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1 毫秒
1.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模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交通设施现状、交通安全运营系统、交通安全保障系统3个准则,及道路条件评价、控制设施评价、道路环境评价等11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划分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等级。并结合柳州市实例进行评判计算,确定该城市的道路交通安全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论可信,可以对城市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做出合理的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岳小泉  丁艺 《森林工程》2007,23(6):64-68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系统的结构极为复杂,影响因素也复杂多样,各因素的影响又具有灰色性。本文将灰色聚类评价方法中的灰类白化权函数聚类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组成评价体系来评价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并介绍该评价体系在福州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城市道路景观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城市道路景观综合评价标准、城市道路景观的功能和特征的分析,确定了15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建立了城市道路景观综合评价模型,得出绿量绿视率、自然景观变化率、安全程度、人文景观、组织交通和改善小气候等因子为影响城市道路景观规划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是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石,是人们对城市整体植物景观的第一印象,也是对城市形象的直观展现。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客观适宜、有针对性的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评价体系,从定性(主观认识)和定量(客观计量)2个方面,选择植物丰富度、观赏特性多样性、景观时序多样性、地带特性、物种适应性、植物景观空间多样性、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植物配置艺术性、管理养护、生态功能等10个评价因子,运用"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借助yaahp软件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并检验其正确性;为检验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选择广州开发区黄埔区36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道路植物景观为样例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评价体系能够实际反映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建设水平的高低,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对城市公交基础设施现状和乘客出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对服务半径进行建模,得到最大的公交服务半径和理想的公交服务半径计算模型,并通过粗糙集综合评价法和传统的层次分析法对城市公交整体服务水平进行评价。以南京市为例,对模型和评价方法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福建省用材林林地定级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指标、地利指标和立地指标3大类10个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小班为评价单元计算总分值,采用聚类分析法划分用材林小班林地级别。在定级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用材林林地估价方法,即基准地价修正法和地价模型法。  相似文献   

7.
李梅  王建伟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2):131-134,145
针对当前生态小区规划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构建北方地区生态小区评价指标框架,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生态小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济源市建业森林半岛住宅小区为例,验证生态小区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综合评价体系是以层次分析法为研究方法构建的多层次评价系统,含有6个子体系,每个子体系由6个准则层、47个指标层组成,计算出了每个指标层的权重值和评分标准,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9.
程鹏  桑和会  罗宁 《林业科学》2004,40(4):27-32
选用当前国内外常用的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模型 ,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分析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重要相关因子现状 ,找出干扰和影响安徽省森林生态的稳定与发展的因素 ,初步构建了安徽省森林生态网络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咨询法 (德尔菲法 )计算出约束层与指标层对目标层的权重 ,调查 6个不同类型区县各指标现状值 ,分析评价其森林生态网络综合指数并进行了排序 ,并据此评价建设单位不同时段森林生态网络建设的效果及其与标准 (目标 )值的差距 ,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0.
抚仙湖流域旅游规划用地生态环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遥感监测技术和样地调查的方法,选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生物丰富度、生物量、植被覆盖率5个评价分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指标对云南省抚仙湖流域的旅游规划用地进行了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并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建立了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做出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用常规的监控系统进行交通流能力计算不仅耗时,而且投入成本较大,为节省时间成本和物资成本,基于实际调查的方法,对高速公路的道路情况、交通流情况等进行信息采集,收集实时数据,并对正常条件下和冰雪覆盖条件下的路面进行对比,用VISSIM仿真软件对某高速公路特殊路段进行交通流仿真,并按真实路况进行设施参数.仿真结果显示,相同的出入口匝道在正常条件下和冰雪条件下的交通流量相差不多,冰雪条件下的平均行程时间略高于正常条件下的平均行程时间;冰雪条件下的平均行程时间略高于正常条件下的平均行程时间,冰雪条件下的高速公路基本通行能力较正常条件下的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长沙市三一大道中央分车带景观改造设计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城市道路中央分车带景观的设计思路与表现手法.将城市交通改造与景观设计相结合,重点突出建设的安全性、合理性、科学性,体现地域特征,做到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协调,给使用者提供可观可赏的多元化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13.
基于城市快速路交通流与流体的相似性,建立城市快速路交通流与流体力学概念体系的比照关系,进而运用类热力学熵及流体力学中质量守恒定理、牛顿第二定律等原理,针对城市快速路交通流进行分析,推导出城市快速路交通压力的表达式。结合城市快速路的辅道交通系统自身的特性,从热力学中选取适当的熵模型,在交通流理论中选择关键的、能够与所选取的热力学熵模型参数相对应的参数,建立快速路之辅道交通系统熵模型,为交通规划和交通系统仿真提供基本原理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冬季冰雪路面行车速度与安全隐患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凤英  阎春利 《森林工程》2010,26(3):44-45,60
冬季冰雪路面是交通事故多发的时段,依据车辆特性、视距和道路条件等因素,分析冰雪路面给车辆安全带来的隐患,推导冰雪路面不同能见度、不同坡度和平曲线条件下车辆行驶速度与各因素的关系,给出确定安全车速的方法,为减少冰雪路面交通安全隐患,提高车辆的道路运输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GIS作支持已成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先进有效的技术手段。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先后建立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图平台及空间数据库.地图平台建立后可满足交通事故点定位、统计分析的精度要求;建立空间数据库主要是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其中突出道路和事故信息的数据结构设计;最后就系统在事故分析中的应用做出阐述.  相似文献   

16.
针对昆石高速上行线(石林至宜良段)长下坡、急弯及交通环境急变的特殊路段,在大流量、超载超限、超速运营条件下,利用公路运营安全性检测计算系统(HOS_VT)进行检测计算。从人(驾驶员)-车-路-交通环境协调运营原理入手,分析论证可能潜在的道路事故多发点(段),以降低交通事故率,突破运营安全的瓶颈。通过道路交通安全的保障技术、措施的应用研究,对该路段进行系统的交通安全整治,提升道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出行安全。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安全涉及交通参与者每个人的利益,而在相关部门对交通事故成因的分析统计中,很少提及道路自身因素。为此,通过对道路线形因素引发交通事故的影响分析,以引起有关部门在分析交通事故成因、研究治理措施时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佛山一环南线景观绿化在满足交通安全、绿化功能的基础上,在自然特色上做文章,把道路绿化和周边岭南水乡景观特色融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道路绿化案例,为类似的城市干道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道路绿化美景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道路景观是各绿地类型中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绿地类型,且与道路交通安全、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现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文中以南京市北京东路、北京西路、太平北路及龙蟠中路4条道路为例,进行为期1年的动态景观评价,并建立美景度和各景观因子类目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对各类型景观样本美景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终筛选出对道路景观美景度贡献较大的景观因子,以此为道路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城市绿化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