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与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生相关的因素。方法 选取老年男性T2DM患者288例,根据OP诊断标准分为骨量正常组(72例)、骨量减少组(118例)和骨质疏松组(98例)。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A1c,HbA1c)、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清钙(serum calcium,Ca)、血清磷(serum phosphonium,P)、25羟维生素D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25-OH-VD)及尿白蛋白/肌酐(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记录患者病程、降糖药物使用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病程较长和HbA1c较高,BMI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相关分析显示股骨颈、三角区、大转子、腰椎(lumbar vertebrae,L)2-4节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BMI均呈正相关(均有P<0.05),但与HbA1C均呈负相关(均有P<0.05)。骨质疏松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均高于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均有P<0.05);骨质疏松组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率高于骨量正常组(χ2=6.168,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HbA1c及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生相关(均有P<0.05)。结论 低BMI,血糖控制不佳和糖尿病肾病是老年男性T2DM患者OP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男性T2DM患者400例,根据双能X线骨吸收(DXA)测定的BMD结果,将T2DM患者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136例,骨量减少组157例,骨质疏松组107例。收集其空腹血样本用于血糖、血脂、肾功能、Hb A1c、TSH等检测结果。结果与骨量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TSH水平、L1~L4 BMD和全髋BMD均降低,且骨质疏松组低于骨量减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L1~L4 BMD和全髋BMD与血清TSH水平呈正相关;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TSH水平是骨量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中,血清TSH水平与BMD密切相关,TSH可能参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522例年龄60岁以上的T2DM患者,根据BMD检测的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T值≥-1.0)43例、骨量减少组(-2.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与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关系。方法老年T2DM患者(T2DM组)180例,根据ABI值将患者分为下肢血管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组(82例),非下肢血管病变(N-PAD)组(98例),设正常对照组(50例),记录所有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及检测指标。结果 T2DM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t=-2.45,P=0.024),T2DM患者中PAD组25(OH)D水平低于N-PAD组(t=-2.19,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ABI值与糖尿病病程(r=-0.396,P=0.004)、收缩压(r=-0.332,P=0.016)、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r=-0.335,P=0.015)、血尿酸(r=-0.347,P=0.012)及尿白蛋白/尿肌酐比(urinary a...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其中又分为有血管病变组、无血管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90例,同时测定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所有T2DM组中PDW、HbA1c、Hcy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对照组,PLT较对照组低但在正常范围;但是T2DM无血管病变组与健康人群对照组比较,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DW对T2DM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信息化分阶段管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T2DM患者资料,通过文献复习和定性访谈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分阶段糖尿病管理系统并与医院HIS系统连接,纳入1 62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33)实施传统血糖管理模式,观察组(n=1 193)实施信息化的分阶段糖尿病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血压指标。结果实施干预前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FBG、 2hPBG、 HbA1c、 TG、 LDL-C、 SBP和DBP水平均随管理时间增加而下降,且观察组FBG、 2hPBG、 HbA1c、 TG、 LDL-C、 SBP和DBP水平下降幅度大于观察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HbA1c、血压和LDL-C达标率均随管理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且观察组的HbA1c、血压和LDL-C达标率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信息化的分阶段糖尿病管理模式对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北京市昌平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0月在北京市昌平区16个街镇社区服务中心中招募T2DM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符合研究条件的T2DM患者进行资料收集、体格检查、血生化指标检测及骨密度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招募符合研究条件且数据有效的T2DM患者2 126例,年龄22~76岁,病程以1~9年为主,占68.53%。2 126例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512)、病程(OR=1.956)、BMI(OR=0.399)、吸烟(OR=2.895)、体育锻炼(OR=0.459)、血糖监测情况(OR=2.533)、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OR=3.517)、甲状旁腺激素水平(PTH)(OR=2.777)、碱性磷酸酶(ALP)水平(OR=3.452)、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OR=1.982)均为T2DM病例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论 北京市昌平区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风险较高,其影响因素包括年龄、病程、BMI、吸烟、体育锻炼情况、血糖监测情况、HbA1c、PTH、ALP、25(OH)D水平,据此完善临床防治体系,有利于降低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MD)患者甲状腺功能血清学多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2月—2017年12月锦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76例T2MD患者,以是否患有亚临床甲减作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组)147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组(T2DM+SCH组)129例,观察比较两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甲状腺激素与血管并发症及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亚临床甲减的T2MD患者的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结果 (1)微血管病变与病程、TSH和SBP呈正相关(P0.05),与TT3、FT4和FT3呈负相关(P0.05);(2)大血管病变与病程、年龄、吸烟史、TSH、SBP、UA和LDL-C均呈正相关(P0.05);(3)有吸烟史的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大血管病变发生率比非吸烟者增加1.63倍,TSH与合并亚临床甲减的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均存在相关性。