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手工涂板年代,涂板后的压板与浸酸两道工序被认为不可少,压板是为了使铅膏进一步密实及使之与板栅接触较好.回忆当年苏联传来的铅膏表观密度有两个数字,一是和膏后,另一是压板后.压板后的铅膏表观密度比较接近实际的数字.据当时苏联资料所示,虽和膏后的铅膏表观密度在4.0~4.3之间变动,但压板后则一般均为5.0g/cm3.  相似文献   

2.
《蓄电池》2021,(4)
和制正极铅膏时所用硫酸溶液的量对电池的生产过程和电池性能都有重要影响。随着和膏酸量的增加,铅膏表观密度减小,极板中4BS颗粒增多且有变大趋势,容量先稍微降低后升高,充电接受能力得到改善,而且循环寿命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3.
关于汽车用蓄电池起动放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松  张维维 《蓄电池》2002,39(3):121-125
为改进汽车用蓄电池的起动放电性能 ,从铅膏配方、电池结构、用酸量及隔板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试验 ,并指出在不同使用条件、不同环境如何做出适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内化成工艺与极板化成相比有诸多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内化成可采用一次注酸法和二次注酸法进行.文中提到的化成为一次注酸法工艺,介绍了铅膏含酸量的计算方法,得出化成结束后极板析出的酸量,提出了测量电池在化成中失水的试验方法,同时通过大量现场试验得出电池失水率,从而得出内化成一次注酸法注酸量、注酸密度与化成后电解液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定量计算视密度和孔隙率的方法。如果假设铅膏包括3BS和4BS晶体内部完全没有孔隙,根据铅膏组分中各物质的密度和质量,就可精确计算铅膏视密度;涂板后淋酸前极板铅膏中的水分在固化后蒸发形成的孔隙定义为名义孔隙,以此计算名义孔隙率。论述了名义孔隙在电池设计中的作用,并分析了铅膏视密度与名义孔隙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简单的实验室技术对未化成铅酸蓄电池极板的铅膏的孔隙度v和固体密度d进行了测定。已发现,v随干铅膏表观密度D的不同呈直线变化。对于固化形成四碱式硫酸铅的铅膏v=0.356—0.0569D对于其它形式固化的铅膏v=0.271—0.0415D。从d~(-1)=D~(-1)-v的关系式来测定d。除固化后生成四碱式硫酸铅的铅膏而外,所有其它极板随D的降低,d连续降低。对于后面这种极板,随D的降低,d通过一最大值点。这一最大值可依据极板中四碱式硫酸铅晶的不同结晶完整性来解释。  相似文献   

7.
陈燕宁 《蓄电池》2003,40(4):166-168
研制了电动自行车用的长寿命VRLA电池。为延长电池寿命,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采用高耐蚀的析氢过电位高的板栅合金;提高活性物质表观密度;选择了强度和吸液率均较理想的AGMP隔板;铅粉中加铋并在正负极铅膏中加入碳纤维以形成导电网络;采用高温高湿工艺。介绍了配套用的智能型负脉冲去极化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相似文献   

8.
富液式隔板与普通隔板性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富液式隔板与普通AGM隔板性能的研究发现,富液式隔板与普通AGM隔板的浸酸失重,最大孔径、孔率、吸酸高度等物理性能基本没有差别,而两种隔板的基重、回弹性、可压缩率、抗拉强度、吸酸值等存在一定的差别。两种隔板组装成VRLA电池后,电池的某些性能相差较大(尤其电池的气体复合效率)。VRLA电池采用富液式隔板组装,可以在不影响电池的气体复合效率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电池的灌酸量从而提高电池的初期性能;并且可以解决VRLA电池的电解液提前"干涸"的问题,并延长电池的浮充使用寿命。通过增加电池灌酸量试验,发现电池灌酸量应该控制在合适的范围才能确保电池的气体复合效率。  相似文献   

