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济南市丹风街多级热网分布式微机监控系统承担来自热电厂的热源蒸气、主换热站、六个子换热站以及典型热用户的检测控制和管理任务。它一方面作为调度和值班人员的工具,通过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自动控制功能使热网能够安全、节能、正常地运行,另一方面,通过历史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它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供热监控与智能化管理的需求,供热管网越来越庞大、分散、难以管理的问题,提出智慧热网运营管理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从热源、换热站、管网到热用户的整个供热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实现了整个供热系统自动化控制、实时调度和智能化信息管理,能够实时掌控每个供热用户的用热情况。根据OPC统一标准的接口体系和LabVIEW的图形化设计思想,可以实现多通道数据实时采集和供热监控与智能化管理,并且通过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的多维度比较,优化热源的调度,指导热源和换热站的运行调节,保障供热过程的安全高效运行。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及扩展性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换热站变频调速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换热站作为供热系统中热源与热用户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其供热品质的好坏对改善热网热力工况,提高供热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集中供热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套换热站变频调速PLC控制系统,它主要由PLC、PID控制器和变频器组成。详细介绍了变频驱动换热站的节能机理,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二次供水设定温度、循环泵和补水泵的控制原理及具体实施,阐述了部分软件功能,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性能好、调节精度高、节能超过35%。  相似文献   

4.
宫奕清 《电子测试》2020,(7):105-106
热网全网平衡系统主要通过获得换热站内的二次网供水温度、二次网回水温度、一次网电动阀门的反馈值和设定值等参数,以及热源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采用神经网络、数据回归等算法,控制一次网电动阀门的动作,从而减小热网的水平水力失调度,达到均匀供热和节约能源、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全网平衡系统采用均匀性控制策略,调节换热站的一次网电动阀门或分布式变频泵,使每个热力站的供热效果基本一致、冷热均匀,同时消除了一次网的时延产生的参数不同步所造成的二次网参数不同步的失调现象,有效地保证了热网的同步负荷调节,规避了系统的容量、惯性、时延特性,是合理、有效的系统调节和全网平衡策略。  相似文献   

