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草地农业系统与农牧交错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农牧交错区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形成的原因。认为环境的恶化尤其是水土流失与土壤荒漠化是导致该区贫瘠与灾害的主要根源。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其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失调。依据农牧交错区的自然生境特点和发展草地农业试点的成果.提出建立草地农业系统是农牧交错区实现环境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同时阐述了草地农业系统在农牧交错区发展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2.
长城以南宁陇干旱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无论其自然生态环境,不是农业生产体系均具有典型农牧交错、农牧结合的特征。本文在对该区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状况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年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将研究地区划分为四个生态区、七个生态经济亚区。并就不同生态经济单元的综合特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土地-植物-动物“三位一体”草地生态农业不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杜雄  张立峰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788-2795
 【目的】讨论华北农牧交错区以退耕为特征的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演替与增进机制,为区域保持持久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提供思路和技术依据。【方法】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退耕后的生态系统中,退耕子系统的生物生产力比农作子系统降低38.34%~72.3%,其主要功能应偏重社会性的资源环境生产力,使理想中的“退耕-还草-养畜-赚钱”的良性循环难以实现。伴随退耕子系统的分化,农作子系统在自然与社会资源等方面汇集叠加,为退耕区域生态系统启动经济生产力新属性的阶跃奠定了基础。实证研究表明,通过退耕子系统与农作子系统的再度耦合,以及通过同田块创造以水肥为中心的微域生境分化与作物生产耦合,可使系统经济生产力提高8.85~13.35倍。【结论】退耕后生态系统的结构重建与开放运行,发挥市场经济下区域间互补性合作生产优势、建立开放式农牧生产结构,是华北农牧交错区系统生产力增进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以内蒙古达茂旗为研究区,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变化动态度的计量,采用模型模拟生态系统服务碳固定、土壤保持功能的方法,分析2000—2015年该旗碳固定和土壤保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16年间,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林地面积明显增加,耕地面积显著减少。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主要是从耕地向草地、从草地向建设用地转移。2000—2015年,全旗碳固定量从183.25万t减少到181.65万t,土壤保持量从170.58万t减少到107.32万t,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研究区草地质量的降低使得单位面积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减少。各土地利用类型提供的碳固定和土壤保持均表现为草地 > 耕地 > 未利用地 > 建设用地 > 灌木林 > 林地 > 盐碱地 > 水域 > 沙漠。综上,在今后的生态治理中,应考虑在扩大草地面积、保护农田的基础上,适度利用草地、农田等生产生活用地,提高草地质量,科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障生态系统良性演化,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东北样带上不同的土地利用组合类型作为典型区。运用GIS 和遥感技术分析近30年来不同类型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本文选取基于货币量的价值量评价法,参考Costanza等人的研究成果。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运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的平均值来分析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样带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很大。土地利用程度均呈加大趋势,耕地、林地和草地的ESV 均有较大变动,不同类型区单位面积的ESV差别也很大。其基本分布规律为林区>农林交错区>牧区>农牧交错区>农区。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ESV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指数是缺乏弹性的,研究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华北农牧交错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果,采用样区实证研究与田间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1个典型村域退耕8 a以来的农牧生产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以及退耕系统结构重建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退耕启动了区域农牧业结构的协同进化过程,农作机械化加速了人口转移与劳动收入的多元化。退耕林带间荒草地以低干扰度获得了固土减尘的生态效果,但丧失了经济利益;而林带-南瓜间作系统通过高投入、高产出和高存留的开放性运行,兼具固土减尘、农民增收的生态与经济功效,实现了物能流的超循环稳态,成为华北农牧交错区生态-经济兼顾型退耕系统结构重建的新型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牧交错地带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我国区域农业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农牧交错区农业 持续发展总体结构和内部运行过程,提出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策略,建立草畜 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特色农产品开发模式,实现区域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21世纪荒漠化研究与治理方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立足于全球和我国芒漠化现状和发展态势,从国内外现有研究基础和未来趋势及我国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和治理的战略定位和决择;根据荒漠楷土地发生类型,采用专项研究与技术集成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科研研究并重的科研方式,按照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十五”防沙治沙工程的基本思路,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分别在干旱的沙漠边缘及绿洲区、半干旱-半湿润的沙地及农牧交错区和青同原高寒风沙区分别凤立13个芒漠化防治与可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在通辽农牧交错区发展花生生产的可行性,筛选适宜种植的花生新品种,促进农牧交错区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2012-2013年,在科左中旗和奈曼旗开展了花生新品种荐选试验,进而为通辽地区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北方农牧交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的动态特征,对于深入认识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系统碳循环有重要意义。为此以河北沽源农牧交错区为例,选择自由放牧草地(FG)、围封草地(UG)、莜麦农田(AN)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于2015年生长季(6—9月)采用LI-8100A(Li-COR,Lincoln,NE)对土壤呼吸速率、表层土壤温度及含水量进行了同步测定。结果表明,三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一致,即7—8月较高,6月和9月较低。生长季期间,FG、UG、AN土壤呼吸平均速率分别为3.41、4.06、3.58μmol·m~(-2)·s~(-1),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动态呈现出单峰型曲线,并且AN的土壤呼吸速率在9月30日凌晨出现负值;观测期间,UG(766 g·m-2)土壤呼吸累积量显著高于AN(661 g·m~(-2))和FG(644 g·m~(-2))。在生长季,土壤温度是土壤呼吸的主要影响因子,AN的Q10值(表示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高于UG和FG,表明在未来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北方农牧交错区草地开垦为农田后可能会加速土壤有机碳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程昊  董锁成  李宇  李世峰 《农学学报》2015,5(7):126-131
中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牧交错区是环境变化敏感、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也是国家农业发展和治理的重点区域。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简称土右旗)是典型的农牧地区。通过对土右旗基础现状的分析,总结现代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战略问题,提出土右旗现代农业发展思路,进而归纳出农牧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整体思路,为中国农牧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许隆君  杨帆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023-7026
草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植被类型,也是一些少数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退牧还草是国家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和促进牧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而且对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退牧还草的效益以及退牧还草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新型合作经济与建设草原新牧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牧区新型合作经济问题,是事关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缓解三牧问题、牧区全面小康的关键性研究命题.本文以"新型合作经济与草原新牧区建设"为主题,以建设草原新牧区为研究背景,在把握新型合作经济与草原新牧区建设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阐明新型合作经济在草原新牧区建设中的定位;研究新型合作经济的基本形态;揭示新型合作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任又成  张志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20+4763-4720
对三江源农牧业用地生态变化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结果发现,三江源草地资源,在人为和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正在发生逆向演替,草地优势种群演化、草群结构变化、草地生产力下降,使得草地可利用面积减少,导致天然草地退化和载畜能力下降,生态"三化"问题加剧,已对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形成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15.
