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治未病"中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的要求,对提高中医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领域中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我院于2009年9月开始研究中医"治未病"工作,探索实践"治未病"思想的有效途径和模式,提出了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社区"治未病"服务相关情况,为进一步推广"治未病"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结构式访问,对社区居民就"治未病"服务相关知晓情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治未病"服务知晓率低,但注重调理健康状态,认为有必要进行"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结论:"治未病"在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群众中有较大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在推广的途径上除了治未病中心以外,应注重电视及网络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从2011年4月12日召开的北京中医药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北京市今年将着力中医"治未病"建设,10个中医药"治未病"中心的建设年内将展开,将以三级中医医院的中医"治未病"中心为指导,进一步扩大"治未病"基地建设。除在政府举办的中医医院  相似文献   

4.
亚健康状态在职业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有必要改善职业人群的亚健康状态,提高其健康水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以下简称"治未病中心"),基于中医"治未病"思想,对职业亚健康人群的中医预防保健措施进行了诸多实践.自2014年承担上海市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至今,完成了亚健康平台建设工作.本文分析治未病中心建设亚健康平台建设的经验,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亚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治未病"健康服务需求日趋迫切,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不断强化自身"治未病"服务功能的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了相关政策、规则、制度,不断完善"治未病"管理体系。笔结合目前所在单位"治未病"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从"治未病"概念,服务范围,管理体系构建等角度展开讨论,对"治未病"健康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2021,36(8)
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治未病学科体系,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相适应,当前治未病健康工程迅速在全国各地实施铺开。作为派驻紫金县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学科带头人,肩负搭建起全国县级特色治未病中心责任,探索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治未病中心的学科建设思路与发展主要从"规范化创建治未病中心""软实力因地制宜多探索""文化氛围塑造凸显特色""建治未病保健服务体系""科普惠民培育中医土壤"等方面进行发挥。以期打造出全国县级特色治未病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特色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同时,为中医事业的传承,创造有利的土壤。  相似文献   

7.
再议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是中医与生俱来的主题.一部中医发展史,始终把"治未病"作为水平和境界的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探索治未病的思想与方法.如今,国家又把"治未病"作为卫生行政部门职能主管的政务,提出由此"实现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目标,并且在全国十多家省市中医院成立治未病中心,使中医治未病的主题得到更全面的展开、更深入的探求.但是,要使治未病的工作真正实现全面深入的推进,不仅要有切实的行政措施和有力的组织保证,还要有更深入的理论思考,以便更好地统一认识.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区“治未病”意识调查报告和工程实施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孟汉  杜静  刘阳阳  郭义  逄冰  郭滢  龚雪清 《光明中医》2010,25(10):1935-1936
目的调查天津市社区居民对"治未病"观念的了解程度和应用程度,探索出有天津特色的"治未病"工程模式,为实施天津地区"治未病"工程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市社区居民进行"治未病"意识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中77.6%的市民认为中医在防病养生方面有很大优势。90.3%的市民认为设置类似"治未病"的健康咨询机构有必要。48.5%的市民更倾向去社区医院进行咨询。结论天津市民普遍认为中医在防病养生方面有一定优势。治未病中心(或门诊)在天津市区可以试点进行,社区可以成为"治未病"宣传及实施的基地。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是中医传统思想文化理念之一,其汇集中医保健、预防、医疗、养生和康复思想为一体,提出疾病应当以预防为中心,要求医疗机构将"治未病"理念与健康服务相结合,构建覆盖患者全周期、结构科学、内容丰富的"治未病"健康服务体系,以保障患者就诊服务质量。文章主要通过中医"治未病"理论简述、中医"治未病"理论下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和中医"治未病"理论下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发展建议三个方面,对当前中医"治未病"理论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现状进行探讨,并为其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未病"思想具体表现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膏方具有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的特点,其针对性强,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集中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涵。通过对"治未病"思想内涵和膏方理论基础、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中药膏方在"治未病"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医院是治未病中心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最近召开了全国治未病工作座谈会,拟在全国十多家省市中医院成立治未病中心.这对于实现疾病防治重心前移,推动中医治未病工作的发展,无疑是件大好事.但是,把医院建成治未病中心是否合适,却是值得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中医在"治未病"方面有着先天优势,能有效降低慢性病发病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改善居民健康状况。