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以甲醛、尿素为原料,纳米TiO_2和三聚氰胺为改性剂,采用"碱-酸-碱"的合成工艺合成脲醛树脂,并对三聚氰胺/纳米TiO_2联合改性脲醛树脂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纳米TiO_2用量不变,脲醛树脂的黏度、固含量、胶合强度随三聚氰胺加入量增加而增大,而固化时间和游离甲醛含量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添加w(三聚氰胺)=1.5%(相对于尿素添加质量而言)改性后的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为0.41%,耐水胶合强度为1.25 MPa,对不同配比的甲醛/尿素(F/U)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纳米TiO_2联合改性性能相似;改性后的脲醛树脂及纳米TiO_2能够均匀分布于木材表面,以保证较好的胶合强度和联合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铭  单云刚  刘洁  王勇 《中国胶粘剂》2006,15(10):21-24
脲醛树脂(UF)胶粘剂是一种由尿素与甲醛通过缩聚反应而合成的热固性树脂,广泛应用于木材加工及涂饰行业。针对目前市售脲醛树脂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游离甲醛含量高、耐水性差、贮藏稳定性差等进行了研究,在探讨合成机理的同时,通过分别加入聚乙烯醇(PVA)、糠醛、硫脲以及由PVA、糠醛和硫脲组成的复合改性剂对树脂进行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剂的加入,使得改性合成的UF树脂在游离甲醛含量、耐水性、贮藏稳定性等方面优于未改性的UF树脂。  相似文献   

3.
以三聚氰胺为改性剂,通过碱-酸-碱工艺合成了低游离甲醛含量的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研究了NH_4Cl用量对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固化性能及固化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聚氰胺质量分数为2.5%,游离甲醛质量分数为0.14%,且w(NH_4Cl)为2.0%时对改性脲醛树脂的固化效果最佳。X射线衍射测试证实了固化物内部晶态与非晶态共存;拉曼光谱分析从结构上进一步证实了固化物结构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低游离甲醛脲醛树脂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东 《化学与粘合》2003,(6):317-318
报道了低游离甲醛脲醛树脂的合成工艺,采用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作改性剂,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脲醛胶游离甲醛低,剪切强度高,耐水性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脲醛树脂的游离甲醛含量及其胶接制品的甲醛释放量,本研究在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加入改性剂代替部分甲醛,通过尿素-甲醛-改性剂发生共缩聚反应,合成了改性脲醛树脂。研究了改性剂取代甲醛的摩尔比对改性脲醛树脂固化速度、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热压条件下,对胶接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甲醛释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剂的加入不仅能有效降低改性脲醛树脂的游离甲醛含量及其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还能提高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弱碱-弱酸-弱碱"工艺,以三聚氰胺为改性剂,制备了脲醛树脂胶粘剂,考察了甲醛与尿素摩尔比、出料p H值、三聚氰胺用量、尿素投料次数对UF树脂胶粘剂中游离甲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U/F摩尔比为1.2、三聚氰胺改性剂用量2.5%、尿素分3批次投料时,合成的UF稳定性最好,UF中游离甲醛的含量为0.14%。  相似文献   

7.
脲醛树脂胶粘剂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合成脲醛树脂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并加入适量的聚乙烯醇、苯胺作为改性剂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改性后的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显著下降,剪切强度和耐水性也明显提高。最佳反应条件为:F/U物质的量比为1.6,缩聚温度为85℃,pH为5.5,改性剂聚乙烯醇和苯胺分别占尿素总量的1.2%和9%。  相似文献   

8.
陈连清 《粘接》2007,28(4):12-15
研究了聚乙烯醇和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工艺和配方。以尿素和甲醛为单体,添加适量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改性剂,甲醛和尿素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5∶1,尿素分3次投料,反应温度控制在85℃左右,反应时间60 min,可制得综合性能较好的低毒耐水脲醛树脂胶粘剂。产品固含量>60%,黏度(涂-4)120~150 s,剪切强度可达2.93 MPa,耐沸水时间可达122 min,游离甲醛质量分数可降至0.026%,产品质量完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1]。  相似文献   