生物多样性对农业生态系统粮食安全、生产力和可持续性贡献极大,尤其是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多物种及其可利用性可为不同条件下农业生产和多种生态过程提供支持。黑土区生态类型多样,是实现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区域。然而,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黑土区耕地开始退化,湿地、林地等半自然生境面积减少,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严重制约黑土区农业绿色发展。本文在分析黑土区农田生物多样性现状的基础上,对照和借鉴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绿色发展的经验,指出了黑土区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黑土区集约化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以期为黑土地生物多样性复原及农业绿色转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新疆实施草地生态置换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退化、效益低下是当前新疆生态环境保护、草原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本文从生态环境保护、牧区经济发展、西部大开发建设、牧民生产方式转变、社会稳定需要等6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新疆实施草地生态置换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杨春  王明利 《农业展望》2013,9(9):46-49
在研究中国牧区半牧区县肉牛生产发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肉牛产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形势,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中国牧区半牧区县的牧业人口数总体保持增长;牧区半牧区县牛出栏量呈上升趋势,牛肉产量保持增长,两者年平均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水平,由此表明牧区肉牛生产能力在逐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牧区仍面临繁育提供架子牛重任、草原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方式转型等.未来,牧区肉牛生产将逐步由繁育和育肥为主向全产业链发展,养殖模式呈多元化,注重草原生态保护的肉牛养殖将受到重视,总体生产发展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的途径、技术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侯向阳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16):3229-3238
草原是中国第一大陆地生态系统,面积近4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7%,是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畜牧业的重要资源,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带。然而,由于长期不合理开发利用,中国草原面临严峻的生态退化、植被生产力衰减、草畜矛盾突出、畜产品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生态和生产功能均严重下降,成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约性区域之一。系统地、可持续地挖掘草原生产潜力,有效提升草原生态和生产功能,是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加速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挖掘草原生产潜力主要有三方面途径,一是进行退化草原恢复,提高草原生产力;二是进行旱作栽培草地建设;三是发展高效草业。针对不同类型退化草原,采取自然恢复、优化利用、人为改良等改良与恢复措施,可加速退化草原恢复进程,并提高退化草原生产力20%—30%甚至40%—50%。在半干旱区由于水土资源的限制,应重点发展以粮改饲为主的旱作栽培草地,以挖掘本土牧草优异资源为主,选育和扩繁抗旱、抗寒、耐牧型牧草品种,研发和应用旱作草地栽培技术、收获加工技术、土壤保育及耐旱材料等,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和旱作栽培生产效率,可提高生产力2—3倍。在区域水资源条件较好且综合平衡的基础上,适度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人工草地,如按提高生产力10—20倍计,每年可增加饲草1.5×10~7—3×10~7 t,可解决2×10~6—4×10~6 hm~2草地的优质饲草的生产问题。为保障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发挥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长效驱动作用,紧紧把握推进方式转变,在草畜平衡的范畴中鼓励草地优化利用,以不断挖掘政策效益和可持续挖掘草地的第一性生产潜力和第二性生产力;二是建议和实施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研发计划行动。重点开展天然草原饲草生产力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半农半牧区高效草牧业技术模式和示范,突破生产饲草生产土地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水土生物等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约草畜结合的饲草质量差、调制利用差、转化效率差的技术难题,综合提高饲草转化利用效率。三是建立不同类型区现代草业大示范区。针对不同草地类型的特点和面积进行战略布局,建立区域性的大示范区,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四是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市场体系,鼓励建立多元主体综合体形式运作市场,助推草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提出甘肃省草地资源退化状况,分析得出人为破坏、草地超负荷利用、草地鼠虫害频繁发生、草地群落物种数减少、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不合理的开矿、草地保护、管理意识不强等因素导致了甘肃省草地资源的日益退化。最后指出要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必须从以下七个途径入手,既①强化宣传教育,依法管护草地资源;②科学规划,分类指导;③规模种植,加快人工草地建设;④加强围栏封育;⑤大力实施草地改良;⑥依靠科技进步,保护和建设草地资源;⑦从空中要水。这将对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