9.
刘小锋  陈顺宏  孟刚  徐建刚 《电池》2016,(3):158-160
将三氧化二锑(Sb_2O_3)用作阀控式吸附性玻璃纤维隔板启停电池正极铅膏添加剂,用SEM和XRD分析研究Sb_2O_3添加量对固化后正极活性物质微观结构及四碱式硫酸铅(4BS)含量的影响。当Sb_2O_3添加量从0升高至0.1%后,75℃固化后的正极铅膏4BS晶粒尺寸减小,4BS含量从48.81%降至41.47%;60℃固化后的正极铅膏4BS含量从35.12%降至20.54%,且4BS分布不均匀。Sb_2O_3添加量相同,适当提高固化初期温度,铅膏中4BS的含量增多、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10.
从研究铅膏含酸量对干荷起动用极板性能的影响入手,找到了适用于干荷起动用极板的最佳铅膏酸量。  相似文献   

11.
锌锰干电池隔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高分子电化学最新理论,系统的研究并改进了纸板电池用的浆层纸。采用特种纤维,制成带有毡状纤维层的片基、(?)布含有非水溶性万能糊料的膜层,制出具有三层结构的新型电池隔膜。与传统的浆层纸相比,在保液能力、抗胶化能力和抗结晶能力方面显示了巨大的质量优势。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中颗粒运动、燃烧和传热过程的实验结果和工业数据较为缺乏,因此有必要对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热力计算进行详细研究。根据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推荐了适用于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分离器效率、燃烧份额和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建立了以物料平衡、能量平衡为主的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热力计算模型。利用建立的热力计算模型对一台在用的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炉内的物料分布、温度分布和热量分布规律。计算结果与该锅炉的工业测试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热力计算结果符合锅炉实际运行情况。面向工程应用建立了一种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力计算方法,可以为工业锅炉设计与改造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锌银蓄电池隔膜阻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锌银蓄电池银迁移的试验方法——动态模拟电池法.通过对不同种类隔膜的阻银试验分析隔膜对银迁移的影响.同时还介绍了以处理后水化纤维素膜为隔膜的实效电池经不同时间温存放后银迁移情况.  相似文献   

14.
汽轮机热力系统管壳式换热器管束振动的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汽轮机热力系统管壳式换热器管束振动的可靠性设计方法。该方法把流体弹性激振的设计量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为随机变量,使用概率设计法确定换热器避免流体弹性激振的可靠性。文中给出了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凝汽器和汽水分离器防止流体弹性激振的设计判据和避开流体弹性激振可靠度的计算公式以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DCS中锅炉给水密度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DCS中的锅炉给水流量计算通常需要进行给水密度的修正。由于水物理特性的复杂性,密度与温度及压力均直接相关。采用国际汽水性质IFC公式计算较复杂,DCS中并不采用;查表方法需要输入大量数据,不便于DCS中采用。介绍了一种基于基准工况水密度,并对实际运行压力、温度分别进行修正的给水密度计算方法,并对其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精度及误差可以满足现场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DCS中凝结水流量计算中,通常需要进行凝结水密度的修正。由于水物理特性的复杂性,密度与温度及压力均直接相关。采用国际汽水性质IFC公式计算,由于其复杂性DCS中并不采用;采用查表方法需要输入大量数据,不便于DCS中采用。介绍了一种基于基准工况水密度,并对实际运行压力、温度分别进行修正的凝结水密度计算方法,并对其误差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精度及误差可以满足现场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涉及高压全膜并联电力电容器制造领域,通过引入聚丙烯薄膜增厚率、空隙率以及薄膜—薄膜、铝箔—薄膜层间间隙等参数,给出了一种全膜电容器实际压紧系数的计算方法,对电力电容器的设计、制造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正极寿命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正极活物层(PAM),活物聚集层(AMCL)和腐蚀层(CL)阐述影响阀控式铅酸(VRLA)蓄电池正极寿命的因素。它包括极板设计、合金元素、铅膏密度和组份、装配压力等。  相似文献   

19.
较详细地介绍了化学电源用隔膜电阻的两种测试方法——相对电阻率法和面积电阻法,两种测试方法的原理、使用仪器及测试线路、测试步骤等.分析了采用相对电阻率法和面积电阻法测出的隔膜电阻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在KOH电解液密度为 1.40g/cm~3时,隔膜面积电阻R_s与隔膜相对电阻率K的关系式为:R_s=2.2K·d(d:隔膜的湿厚度).讨论了面积电阻测试中的测试面积、隔膜厚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及面积电阻对分析电池性能的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