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晓斐  何华锋  何耀民  周涛  张琪  张鑫 《兵工学报》2022,43(12):3142-3150
针对单部弹载雷达在欺骗式假目标干扰的情况下存在视角单一、信息量少、难以有效抗干扰的问题,提出主被动异构弹载雷达组网抑制假目标干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弹载雷达位置误差,在航迹起始阶段利用角度信息对主动和被动雷达导引头的量测量进行两两关联鉴别,从而剔除部分假目标,并使用关联成功的主动弹载雷达量测信息辅助被动雷达进行航迹起始;在航迹关联阶段,主动与被动弹载雷达分别对目标进行跟踪滤波,通过序贯航迹关联算法再次鉴别剩余假目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保证较高的真实目标鉴别概率条件下对距离欺骗式假目标干扰进行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函数的SMSP和C&I干扰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MSP与C&I干扰是近年来国外提出的专门针对线性调频雷达的两种新型距离欺骗干扰,可以在雷达端形成密集的假目标,严重削弱雷达对真实目标的检测与跟踪。本文根据两种干扰的产生机理,给出了其数学模型,并利用模糊函数提取相应的特征参数从而对干扰进行识别。仿真分析表明,当JNR大于6 dB时,对SMSP干扰的识别概率达到75%以...  相似文献   

3.
箔条假目标干扰极化识别与抑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箔条干扰是影响雷达命中精度的重要因素,但常规抗箔条假目标干扰方法不适用于对海跟踪雷达使用。鉴于箔条假目标干扰和舰船目标有明显不同的去极化特性,对箔条假目标干扰的极化识别与抑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定义极化比为干扰鉴别量,分析并优化设计了箔条假目标干扰极化识别与抑制方案,为研究高性能的对海跟踪雷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跟踪雷达干扰技术研究现状的同时,对与之密不可分的跟踪雷达系统和干扰评估效果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从压制干扰和欺骗干扰两个方面,对当前典型的跟踪雷达干扰样式进行了介绍,分析、归纳和总结了跟踪雷达干扰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实现对跟踪雷达的有效干扰,跟踪雷达干扰技术必然向欺骗干扰、相干干扰、多点源角度欺骗以及复合干扰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采用集中式数据融合方式的同体制雷达网实施多假目标欺骗干扰,在间歇采样直接转发干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形成密集多假目标干扰的叠加转发干扰方法。对叠加转发的干扰原理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其干扰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叠加转发干扰对同体制雷达网进行干扰时,当采样占空比为10%时,会产生密集多假目标干扰的压制效果;当采样占空比为50%时,会产生多假目标干扰的欺骗效果。  相似文献   

6.
诱饵,又称假目标,是通过有源或无源模拟方法,引诱或欺骗敌方无线电雷达、红外传感器等探测设备的假目标装置,包括角形反射器、敷金属层气球、金属箔条等。由于诱饵的特性与被掩护的真实目标的特性(电磁特性、光热特性、运动特性、形体特性)完全相似或部分相似,因此在导弹突防时,诱饵可干扰敌方反导防御系统对目标的识别、跟踪,从而提高导弹的突防概率。目前,利用诱饵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舰艇实施噪声干扰对抗攻击机机载火控雷达的目的,建立了舰艇RCS模型、机载火控雷达干扰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分别评估了阻塞式噪声干扰和扫频式噪声干扰对抗机载火控雷达的效能,并给出了不同方向上的最小干扰距离与压制系数关系图.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拖曳式诱饵角度欺骗的干扰效果,文中提出了速度拖引诱饵干扰模型.分析了拖曳式诱饵形成角度欺骗以及速度门拖引的原理,将速度门拖引技术应用在诱饵转发信号中,提出了速度拖引诱饵干扰有效实现方法和措施.采用这种方法提高了拖曳式诱饵对雷达导引头角度跟踪系统的干扰效果,并能够实现对雷达导引头的速度拖引,大大提高了目标的生存概率.通过Matlab方法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现代战争中防空导弹是敌对双方打击的主要目标,说明了武器系统及其制导环节的电子对抗能力是决定该系统在严峻的电磁威胁环境中能否生存的重大问题.分析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火控雷达抗干扰能力的度量方法,阐述了防空导弹火控雷达抗干扰改善因子,探讨了武器系统受干扰时完成战斗使命概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10.
雷达对抗中,转发式欺骗干扰能以较小功率实现对回波信号的有效压制.由于干扰信号从主瓣进入,传统抗干扰技术手段很难奏效.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掩护信号的欺骗干扰对抗方法.针对转发式干扰机干扰通道资源有限的弱点,通过掩护信号的设计使用,对干扰侦测系统进行有效引导,使干扰频率、波形锁定掩护信号,有效保护跟踪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跟踪频率被干扰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