技术的核心是电磁流体力学(简称MHD),该技术应用于连铸领域的背景如下。2.…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铝扁锭连续铸造法的本格自动化技术真正发展始于70年代前半期,此时已开发了电磁铸造技术(EMC)。其成果已于1977年应用在DC(直接水冷)铸造上,在随后的第二年EMC已达实用化。目前通过工人的操作使铸造机运转,将各铸造参数通过各种传感器送入到微机程序信息处理机处理,达到自动管理控制。这样可以提高铸造作业的信赖性和安全性,达到扁锭质量的稳定性。关于铸造的自动化专利,已于70年代后半期发表的很多,在此就不详细介绍了。  相似文献   

16.
在金属铸造的工艺设计中,"优先顶注"是多数金属铸件所遵循的铸造原则,其中薄壁的中小型铸件通常采用顶注式浇注工艺。然而,顶注式工艺也存在很多缺陷和局限性,如对铸型底部冲击力大、金属液激溅氧化、对壁厚大于20mm的铸件易产生气孔砂眼夹渣等。针对顶注式工艺的局限性和缺点,本文提出了基于消失模铸造法的顶注式工艺。利用消失模铸造的诸多技术优点,弥补顶注法的不足。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顶注式消失模铸造法建立数理模型,模拟充型过程中的界面推移及温度分布状态,表明浇铸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液态金属电磁成形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液态金属电磁成形的物理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双频电磁成形的方法(利用两种频率的电磁场实现固态金属无接触加热熔化和熔化后的金属无模壳电磁成形)和原理。在分析液态金属电磁成形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确认L:作用在液态金属表面的电磁压力和加热密度主要取决于其表面上磁场的大小以及磁场在液态金属中的分布规律。最后分析了复杂开关液态金属电磁成形数值计算中存在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金属液中稳恒电磁力场作用下颗粒迁移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稳恒电磁力场作用下的非金属夹杂颗粒在金属液中的迁移特性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 ,发现了渣金体系比重差较小的情况下 ,电磁力及颗粒尺寸对颗粒迁移速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迁移速度与电磁力成正比 ,与颗粒尺寸的平方成正比 ,利用这种电磁分离技术可有效去除金属液中的夹杂物。  相似文献   

19.
金属半固态铸造成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的半固态铸造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铸造加工成形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全液态铸造相比,具有节约能源、生产率高、产品质量好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半固态金属浆料的制备方法,半固态压铸、半固态连铸等金属半固态铸造成形技术,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电磁搅拌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电磁搅拌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a.组合式电磁搅拌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可能逐步取代单一位置的电磁搅拌方法,能够更好的改进铸坯质量和减少中心偏折。b.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数值模拟成为研究电磁搅拌技术的强有力工具。利用软件对电磁搅拌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可以优化电磁感应的相关参数和结构设计,为实际生产提供依据。c.进一步扩大电磁搅拌技术的应用范围,应用于板坯、方坯、圆坯连铸,将来该技术甚至在有色金属领域也会有广泛的应用。d.随着电磁搅拌所应用的合金种类日益广泛及电磁搅拌凝固理论的发展,也将为金属凝固基础理论的研究开辟一个崭新的局面。(本刊讯)电磁搅拌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