5.
关智勇 《电声技术》2021,45(11):37-39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已逐步应用到供热领域,大多数供热单位已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了供热系统相关运行平台,可以将热网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统一管理,不仅实现了热源与热网的实时运行监测与能耗分析,而且节约了大量能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供热管网、换热站与热用户的监测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可以有效提高供热管网的生产运行效率,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北方城镇集中供热建筑面积的增长,我国北方城镇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成为建筑节能工作的关键点。从集中供热系统三个用能环节中的换热站用能入手,采用喷射式高效热交换器替代原有板式换热器,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是提升系统效率、节约能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喷射式高效热交换器是以蒸汽或高温水作为热源,通过喷射、收缩及扩散等过程,将具有一定容积比的蒸汽或高温水与供热系统回水在混合室进行热交换,形成单相热水,经加热增压后的热水被输送到用户端进行供暖的装置。基于实验室换热模型的研究方法,结合工程实践案例数据,对采用喷射式高效热交换器的供热系统前后的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改造后一次网供回水温差增加,流量减少。经过进一步分析得出:锅炉和管道散热损失减少,输配管道压力损失减少,进而减少了管网的输配能耗,提高了锅炉效率,提升了系统的供热能力,节省整个供热系统12%的热量,提升系统效率14%。经验证,喷射式高效热交换器的使用有助于集中供热系统提升性能,实现节能降耗,在建筑节能领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的无人值守换热站远程控制系统集计算机、自动控制和通讯技术为一体,基于互联网全面监测热网的运行参数,调控热网的供热温度,实现换热站的无人值守和远程控制。重点研究换热站远程控制解决方案,为“按需供热”提供有效技术保障,解决系统整体过量供热,管网存在水力失调,室温存在冷热不均及热力站无人值守自动运行问题,达到提高了供热品质及舒适度,以及供热系统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主要对西安某小区换热站改造方案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实际热力工况进行分析研究。项目节能改造主要是利用园区一次网热水回水的余热通过管壳式换热器进行交换来提升低区采暖的二次网回水温度,进而达到克服系统末端资用压头不足、提高系统水力稳定性。通过对历年运行实际数据计算得到节能效果分析,为严寒和寒冷地区既有老旧小区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和新建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平 《通讯世界》2017,(12):128-129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计算机监控技术的发展,城市集中供热作为我国逐渐普及的环保节约型供热方式,对热网进行远程计量监控具有重要意义.蒸汽管网参数计量远程监控系统于热电厂的应用能够将一定范围内不同地点的用户用汽量进行远程参数采集与监控,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实现远程自动抄表、实时抄表、同步抄表,为双方的交易结算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避免产生纠纷.本文对此展开研究,设计热网参数计量远程监控系统,为热电厂提供有效的数据采集与管理手段,减少人为错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汽轮机低真空循环水供热系统一般由热源、一次网、用户系统组成,该系统的运行调试就包括首站调节、外网与用户的调节。针对某厂的供热调试进行了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集中供热能耗高、锅炉运行效率低、水力失调严重的现状,以热流方向为主线从热源、热网、热用户三个部分介绍了能耗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节能技术:锅炉房风机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多热源联网供热,给锅炉加装热管省煤器,采用混水设备;加装水力平衡阀,完善管道保温,采用变流量系统,分布式供热;在散热器上加装温控阀以及推广供热计量收费体制。集中供热节能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改善管网的水力失调、新型能源的应用以及实现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全面提高管网的效率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徐军  孙乐美 《山东电子》2013,(5):138-140
本系统采用西门子PLC结合模糊PID算法实现了对换热站的多功能控制。既可以根据不同的室外温度,来调节二次网的供水温度,又可以分时段的控制一次网的流量。这种多功能控制能提高供热系统的稳定性,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3.
包头第二热电厂在进行2×300MW机组热泵技术改造后,增加了供热能力,但作为包头市青山区主要热源电厂,仍然满足不了城市供热需求。因此,继续对2×300MW空冷机组进行高背压改造,排汽直接加热热网循环水,实现了蒸汽热量的大部和全部利用,对未回收尽的乏汽余热部分,做深度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供热半径和负荷逐年变化,供热滞后时间长、热量分配失调,每年随着供热负荷变化导致高温水流量变化,必须更换锅炉房高温水泵等矛盾日益凸显。2013年我公司在新建的城北锅炉房采用“分布变频泵”和“二级泵”组合技术进行供热,节约了在“输送热量”和“热源-热网”流量匹配环节上的电能,降低了供热成本,均衡了热量分配,改善了供热质量,提高了供热服务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高长亚 《通讯世界》2016,(5):261-262
在我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其对供热系统提出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供热系统有很多中,其中包括热水供热系统以及热电厂供热系统等,不同供热系统其供热情况以及产生的结果都不一样,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也存在差异。而供热系统里面的自动化控制不仅可以提升供热系统实际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实现节能降耗。所以自动化控制功能对供热系统的高效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供热系统里面的自动化控制以及节能降耗进行分析,提出笔者的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郝万君  姜丰 《电子技术》2000,27(8):45-47
文章提出了一种实用的热网监控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将其用于沈阳热电厂热网潮流分布时微机监控系统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城市供热系统通信技术发展现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与深入,我国的能源工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这二十年中,各式电站的建设己经有了很大的飞跃。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广泛应用的热源主要是热电厂和集中锅炉房。目前集体供热所采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炭,并且在今后很长一点拾起之内,煤炭仍然是城市集体供热的主要能源。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集中供热规模也在不断  相似文献   

18.
城市集中供热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综合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供热调度部门需要了解每个小区换热站的运行情况,旧有管理模式需要安排大量人力物力到各小区换热站抄取一次供回水、二次供回水、小区流量等各项供热运行参数,再根据气温做出调整,这种管理方式不但成本高而且工作效率较低,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供热调度部门进行了换热站远程监控项目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工控机在热网换热站运行监测中的应用方法。该系统投入运行后,有效地提高了热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减少了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并可降低事故率。  相似文献   

20.
曹屹立  张洪源  梁艳 《电子测试》2016,(17):110-111
本文介绍使用无线射频和GPRS技术来实现对北方冬季集中供热达到室温效果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用户距离换热站远、中、近进行科学布点,将监测到的室温数据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安装上位监控系统软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并进行数据分析,辅助制定供热调度方案,从而达到节约热能和科学调度热能资源的效果.该系统既能避免因供热温度过低而引起的用户投诉和纠纷,也能减少因供热温度过高而导致的能源浪费,该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