中医"治未病"在疾病的预防保健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对中医"治未病"的投入仍十分不足,许多"治未病"的中医干预措施和药物未能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和商业医疗保险等费用补偿范围,收费标准偏低,收费项目少,影响了中医"治未病"工作的推进。本文阐述了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意义、理论和基本内容,分析了中医"治未病"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建立主动型"治未病"服务的费用补偿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待能对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中医"治未病"传统理念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进行应用,探讨如何提升中医服务能力和水平,扩大中医服务覆盖面,提高中医服务可及性。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市5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调查,了解中医服务开展情况,探讨其存在问题,进一步探索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治未病"一词首见<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即"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防"即预防,一是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当疾病已发生,如何控制处理不使之严重,而护理工作可以把这些工作细化并发扬光大[1],"治未病"理论对护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渗透到护理实践各个领域,护理人员应用"治未病"理论指导护理工作的开展,在临床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的认知现状,探讨在社区居民开展治未病服务的发展策略。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河北省内11个地级市的33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就诊的3 300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基本信息情况、对中医"治未病"的知晓状况、对中医"治未病"服务实施意义的认知状况、对中医"治未病"服务愿意尝试状况、对中医"治未病"服务内容的需求状况。结果:共发放问卷调查表3 300份,回收有效问卷调查表3203份,有效回收率为97.06%。37.2%的社区居民听说过,1.3%(68/461)听说过并很熟悉,61.5%没听说过。68.4%社区居民认为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有意义,不同年龄、文化教育程度、月收入状况、医保种类对中医"治未病"服务实施意义的认识状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服务愿意尝试率为74.6%,不同文化程度、月收入、医保种类的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服务愿意尝试情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居民对"治未病"服务内容的需求主要是养生保健(54.3%)、愈后保养(45.9%)、危险因素干预(48.6%)、健康评估(16.7%)、调畅情志(21.8%)。结论:社区居民对中医"治未病"认知水平有待提高。为了更好的在社区居民中开展治未病服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治未病"思想的社区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的认知水平;创新"治未病"社区服务模式,开展人民满意的"治未病"服务;加大对治未病服务的支持力度,开展社区居民需求度高的未病服务项目,从而使"治未病"服务在社区居民中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当前医学研究和服务正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医学重心从治疗向预防前移,预防医学蓬勃发展。中医"治未病"以其独特优势日益受到重视,已作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开展。文章积极探索中医"治未病"科室内涵和服务体系建设思路,提出"防病求本、医健协同、中西融合、综合干预、整体预防、防治一体"应作为中医"治未病"科室发展战略,探索构建中医特色"治未病"学科及服务体系,提升中医"治未病"服务能力,促进中医健康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整理研究近年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医"治未病"社区推进现状作了剖析,指出目前对"治未病"社区推进重点清晰,需求面较广,"治未病"社区推进载体多样,"治未病"社区推进"落脚点"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未病"社区推进的突出问题有:社区卫生服务领域较为薄弱,缺乏适合社区推行的特点,与全科医学结合不够,社区中医中药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治未病"社区推进的对策中,特别提出了在政府主导下寻求适合社区推进的"治未病"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曙光医院治未病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治未病服务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改善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为治未病发展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汇总可量化的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采取面对面问卷形式,由经培训合格的医生对接受治未病服务的人群进行包括: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所接受的治未病服务、治疗效果、服务的满意情况和建议等相关内容的调查。结果:了解了患者对各环节的满意程度,发现了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如受服务人群人口学结构、人才配置、健康宣教、回访工作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的建议。结论:本次调查研究能有效促进本院治未病服务建设工作,对提高治未病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改进工作起到积极作用,为提高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参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工作.本文介绍了"治未病"的科学内涵及艾滋病的常用护理技术,并对治未病在艾滋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对艾滋病护理中贯彻治未病思想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国家"治未病"健康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年1月,第二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提出:加快建立服务提供体系,加快推进科学技术研究,加快建设服务人才队伍,探索中医特色健康保障服务模式,探索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的实现形式,是今年工作的五项重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我院特色与国际标准的服务模式,从心身整合的角度,对治未病中心开展健康管理业务的必要性、理论渊源、人才需求及运作模式等方面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