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对T2MD患者血管病变存在直接影响,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具有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128例合并慢性HBV感染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分为ALT异常组及ALT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功能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骨代谢指标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D_3]和骨密度(BMD)差异。并根据患者BMD水平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采用Losigtics回归分析合并慢性HBV感染的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ALT异常组FPG、HbA1c、25-(OH)D_3及股骨BMD、腰椎BMD均低于ALT正常组(P0.05),而FINS、CTX高于ALT正常组(P0.05)。128例合并慢性HBV感染的T2DM患者中骨质疏松组45例(35.16%),非骨质疏松组83例(64.84%);两组腰臀比、FPG、HbA1c、FINS、HOMA-I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骨质疏松组女性占比、年龄、T2DM病程及ALT水平高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体质量指数(BMI)低于非骨质疏松组(P0.05); 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女性、年龄≥65岁、T2DM病程≥8年、BMI18.50 kg/m~2、ALT40 U/L是合并慢性HBV感染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合并慢性HBV感染的T2DM患者骨代谢与肝功能受损、性别、年龄、病程及BMI均相关,临床应积极防控患者骨质疏松,避免发生骨折等严重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氧化应激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和氧化应激的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测定92例T2DM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FPG,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并将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空腹和餐后2 h SO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和餐后2h MD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中SOD与FPG2、hPG、HbA1c呈显著负相关(r=0.712、0.863、0.631,P=0.000、0.000、0.003),MDA与FPG2、hPG、HbA1c呈显著正相关(r=0.672、0.583、0.471,P=0.000、0.000、0.004)。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氧化应激水平有显著相关性,FPG2、hPG及HbA1c的改变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扫描式葡萄糖监测(FGM)和自我血糖监测(SMBG)对近1年内临床诊断为1型糖尿病(T1DM)的儿童、青少年患者的血糖控制、残存胰岛功能和患者报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T1DM门诊就诊的133例新发T1DM的儿童、青少年患者分为2组:FGM组(n=82), SMBG组(n=51)。观察指标包括随访1年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空腹和餐后2 h血糖(FBG和2 h BG)、C肽(FCP和2 h CP), ΔCP(2 h CP-FCP), 患者报告的低血糖和糖尿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问卷等结果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6个月时HbA1c均显著下降(均P<0.05), 6~12个月期间FGM组HbA1c趋于平稳(P>0.05), 12个月时SMBG组HbA1c较6个月时显著升高(P=0.001), 且12个月时SMBG组HbA1c高于FGM组(P=0.001)。12个月时, FGM组的FBG与基线水平相当(P>0.05), 而SMBG组的FBG较基线水平明显升高(P=0.006)。2 h BG仅在FGM组中第6个月和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探讨甲状腺功能紊乱对糖尿病病情评估和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2型糖尿病组)和健康体检者4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同时测定2型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根据HbA1c水平,将2型糖尿病组分为HbA1c< 7%组(36例)、7%≤HbA1c< 10%组(46例)、HbA1c≥10%组(36例).结果 2型糖尿病组中,甲状腺功能正常者97例(82.20%),甲状腺功能异常者21例(17.80%).2型糖尿病组FT3、FT4分别为(4.96±1.03)、(11.51±2.62) pmol/L,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5.90±0.55)、(13.77±1.40)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组TPO-Ab为(55.72±200.14) kU/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67±17.59) k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HbA1c< 10%组、HbA1c≥10%组FT3分别为(4.95±0.62)、(4.53±1.50) pmol/L,明显低于HbA1c< 7%组的(5.40±0.66)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7%≤HbA1c<10%组、HbA1c≥10%组CHOL、LDL-C明显高于HbA1c< 7%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甲状腺激素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5羟维生素D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状况,分析其与糖代谢和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老年男性T2DM患者53例(T2DM组),老年男性非糖尿病(NDM)患者51例(NDM组),测定两组患者血生化指标及25羟维生素D水平,双光能X线检测T2DM患者腰椎(L2-4)和左侧股骨近端骨密度.结果 T2DM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12.38±5.12) μg/L,显著低于NDM组的(17.35±5.52)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男性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225、-0.499,P<0.05),而与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无明显相关性(r=-0.050、-0.082,P>0.05);T2DM组骨质疏松患病率(30.19%,16/53)明显高于NDM组(11.76%,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羟维生素D与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三角区骨密度呈明显正相关(r=0.773、0.762、0.812,P<0.05),与腰椎(L2~4)骨密度不相关(r=0.116,P>0.05).结论 老年男性T2DM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不仅影响血糖控制,还增加骨质疏松发生风险.因此,对T2DM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进行常规维生素D检测,对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的患者及时给予维生素D补充可能对改善糖代谢和防治骨质疏松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骨密度变化及其糖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分析。方法将8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骨密度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病程等,并对以上指标与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以9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健康体检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28.0%(26/93)比59.3%(5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51例)HbA1c、FINS、骨密度、病程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35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57±2.59)%比(7.26±1.68)%、(13.21±4.73)μU/L比(17.54±5.91)μU/L、(0.764±0.130)g/cm2比(0.993±0.123)g/cm2、(11.4±6.4)年比(8.6±4.7)年,P〈0.05]。