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 CAC—1计算机辅助 GT 编码的扩展系统研制工作和总体功能的设计。系统采用 IBW—PC16.微型计算机,屏幕显示及打印输出,可使用中文或英文。该系统采用了 dBASE—Ⅲ数据库语言,能完成编码、改错、统计和其它管理文件,利用 ANTOCAD 绘图软件,采用一元化管理的优化设计方法,可实现以设计目标为输入,以工艺文件为输出的成组技术生产准备系统。本文还介绍了采用该系统的计算机辅助的编码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论述的以IBM—PC为主的干涉图象输入系统,是测试光学镜面用的数字波面干涉仪的组成部分。本系统将干涉仪产生的干涉条纹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存于计算机中,以便于在同一计算机上进行处理与显示。  相似文献   

3.
从彩色图像输入设备获得彩色图象,其红、绿、蓝3个分量均为1个字节,所以可表示256^3种颜色。对一幅彩色图象的3个分量在其颜色值的范围内进行均匀量化,输出值均取6个等级,从而把一幅彩色图象转换成216种颜色。用这216种颜色修改彩色表,然后将量化后的图象数据写入显示缓冲区,从而实现对一幅彩色图象的显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图象处理过程中图象的打印机硬拷贝输出方法,通过C语言编制的软件,实现了实时输入图象在点阵式打印机上以3比特灰度级、多种不同尺寸、正反两个方向输出,获得了好较的打印效果。  相似文献   

5.
用组织抖动法输出伪灰度(二值)图象有着广泛的应用,但该算法有使输出图象轮廓分辨率下降,文字参数网点化等缺点。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将组织抖动与分割相结合的新方法,即先用分割技术得到最佳视觉阈值,再将阈值代入改进的变换式,扩展Bayer矩阵,最后对灰度图象进行二值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改善输出图象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惯导组件输出脉冲检测系统测量范围小、稳定性和可靠性低、数据处理和存储时系统功耗急剧增加的缺点,设计了一种高速的惯导组件的计算机检测系统.该系统以Atmega128单片机和FPGA为核心,对惯导组件输出的12路脉冲每20 ms进行一次采集,利用单片机对采集上来的数据进行处理,把处理完成的数据从串口输出到测控计算机,进行实时显示和存储,实现了对1 Hz~1.636 MHz之间信号频率的测量,满足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7.
图象模拟技术可在计算机屏幕上直观显示运动构件在系统运动过程中逐次占有的一系列位置,动态给出运动轨迹。屏幕图象生动直观,应用效果很好。图象闪烁是图象模拟的一种特例。介绍了图象模拟与图象闪烁的生成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由同步器、A/D,D/A转换器及64KB存储器组成的实时数字图象输入及显示系统。其中,每幅画面由256×256象元组成,每个象元为8位(256级灰度)。本系统的特点是用强迫同步的方法,即在同步信号发生器的控制下,实现实时、连续地输入并显示图象。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实际应用于机器人和自动导航车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个图象自动测量系统中的图象装置,该装置采用重复连续实时输入配合並行实时显示的图象输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图象输入效果的实时监视和实时动态图象摄取问题。並实现了多灰度的图形显示功能,而且速度高于一般微机CRT。该装置采用分时共享多总线为中心的体系结构,独立功能模块的组织方式,存貯器切换的数据传送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价格比。该装置尤其适合于多维图象处理和机器人视觉的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一个有限时间整定的自校正控制器。它使参数未知的单输入单输出离散时间系统的输出在有限时间内准确地跟踪给定输入,只要系统中除了给定输入以外,没有其它的外部干扰。由于系统的零点不被消除,故系统可以是非最小相位的。这个自校正控制器是这样设计的:用多项式方程的方法设计参数已知时的有限时间整定控制器,用有限时间整定适应观测器估计参数。最后用一简单的例子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证实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经历了不同的几代时间,其中信道容量一直是比较重要的资源。在系统的接收端,用户端的容量决定了通信系统的质量。文章从最简单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开始,分析了单输入多输出系统、多输入单输出系统及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信道容量,并进行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在提高信道容量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因此证明实际中采用多入多出系统的必要性。同时由于硬件成本、系统复杂性等问题的限制,不能无限制地增加天线根数。未来研究多入多出系统的天线选择及大规模多入多出系统中天线根数与功率资源的关系将是十分必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接口技术在管道内表面质量实时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并论述了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全方位光电检测器作为系统的专用输入装置, 并利用微型计算机作为图象采集和检测器精确定位的控制器, 主要用于石油、化学工业中金属管道内表面质量的无损检测, 能实现信息采集、图象处理、识别分类和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激光-CCD及微机测径系统。该系统是将激光束照射细线(或间隙)时产生的衍射图象,经电荷耦合器件CCD转换为电信号,然后输入到微型计算机,通过数据处理后,将细线直径(或间隙宽度)显示和打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接口技术在管道内表面质量实时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并论述了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全方位光电检测器作为系统的专用输入装置,并利用微型计算机作为图象采集的检测器精确定位的控制器,主要用于石油、化学工业中金属管道内表面质量的元损检测,能实现信息采集、图象处理、识别分类和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耐火制品模具CAD系统的设计方法及功能的实现.使用该系统,只需输入砖型的有关数据、砖的材质和放尺,计算机即可自动显示和输出制造该耐火制品的全套零件图或装配图.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改革了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作者开发的Fortran扩展功能及使用方法。本报着重介绍彩色全屏幕编辑,多窗口输入、图象显示等通用模块。它们已被成功地应用于ECSS软件开发之中。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电源的稳定性,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控制的UPS-220V/3A电力操作电源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整流、直流变换、智能控制三大部分组成.首先整流部分利用该电路特有的两个控制环相互作用提高输入侧功率因数;然后直流变换部分采用高频逆变电路、高频变压器以及全波整流相组合以实现稳定的直流输出;通过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调整充电电流等级和控制充电模式并进行显示;最后控制部分利用AT89S51单片机采集信号并进行处理,通过控制高频逆变模块来控制系统的稳定以及实现输出电压的可调.该操作电源系统在市电输入时能稳定电压;当市电断开或输入异常时,可对负载进行零时间切换供电.结果显示输出电压偏差在±0.5%以内,输出纹波系数在0.1%以内,供电稳定,负载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二阶系统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的输出响应求解问题,以RLC振荡电路为研究对象,分析和建立了二阶系统输入输出关系微分方程数学模型,采用连续差分化方法,得到系统时域数字化输入输出递推关系模型,基于组态王工控软件编制了二阶系统动态过程实时仿真程序。通过仿真操作界面,在不中断仿真过程的情况下,可实时对输入信号或系统结构参数进行修改,系统响应过程数据及曲线能够连续实时输出和显示,仿真数据对实际生产设备动态特性研究以及控制器参数的调整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温湿箱控制系统的设计。作者提出了一种既能减小系统非线性、又能减小变量之间耦合的新的控制方案。在此基础上,将温湿箱视为两输入两输出的线性被控对象,根据确定出的数学模型,应用逆乃氏阵列法对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整个系统采用单板机控制。文中还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设计了一个微机图象识别系统,论述了软硬件结构的设计思想和实现要点。该系统使用IBM-PC/AT286作为主控装置,主要用于管道类内壁的实时自动检测,能实现输入信息的数字转换、图象处理、识别分类和输出显示等功能。此外,本文还完成了可提供CCD驱动脉冲接口控制电路的设计,充分利用了主机的扩展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