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盖层主要为泥质岩、铝土岩、膏岩和致密碳酸盐岩。这些盖层若按成因分类,可分为陆源、化学和混合成因三类,其中以混合成因盖层的封盖能力最强。盖层的封盖能力主要受自身矿物组分和成岩作用的影响,而气藏的存在及其规模又受区域盖层和直接盖层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排替压力是评价盖层物性封闭能力的最重要参数.盖岩排替压力可以通过实验法和计算法两种方法获得.根据两种方法的运用条件,对其在盖层物性封闭能力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直接驱替法获得的盖岩排替压力最能反映盖岩的实际物性封闭能力;利用声波时差计算盖岩排替压力较实测盖岩排替压力有更大的信息量,对于盖层物性封闭能力的剖面研究以及探井多且分布均匀区的盖层物性封闭能力的平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地震层速度计算盖岩排替压力可获得较利用声波时差计算盖岩排替压力更多的信息,对于探井少且分布不均匀区的盖层物性封闭能力的平面研究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依据流体运动规律计算盖层与其下伏储集层之间的气势能差值,建立了评价盖层封闭天然气能力的方法。用其研究三肇地区青一段泥岩盖层对扶余油层中天然气的封闭能力,表明该方法可以定量评价盖层封闭天然气的能力,还可以将盖层封闭天然气能力的评价扩展到整个平面上,是一种较为全面和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发育巨厚的碳酸盐岩沉积,垂向上具有良好的生储盖配置条件,在长期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成藏和多期改造,油气成藏条件十分复杂,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盖层研究对于优选勘探层系和钻探目标至关重要。采用典型油气藏盖层分析、地震资料解释及实验分析等手段,总结归纳出两类区域盖层与两类局部盖层:两类区域盖层分别为上奥陶统暗色泥岩(“黑被子”)与中寒武统蒸发岩(“白被子”);两类局部盖层分别为碳酸盐岩潜山上覆泥岩(“新被子”)与内幕致密碳酸盐岩,并通过地震解释与井控的方法厘定了“黑被子”“白被子”“新被子”的分布。通过对已发现油气田(藏)盖层与成藏的关系、盖层之下油气藏类型的统计分析,认为区域盖层与下伏致密碳酸盐岩构成复式盖层控制主力成藏层位;局部盖层之下的油气藏类型主要受储层渗流能力控制,即局部盖层与均质储层组合表现为构造控藏特点,局部盖层与非均质储层组合表现为大面积准层状分布特点。建议将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新区勘探重点方向调整为满西低凸起奥陶系与寒武系盐下白云岩;致密高阻碳酸盐岩的封盖能力存在风险,建议在开发阶段进行精细评价。  相似文献   

5.
应力对盖层的封闭性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根据岩石发生破裂的应力条件和不同岩性盖层力学性质的差异,从理论上探讨了盖层力学性质及其应力状态对盖层封闭性能的影响,指出应力状态直接决定了盖层所能承受最大超压的大小,应力对不同岩性盖层封闭性能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也不一样。并以克拉2气田为例,利用三维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定量分析了盐膏层的力学性质及应力状态对其封闭性能的影响,指出下第三系盐膏层对克拉2超高压气田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构造挤压并不是克拉2气藏超高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泥质岩盖层对扩散相天然气封闭性演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研究泥质岩盖层对扩散相天然气封闭机理及作用类型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泥质岩盖层对扩散相天然气封闭性演化阶段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具生烃能力但不具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泥质岩盖层对扩散相天然气封闭性演化不存在阶段性;而既具生烃能力又具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泥质岩盖层对扩散相天然气封闭性演化可分为抑制浓度封闭和替代浓度封闭2个阶段。此研究不仅可以预测其对扩散相天然气封闭能力的演化,而且可以研究其封闭扩散相天然气的有效性。然后以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登二段和青山口组2套泥质岩盖层为例,通过对扩散相天然气封闭性演化特征与沙河子组气源岩大量排气期之间的匹配关系研究,认识到它们在该区天然气聚集与保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输导断裂和盖层发育及分布特征研究基础上,采用二者空间匹配及其与天然气分布之间关系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徐家围子断陷盖层断接厚度封气下限及其对天然气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营一段顶火山岩盖层被断裂破坏程度高,分布连续性差,断接厚度封气下限约为2m。而登二段泥岩盖层被断裂破坏程度低,分布连续性好,断接厚度封气下限约为67m。它们对天然气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封闭区天然气仅在盖层之下分布,主要表现在徐中断裂中南部、徐东断裂中南部和徐西断裂北端;②不封闭区天然气在盖层上下分布,主要表现在徐中断裂北部、徐西断裂南端中部和南部;③封闭区内天然气较不封闭区天然气富集。  相似文献   

8.
为定量评价乍得D盆地下白垩统泥岩盖层封闭性能,利用测井资料获取单井泥岩盖层厚度、孔隙度、突破压力等参数,通过分析突破压力与层速度的关系、泥地比与地震属性的关系,明确突破压力和泥岩厚度平面展布特征,建立了以突破压力和泥地比为主要评价参数的评价标准,刻画了D盆地泥岩盖层平面分级特征。结果表明,D盆地Kedeni组泥岩为Ⅰ类和Ⅱ类盖层,Doba组泥岩为Ⅱ类和Ⅲ类盖层,Kedeni组泥岩盖层封闭能力强于Doba组;平面上,北部陡坡带和洼槽带泥岩盖层封闭能力最好,为Ⅰ类和Ⅱ类泥岩盖层发育区,中部低隆带和南部缓坡带次之,以Ⅱ类和Ⅲ类泥岩盖层为主,东北部转换带泥岩盖层品质最差,为Ⅳ类泥岩盖层。该评价结果与实钻吻合良好,表明此评价方法有效,可供类似低勘探程度盆地泥岩盖层封闭性能评价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泥岩盖层对各种相态天然气封闭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付广 《断块油气田》1998,5(3):16-20
在深入分析泥岩盖层对各种相态天然气的封闭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排替压力,异常孔隙流体笔异常含气浓度或扩散速度分别作为盖层对游离相,水溶相和扩散相天然气封闭能力的评价参数,通过对其进行划分等级,赋予权值,再加权平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泥质岩盖层封盖性能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差储层排替压力差、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异常含气浓度和断层封闭性、泥质岩单层厚度、沉积环境分别作为泥质岩盖展微观封闭能力和宏观展布的评价指标.通过对其进行等级划分,赋存权值,并根据其在泥质岩盖层中的发育特征及其对封盖性能的影响程度对其进行权重分配,再利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泥质岩盖层封盖性能综合评价仅值大小.探讨了泥质岩盖层封盖性能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大庆长恒及其以西地区嫩二段泥岩盖层封盖性能的综合评价中,其结果与该区实际地质条件十分吻合,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