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病程、HbA1c、FINS呈负相关(r=-0.306,-0.185,-0.269;P〈0.05或〈0.01),而与FBG无相关性(P〉0.05)。结论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体内胰岛素水平低下、病程长是2型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肾病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勇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9):1879-188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2型糖尿病(T2DM)肾病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T2DM患者根据Scr水平分为四组:糖尿病无肾病组(无肾衰组),Scr水平正常;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代偿期(A组),Scr133~177μmol/L;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B组),Scr 178~442μmol/L;糖尿病尿毒症期(C组),Scr〉707μmol/L。测定HbA1c水平、尿微量清蛋白总量、空腹血糖(FPG)水平,常规检测血脂水平。结果肾衰竭组HbA1c、UAER与无肾衰组比较显著升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生化指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病患者中HbA1c和UAER水平随肾损伤程度的加重而显著上升,C组〉B组〉A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水平增高,UAER水平随之增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r=0.8012,P〈0.01)。结论 HbA1c可作为T2DM肾损伤诊断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郑州市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8-2021年郑州市781例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并发症,将T2DM微血管并发症(DR+DN)303例作为微血管并发症组(DNR组),单纯T2DM患者368例作为无微血管并发症组(DM)。结果 781例T2DM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57例,占20.10%,糖尿病肾病235例,占30.09%。随着年龄和病程的增加,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不断增加(P均<0.05)。与DM组比较,DNR组年龄、BMI、收缩压、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明显增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BMI、收缩压、空腹血糖、HbA1c、肌酐、LDL-C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77、1.023、1.956、1.167、1.395、2.490、1.303)。结论 郑州市T2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高,且随着年龄和病程增加而升高,病程、BMI、收缩压、空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肽分泌功能、尿酸(UA)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更年期2型糖尿病(T2DM)女性骨密度(BMD)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降低更年期女性T2DM患者的骨折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就诊于北京水利医院的234例更年期女性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C肽分泌水平、UA水平、TSH水平分别对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各组患者之间左股骨颈BMD及腰椎L1~4BMD的差异。结果 234例更年期女性T2DM患者中骨量异常者占77.78%。C肽分泌水平越低,患者的左股骨颈BMD及腰椎L1~4BMD下降越明显;低TSH患者的左股骨颈BMD及腰椎L1~4BMD较低。Pearson和Spearman's相关分析显示:左股骨颈BMD与C肽分泌水平、TSH水平呈正相关(r=0.212,P=0.007;r=0.116,P=0.006),腰椎L1~4BMD与C肽分泌水平、TSH水平呈正相关(r=0.174,P=0.029;r=0.015,P=0.020),而UA水平与腰椎L1~4BMD、左股骨颈BMD均无相关性。结论 C肽水平下降,低TSH会增加更年期女性T2DM患者的骨质疏松(OP)风险,因此临床可以此为切入点做好更年期女性T2DM患者OP的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智慧化血糖管理平台模式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糖代谢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9月湖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0例绝经后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T2DM合并骨质疏松管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智慧化血糖管理平台模式。比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采用汉化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估)、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ST)、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骨密度T值(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汉化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总评分为(37.92±4.10)分,高于对照组的(34.38±4.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BG[(6.84±1.52)mmol/L]、2 h PG[(8.14±1.46)mmol/L]、HbA1c[(6.14±0.41)%]及PTH[(63.12±3.82)p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BG(8.43±1.64)mmo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诺和灵30R)与口服降糖药物分别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MD)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6例老年男性T2MD合并OP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分别接受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抗骨质疏松、二甲双胍+抗骨质疏松治疗,均干预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骨密度及骨代谢[血清骨钙素(BGP)、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及Ⅰ型胶原C末端肽(s-CTX)]相关指标,并评价药物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BG、2h PBG、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腰椎、股骨粗隆、股骨颈骨密度、血清BGP及BAP水平均显著提高,血清s-CTX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二甲双胍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联合治疗在改善老年男性T2MD合并OP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方面有明显优势,两者血糖控制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脏内科非糖尿病患者348例,按HbA1c水平分为A组(HbA1c〈5%,n=109)、B组(HbA1c5%~5.9%,n=152)、C组(HbA1c≥6%,n=87);颈动脉超声测定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以IMT≥0.9mm或粥样斑块形成判定为颈动脉超声阳性,分析HbA1c水平与颈动脉超声阳性检出率的相关性。结果随着HbA1c的增高,颈动脉超声阳性的患者检出率有明显增加(A、B、C组分别为43.1%、56.6%、78.2%,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bA1c水平的轻度升高,也与颈动脉超声阳性独立相关(P〈0.05)。结论在非糖尿病人群中,HbA1c轻度升高也是颈动脉病变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