9.
新型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吴蓁  孙揭阳  郭青 《化工进展》2006,25(2):187-191
研究了一种新型改性剂对于脲醛树脂胶黏剂的改性效果,并与传统改性方法进行了比较。改性剂采用特制的羟基丙烯酸酯树脂(乳液)及端异氰酸酯基水性聚氨酯树脂。研究发现,传统改性方法中,随尿素与甲醛的物质的量比的增大,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含量减小,但其黏合强度降低;使用这种新型改性剂既可降低游离甲醛含量,又能明显提高黏合强度及耐水性,且改性效果随改性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聚氨酯树脂对脲醛树脂黏合强度的改进最为明显,但对耐水性的改性效果稍差;而高羟基含量的丙烯酸酯树脂比低羟基含量的改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探索了不同三聚氰胺用量改性对低物质的量比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理化性质及其压制的高密度纤维板物理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测定不同三聚氰胺用量改性的脲醛树脂胶粘剂的黏度、固含量、固化时间、游离甲醛含量、高密度纤维板的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研究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三聚氰胺用量由1%增加到10%时,脲醛树脂的固化时间由129 s延长至195 s,游离甲醛含量则先升高后降低;当三聚氰胺用量在6%以内时,对高密度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板材的防水性能与三聚氰胺用量呈线性增强关系。本研究为防水、防潮等高性能高密度纤维板的制造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环保低毒脲醛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玉 《广东化工》2009,36(6):64-66
研究了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改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制备工艺和配方。甲醛/尿素物质的量比为13:1,在反应温度为90℃,pH为5.5,三聚氰胺和聚乙烯醇添加量为尿素质量的2%,尿素按70:25:5比例分三次加入,制备出环保型脲醛树脂。结果表明,uF树脂的剪切强度可达278MPa,游离甲醛质量分数为0.030%,耐沸水时间为95min。  相似文献   

12.
以聚乙烯醇、三聚氰胺为改性剂,改性由环己酮、尿素、甲醛和糠醇缩合而成的糠酮呋喃树脂,该树脂是一种新型铸造用的呋喃树脂。反应分三步:酮醛缩合、脲醛缩合、合成树脂。改性呋喃树脂氮含量、游离甲醛含量都明显降低,树脂强度高,粘度小,附着力好,且该工艺具有生产能耗低,工艺简单,产品耐酸耐碱性能好等优点。文章介绍用新型催化剂合成糠...  相似文献   

13.
铸造用糠醇改性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分析了糠醇改性脲醛树脂中游离甲醛产生的机理,介绍了几种降低游离甲醛的可行方法。并提出了一种低游离醛糠醇改性脲醛树脂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制的可溶性三聚氰胺-甲醛低聚物作为脲醛树脂的添加剂,通过DSC及压制胶合板等方法评价该低聚物对脲醛树脂的固化特性、游离甲醛释放量和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nF/nU为1.1的脲醛树脂UF1.随着三聚氰胺-甲醛低聚物加入量的增加,树脂固化活化能和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都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胶合强度变化趋势不...  相似文献   

15.
以聚乙烯醇(PVA)和三聚氰胺为改性剂,制备出一种环保型UF(脲醛树脂)胶粘剂。探讨了三聚氰胺的添加方式(包括其添加量、初期和中期投入比例等)对UF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工艺条件下,当w(总三聚氰胺)=6%(相对于尿素质量而言)、w(前期三聚氰胺)=1%和w(中期三聚氰胺)=5%时,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0.27 mg/L)相对最低,胶接强度(0.71 MPa)达到II类板的标准要求;当w(前期三聚氰胺)=w(中期三聚氰胺)=3%时,胶合板的胶接强度(0.76 MPa)相对最高,但甲醛释放量(0.56 mg/L)只能达到E1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低毒化改性剂是指为了降低脲醛树脂及其制品毒性而在胶黏剂合成过程的不同阶段加入或在胶黏剂使用前加入的各种添加剂。从脲醛树脂胶黏剂游离甲醛的界定及其人造板甲醛释放机理、低毒化改性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低毒化改性剂的作用机理与选用原则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脲醛树脂胶黏剂低毒化改性剂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几种比较常用的单一类和复合类低毒化改性剂的降醛机理、作用效果及其使用方法,最后对低毒化改性剂的未来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气膜法低醛化脲醛树脂合成及木材胶合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中间加入起泡剂鼓泡,进行气液传质交换的方法,合成环保型脲醛胶,游离甲醛降到0.05%以下,胶合板胶合强度达0.7MPa以上,并且对板材生产工艺可操作性强,其制品甲醛释放量都达到1.5mg,/L(干燥器法)以下,符合GB18580-2001E1标准要求。红外(IR)光谱进一步证实,气膜法可提高脲醛树脂、尿素中-NH2的加成反应率以及树脂固化的交联度,降低游离甲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